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自序——回首 眺望 (是中医重新燃起我生活的激情)
二、遇良国医治病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思考
1、对中医学基本特点及理论体系的简单介绍
(1)中医的基本特点
(2)中医的理论体系
2、根治疾病需良国医理论的精湛,更需临床实践上真正的辩证论治
3、根治疾病需良国医与病人具备相应条件,积极有机配合
(1)良国医需具备的条件
a、对根治疾病全过程的运筹帷幄
b、熟识汤头方剂、更要识药
c、责任与良知
(2)病人的配合因素
a、要有根治疾病的信心
b、要有根治疾病的细心
c、要有根治疾病的耐心
d、要有根治疾病的恒心
三、感悟(几个疑问)
1、关于人类疾病本身及其影响的浅显感悟
2、关于养生的浅显感悟
3、关于中医存在的现实意义的浅显感悟
(1)对个人
(2)对单位/企业
(3)对国家/社会
4、小结
四、浅谈目前医疗现状与中医现状
1、医疗现状
(1)关于“治病方式”
(2)关于“就医格局的现状”
2、中医现状
五、关于国医的发展几点浅显的建议
1、充分重视经典,继承、发扬和创新
2、充分重视和挖掘民间国医资源
3、普及国医思想文化教育,从小做起,深入民众观念
4、体制、法规及资金投入上的平台保障
5、坚定对国医的信心,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六、后记
一、自序——回首 眺望 (是中医重新燃起我生活的激情)
, m/ H0 p* R' N: j4 @. s9 u2011年5月份的天气冷暖无常,然夏日依旧悄然而来,忙忙碌碌的人们早已习惯于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更,我不禁有一种感慨,当然也是一句老话——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是一个春秋!
今日,天高云淡、微风习习。站在世界第一高钢塔——郑州中原福塔的标高268米的室外观景台上,俯瞰生活了七、八年的河南省会郑州,心旷神怡之余,内心诸多感慨油然而生!回首过往的点滴,百感交集,如梦境般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那个三四年前似乎积极、乐观、有点随心所欲与玩世不恭的自我,在刚刚过去的三、四年内,却一度沉陷于迷茫、彷徨、痛苦的挣扎与抗争之中!
由于长时期的不规律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及心理情志等多种综合原因,终于在2007年6、7月份量变到质变,酿成了我严重的脾胃之病——反流性、糜烂性、浅表性胃炎,接下来的三年左右时间,也即我攻读工学硕士研究生三年期间,在勉强兼顾学业的同时,我及家人都竭尽全力,为战胜病魔而抗争,但多方求医,未能如愿!各种折磨、痛苦如排山倒海般扑面而来,使我几乎招架不住,令我一时间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失去了自我存在的独立性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梦游般煞有介事的穿梭于来往的人群之中,没有了灵魂,只有肉体!
毋庸置疑,这段不长而又漫长的时段,对我而言刻骨铭心,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真正体会到这种铭心刻骨的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煎熬,当然,我并不希望我的亲朋好友以及所有善良的人们经历如此的遭遇!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一直深信,这种人生的痛苦经历,是对我心智与意志的锻炼和考验,因此我从来没有真正放弃过我自己!尽管对战胜病魔那种信心,会由于治疗上的一次次失败和再尝试情况下得而复失又失而复得,这样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引起过心理的波动和落差,但从来没有失去治疗的勇气!因为生命的可贵,不仅仅是对自己!
也许是上天被我的这份对生命的眷恋之心和坚强抗争精神所感动!也许是应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句话!2010年8月份,机缘巧合,遇到了一位民间老中医,在这位中医的全方位的精心治疗、调养之下,经过几个月的逐渐恢复历程,终于基本根治,解救我于长期疾苦之中!我深深的被他精湛的诊脉之术和对病机的准确把握以及辨证施治的科学的治疗方法所折服!我从未遇到过如此神奇的中医,其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是何等的丰富!
这段非同寻常的经历,使我对中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对中医初步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深深地感觉到真正国医的伟大,令我心灵为之震撼,国医经典对人类而言又是何等珍贵和实用呢?!
