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5|回复: 0

中国书画系列--郑板桥的书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3 20: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板桥* S9 B* s- J; ~( L) R
# r; T  X2 E9 n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h+ B0 n, {1 O+ e6 L “扬州八怪”中最受人们称道的画家是郑板桥。他有诗、书、画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诀、真趣。他的兰、竹之作,遍布世界,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 n( Q& \0 `8 j% T  K8 K& C郑板桥的文学作品多以民间疾苦为题材,文风朴素平实,并带幽默讽刺诙谐之趣,特别是诗歌,很少用典,常以描绘手法写诗,评者称其“诗近香山、放翁”。存世作品有《郑板桥集》一册。郑板桥书画印章,多出于高西园,沈凡民之手,多的不可胜计,以“板桥道人 ”、“十年县令”。“七品官”、“化血为炉, 铸古今”、“畏人嫌我真”。“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二十年前旧板桥”、“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等尤妙。许多皆切性、切地、切时、切事,发人深思妙趣无穷。
; A/ B+ W. }  h5 i/ ^艺术特色  郑板桥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学徐渭,石涛,八大的画法,擅长水墨写意。在创作方法上,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郑板桥特别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他笔下的竹。往往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他的墨竹,往往挺劲弧直,具有一种弧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 在艺术手法上,郑板桥主张“意在笔先”,用墨干淡并兼,笔法疲劲挺拔,布局疏密相间,以少胜多,具有“清癯雅脱”的意趣。他还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用诗文点题,将书法题识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尤其是将书法用融于绘画之中,画竹是“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画兰叶是“借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进一步发展了文人画的特
9 w  b! l4 d* n' ?% g9 T点.) p' f8 K2 b4 d; s
  t7 i! l. t5 v; I, z

- `# `0 C; R4 E
6 T2 m" c$ E7 i. |' q& p+ [- J7 i5 }/ h6 L3 l

) T- r  S9 B: R/ j7 ^, A1 a; d5 x. B( p

5 N" D6 g: u- U0 X( V! l3 s/ u: h2 Y3 H6 r

" a, c; N% J# `1 M9 M
5 w' k% w" ?0 X- Y# s1 p# m
" {, d, W2 u: P$ |# w2 w  y1 M( O- h: r* D. J+ k- m! W/ l

# e& _9 T  d. N5 ?0 g9 F& g# h' R3 U% ^. `
! \+ b. N: V- [3 R5 `

9 |* Q) V; ]  G4 D% I0 M4 j  \

2 X9 ~; t6 _0 i# ^
4 x# H6 M" m  n- J8 g4 r7 u8 e1 T& n7 M, U
+ ]. S& X- Q% ?7 G

- Z, y6 {/ i+ ]9 |* f0 P* s9 m# P+ T; h: X5 F; X

+ v( {6 y  m5 E' G" M0 x: y2 P, C3 d% F9 c

( R3 Q, b) S( w4 x7 q2 [3 u) b; X) R( w9 }6 e# X* W# @
! `9 y, u1 F% l. V
5 s4 c, ?, {+ B/ o" g$ F3 C3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3 11:59 , Processed in 0.0232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