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星出东方”护膊
$ m! A7 S _) B1 U
, r Q( M }/ \* U" h: ?" V3 ?
( o) H7 _$ \- L* W8 u# T 亦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 * q& G9 g7 r+ W A8 _' g# u
汉晋时代。 5 _' ~! S v) f0 A: N
圆角长方形,绢缘,缝缀六角系带,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系带长21厘米,部分系带残断。护臂用面锦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织锦,五重平纹经锦,经密220根/厘米,纬密24根/厘米,宝蓝、草绿、绛红、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经根据纹样分别显花,织出星纹、云纹及孔雀、仙鹤、辟邪虎等禽兽纹样,纹样题材新颖、风格别致;每组花纹循环为7.4厘米,上下两组循环花纹之间织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小篆文字。白色绢缘系用一通幅的绢条缝制成绢经密50根/厘米,纬密40根/厘米,系带经密60根/厘米,纬密28根/厘米。 . ] Z' y; e& T
现藏于:新疆区考古研究所。 |! e9 B4 W* r d5 `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 C5 |* A$ _" u
d b' r5 j; Q4 z) u1 L
& b3 p- z8 |8 ~& L0 }! l# H 新石器时代。
% z K" ]) k: B, W" W 陶质彩绘,器高47cm、口径32.7cm。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 ) j0 m! _( s0 `/ d1 q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 X$ u1 E3 `( H◆陶鹰鼎 / a" t3 ]7 u: }
7 Y0 X) t* w3 m# y V& ^+ s
% X4 d+ `3 G) i 商代。 2 p2 N- I. ~+ n$ D9 Q- r
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鹰鼎整体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的气势。 , F9 ?3 \% [' Q' r) \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v+ p! ] u% K, Q◆“司母戊”铜鼎 ( [+ `: o' \3 Q/ L* l% s
. q7 `; w0 ^! ]. x- M; K; i
2 ]; m" `6 ~% e# O+ c 亦称:司母戊大方鼎。 ! E# B! v* |: \
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 * F( a) B; N; ^
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一说为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另一说为商王且庚、且甲为其母而作。此鼎型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有“青铜之冠”之称。
; g8 _7 t- K \0 L# o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F t7 I9 P G! A J- b7 H' N6 A" g
◆利簋 8 \ _. ?4 N8 m0 }
# x8 x' o1 f( d! m Z
9 C% M+ E8 w& Y1 C
西周早期。
; `# t7 _) n* r, O 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 ,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 , 述及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木)星当空,与《尚书 武成》、《淮南子 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M* M) c$ k' S! g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 u9 J/ b2 a6 u◆大盂鼎 $ o( |# A% @" h0 N4 P, _
. E+ ^; o& i, z/ j8 m' D
/ J% U0 i" X, t0 n s. f9 c& B 西周西周康王时期。
6 p5 R! {" b4 |3 }/ S+ x 鼎高一百.八厘米,口径七十八.三厘米,重一百五十三.三公斤,鼎身为立耳、圆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饰以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兽面纹,并饰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造型显得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内容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国,周代忌酒面与,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辅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同时记载给盂的赏赐相传此鼎於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为该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间左宗棠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解放后,1951年潘氏后人捐献国家。为上海博物馆所收藏,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周康王时的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异凝重、雄奇恣放质朴平宝等数类。大盂鼎属於瑰凝重这一类,铭文大字,字体庄严凝重而美观,故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书法的成就而言,当以大盂鼎居首位。 3 R( q1 R" n: l3 B3 r1 N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2 _2 _+ y T; K9 Y# |, l* |大盂鼎铭文
# B& A) C! W6 O7 \ X/ F& J+ |& c) _" W5 t6 N9 ^
" n6 P, ?" F( [1 d t 大盂鼎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 \! l# w E6 Q/ |& I: w# R
◆虢季子白盘 ; p, j( F: k& j
3 J+ `5 h$ m& d* B7 [7 A% g
5 _5 d7 h% S* p; h2 A
西周。
e0 H2 u; c1 ^$ J5 t' z 虢季子白盘铸于周宣王时期,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重器。此盘造型奇伟,原器高39.5厘米,上口呈长方形,口长137.2厘米,腹下敛,平底,曲尺形四足。四壁各有含环兽首两个,腹上部为窃曲纹,下部为环带纹,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虢季子白盘被誉为西周三大青铜重器之首。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此盘自道光年间出土后曾被当地农人用以喂马,后县令以数钱据为己有。几经动荡,此盘被刘铭传觅得,极为珍惜。在其后几十年内,凯觎此盘者不乏其人,刘氏后人将盘重埋地下,远避他乡。解放后,刘肃将此盘掘出献给国家。自此,虢季子白盘才得以重放异彩,供世人欣赏。 ) K- H. r, N! b3 [# Q3 ^5 y
虢季子白盘先曾藏于故宫博物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I, h( l6 \4 g- [) ~! z" B; h- b" L虢季子白盘铭文 3 \5 h6 ^ A' d2 K# d$ k& ?7 I& B
* }7 t% x8 x5 y# _6 u# T; l; e) j, W3 c, W# f( K! b
虢季子白盘铭文白话译文:在十二年正月初吉期间的丁亥日,虢季子白制作了宝盘。显赫的子白,在军事行动中勇武有为,经营着天下四方。进击征伐玁狁,到达洛水之北。斩了五百个敌人的首级,抓获俘虏五十人,成为全军的先驱。威武的子白,割下敌人左耳献给了王,王非常赞赏子白的威仪。王来到成周太庙的宣榭,大宴群臣。王说:“白父,你的功劳显赫,无比荣耀。”王赐给子白配有四马的战车,以此来辅佐君王。赐给朱红色的弓箭,颜色非常鲜明。赐给大钺,用来征伐蛮夷。(子白作器以使)子子孙孙万年永远地使用。 % }. [8 F! m4 k- J$ W$ R: h7 ~
◆凤冠
$ n! D! e: i# V+ c& w' m! i' u 明代。 6 n2 y+ Q+ A* y9 \
定陵出土的凤冠共四件,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各一顶,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各2顶。冠上饰件以龙凤为主,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冠上所饰珍珠、宝石及重量各不相等,最多的一顶上有宝石128块,最少的95块;珍珠最多5,449颗,最少的3,426颗,最重者2,905克,最轻者2,165克。冠上嵌饰龙、凤、珠宝花、翠云、翠叶及博鬓,这些部件都是先单独作成,然后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内,组合成一顶凤冠。 凤冠造型庄重,制作精美,其工艺有花丝、镶嵌、錾雕、点翠、穿系等项。点翠面积大(四顶凤冠上有翠凤23只,翠云翠叶翠花多达数百片),宝石镶嵌多达400余颗,大小珠花及珠宝串饰的制作也不少。最后的组装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序,各饰件的放置,几千颗珍珠的穿系,几百颗宝石的镶嵌,诸多饰物于一冠,安排合理。凤冠口衔珠宝串饰,金龙、翠凤、珠光宝气交相辉映,富丽堂皇,非一般工匠所能达到。凤冠上金龙升腾奔跃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飞翔在珠宝花叶之中。凤冠是皇后的礼冠,在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 ! [( v1 a9 M' T5 a
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出土。 8 p6 k' |" I$ h; Y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R3 @, |# G4 c8 p六龙三凤冠
. ]2 G8 i4 G" `8 O: ^6 x/ k6 n* @' R, u4 T7 ^4 O