天空中飞机的轰鸣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凝神眺望这片我生活了20多年的中原大地,这片中华古老文明的发源地,莫名的亲切之感涌入心间,如暖流般潺潺的流遍我周身的每一处脉络!
面向“四大怀药”之地——焦作,不禁想起其泌阳县紫金顶西侧山坳的“百草洼”,传说乃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所在;古之炎帝神农以身试药,中毒无数,所得三百六十物,后世传承为《神农本草》,实为人类经典!
遥望轩辕之丘、黄帝故里——新郑,不禁想到经历数百年,汇集众多医家经验、理论观点的《黄帝内经》,可称得上是人类的财富!
然而如此宝贵的中华医学、文化经典之作,是否真正发挥了其巨大的价值,为人类真正所用呢?
此刻,我并没有太多的感慨,心似乎是平静的,难道是过往的风风雨雨,不知不觉掩盖了我曾经那份“无知”的激情和“天真”的憧憬吗?不,我真切的感觉到我尘封已久的生活的激情在潜移默化中渐渐的再度燃放,几近干涸的心田已被生命的涓涓细流温柔的滋润!
是祖国医学和真正国医从事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汪峰的《怒放的生命》久久回荡在我的耳旁!
感谢在我这段人生的磨难历程中,所有关心、帮助、支持我的家人、亲人、朋友;感谢所有为之倾注心血的医生;感谢可敬可爱的伟大的古人及其创造汇编并流传至今的中华珍医籍;更感谢钻研并精通经典医籍、为人所用、根本解救病人之疾苦的真正的良国医!是他们从新让我感知到大自然的美好、世间的欢乐、人间的情暖......!
感恩至此,忽然觉得有写点什么的念头。虽然我本人才疏学浅,悟性能力有限,但真诚的想表达一下经过此段人生经历而产生的对生活、对中医的浅显感悟,也真诚的希望守护人类健康的奇葩——中华的医籍魁宝,真正得到广大世人的珍视、学习、精通并传承之,开启每一位善良人们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智慧!为自己、为他人、为人类造福……!
自为序!
0 x0 s7 C L2 M7 M0 i
/ f; o' t6 o4 _5 V7 [7 n8 ~ A
" J8 f' `* }2 O3 [小刚
2011年5月26日23时草于郑州
二、遇良国医治病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思考
作为中医的“门外汉”,在这位民间中医对我医治的过程中,渐渐的使我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无所不包,令人即感到些许神秘,又望而却步。但我认为她确实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有效的运用中医来预防疾病和根治疾病,我深信不疑!并引发了我对中医根治疾病的诸多思考!
1、对中医学基本特点及理论体系的简单介绍
(1)中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其理论体系的两个基本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a、整体观念
所谓整体观念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相互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脏腑、经络、筋骨、肌肉、五官及各部分组织组成,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有机统一的机能活动。每个脏腑都有其各不相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体活动下分工合作、有机配合,构成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
另外,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具体来说,四季的变更、天气气候的变化、昼夜晨昏的变化、地域的差异等都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生理适应性;超出这个范围的,即病理性反应。这些自然界的变化情况也是辨证论治需要综合考虑在内的因素!
b、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治疗疾病是否有实效的重中之重,同样也是体现一个中医水平高低的判别标准之一。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2)中医的理论体系
在《易经》、《老子》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形成了中医主干理论体系: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虽然社会科学界对这些理论体系争议颇多,诸如:医学与哲学不分;科学与技术不分;只留下结论和规律,缺乏原始资料和依据;古文生涩难懂等。但争议的背后,是那些真正国医从事者,无论是“民间良国医”(比如治愈我疾病的民间中医),还是科班出身的“纯正的良国医”,灵活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以治病救人的铁的事实来诠释着中医学的伟大和实用性!
所以我认为,有争议说明其受关注,受关注说其有价值,有价值就要积极努力寻求一切有效的途径挖掘和实现其巨大的价值,而不是一味的质疑或争议!
