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的出路在创新(不吐不快)
$ `0 `$ P9 P- C. [; o) L% t5 U- t' u: r, y& v% P$ q& t
袁钟 9 K5 I+ r2 Y7 _/ Z4 n& `% U# r( F
' t' D8 }! C2 |9 y《人民日报》 ( 2007-02-15 第15版 )
' o' K% O. x, d, T& Y ' K. R! G# G% z0 l* O
* ]0 k0 U* c0 `# V, i# v2 C6 G : d+ K' o$ x$ D/ }# Z! a a% H
2 x+ R5 L9 t" B) N5 K3 q: R
邱炯 画 5 C# _1 b" V1 |+ i7 X7 s( N# Q
7 |7 q5 F: W& U- C5 i 有关中西医的争论由来已久。当西医刚进入中国时,人们主张“中体西用”,后有“中西医汇通”,也不断有“废止中医”的呼声。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西学中”压倒了反对中医的声音。***时期“针刺麻醉”、“一根针一把草”、“中医办学”使中医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医一方面受到国际关注,另一方面又受到科学界的质疑。几起几落,中医究竟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医?中医的命运如何?众说纷纭。
7 [* l( h* |* Q/ d5 u4 ?' N( M: t. d! ? p& b4 M0 F. r: S: ^
现代医学越来越深入地看到人体的细微结构,不断在微观层次还原人体生命过程。然而,人体生命及疾病远不是单纯的生物活动。当现代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时,中医可为这种转变提供思想和方法的借鉴。
( ` w) X/ s: |/ z* W
( {( m0 o. Y4 R, O: L 如今,西医已由古希腊罗马医学发展为世界性医学。中医仍为地方性医学。西医与中医不是两种地方性医学的关系,而是世界性医学与地方性医学的关系。根据医学发展的规律,地方性医学最终将能融入世界性医学之中。所谓融入,就是中医的思想方法影响世界性医学的变革,中医的临床经验通过实验逐步成为世界性医学的新内容。同样,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补充和借鉴,中医会长期存在,并发挥她应有的作用。完全否定她,不切合实际;过分夸大她,缺乏充分理由。
- n# h6 d+ \6 n" h& e* u" N$ }. ]1 H; z
中医虽然经过了长期发展,但大量成功的临床治疗经验,依然借助古代普遍学说来解释,或用原始的类比方法来说明,对疾病个体化和动态化的考虑大于对规律的认识,医生的个体经验总结大于标准化的探索。于是,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医还在用“阴阳五行学说”、“元气论”来解释疾病,还在用“风寒暑湿燥火”来说明病因,还仅靠医生的手指感觉来体会脉象,还主要凭医生的个人经验来诊治疾病。这就导致中医不能对有效的临床经验进行科学解释,中医的科学成分不能被有效提炼,中医所触及的客观规律不能被真正认识,中医的诊治方法难以标准化。因此,社会上对中医的批评和质疑始终不断。& ^9 C$ ^: _- v5 X0 s& F
5 N1 B& X! ~: o2 m% X, z
然而,正是这些有关中医的争论,使我们更全面地思考医学的发展问题。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来看,传统医学最终将融入现代医学之中,但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独立存在。今后,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应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大量地运用科学方法验证中医成功的治疗经验,不断将传统医学的科学成分融入现代医学之中,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二是培养真正掌握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两套本领的人才,既懂得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积极性,也懂得防治疾病的科学方法,从而推动现代医学的模式转变;三是完整地保留中医的传统特色,从基础教育到专业教育,从教学内容到临床技艺,要完全恢复传统本色。 / M4 G( @9 ]; N( o( N0 u
2 z+ f1 b0 K( r, d3 z Y! x; R
中医的存亡不在于外部如何评价,而在于自身如何发展。如果中医内部越来越缺乏创新和发展动力,外部无论怎样赞扬和保护都无济于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对中医提出批评不是一件坏事,我们应该将外部的批评压力转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动力。, L3 m# {+ B' K/ g" H$ o
/ e7 }- p' G/ u/ {3 C* t" _
(作者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