~+ @$ A0 t9 F- Q! ]3 l 六龙三凤冠,通高35.5厘米,冠底直径约20厘米。龙全系金制,凤系点翠工艺(以翠鸟羽毛贴饰的一种工艺)制成。其中,冠顶饰有三龙:正中一龙口衔珠宝滴,面向前;两侧龙向外,作飞腾状,其下有花丝工艺制作的如意云头,龙头则口衔长长珠宝串饰。三龙之前,中层为三只翠凤。凤形均作展翅飞翔之状,口中所衔珠宝滴稍短。其余三龙则装饰在冠后中层位置,也均作飞腾姿态。冠的下层装饰大小珠花,珠花的中间镶嵌红蓝色宝石,周围衬以翠云、翠叶。冠的背后有左右方向的博鬓,左右各为三扇。每扇除各饰一金龙外,也分别饰有翠云、翠叶和珠花,并在周围缀左右相连的珠串。整个凤冠,共嵌宝石128块(其中红宝石71块、蓝宝石57块),装饰珍珠5449颗,冠总重2905克。由于龙凤珠花及博鬓均左右对称而设,而龙凤又姿态生动,珠宝金翠色泽艳丽,光彩照人,使得凤冠给人端庄而不板滞,绚丽而又和谐的艺术感受,皇后母仪天下的高贵身份因此得到了最佳的体现,为定陵中出土的凤冠之首。 \/ O2 f5 h3 n8 O( [, u i
三龙二凤冠 1 G8 q, ]$ s, x1 A# o, s2 f
2 R# K- F3 V$ h3 Q" i' K( H
9 i9 v: a( X/ p; @- l
三龙二凤冠,即孝端皇太后凤冠,高26.5厘米口径23厘米,凤冠共用红、蓝宝石一百多块,大小珍珠五千余颗,色泽鲜艳,富丽堂皇,堪称珍宝之冠。 ; x' z: q- p. x/ t+ l1 s
九龙九凤冠 % O0 ?* M: M; G
. c& a g, x! R' }/ d) `9 t! @
x/ D0 h1 y* |; R8 [ L. b+ T
九龙九凤冠,高27厘米、口径23.7厘米、重2320克,有珍珠3500余颗,各色宝石150余块。此冠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9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8只点翠金风、后部也有一金凤,共9龙9凤。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这顶豪华的风冠,共嵌红宝石百余粒、珍珠5000余粒。 $ n- I: V5 I( E* a' i
十二龙九凤冠
2 Z* B% W. y2 d& U
+ X7 S' w3 @$ x2 f0 W5 k1 `. B7 V2 e! f3 @# T J* M# Y
十二龙九凤冠,冠上饰十二龙凤,正面顶部饰一龙,中层七龙,下部五凤;背面上部一龙,下部三龙;两侧上下各一凤。龙或昂首升腾,或四足直立,或行走,或奔驰,姿态各异。龙下部是展翅飞翔的翠凤。龙凤均口衔珠宝串饰,龙凤下部饰珠花,每朵中心嵌宝石1块或6、7、9块不等,每块宝石周围绕珠串一圈或两圈。另外,在龙凤之间饰翠云90片,翠叶74片。冠口金口圈之上饰珠宝带饰一周,边缘镶以金条,中间嵌宝石12 块。每块宝石周围饰珍珠6颗,宝石之间又以珠花相间隔。博鬓六扇,每扇饰金龙1条,珠宝花2个,珠花3个,边垂珠串饰。全冠共有宝石121块,珍珠3,588颗。凤眼共嵌小红宝石18块。,十二龙九凤冠,冠上饰十二龙凤,正面顶部饰一龙,中层七龙,下部五凤;背面上部一龙,下部三龙;两侧上下各一凤。龙或昂首升腾,或四足直立,或行走,或奔驰,姿态各异。龙下部是展翅飞翔的翠凤。龙凤均口衔珠宝串饰,龙凤下部饰珠花,每朵中心嵌宝石1块或6、7、9块不等,每块宝石周围绕珠串一圈或两圈。另外,在龙凤之间饰翠云90片,翠叶74片。冠口金口圈之上饰珠宝带饰一周,边缘镶以金条,中间嵌宝石12 块。每块宝石周围饰珍珠6颗,宝石之间又以珠花相间隔。博鬓六扇,每扇饰金龙1条,珠宝花2个,珠花3个,边垂珠串饰。全冠共有宝石121块,珍珠3,588颗。凤眼共嵌小红宝石18块。
0 R7 ~/ b0 w9 I+ j1 n0 k6 _5 j◆嵌绿松石象牙杯 9 Y" I% r2 w1 Z& b2 ]( T; \3 \
, v) p$ q2 E1 H
7 x+ @. F4 F" B( A. M 商代。 7 }' W7 X, Z- ]0 g0 t% K
高30.5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这件象牙杯是用象牙根段制成,形似现侈口薄唇,中腰微束。杯身一侧有与杯身等高的夔龙形把手。杯身有雕刻精细的花纹且具有相当的装饰性,上下边口为两条素地宽边,中间由绿松石的条带间隔为四段,第一段为饕餮纹三组,两侧有身有尾,眼、眉、鼻镶嵌绿松石。第二段是杯身纹饰的上体部分,二组饕餮纹面部结构清晰,兽口下面为一个大三角纹,三角纹两侧有对称的夔纹,头朝下尾向上。饕餮的口、眼、鼻及三角纹都镶嵌绿松石。第三段刻三个变形夔纹,眼部镶嵌绿松石,第三、第四段是用三道绿松石带相隔。第四段的三组饕餮纹眼鼻同样是镶嵌绿松石。一、二、四段都是饰以三组饕餮纹,但形态却各异。这件象牙杯,采用了浮雕、线刻、镶嵌等多种手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 o5 T1 f% ?+ [, @ 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 j( f$ m/ Y' x# {
◆晋侯苏“编钟”
4 L+ `3 I7 q5 }1 A% M: r7 [: B1 I$ Q
2 }: B M3 \3 t+ A) `; y6 \5 C
西周厉王时期。 % n' }& @: P$ M" K& S9 m+ P
编钟为成组的青铜乐器。该组编钟大小不一,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钟。钟上都刻有规整的文字,共刻铭文355字,最后两钟为2行11字。铭文都是用利器刻凿,刀痕非常明显,铭文可以连缀起来,完整地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
9 @% p+ ^+ _! f' ] 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古玩肆中发现此套编钟14件,并抢救回.1993年初,山西晋侯墓考古发掘出土了残存的2件小编钟,形制与14件晋侯苏钟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以连缀起来,证实上博从香港抢救回归的14件钟与此次发掘出土的2件钟原出同墓,此套完整的编钟数目应是16件。
1 |: ~, O. ~% N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 ; y6 ^, V% w# ^; n3 L
编钟局部放大图
& K- M( b; `5 i- @+ }6 \" F r' P
- Z8 z6 }9 s' |9 W8 M! O+ `
8 i1 H5 l5 X w4 w* M+ K d- p9 o1 h3 R6 x4 }: p0 i
◆大克鼎
, i/ g6 g7 h+ [" Q1 c
, X- h6 K0 s4 S2 F
- Y! ^' p; `% m3 j( ^ 西周晚期。
7 e$ i4 L+ u7 {7 A 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与此鼎同出的还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钟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因此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由于窃曲纹如同浪峰波谷环绕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纹。鼎腹内壁上铭文共28行290字,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内容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克对祖父师华父的颂扬与怀念,赞美他有谦虚的品格、美好的德行,能辅协王室,仁爱万民,管理国家。英明的周天子铭记着师华父的伟绩,提拔他的孙子克担任王室的重要职务膳夫,负责传达周天子的命令;第二段是册命辞,周天子重申对克官职的任命,还赏赐给克许多礼服、田地、男女奴隶、下层官吏和乐队,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了任命和赏赐,乃铸造大鼎歌颂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灵。此鼎系周孝王时期铸器,历见著录,流传有绪,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珍贵资料。 7 i$ ?4 I- R; t+ H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 P& W; ^& M: S- }' n* S: z4 E
◆太保鼎 4 w) M" O% L$ I- O$ N/ z3 T& I
6 m6 N* X# g' l7 w2 N( p
7 ~4 B R! @% @& h 西周初期。通高50.7厘米,口径 23×36厘米,方形,二直耳,耳上各有两个立虎,器身上有棱脊与纹饰,腹内有“太保铸”三字。传系清季山东梁山出土,此太保系辅佐周成王的召公奭。
+ i7 R. F! g# K) s* P" ?: f 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 {. z Q2 g" ]9 s. j" I7 W% C◆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9 T7 F$ Z' d! @4 }8 p- o
6 l l0 o- j' u5 n3 M
7 H7 t9 E2 V4 v$ G 新石器时代。 / r7 w$ \ t2 t, v& P& y' ~4 w# ~! f j
食器,口径10.6×9.2、高5.7、底径7.6×7.2厘米。1977年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木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为生漆。朱漆碗的发现,说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已将天然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
' V+ j+ F8 {5 h7 z 1977年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 L4 E5 |5 N3 U4 \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 A& X- Z1 C W2 V; E: T) R
◆良渚出土“玉琮王” # f! F( Y h. g+ c" V8 o% V
9 G- d3 k) |) c
! u, m2 |( I5 y) ?$ b
新石器时代。
8 ]$ }# E% r. M: P 高8.8厘米 射径17.1---17.6厘米 孔径4.9厘米。黄白色,有规则紫红色瑕斑。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俯视如玉璧形。琮体四面中间由约5厘米宽的直槽一分为二,由横槽分为四节。这件玉琮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称"琮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注:“琮,瑞玉,大八寸形似车 车工 两字合成一字 。这是对琮的最早定名。根据《周礼》记载,“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琮是一种用来祭祀地神的礼器。看良渚文化的玉琮, 它的形状内圆外方,中间为圆孔。专家们推测,它可能是原始先民“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方象征着地,圆象征着天,琮具有方圆,正是象征天地的贯穿。在当时,每当丰收或祭日时,就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良渚先民就用它来与天地神灵沟通。因此,玉琮是良渚人所用的宗教法器。 ! g, \; g k6 [3 q
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反山12号墓出土,出土时,平正地放置在反山第十二号墓墓主关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圣崇高的玉制礼器。这件玉琮的制作,技术高超,可称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 4 b$ E, `- B" L7 U: H