2、根治疾病需良国医理论的精湛,更需临床实践上真正的辩证论治
在我求医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些“中医”给病人看病,开上一个药方或者直接照搬照抄经方、验方,让病人连续服用半个月、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这很明显有悖于“辨证论治”这一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一种对病人不负责任的表现,或许他们不懂辨证论治、有心无力,不能灵活运用中医经典、把握病机,倘若如此,真是“中医”的无奈和悲哀!当然,照搬照抄经方、验方或诊病一次成方加减而得方剂,让病人长期服用随虽无害,最初会有一定的疗效,但一般情况下绝对不可能根治诸多疑难杂症或慢性病,这也正是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没有太大信心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在遇到这位民间中医前,在治病的历程中,一直“无知”的走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现在想来,感受颇深!
在现实中,中医医疗界不乏“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上的侏儒”,然而中医的实用性与重要性就在于中医从事者真正能够通过四诊辩证、八纲辨证等把握病机,解救人民群众于疾病的痛苦!特别是能够通过脉诊确定病症内在的来龙去脉,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情况,再结合面色、形体、舌象(尤其是舌象)等外在的变化来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宜的治疗和用药!而目前很多人(包括西医、中医界人士)认为依靠脉诊就能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正邪之间关系的国医已经失传,即便有,也是隐居山林的修道高人,已不问人间世事!然而,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我认为根治我疾病的便是一位难得的真正的良国医。“真正”二字就在于“辩证论治,治病救人”!
这位民间中医看病的基本原则是一般情况下每三天一会诊,了解病人的整体变化情况(由于人在社会活动中天气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诸多确定或不确定的原因所导致的心理情志的变化等因素,就会影响疾病的恢复情况,甚至出现恶化),用以确定是否变动方剂或改动治疗方案,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以达到尽快、最有效的根治疾病的效果,这才是真正的“辨证论治”!
所谓真正的“辨证论治”,我认为应该是在对国医经典的精通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前提下,要有辩证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这是真正的国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 p$ b* k/ l6 @5 @8 ]" Z
" c: \3 ^$ l7 |& a8 C
“凡诊病施治,必先审其阴阳”,便是如此!
3、根治疾病需良国医与病人具备相应条件,积极有机配合
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任何事情的成功或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基本上都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多方合作或配合!对于疾病的痊愈,特别是疑难杂症、慢性病的根治,就需医生与病人同时或逐步具备相应的条件,达到有机配合!
(1)良国医需具备的条件
a、对根治疾病全过程的运筹帷幄
良国医除了具备“辨证论治”的基本素质外,还要对每一位会诊病人的治疗、康复、保健的全过程做到基本胸有成竹,随时可以给病人提供切实可行有效的建议,以利病情的快速好转:比如饮食、作息、情绪等多方面的注意细节!
b、熟识汤头方剂、更要识药
良国医不仅对经方、验方及自己在实践中领悟总结的方剂的君、臣、佐、使熟稔于心,更应对中草药(特别是常用的中草药)的性质、功能和质地好坏非常熟悉。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以及药物的产地、采集、贮藏与炮制等应该了如指掌,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就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医治病更应该注重细节问题与治本问题。另外,药物质量的好坏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直接关系到治病的疗效,作为真正的良国医是懂得如何选用好药材,会选用好药材的!
c、责任与良知
自古以来,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作为遵从礼仪道德的中华民族的良国医,对病人应该高度的负责,既然接受病号,证明有能力治愈疾病,就要全心全意为病人治病,尽最大可能的最终带给病人以健康的体魄,这是一个国医的良知!
(2)病人的配合因素
a、要有根治疾病的信心
首先,认识到并相信,中医治病以不伤害人体为本,以给人的损伤和刺激最小为基本原则(当然前提是真正的良国医,所谓“药之害在医不在药”);其次,信心的树立来源于良国医,由病人逐步坚定的!国医确实具备有根治疾病的综合能力,并在治疗的过程中,实际的可观疗效令病人坚定了信心,从而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基础,因为相互信任和理解在医患关系中十分重要!
b、要有根治疾病的细心
在治疗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利因素影响疗效,对于国医建议的注意事项,一定要在生活中或工作中留心、细心,能够避免的不利影响尽量避免。
c、要有根治疾病的耐心
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因素或不可控制因素,导致病情的反复或恶化,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积极保持平和的心态,有耐心的度过这样的过渡期,切不可过分影响情绪,出现恶性循环!
d、要有根治疾病的恒心
病人要充分认识到疾病的痊愈与身体的完全康复是一个长期的治疗和恢复过程,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并有“三分治,七分养”之说。
所谓疾病根治的原理是用适宜的药物调动人体曾经或轻或重遭到破坏的免疫系统、自我修复机能,进行机体的自我调节和修复,使人体的各组织机能达到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三分治,七分养”就在于此吧!
