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8|回复: 2

又见“三寸不烂之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4 00: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朋友忽然问我“三寸不烂之舌”之“之”,怎么不是“的”的意思?我也奇怪,怎么会呢?查找一下,发现这个“之”的确不是“的”的意思,“不烂之舌”竟
1 E0 F0 s: e3 Q2 b6 D是“舌不烂”!很有意思。 先看成语词典注释:6 ^- R* @8 W, L3 B5 F
成语名: 三寸不烂之舌
  解: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自: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子: 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们入伙。(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r7 a7 H# j5 l% c; W
7 @# P! H8 e& f5 X
成语名: 三寸之舌
) ^8 K( M2 |9 s0 N6 Q
  解: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 {. z6 r4 Z3 b1 t7 M4 G2 D: s$ m
  自: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 C% D9 H4 W) U% D4 K
  子: 他凭着三寸之舌,使许多人听信了他的谎言。
/ U+ D/ Q: {2 y

0 P. M$ a3 g. {/ F. _意思相同,出处相同,怎么凭空多出“不烂”? 找啊找,终于找到一篇《“三寸不烂之舌”考》: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蒋干、鲁肃、诸葛亮这些人都说过的一句话———“凭某三寸不烂之舌”。这句话,在元明之间的小说话本中,是常用熟语,重复率之高令人觉得作者的才短辞乏。这句话到今天仍有人用。 《辞海》《辞源》和《汉语大词典》以及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两种成语辞典,在解释这个词的出处时,都分别引用《史记》的《留侯世家》、《平原君传》及扬雄的《解嘲》等,但这些汉代典籍都仅作“三寸之舌”。很明显,在汉代,“三寸之舌”确是形容长舌能言,但未有不烂之说。为何到了元明之间的小说话本,忽然加了“不烂”二字呢?上面的各种辞书对此都未作出解释。 其实,三寸不烂之舌一语,融合了两个典故,有两个来源。舌不烂,源于晋代高僧鸠摩罗什的故事。据现存典籍,最早见于南朝梁时慧皎所著《高僧传》卷二的《鸠摩罗什传》。鸠摩罗什原为天竺人,后来中国弘道,居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首。他“神情朗彻,傲岸出群,应机领会,鲜有伦匹者。”他临死前对自己一生的译述作了十分自信的评价,并发誓说:“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到他死,依天竺国的葬礼,以火焚尸,果然唯舌不烂。这是印证了他舌耕传道的坚确不欺。但这里与善辩无关。 到了唐初修《晋书》,修史者多“文咏之士”,他们在为鸠摩罗什作传时,多渲染他放浪不检,妙算善喻的故事,而对《高僧传》中的那一段故事未作完整理解,删去了什师对自己译述的评价和誓言———这本是舌不烂的重要前提,结尾时只写:“死于长安,依外国法以火焚尸,薪灭形碎,唯舌不烂。”这就给人以这样的印象:这个花和尚真个是妙舌无敌,经火不灭。就如广州俚语说的:死剩把口。 后来,不烂之舌与三寸之舌合并成“三寸不烂之舌”,在这两层的定语中,三寸是量,不烂才是质,所以解释此词时尤其不可忽略。     呵呵,原来如此!“三寸不烂之舌”是指口才了得之人妙语如珠, 能说会辩,口若悬河,只是在今天随时代演变,慢慢地偏向贬义。
7 S) R7 u+ B- t* a6 e5 ^- u" B3 a  H. C% {5 e. X$ v
[ 本帖最后由 爱在蓝天下 于 2007-1-14 00:36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00: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4 G# H: j" i* H! z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发表于 2007-1-14 00: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领教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5 10:02 , Processed in 0.0320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