现藏于:浙江省考古研究所。 9 a; f( `* L3 d! M
◆水晶杯 $ @- n$ F, Z' t; F
' z. l7 R+ h, f5 B( U+ i' s9 f/ f' F/ G- L
战国。
' V* Y0 e9 P: t1 _3 ^. D% i$ m N 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国内罕见,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
* t3 ]- _, X! [8 x& W 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
4 e- w& g% b! D$ [/ {2 Z; j: n 现藏于:浙江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
* a+ J; o4 p; c) r◆淅川出土“云纹铜禁”
% v- `9 C- u E: {9 a0 `$ j( i* A S
9 L4 |$ {5 k, x9 g! C- x 春秋中期。通高28.8厘米 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 D+ ~& }- L3 b. |) f( Q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 ~# O* A$ O$ h- Z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 V4 ^8 M. ^: K& ^◆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
- F: Q7 d! f. K& Y 春秋中期。
4 @1 o0 K" M+ s2 ^ 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原器通高126厘米,口长30.5厘米,宽24.9厘米。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壶身的纹饰为浅浮雕并有阴线刻镂的龙、凤纹饰。有的是以鸟兽合体的形式表现,虬屈蟠绕,布满壶体。圈足上每面饰相对的两虎,器盖口沿饰窃曲纹。壶颈部四面均有龙(兽)形耳,两正侧面作回首反顾之龙形,有花冠形角,体积很大,冠与身躯均有镂空的精美花纹。壶腹下部四角又有附饰的有翼小龙,作回首向上攀附之状。兽角翻卷,角端如花朵形。圈足下有双兽,弓身卷尾,头转向外侧,咋舌,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兽,和壶体上所有附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相互应合,共同在观者视觉上造成壶身轻盈、移动的感觉。
% w6 J5 J/ j6 `7 `$ Q: ]+ Z 1923年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春秋郑国大墓出土。
! S' b5 G! W6 D" m( _7 | 此壶原为一对,一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河南省博物馆。 6 b4 l: O' @, L$ i- s
左图:河南省博物馆藏 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6 Q0 u; q l' T! L' Q4 ?( l9 y+ f' e7 t# t9 n6 s- D j
* \ I3 d$ U) y* w4 r
$ H! Z- c5 s2 _/ _/ p3 R7 s* L0 J N3 I4 {6 E4 |9 ?* N& n
7 D; S" X( [, N* U: o0 ?; u# S◆齐王墓“龙纹矩形铜镜” ' v2 Z6 R" d. c% E# C! D
g# I7 F( z2 Z" ]% G3 C) g, |. h% c) f4 `5 l# I
西汉时期。 * ~2 [" e" H! U8 X8 @, _1 v$ ~6 }
镜长115.1厘米,宽57.5厘米,重56.5公斤。背部有五个环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这件大型铜镜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撑,镜背面和边上的钮可能就是与柱子和座子固定时用的。
4 V7 f% [6 K- x 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公社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出土。 # _3 a) c& V1 W
现藏于:山东省淄博博物馆。
" J5 L; w B+ i" |+ g8 l) F- U9 }◆铸客“铜鼎”
2 G: W+ B: K3 N( X) g* }% N8 k8 u1 ]
@2 d# ?6 C/ K" u/ i1 D7 y 又名楚大鼎或大铸客鼎。
/ Z8 F, Q' Y0 q( P1 C; F8 r0 o 战国。
( I4 k/ H# C/ {3 q5 M 楚国青铜炊器,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深52厘米,腹围290厘米,足高67厘米,重约400公斤。圆口,方唇,鼓腹,圆底,三蹄足。颈侧附双耳,耳的上部外侈。腹饰一周突起的圆箍。箍上饰模印花纹,双耳和颈部外 壁饰模印菱形几何纹,足根部饰浮雕旋涡纹。鼎口平沿 刻铭文12字,刻铭开头即是“铸客”二字,故依惯例以开始二字名之, 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又因此鼎在数千件楚器中最为雄伟,堪称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
( a" ]8 Z# O, w7 C 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
' y- g9 h( a0 A( O, q 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5 ], D, z% v, V7 v' [8 b◆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 {$ `+ R2 @+ `1 d6 h3 h8 ^
无介绍 2 r6 L. q. j3 |( h
◆朱然墓出土“彩绘贵族生活图漆盘” / L- r3 Q' B7 u3 ~$ {3 G9 g
' U P" D7 x P$ U/ L% C* u$ _, v8 J
4 Z$ n7 ]! o- h) f+ g 三国(吴)。 . s: q8 F# I7 t3 _( A1 b
盛食器,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盘内壁及底髹红漆,外壁及底髹黑红漆,内外颜色有区别。漆盘内的画面分为三部分:上面为宴宾图;下面为出游图;中间部分又包括三个画面:右侧为驯鹰图、中间为对弈图、左侧为梳妆图。 # b; Y$ N/ B- j ]/ l$ z# x1 {
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 . i% G, T' p. n" G
现藏于:马鞍山市博物馆 。 3 h% K0 c* k0 ]0 l* c9 G
◆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人物故事漆屏”
' t! U1 F% @* f0 g( g1 t3 y0 G, e( K1 B$ @1 G6 \. f- ^7 ]" i
* B0 I6 h F1 a: M& `9 i 北魏。
6 Q9 k2 h3 R5 t7 a3 t 每块长约 80厘米,宽约 20厘米,厚约2.5厘米。,漆屏风用木板制成,出土时较完整的有五块,遍读朱漆然后作画,有黄色墨书榜题和题记。屏风两面原皆有画,入葬时朝下的一面腐蚀严重,原貌难以辨别,向上一面保存较完好。图中所示为尚能拼合的第一、第二块向上的一面。第一、二块屏风画用栏界分为四层。第一层六个人物,为帝舜格守孝道的故事;第二层三个人物为周太王妃太姜、周武王母大姐、周文王母太任的立像;第三层两个人物,为鲁师春姜及春姜女像;第四层六个人物,为班捷仔辞成帝同乘辇故事。以上故事多出自西汉刘向所著《列女传》,帝舜事迹见《史记?五帝本纪》。所画内容与汉代以历史人物故事喻世教民的传统相承袭所画人物用黑线作铁线描,脸、手涂铅白,服饰器具用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色渲染,画风与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十分相似,面相则已见南朝“秀骨清相”之端倪。而以漆或油彩作画比在纸、帛上作画更为不易,可见漆工技艺高超。这件屏风不但在当时属于上品,在现存北朝文物中也是难得的精品。与屏风同出的还有四个石雕屏趺,当初是插立屏风用的,每件边长约 32厘米,高6.5厘米。屏趺雕刻极精,但内容与屏风画没有联系,均与佛教有关,说明当时北魏佛教十分兴盛。 ! k3 ?9 t$ H9 M7 y( V% r# \
现藏于:大同市博物馆。 + F; Y K! A1 |
局部放大图
) N: n1 C; x" P0 _" B
0 Y N, i( ]9 O1 A" j. k6 i4 A4 g/ f$ D9 Q* Z3 _
◆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局部)
M, m7 {' q5 ~) \9 u5 F# t. [9 p6 S
N8 W. C, E5 `: }
5 N% H6 e# m" ~$ E% q4 C" I4 b9 n/ a: `. H! l% r; ^
( N! \! ?4 I* c$ ]# M& E 北齐。
$ f2 O6 b) f9 `. W 《鞍马出行图》位于墓道西壁中栏、作长卷式展开:风嗖嗖,旗猎猎,远征的人儿出发了!莫道行程远,何惧路奇艰,手执弓,身佩剑,扬锐气,策骏骑,纵然千山万水,也要勇往直前。马嘶鸣,回首望,召唤身后的马队,快加鞭,紧跟上,越过前方的大山,将是我们的猎场……整个画面层次分明,构图新颖,人物生动,表情逼真,生活气息浓厚,表现技法娴熟,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精绝之作。
6 }+ f% B) x0 y/ `. b) }* h 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 R- z6 W% s4 `, O0 d◆涅槃变相碑 ' J( j8 l! [. L6 v; W$ R
无介绍 ' @& K! k/ z% E1 q [4 |# \
◆常阳太尊石像
+ G- ]- L5 a* f& l! _; R! s# E无介绍
# }5 {1 w _/ w: ?% n" Y◆大玉戈
% ^( g3 O. p7 [* n( O, J6 z
/ S. M$ S3 a4 O! n' x. s a/ Z5 A# B' @
商代前期。 $ N" T+ A9 N% r0 y0 P% @' B1 ?$ p/ a
玉质仪仗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堪称“玉戈之王”。 1 m( G% s( w% F% l' p- U
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
9 F5 C, z5 s3 S- }. w) y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 j$ |9 K8 k; l: P
◆曾侯乙“编钟” " k, x3 b- K+ t. y! W$ l, Y# Q0 L$ i( B
) R; \* A3 T% U
$ E; k: I; e; ~0 L 战国早期。