谚语有云:“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节饮食,惜精神,用药得宜,病有不痊焉者寡!”。所以在疾病治疗、身体康复的过程中,一定要饮食有规律,注意合理休息,再加上适宜的药物调节,才能早日根治疾病,恢复健康的体魄!
三、感悟(几个疑问)
经过这段不寻常的人生历程,我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对社会人生、对生活、对人类的疾病等产生了一些从未有过的浅显感悟。
1、关于人类疾病本身及其影响的浅显感悟
花开花落、生老病死,乃生物界自然规律,对于人类自身而言,由于个体思想情志的复杂性、生活规律的无节制性、以及所处环境的多变性与不可控制性,都会引起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外感、内伤、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外伤、虫兽伤等,破坏人体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即阴阳失调,引起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等功能或轻或重的连锁失调状态!
这些人类生命中的致病因素,对于真正的“从医者”(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而言是非常熟悉的,然而对于大多数芸芸众生而言,一般情况下是似懂非懂或者是根本不知道的。只有那些饱受病痛几多沧桑之后,才会基本明白遭受病痛之苦的深层次的缘由。正是由于这种“无知”,有多少善良的人们、多少社会的精英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多少本应和谐的家庭遭受生离死别之痛呢?
无论何种疑难杂症,都施病人本身以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枷锁,给病人以无穷的折磨,甚至痛不欲生,其亲朋好友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无能为力,只能以安慰和鼓励的言语给病人以最大的动力。虽四方求医大多数情况下疑难杂症、慢性病均未得到根治,病魔依然阴魂不散,其原因在于目前现代医学对众多疑难杂症、慢性病根治能力的欠缺及病人对疾病本身的正确认知的缺乏!由于病魔的顽固不祛,势必会造成家庭幸福和谐状态的破碎,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毕竟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所组成,家庭成员中不乏有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
众所周知,“量变引起质变”,所有的重病、疑难杂症都是从小病发展而来的,暂且不说病人本身或其亲近之人在其病发的萌芽状态是否引起重视,既然已经重病在身,从实际出发,难道就没有根治疾病的法宝吗?虽然在第二部分“二、遇良国医治病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思考”中阐述了一些根治疾病的我个人的浅显体会,但毕竟是一家之言。那么国医经典中能否挖掘出“治已病”的真正答案呢?这是一个现实的大问题!
2、关于养生的浅显感悟
谈到养生,我们就会很自然的想到儒家、佛家和道家的养生之道。
整体而言,儒释道三家各有特点,又相互融通,简言之,儒以治世,佛以治心,道以修身。就养生而言,三家各有境界,“清静”乃三家养生的共同特点。
要真正达到任意一家的养生境界,都非易事。那是在比较理想状态下,人生养生的至高目标。而现实中芸芸众生都不是真正的修道、修佛中人,不可能做到超脱现实、无欲无求、无声色犬马之欲,更不可能看破红尘、削发为尼、立地成佛,静心修炼,不问人间是非!生活是现实的,社会现实的,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无论是个人或是集体都会有理想或发展目标,都会有所欲、有所求,这是客观的、正常的,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背离常道、出现矛盾。对于人体自身而言,就会出现或早或晚、或轻或重的病症。芸芸众生,在这一生中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对于个人所注重的养生,根据自己所处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在有选择的秉承和吸取儒释道三家养生精华理念的前提下,要着重辅以源于道家的中医养生之法,诸如食疗、药物调理、功法修炼等。对于目前重视养生的普通人是有必要贯穿于人的一生!