; X/ b! M# F4 J* T0 `0 M7 @ 这套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由6个佩剑武士形铜柱和8根圆柱承托,构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含可以拆装的构件)达246个。短架(左)长335、高273、长架(中、右)长748、高265厘米编钟是古代打击乐器,也是象征拥有者权位的礼器。主要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分为八组:上层3组为钮钟,19件;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另有搏l件。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钟体总重2,567公斤,加上钟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公斤。编钟的悬挂有三种方式:下层钟用环挂式,挂钩为爬虎套环和双杆套环两种中层钟用钩挂式,挂钩为框架钩和焊钩两种;上层钟用插挂式,是以插销入挥、串钩钟钮。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铭文多数错金。全部甬钟的记事铭文均为“曾候乙作持”5字,标明钟的制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搏钟的铭文则记载楚王熊章为曾侯乙铸宗彝一事。标音明文标示了钟的悬技位置或敲击部位及其所发音的名称,它们构成了十二半音称谓体系。乐律理论记述了曾国与楚、晋、齐、申、周等国的律名对应关系。钟铭所见律名28个、阶名66个,绝大多数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这套编钟的铭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乐律理论专著。全套编钟音域宽广,音列充实,音色优美。每件钟均有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可以分别击发而互不干扰,亦可同时击发构成悦耳的和声,证实了中国古编钟每钟双音的规律。全套编钟具有深沉浑厚的低音、圆润淳朴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其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七声音阶的多种乐曲。钟及钟架铜构件是铜、锡、铅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异。用挥铸、分铸、锡焊、铜焊、铸镶、错金、磨砺制作而成,工艺精湛。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显得十分合理。全套钟的装饰,有人、兽、龙、花和几何形纹,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以赤、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有6个丁字形彩绘木极和2根彩绘撞钟木棒与钟同出。据此并经实验判定,这套钟的使用共需5人:3人双手执小模,掌奏中、上层钟;2人各持撞钟木棒,掌奏下层钟。(木架和部分挂钩系复制,其余均为原件)。 " W: G0 z$ ^1 A+ V/ }* X2 B
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
) M2 O6 ]) M, \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4 r, s3 ^# @4 M" V# b( }
◆曾侯乙墓“外棺”
1 L7 d3 f9 n0 V/ n: j4 c, O
, W! r" t0 s( |& w, I" c) P6 k0 M' ]* |! J# A: }7 |
战国。
0 h. Y4 f; N4 c% ~ 曾侯乙墓位于今湖北随州,1977年发现,1978年由湖北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发掘,其外棺采用透雕、浮雕、圆雕等技法,彩绘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用笔自然流畅,文饰有云纹、三角形纹等,尤其以龙纹变化复杂,最具特色,系铜框架里嵌厚木板构成,重七吨半外棺的装饰并不华丽,但设计者十分细心:外棺一侧的下方,还开了一个门洞,有人猜测,这也许是为了让主人的灵魂能够自由出入。此外馆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8 ]* Y0 ^/ K+ K8 b- }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 t _; X8 a' |8 B◆曾侯乙“青铜尊盘” / w! T2 e9 M& V' [2 m- c4 X0 q# W
" y6 X, n% w4 ~! @* u
3 G1 T( c, X& a4 Q: m1 p! d8 r% ^
* V/ z: o& _" y; F1 N! T
左图为“盘” 右图为“尊” 1 l8 p1 Y+ r+ Z; J) |
战国早期。 0 V! i' r2 }7 O( o7 ]
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盘高24厘米,宽57.6厘米,深12厘米。尊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玲珑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纹,形似朵朵云彩上下叠置。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配,和谐又统一。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伏兽,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构成,兽沿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长舌垂卷如钩。尊腹、高足皆饰细密的蟠虺纹,其上加饰高浮雕虬龙四条,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盘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饰蟠虺纹,与尊口风格相同。四耳下各有两条扁形镂空夔龙,龙首下垂。四龙之间各有一圆雕式蟠龙,首伏于口沿,与盘腹蟠虺纹相互呼应,从而突破了满饰蟠螭纹常有的滞塞、僵硬感。出土时尊置于盘内,两件器物放在一起浑然一体。尊是盛酒器,盘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为一器,尊内盛掺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时酌以献尸,宾礼时酌以饮客。整套器物纹饰繁缛,穷极富丽,其精巧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尤其是器上镂空装饰,透视有若干层次,系用失蜡法铸造,即先用蜡做模,模外做范,加热烘烤使蜡模融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一个空壳,再将青铜溶液浇灌至空壳内,就可铸成所需的器物。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尊和盘均铸有“曾候乙作持用终”铭文。 , {3 b# V& a! D* i1 p. ^* x
1978年于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 R' \, D1 y0 [9 n7 P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 B. U& T3 A! H7 w8 I) i/ p◆彩漆凤鹿木雕座屏
2 R. F; @: F6 ]- X' Q6 o; e0 A" s( _( T+ l6 K! F; I
4 t/ F0 z& I. p 战国。 / w/ y7 t3 w% h. l
通高15、长51、座宽12、屏厚3厘米。此座屏为木质,周身髹黑漆,用朱红、灰绿、金、银等色漆彩绘。外框长方形,其中透雕和浮雕了五十一只动物,包括大蟒二十条,小蛇十七条,蛙二只,鹿、凤、雀各四只。透雕部分由两约对称的图形组成,两组图形完全相同,构图十分稳定。每组图形都以双凤。双鹿围绕着一个中心——鸷鸟搏蛇。底部浮雕以纠结的蛇、蟒和蛇吞蛙为主要内容。除边框为直线外,鹿。凤和蛇的轮廓均为曲线,形成有动感的韵律。各种鸟。兽、蛇、蛙都以写实方法表现,但它们的动态和身上的羽毛、斑纹毕竟是理想化的,因此比自然更具有规律,也更美。如左右两只鸷鸟各衔蛇两条,我们可以想像在乌嘴下挣扎的蛇是如何丑陋,但这两条蛇都盘成对称的花结,委婉自由、玲珑剔透,是座屏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这件座屏在艺术上极为成功,历来被艺术史家看成是楚国漆工艺品的代表作。 . t( Y- A/ s) X- J% G) x2 b
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 Q8 T; K& [7 M9 S( i4 x' o0 I1 S! G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 q1 Y4 d: R) F; \- C! u◆红山文化“女神像”
8 F+ B p+ K" W4 t, `- g. h5 Q: ]4 A& V$ f- T3 ^; _
1 z% }- w9 x) I
新石器时代晚期。 - o: X0 N D) K2 B5 g9 {0 I+ l
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牛河梁的女神庙。庙址由南、北两组建筑组成,其中北组为主体建筑,南北十八米余,东西宽近七米。墙壁经过彩绘,室内发现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块,有头、肩、手以及乳房等部位的残块,均属女性。头部真人大小,面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片。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 6 a9 w$ {7 c8 J9 R8 t- ?# `# y
现藏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
/ n( Y) \) H: l' D: j1 y/ b0 R3 y◆鸭形玻璃注 + v( r# g2 s1 }" Z% i! n8 B, B
y( w z; u, G* }1 C/ l" C
6 ^. q3 Y" l1 T. U$ `* \ 北燕。
8 \6 e( [- a' z6 y 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重70克。1965 年9月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淡绿色玻璃质,质光亮,半透明,微见银绿色锈浸。体横长,鸭形,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尾尖微残。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放稳。此器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
: D7 h5 i1 l0 H( N2 \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7 k2 z3 R! s2 {, K1 g1 B
◆青铜神树 2 [+ N }, u! L6 w9 G( s0 t" a
) y; D+ f3 c0 X
; z3 ~, s3 ]7 \, `3 P8 F7 w. Z
商代。
0 X3 @ J1 ^. j7 S+ O6 D( Z6 ] 通高3.96米,由于最上端的部件已经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5米左右,含底座、树身、龙三部分。树的下部有一个圆形底座,三道如同根状的斜撑扶持着树干的底部。树干笔直,套有三层树枝,每一层三根枝条,全树共有九根树枝。所有的树枝都柔和下垂。枝条的中部伸出短枝,短枝上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各有一只昂首翘尾的小鸟;枝头有包裹在一长一短两个镂空树叶内的尖桃形果实。在每层三根枝条中,都有一根分出两条长枝。在树干的一侧有四个横向的短梁,将一条身体倒垂的龙固定在树干上。底座圈上三个拱形足如同树根,主干上三层树枝,均弯曲下垂,树枝尖端有花朵果实,其上均有立鸟,全树共九只鸟。主干侧有一身似绳索的残龙。这株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极为壮观,真可算是独树一帜,举世无双。