那么中医能否真正肩负起现实人类的养生使命呢?又如何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辅以针对性、切实有效的养生之法呢?这也是一个现实的大问题!
但无论如何,作为每一个现实中的正常人,努力敬畏的工作、干事业,感恩的生活,克制过多的欲望,摒弃邪念是可以做到的,也就达到了养生的前提心境!
3、关于中医存在的现实意义的浅显感悟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经历了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其生生不息,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人类养生、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医药理论在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地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古之中医大家的钻研和实践中一次又一次的理论新发现和大飞跃。传承至今,虽众多珍医籍已遗失,但现保存下来的也可谓是人类的财富。
随着国内近几十年西医的快速发展,中医一度被科学界质疑、审视和边缘化,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客观存在的雄辩的中医临床事实,与现代医学的诸多弊端,使中医学被重新认识和评估!我粗浅的认为,中医的作用无论对个人、单位/企业还是社会/国家都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1)对个人
人生在世,无论何种职业、何种地位、无论为实现怎样的理想或抱负,最终都是为了追求不同形式的“幸福”,而一个根本的前提是要有健康的身心,那么中医也许会顺理成章的成为个人健康身心的养生方法之一,详细内容见“关于养生的浅显感悟”部分。
(2)对单位/企业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实行以人为中心的高度重视观念和情感因素的文化管理模式。文化管理要求企业领导者具有民主作风,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和培育人,重视培育共同的价值观!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往往“忽略”了员工的健康问题。员工的身心健康不仅是员工的个人问题,也应该是企事业单位的人性化管理的范畴!领导的关心问候和每年员工的定期常规体检,也可以说是在健康方面做的工作,但并不能真正意义的解决健康问题,是一种比较被动的行为方式。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体系能够做到对员工健康预警,及时消除健康隐患呢?我认为中医或中医药理论能够充当这个角色,将真正中医身心养生方法、理论体系以适当的方式融入到企业的文化管理之中。员工身心处于健康状态,更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持久竞争力,以创造更多的利润和社会财富!
(3)对国家/社会
敬爱的温总理的四点愿望: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一个人对未来有信心!真情的体现了温总理对人民负责和深切体恤之情。
那么国人的幸福、尊严、安全感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如何才能更好的体现出来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社会医疗保障——人人都应该能够享受到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这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近些年来,中国的医疗事业,主要是西医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以西医为主的医疗保障体系受惠者主要是城镇中有公费医疗保障条件的部分人,广大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基本被排除在外,虽然目前国家不断地进行医改,并且对于某些特定群体(如儿童)的某些特定病种(如白血病)专门设有医疗卫生救助体系或社会公益体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只能是杯水车薪。中国人口基数大,需求太多、资源有限,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巨大的财政投入和相关的合理化体制建设,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那么如何才能构建一个资源节约型、能够惠及全民的新型医疗保障体系呢?国家医学也许能够发挥相应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以上对中医存在的现实意义的一些浅显的见解,祖国医学能否达到可观的效果呢?又如何才能实现呢?这仍然是一个现实的大问题!
4、小结
以上种种希望或疑问,需要真正中医的从事者和爱好者、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真正用国医的理论与实践武装起来,寻求圆满的答案!
四、浅谈目前医疗现状与中医现状
前面的内容也多少涉及了一些目前医疗现状与中医现状。本部分做一个针对性的简单介绍。
1、医疗现状
(1)关于“治病方式”
我国目前的整体医疗现状基本以西医为主,即便是中医院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医院。西医师以西医的方式诊病施治,是理所当然;而中医师诊治疾病也常依靠西医仪器检测,以西药打头阵,中药做陪衬,不论病情是否需要,一律中药加西药。甚至有些不切脉、不辩证,凡遇炎症,就解毒消炎;凡遇拉肚子,就要“泻立停”,显然有违“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
以上现象的客观存在基本原因有二:
第一、是由于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特别是其自然科学)源源不断的涌入我国,对我国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文化形成严重冲击,西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医发展逐步萎缩;
第二、是目前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影响。
当然,西医有西医的疗效,但其某些治疗上的片面性、武断性及西药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凸显(这方面暂不做详细阐述)。而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诸如预防与根治疾病、治疗成本低、几乎无毒副作用、减少后遗症等。
但是,我们还要认识到,西医治疗有效性的最佳化与西药毒副作用的最小化以及中医治疗优势的充分发挥,都需要优秀医务从事者的责任和良知,因为正如前文提到,病人是“无知”的。
(2)关于“就医格局的现状”
“就医难、看病贵”是我国目前医疗状况的真实描述。各大医院的病号往往是人满为患,提前预约、排号看病。乍一看,医院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医疗费用的高额昂贵(暂不说是否合理),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即便是享受医保,报销绝大部分费用,但那也是国家的统筹资源,纳税人的血汗钱。当然,这部分应该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最佳的状态应该是投入较少的资源,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这关系到普通人的幸福指数和国家统筹资源的更有效的分配问题。
第二、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工作强度高,几乎每天都奋战在工作岗位上。这关系到一线医务人员的幸福指数问题。
2、中医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1)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中医人员与机构发展缓慢,服务领域趋于萎缩;
(2)中医院校按西医模式培养学生,中医教育衰退现象,令人堪忧。甚至中医经典作为选修课,束之高阁;
(3)基本否认或摒弃师徒传承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西方研究生制度重经济利益轻师生感情,真正的绝活难以真正的传承。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纯正的中医后继乏人;
(4)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
(5)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
(6)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相对较差,人才匮乏。
(7)通常以西医标准判别中医,中医成果受到否认。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其临床方法和评判标准几乎无法相容,很自然就得不到现行医疗理念与制度的基本承认,中医的诊病施治与验效,中药的开发、评审与推广,都应该有中医药自身的评判标准;
(8)中医在大多数普通人眼里,就是有你地球也转,没你地球还转,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中医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没有被真正意识到。
进入21世纪,中医药的伟大性与重要性的客观存在,逐渐的被国人所重视,为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使之发挥应有的巨大的社会价值,有识之士与相关部门都在不断地寻求中医更实用且有效的发展之路。
五、关于国医的发展几点浅显的建议
作为真正的中医从事者和爱好者,对于中医的实用性和潜在的巨大价值,我相信是没有人质疑的。那么中医如何真正的实现复兴,个人提几点浅显的建议:
1、充分重视经典,继承、发扬和创新
中国现存古籍中,1/3是医籍。提到国医经典很自然就会想到《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等,这些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作为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不仅仅是医学著作,还包含古代哲学、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物候、社会、风俗等丰富的文化底蕴,既包含医学层面,也包含科学、哲学与艺术层面。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延伸性和超前性,体现了中华民族包容宇宙的胸襟、谦恭礼让的品格、积极进取与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些经典是客观的、现实的。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人类的财富,国医经典是不会自动发挥作用,为人类服务的,必须靠我们活着的人认真、切实的继承、发扬和创新!
有人说:做临床必读古籍,作名医更要熟悉古籍并能灵活应用!的确如此!
真正对中医有激情的人,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钻研古籍经典,在这方面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需要一定的天资,但研究经典的过程,也是开发智力的过程,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重视悟性的提高,医理与易理的相通,重视易经相关理论的学习。
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对经典的研究和继承,最终是为了学以致用。因此更重要的是重视中医临床实践,“悟性”的提高就体现在临床上,要不断的思考、感悟和想象,提高思想思辨能力,破解疑难杂症获取真正疗效。在临床上,注重自我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敢于质疑,在继承中真正实现创新。
2、充分重视和挖掘民间国医资源
民间是巨大的智慧宝库,古代人民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数不胜数的灿烂文明,古代人民能做到的,今人亦能!
民间中医中不乏有“能人”,中医六大医术——砭、针、灸、药、按跷和导引几乎样样精通。他们也许是祖传的,也许是个人努力、领悟、实践经验的积累,也许是从师受教。但不管是如何拥有“神奇”的本领,他们确实存在,我所认识的这位民间中医便是这样的奇人,也正是他的存在,令我改变的对中医的简单认识,从而也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虽然现在我还是中医的“门外汉”)。他是一位真正的中医从事者,更是中医临床的“实践家”!