9 F y: Z6 j, j5 C 三星堆遗址出土。 - Q( C# W! q4 @% N" L4 @
现藏于:四川省考古研究所。
8 I' u, g4 g- l/ C2 |◆三星堆出土“玉边璋”
2 ]5 {! z2 G0 l0 f9 {1 }$ T6 H2 K( t6 D& l. e
+ ~) Y& r( X+ Q# o! X
! s/ ]. i3 t( [# A7 V" [
4 V }, Y3 ?1 l6 i; |2 o0 `
. t; y1 y- C5 Z' e4 i 商代。 7 e8 g. H. {' M5 g" c
通长54.5公分,遍体满饰图案,生动刻画了原始宗教祭祀场面。图案上下两幅对称布局,内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头戴平顶冠,戴铃形耳饰,双手在胸前做抱拳状,脚穿翘头鞭,两脚外撇站成一字形。第二幅是两座山,山顶内部有一圆圈(可能代表太阳),在圆的两侧分别刻有“云气纹”,两山之间有一盘状物,上有飘动的线条状若火焰。在山形图案的低部又画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可能代表祭祀台),山的外侧,一只大手,仿佛从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第三幅是两组S形勾连的云雷纹。云雷纹下的一幅也是三个人,穿着和手势与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这三个人戴着山形高帽,双脚呈跪拜的姿势。第五幅又是两座山,内部结构与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两侧各立有一牙璋,右边的山头伸出一个状若象勾状物横在两山之间。这些图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坛上举着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应,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这是要赐福于下界的表示。
/ W6 ?/ h4 ]+ b 三星堆遗址出土。 & P! V' L: o b; i- J
现藏于:四川省考古研究所。 6 j* {) M0 m' L5 ]
% S$ y; {* ]2 A* ^; R我是一个容易遗忘的人,不知道有没有把我自己遗忘. l2 I2 T" v. c% G
。* G) c$ }8 }# B7 N! O( v
Posted: 2006-12-21 09:49 | [url=][楼 主][/url]
# n; U ?+ a& x+ ?鹰猎隼袭
- R- |# D0 w/ y! Q: T% x0 l) H 6 l6 |' C$ D& O9 H; R3 X
俯瞰天下 9 l+ ?9 V$ w& A, @
1 s. w3 r+ A" J* u% n级别: 文心版主- w+ |3 C. V1 x/ p4 H
精华: 43
" l; H, ?& O# g3 |$ }发帖: 4961
3 o5 w1 C# P5 ~( n% X# y3 ^声望: 4485 点. _9 h- R. V- z; l
文币: 77134 两
! o3 K. ?! U! Z6 g1 `& I" c: g5 V贡献值: 131 点
: s5 }( b/ X$ j5 L/ `1 s好评度: 1220 点
6 N! P" u- ~6 p0 y4 O0 D# y. P5 f0 ` m朋友圈: 狼的国度
- m* M4 C. B7 _% M# x$ P在线时间:415(小时) z6 V8 X) Z7 ?7 I, N# \
注册时间:2005-09-30
3 r/ [7 Q/ ?1 l+ r最后登录:2007-05-06
# v6 S, @. i7 j! z0 }2 B- \" Q◆摇钱树
/ e+ b% [3 ? i) t- D6 _+ P
) J4 p1 @; I0 @1 S ]" [+ ?- ^! y B
东汉。
( `. y# Q' f! [8 Z- P2 l 通高198厘米。整体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二十九种部件衔接扣挂而成。基座为红陶质,树用青铜浇铸。树冠可分七层,顶层饰凤鸟为树尖;其下二层的干与叶合为一体,饰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图案;下部四层插接二十四片枝叶,向四方伸出。饰龙首、朱雀与犬、象与象奴、朱雀与鹿以及成串的钱币等图案。树杆直径约1厘米,叶片最长约15厘米,最短为10厘米,每片树叶厚约2毫米,树高度应在1米左右,为三向八枝。所谓三向,即为摇钱树枝杆被分为三层共八片枝叶,呈对称分布。 特别有意思的是树杆上有造像,高约5厘米,宽约2.5厘米。两侧各有一条飞龙,龙长约6厘米。人像站立状,身着袍衣,双手下垂合于腰前,整体造型美观而大方。 细看枝叶,每两片为一对,有如芭蕉叶的,叶片上铸有圆形方孔钱,每钱相互连接,铸有一人作弯腰伸臂捡钱状,叶片外侧四周犹如太阳的光芒,延生出许多长短不一的万缕细丝;有如椭圆形的,一头为乒乓球大小的圆环,两侧铸有飞龙,龙头顶着钱币,两龙之间用钱币连接,叶片外侧如同刺猥般的短刺所包裹。
y8 t! v _! F- z: f 1990年四川省绵阳市何家山二号汉墓出土。
( L. m: V6 X. |! N1 j. r 现藏于: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 ) U1 M( u7 B* Q, \$ E" l- c
局部放大图
- }; E# Z2 t" t2 k, s. s8 m) M' D. A9 E e7 f F, v
3 ~4 m& v: z7 U$ w) j9 l. d
◆铜奔马 " l5 s' g8 |/ O. K, b
4 C1 v j( i9 v% d/ b; v+ s6 U2 }" m# i' I. j! T" N c9 {
东汉。 2 f4 d3 f) Q" [# ?, _
此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其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学支点,铸造了风驰电掣的千里马形象。马作飞驰状,高昂首,尾上扬,口张作喘息状,3足腾空,右后足正巧踏在一只疾飞的燕背上。那只奋飞的燕子在翱翔中突遭马蹄踏中脊背,霎那间吃惊地回首反顾;似要看清那比它还快的庞然大物,而奔马也头稍左顾,好象也要弄清踩着了什么东西。奔马与飞燕在这一瞬间的动作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代的艺术家设想出如此浪漫、巧妙、引人入胜的意境,烘托、反衬出骏马的神速,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4 F, ] g8 S3 d- v 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的东汉墓中出土。 , \. [! Q" o0 W3 E* H( X
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 b8 C& h5 R v# v: C
◆铜车马 : x0 V0 A0 W; G# o: g; @+ c
5 I# S# ?$ r" g. o) N, v5 ?. d5 N
4 _) E# x: s7 d! E+ W: M- d) B9 v$ B 秦代。 . c6 x' C1 Q, |% [" K, q
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一号铜车马为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舆为横长方形,宽 126厘米,进深70厘米,呈横长方形,有圆形车盖,前面与两侧有车栏, 后面留门以备上下。车舆右侧置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其名叫立车,又叫戎车、高车,乘车时立于车上。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 ,车马全长 317 厘米,高 106.2 厘米,为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其间以车相隔,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左、右、前三面?各有一窗,后?有门,门窗可灵活启闭,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车舆内外绘有变形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 二车皆双轮、单辕,由四马驾车,车上各有一名御手, 铜御官俑戴冠佩剑坐于前室,挽具齐全,有的用金、银装饰。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再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该铜车马结构完整,装饰华丽,是研究秦代舆服制度、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让人们一睹始皇帝銮驾的非凡风采。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世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
% H$ u" G, p# ]5 |3 P 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约20米, 7米多深处。 ' H- L/ Y- n1 j& X- @( n
现藏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 {) S8 E$ F" W9 P- K" ~4 n
' S# `+ r5 \+ V1 \8 f- r* O
! U. M8 a9 r( p1 H9 z' ?# H* @( p& g6 m, Q
7 k2 s3 U4 H( j% P0 L9 w左图为“一号车” 右图为“二号车”
7 P# `- W4 F2 [, B◆墙盘
0 c! x. ^# I1 D$ p8 v
6 Q# x5 s6 }5 l4 K7 O7 Q" h
& H. i$ }, x4 s; B 西周中期。
# Q# L" l* m' ]$ I( K% m 微氏家族器具,通高16.2厘米,口径47. 3厘米,深8.6厘米。史墙盘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其先祖而作的铜盘,因作器者墙为史官而得此名。盥洗器,此盘造型规整,纹饰精美,敞口,浅腹,圈足,腹外附双耳;腹部饰凤鸟纹,圈足部饰两端上下卷曲的云纹,全器纹饰以云雷纹衬地,显得清丽流畅。盘内底部刻有18行铭文,共284字,记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的家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长的一篇铜器铭文。铭文首先追述了列王的事迹,历数周代文武、成康、昭穆各王,并叙当世天子的文功武德。铭文接着叙述自己祖先的功德,从高祖甲微、烈祖、乙祖、亚祖祖辛、文考乙公到史墙。颂扬祖先功德,祈求先祖庇佑,是典型的追孝式铭文。人们从微氏家族的发展史中,可看出周王朝对殷商遗民采取的政策。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家村出土。盘铭也是一篇很漂亮的书法作品,其文体爱用简明整齐的四字句式,这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带有较明显骈文风格的铭文作品。
6 t% a: \3 ?: p+ p$ \ 现藏于陕西省周原扶风文物管理所。 # Y" S S. u6 y# R9 {; ?
◆淳化大鼎 % V: I3 e: h/ L6 T
* ]1 M+ C( A& S' f
8 O+ \ G7 T9 X* f7 M/ [ ^) u 西周文物。 5 A% T( A6 y6 d6 \ J# X
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公斤,是目前已知的西周铜鼎中最大最重的圆鼎。鼎身上的主体图案,正是牛头蜴身龙纹。牛的头型,牛的眼睛,牛的鼻孔,牛的双角;这只牛头的两侧,却分别长出大晰蜴龙的身躯,有一肢体,分出四趾,浑身长满鳞片,尾巴卷曲向上。也许是为了更明确地昭示这是一只牛头蜴龙,在这一龙头下面,还铸造了一个完全写实、明确无误的牛头。鼎的上口,还分别雕有四条鳄型原龙。其造型高大魁伟,纹饰庄严神奇,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造诣。
% T8 G& }! o! |! \ 1979年出土于咸阳市淳化县史家原。
/ D' Y2 f$ Q6 H) X C6 N. n) e 现藏于:陕西省淳化县博物馆。
% y- x4 C, w5 Y. g◆何尊
* v2 B! s- q6 s3 W$ \: Z, F) f4 l1 W! N
- {2 P* o/ {' r( M% X1 o 西周。 ) {; v; u* w, }
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工艺精美、造型雄奇。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而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 A! W3 W+ E. d, Q
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郊的贾村。 3 ?* {% C0 f, l8 |; w: L3 s" B
现藏于:陕西省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
5 s, Z6 q6 a u% Z◆茂陵石雕
: P+ Q4 }5 I9 W3 G9 G/ G$ r6 P3 @) V6 m
' C" z/ v( h) {& h怪兽吃羊
- V7 ^8 w+ h* I) D8 @/ F* E6 c* _3 Z) I0 ~7 d' K
9 K8 R* |! M: l9 R: C7 t& s
马踏匈奴
+ m; S; D8 C: c( H" \) J6 u- x( o: t: s) f: ]
) _0 \/ g! j9 T" k1 ] H$ ^8 c! j0 q卧牛
! v2 b1 E/ i) s
! o5 C9 I# S |
4 k! B, }/ u2 o跃马
4 w* b8 U5 o( ^/ P- s* C0 c8 [7 o- }/ O/ w3 Z9 b: U. K
3 S7 t. [" `: _' a6 Z7 ]! w卧象 5 y! E/ H; h0 o& S0 e; h8 V
% c4 f: `7 Q+ G, ~
7 F3 q6 g4 P& W) n- P" T
野猪 6 D+ Z% G" f) P! K0 _, e$ {
. [: W3 w' A7 |3 C- E
, |/ q) ^( g: v. _+ w7 }$ y# W2 m卧马
) [, N4 h4 I) q1 R/ A9 C' n0 [; S- h( d8 z0 P3 ^7 d t
- p0 |5 t' y( g' _
伏虎
9 X+ H6 G6 Y% B3 I* q7 e 西汉茂陵霍去病墓之大型石刻,是一批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古代石雕艺术珍品,是两千多年前汉文化遗产,举世无双的古代雕刻艺术杰作。
+ Y8 X5 F' a. w 这批作品构思超凡,题材多样,富于大自然的山野情调,意象博大深沉。特别在表现各种动物的造型上,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皆蕴含着饱满的生机,或腾跃或宁息,生态万般,无不各具其妍,韵致宛若。质朴而有灵趣,力雄风雷,气势浑厚磅礴,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b0 B N0 s" x; J0 n. A$ K" d 石刻表现手法洗练,雕凿勾勒并用,以意运斤,精微入化。相石拟形之构思,有石破天擎,神全意足,浑若天成之妙,乃我国古代雕刻艺术,以写实象生与写意并重之优秀范例。作品风格凝重刚健,恢宏含蓄,是一批最能代表中华民族雄厚气质的艺术瑰宝。
! g# |: {* `$ ~0 ?- E 现藏于:茂陵博物馆。 / b% f$ ]4 y0 l( d5 P
◆河姆渡土“陶灶” : a ^2 X" G1 v/ A% [& c; k+ |1 N
1 @3 p0 ~. V* ]& O; v
! `4 j) W+ [& s. T H 新石器时代。 , a" b% f" o; s @' w4 S
通长55、通高25厘米。夹砂灰陶。俯视呈鞋底形,火门上翘,椭圆形圈足。内壁横安三个粗壮支丁,三丁分别置于两侧正好对称,一丁置于后壁。两侧外壁安有一双半环形与两侧支丁连成一体。 m$ b9 @+ E- B+ R
1977年河姆渡遗址T243出土。 ( T* W: H( V# S8 I% k$ c+ L; d' o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 v! M1 y! o$ ~! h4 e1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 Q" k. K( }+ g$ q( {9 u8 e" b5 g( _1 y
# Z$ e: {' l# `7 n' i+ A 唐代。 ( j M. e& R) F
记述景教在唐代流传情况。此碑于唐建中二年(781年)由一个名叫景净的波斯传教士撰刻树立,吕秀岩书并题额,立于大秦寺的院中。碑高279厘米,宽99厘米,正面写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颂”,上有楷书三十二行,行书六十二字,共1780个汉字和数十个叙利亚文。随着景教的没落,大秦寺的院落为佛教所用,此碑不知何时失落。明天启三年(1623年)出土,当时许多西方各国有不少的传教士得知后,争相拓片,把碑文拓片译成拉丁文寄往欧洲本国。当地人怕此碑被他们盗走,秘密地把碑抬到附近的金胜寺内,竖起来交寺僧保管。清光绪年间一个叫荷尔姆遂熊熊的荷兰人在金胜寺游览时看到此碑,为了得到它,他按原样刻制了一座新碑欲换得古碑,遭到寺主持和民众们的严厉拒绝,连官府的人也严保此碑,没有让他得逞。1907年入藏西安碑林(现西安碑林博物馆)安置。碑额上部,由吉祥云环绕的十字架下部的典型的佛教莲花瓣朵,显示出景教开的是中土佛教之“花”,结的是基督教之“果”。这块石碑上说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个从古波斯来的传教士叫阿罗本,历经跋涉进入中国,沿着于阗等西域古国、经河西走廊来到京师长安。他拜谒了唐天子太宗,要求在中国传播波斯教。此后唐太宗降旨准许他们传教,景教开始在长安等地传播起来,也有景教经典《尊经》翻成中文的记载。碑文还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经典和中国史书中的典故来阐述景教教义,讲述人类的堕落、弥赛亚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迹等。碑文虽系波斯传教士撰写,但他的中文功底极其深厚。
+ e5 L- W) A, f5 F% F4 ] 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 1 r( j3 W* Z# o; N; c+ S
局部放大图 3 Q P0 _. `0 d3 |
, B5 f& g6 { T* H% d+ z: E* z/ x. p- S% M$ u% \
◆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9 \7 K8 K7 Y& B: C2 r
) i( J" t" T) ~; l1 @$ J
0 H) k5 `# n$ P" q9 H7 y 唐朝。
) |8 L( y: p. Q, A3 S! X/ r 此壶仿游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壶造型,通高18.5厘米、口径2.2厘米、足8.8*7.1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镀连结着壶盖与提梁,上口敛而底部呈扁弧形,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 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周身看不到焊缝。最令人称奇的是在壶身中央,壶腹两侧面用模具冲压舞马图,突出于壶面的、金色的、奇异的马。这匹马身躯健硕,长鬃披颈,前肢蹦直,后肢弯曲下蹲,口中叼着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据考证,这是一匹正在舞蹈的马。 & O* e6 T6 |: ]- `: l
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代窑藏出土。
+ Z3 T6 ?( S, w- y( W# Z( ? 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 A2 k: l- c, y" e8 `. e
◆镶金兽首玛瑙杯 9 X$ j; i2 i3 v
: x/ e" g0 t, x8 {0 P6 Y+ l( ~
2 B0 t0 q: r# R. w0 R$ C 唐代。
& c% ^( g* l: B, ~0 s# w 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 。选用的材料是一整块世间罕有的带条纹状的红玛瑙,玛瑙两侧为深红色,中间为浅红色,里面是略呈红润的乳白色夹心,色彩层次分明,鲜艳欲滴,本身就已是极为罕见的玉材。此杯为模仿兽角形状,口沿外部有两条凸起的弦纹,其余的装饰重心均集中于兽首部位。兽作牛首形,圆睁双目,眼部刻划得维妙维肖,炯炯有神,长长的双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伸向杯口两侧,双耳硕大,高高竖起。兽嘴作镶金处理,同时也是作为此杯的塞子,双唇闭合,两鼻鼓起,就连唇边的毛孔、胡髭也刻划得细微精确,显得十分生动。这种角杯实际上源于一种被西方称为“来通”(rhyton)的酒具,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的工艺美术中是十分常见的。因此,这件玛瑙杯很可能是由唐代工匠模仿西域传来的器物所制作的。它是唐代与西域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证。 " i ?9 x' T. C