对于民间中医而言,有些情况下,其本人对经典理论体系的深刻领悟或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未能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其实效性和正确性是用铁的事实来见证的!
这样的民间中医可谓是人类、社会的财富!但是很多情况下未能得到制度、体制上的保障或承认,也就不能发挥其应该发挥的社会价值。因此,一定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或途径搭建相应的适用平台,挖掘出民间国医资源,给以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多方位的保障条件!
3、普及国医思想文化教育,从小做起,深入民众观念
由于中医思想文化的实用性及包容性,对于每个人生命过程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对于整个社会的更加和谐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国医思想文化教育的普及我认为是必要的!
个人浅显认为应从小传授国医的基本思想,以适当的方式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之中,针对适教对象的不同,施以理论上的浅显易懂化、深度适当化,整体对国医思想有一个初步的或比较深入的了解!使国医思想的结晶从根本上深入民众观念,令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国医真正的潜在实用价值!改变民众观念上的认识误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们“病于无知”的现象!
最终能够达到以下良好效果:
第一、为每一个人的立言、立德打下基础,特别是进入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
第二、储备中医力量。因材施教,尽早开智,为真正中医从事者的可持续性打下基础!
第三、普及中医基本的养生之道,减少疾病(特别是重病、疑难杂症)的发病几率,增加每一个人的幸福指数,有效降低国家的医疗保障投入,促进社会的和谐!
4、体制、法规及资金投入上的平台保障
无论中医有多么大的综合价值,无论民间存在多少真正的神奇中医,无论多少有识之士在为中医的发展建言献策,如果没有一个体制、法规及资金投入的保障,几乎都是空谈。
随着社会和国家对中医的高度重视,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意见已陆续出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已经投入!
5、坚定对国医的信心,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对于渺小的个人而言,“功成不必在我”!正所谓“中医兴旺,匹夫有责”,中医的发扬光大,需要许许多多的中医从事者、爱好者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前景一定是光明的,道路一定是曲折的!但要有宋之范仲淹所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决心,又要有“学医三年,天下无不治之病;学医三年,天下无可用之方”的信心。
在人类理性不断进步的当代,随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特别是在近代及当代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所造成的违背自然规律及道德的缺失导致的各种后果,如:生态破坏、气候异常,物种变异、基因突变(比如最近欧洲的“毒黄瓜事件”是滥用抗生素造成的可怕后果,“超级细菌”诞生并蔓延)、食品安全等,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方式。那么,植根于遵从自然规律的道家和道家哲学的中医学将会越来越被人类重视。中医药学也将是未来医学发展方向!这是一个趋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豪言壮语是何等气魄,何等豪放劲健。作为中医从事者、爱好者何不以此铭志!况且目前我们是拥有一个先辈们创下的平台,并有当下现实中国医高人指点,为我们追求更大的平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医的发展、中医的继承发扬创新需要有高明的领路人、真正的国医从事者和实践家,这是坚定我们信心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地行动,任重而道远!作为国家医学,要根据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独有的发展之路,勿被牵着鼻子走。作为中医人,要用严密的逻辑思维与不断提高的直觉感悟能力促进本身中医水平的真正提高,开启智慧之光,洞悉自然与人体的奥秘!
总之,作为中医人士,要用理想与信念支撑自己的精神,用激情与毅力来实现这伟大的梦想和使命!
六、后记
作为中医的“门外汉”,这篇文章的所有浅薄的感悟和见解,一定有诸多不当或不适用之处,敬请有兴趣的各位师长、新老朋友的批评与指正。真诚期待……!
总之,写这篇文章的初衷,真诚的希望经过长期的不断的各方努力:
(1)唤起中医人士对国医的真正的坚定的信心,使国医能够真正发扬光大,国医及真正国医从事者的社会价值真正的发挥出来,造福众生!
(2)使国医的思想文化深入广大人民群众观念之中,成为一种普世的人生观念之一!
5 b- s( {1 b6 C
(3)希望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综合考虑,能够走上资源节约型的、惠及全民的、可持续发展的、确实有效的中医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