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 f; s0 B+ X' x6 b 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3 n9 S% i6 J8 _- l7 l7 ]+ b0 z+ f) j: s
◆景云钟 ' z& e; o; `: ^/ b9 W5 E$ L% z. ]9 N
h9 K, ?7 }1 a0 m! {& G& u. z5 j/ w E- D, ?+ q
唐代。
+ b. s& w, `3 B" v1 h5 _/ M$ K5 g 西安钟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始建于明代(公元1384年)。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因朱元璋称帝后怕全国各地出现真龙天子与其争位,因此下令修建钟楼以镇龙气。钟楼基座为正方形,占地1377.4平方米,基座用青砖砌成,楼为砖木结构,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外重檐3层,内为上下两层,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建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藏于碑林博物馆)。据说,迁到今址之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无可奈何,只有另换。
: I$ n4 I8 u% m( j 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 W; t1 {+ d/ ~$ g. @$ O
◆鎏金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1 i, k' W( [6 S! x- T
4 j/ p, [: b1 `% o
1 C6 Y" V& I: }! L 唐代。 / Q6 Z' H- ]) V; e W
锡杖由唐懿宗供养,长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两,银58两。杖身4轮套12个环,中饰柿蒂状忍冬花结座,上托流云仰莲,5钴杵及智慧珠。锡杖尊体由复莲八瓣组成,锡杖下端有三栏团花纹饰,栏之间以珠纹为界,极为精细,杖身中空,通体衬以缠枝蔓草,上面錾刻圆觉十二僧,手持法铃立于莲花台之上,个个憨憨可掬,神情动人,锡杖下端缀饰蔓草、云气和团花。杖首用银丝盘曲成双桃形两轮,轮顶有仰莲流云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其中四个大环象征四谛:苦、集、灭、道;十二小环则代表十二部经。杖头为双轮四股十二环,四股以银条盘曲而成,每股套装雕花金环3枚,股侧铭刻:“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873)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锡杖一枚,并金共重六十两,内金重二两,五十八两银,打造匠臣安淑郧,判官赐紫金鱼袋臣王全护,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诣,使左监门卫将军弘悫”。这枚锡杖是佛教世界的权威,属佛祖释迦牟尼,是世界锡杖之王。《锡杖经》云,佛告诸比丘:“持此杖即持佛身,万行尽在其中”。为佛门法器中的至宝,堪称世界“锡杖之王”。 # X/ i" ~9 t0 N
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神秘法门寺地宫之门被打开,此锡杖随着被发现。
* @9 @% t% I9 K1 c- O. k+ ?+ o 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 # k. F, w. ?4 G) g/ j8 R; R4 u1 b/ N
局部放大图 & s" z5 J! _% v+ U" ^
7 m5 ] N% i, O% a% g
: ]5 G6 |/ T3 u: g" F◆八重宝函 4 W9 `1 }0 L/ ]8 n5 a' e! o/ u
已单独介绍过 % S- |9 K9 K8 d. j, X8 o5 Q) I
◆阿育王塔内“铜浮屠” 9 p" p, Z- U. K6 d& Z: `
* J) t7 t- i4 B8 N- Z- {. ^; ~4 c& U* ]# [: D
唐代。 : f+ }- U8 _; g: f7 f
浮屠即塔、精舍,模铸成形,平面呈方形,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塔基为须弥座,其外有三层渐收的护栏,每面护栏正中弧形踏步。塔身单层,四面各开一门,正面门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门两侧为直棂窗,门额以上铺作人字形斗拱。顶单层,四角攒尖形,每面铸出瓦拢,角垅起翘。塔刹高耸,刹底为须弥座,其上6个相轮由下往上依次渐小,相轮以上有宝盖、圆光、仰月及宝珠,气象十分庄严。塔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棺盖为半弧形,前宽后窄,前檐探出较多。棺体前高宽,后矮窄。棺盖长8.2厘米,高6.4厘米,前档宽5.4厘米,后档宽4.2厘米。前档板上刻着两位坐佛弟子,两侧壁各錾出两只迦陵频伽神鸟。棺体下有两层台座,上层台座四周錾出一圈仰莲瓣,下层四周镂空成壶门。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内。 $ s0 `! G- u+ g% r
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神秘法门寺地宫之门被打开,此铜浮屠随着被发现。 , ?; j9 b4 _) S5 @6 y
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
. E! o) H! `5 V2 u) }) b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 & ?) U: |" V$ Y" r- k; J4 D
/ M" {# i& F' G z
6 ?3 D9 q# o W+ F0 r2 t第四枚佛指舍利 9 V6 ]6 T D# `6 E3 ?) [2 g
+ T" A# o+ C3 B9 b! `! M& t
% Y8 V2 u( X( b6 ? m# k# M( j+ Z◆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 E/ P- W4 F1 Z, t/ }
2 B) _$ ^- M5 b3 F6 N$ o! K
! t R8 S2 _5 }' }. b K 战国。 2 u0 K6 q, a6 |( t
通高36.2厘米,上框边长47.5厘米,环座径31.8厘米,重18.65公斤。“错”,是金银镶嵌的一种工艺。“案”,是古人所用小桌,漆制案面已朽。此案周身饰错金银花纹。下部有两牡两牝四只侧卧的梅花鹿环列,四肢蜷曲,驮一圆环形底座。中间部分于环座的弧面上,立有四条神龙,分向四方。四龙独首双尾。龙身蟠环纠结之间四面各有一凤,引颈长鸣,展翅欲飞。上部龙顶斗拱承一方形案框,斗拱和案框饰勾连云纹。 此案动静结合,疏密得当,一幅特殊的龙飞凤舞图跃然眼前 。这件方案案面原为漆板,已腐朽不存,仅留铜案座。它的造型内收而外敞,动静结合,疏密得当,一幅龙飞凤舞图跃然眼前,突破了商、周(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256年)以来青铜器动物造型以浮雕或圆雕为主的传统手法。另外,四只龙头上各有一个斗拱,第一次以实物面貌生动再现出战国(公元前486年-公元前256年)时期的斗拱造型。
% R( r: @) _/ U9 F( ] 1974年冬,平山县出土。 ! g& U/ Q# W& G4 Z, Y1 I
现藏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4 d& h# X! \( ^5 _8 I◆中山王铁足铜鼎 5 U( I, S( t$ v9 y6 ?6 w" m" v- m
+ `# b% {8 t6 n! F; o3 t. k: J
. f4 R0 B7 Z' [4 a 战国时期。 0 K6 o m5 t4 O/ ]5 D4 [
通高51.5厘米,最大直径65.8厘米。中山王鼎为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圆腹圜底,双附耳,蹄形足,上有覆钵形盖,盖顶有三环钮。鼎身刻有铭文469字。据鼎铭得知,此鼎为奉祀宗庙的礼器。中山王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铁足铜鼎,也是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战国青铜器。铭文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有所谓悬针篆风格,令人叹服。 n$ g' Y. J# x Q6 u( D2 D
1977年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 % F% _& `% k2 s" g+ e
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6 F/ ]3 ?5 n9 ~9 o5 y. U" A& u' Q R
◆刘胜金缕玉衣 0 r0 z% m' i+ {7 k) r
0 [- U. k! S9 k9 T6 ?6 W; \" m
y8 o7 ^( F2 n
西汉。
+ {# K. X# L' n4 i 通长188厘米。玉片有绿色、灰白色、淡黄褐色等。共二千四百九十八块,金丝重1.1千克。用金丝将玉片编缀成人形,头部由头罩、脸盖组成,上身由前后衣片、左右袖筒及左右手套组成,下身由左右裤筒及左右足套组成,皆能分开。玉衣内头部有玉眼盖、鼻塞、耳?、口琀,下腹部有生殖器罩盒和肛门塞。周缘以红色织物锁边,裤筒处裹以铁条锁边,使其加固成型,脸盖上刻划眼、鼻、嘴形,胸背部宽阔,臀腹部鼓突,似人之体型。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殓服,按等级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等。皇帝的玉衣用金缕。中山靖王刘胜是诸侯王,也服用了金缕玉衣。出土时,衣内仅见几枚牙齿珐琅外壳和一些粉末状骨渣。故玉衣和九窍塞并未能保存尸体不朽。
7 w4 v; h0 b0 [/ x0 I 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 ]2 A3 K- I2 P4 }9 d 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 A3 |+ x! Z ?+ @ I2 r! L Y: _! q2 a◆长信宫灯
7 _9 V! s: T& F
" Y& p5 G- i9 ?* v% ]& t& {: \# L E9 c' }, T
西汉。 . M% ?5 q! l" ^' c* B. G# _
通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出自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的墓葬,作跪姿宫女执灯形,通体鎏金,璀璨夺目。宫女穿宽袖长衣,梳髻,戴巾;灯盘、灯座及执灯宫女的右臂处可拆卸;灯盘中心有一钎可插蜡烛,灯罩与灯盘可转动开合,便于调节灯光亮度和角度。宫女右臂为烟道,烟经底层水盘过滤后,便有烟而无尘,可减少室内的烟炱以保持清洁。灯上有九处刻铭,计65字,其中有“长信”二字,为汉文帝皇后窦氏所居宫名。长信宫灯造型优美,构造精巧,为汉代灯具中的杰作,体现了古代匠师的创造才能以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
8 r# H- P! [. e8 p, {& B% ^( Y 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出土。 7 O5 }2 E; @5 x9 ^
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 x/ Q- F# ?9 L; g◆铜屏风构件5件 : J: K6 V0 p$ e1 V
朱雀屏风铜顶饰 0 Y, a) y; M$ N5 C. y" ^
& r. l. v; O& `2 A, y& v9 U- a
! K+ F6 p! S0 S
双面兽首屏风铜顶饰
" S/ ]/ P4 z) b& b3 m/ h+ {: w; X# X2 q4 S, r+ f" v/ ?5 s( e
# S( ~% y" j; ?0 b, V人操蛇屏风铜托座 # X' U* A& ?! T. m2 }1 K
# W7 f3 A, ^9 T. e" ?" C) u
$ I9 S, T1 r& |5 @8 v
蛇纹屏风铜托座 + t; D# Q# ?2 o/ H$ o& r$ n/ z& i
6 G* ]% _7 }3 {
8 J$ d4 m6 D: |蟠龙屏风铜托座(一对)
" ~3 j! |0 E. b. |* f8 p& z: V6 {1 _2 T4 U0 u" d
{1 S- t3 T* O: s6 k, A: |
4 b' T) |7 W7 v" B
4 D6 f: x) r/ ?* }. O 西汉。
( q6 c. V" r' Q5 d8 I 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 Z( u9 h& Q0 B3 W1 D◆角形玉杯
4 I- |9 D: V1 {) l
/ o9 Z1 |4 `) O5 U/ g3 u1 ^" t7 `& i+ S. M% r( r* K
西汉。
! F- J0 Q/ R. y7 R 通长18.4厘米,口径5.8—6.7cm,口沿上微残,青玉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褐色浸斑。仿犀牛角形,中空。口呈椭圆形,往下渐收束,近底处成卷索形回缠于器身下部。纹饰自口沿处起为一立姿夔龙向后展开,纹饰绕着器身回环卷缠,逐渐高起,由浅浮雕至高浮雕,及底成为圆雕。在浮雕的纹饰中,还用单线的勾连雷纹作填空补白。一夔龙缠绕器身,集浅浮雕、高浮雕、圆雕艺术为一体,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汉代遗作,在玉器史是占绝对重要的地位。 8 T6 I8 p( J0 g, v4 |
汉代之绝品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 0 [/ F& E, F$ b$ w9 Q: u' I
现藏于: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 5 h# y- T2 e; P8 K* _
◆人物御龙帛画 5 @) B8 m% W' a9 G; J; y3 }
: v, Z' t% j/ B
! I; Q; [' o2 x8 E8 A 战国中期晚段。
d |6 l1 J5 A6 b, I! h- ` q+ O 长37.5厘米,宽28厘米。画幅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兴棺材之间,应是引魂升天的铭旌,因年代久远已呈棕黄色。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僵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龙首轩昂,龙尾翘卷,龙身为舟,迎风奋进。龙尾之上立有长颈仙鹤,龙体之下有游鱼。帛画中的华盖飘带与巫师衣带随风飘动,表现巫师乘龙飞升的动势。正中是一位有胡须的男子,侧身直立,手执缰绳,驾驭一条巨龙。龙头高昂,龙尾上翘,龙身平伏,略似船形。在龙尾上站着一只鹤,圆目长啄,昂首仰天。人头上方为舆盖,三条飘带随风拂动。画幅左下角为鲤鱼。人、龙、鱼均向左,以示前进方向,连华盖上的缨络也迎凤飘动。整个画面呈行进状,充满了动感。这两幅帛画,基本上运用白描手法,但也有地方使用平涂,人物则略施彩色。画面布局精当,比例准确。线条流畅,想像丰富,表现了楚艺术谲怪莫测的独特风格。画中人物比例相当准确,使用单线勾勒和平涂于渲染兼用的画法,技巧已越成熟。人物略施彩色、龙、鹤、舆盖基本上用白描。画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迄今发现用此画法的最早作品。
/ N; o; f& h) @2 ]* w: J 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一号墓出土。
! ?9 e# y/ H7 Q% } h1 k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 E9 w" i' o& o! U$ O/ e+ ~
◆人物龙凤帛画 ' }2 V2 p2 g7 |/ r4 f
, F b2 [1 N/ |5 e |! C5 s
: \3 ^, O V: J& P& k% q
战国中期晚段。
9 x# g4 s8 U0 ^0 g0 w0 q% _) h- [ 长31厘米,宽22.5厘米。帛画呈长方形,质为深褐色平纹绢,用墨绘成,兼用白粉,但多脱落,以写意手法绘人物及龙凤。。画的主体为一妇女,身着绣有云纹的广袖长袍,腰束宽带,下摆前后分张,像倒悬的牵牛花,双手合掌,作祈祷之状。妇女站在一弯月形物之上,应即表示立于龙船之上。妇女姝上方有一夔一凤。凤鸟昂首展翅,一足前伸,一足后伸,尾瓴上卷到头部上方,现得强健有力。凤鸟前方有一竖垂的龙,一足前伸,另一足已不甚清,尾部卷曲。
8 H% d0 a$ G; v/ o' m/ k) G Q0 \7 f 1949年,在长沙东南郊楚墓出土。 5 u, F, S4 Y8 Q, E' p8 `, i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
+ C6 \5 `+ i |! X5 g. q$ Y◆直裾素纱禅衣 & N" x) G/ g/ w4 E8 n. ~+ Q1 `& W
( T- d1 Q% ~4 N' Z5 L& | K& D; T& Y) `2 o8 F3 |6 J* P
西汉。 " e+ C8 T9 ^+ Q* R9 L6 c3 `- R
交领、右衽、直裾式、袖较宽,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重49克,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织造技术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
0 a8 I! ^9 g1 V( j1 s" @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幕出土。
$ n I5 H% _# d: }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 b& P+ \0 z! C; d" h+ n2 C& F/ J◆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 |& Y/ ] o2 V4 }2 e! N. n( M/ V2 p
无介绍 . t4 p! p4 J# K6 L! ]9 ]
◆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 4 m3 c* k4 K" Z3 l. q
) j* q3 u1 U0 c$ J- n$ U' \3 x. d* g
2 [6 c5 R' q8 x( ] 西汉。 9 e& G$ [' z4 c; U/ r
出殡时张举的一种铭旌,长205厘米,上端宽92厘米,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充分反映了汉初绘画艺术的风格和成就,而且以神话与现实、想象与写实交织而成的诡异绚烂场景为构图,极具文化内涵,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西汉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 4 B$ ~8 B; M& E" p) s# d% u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幕出土。 9 S8 J3 ]: Z. E9 {, x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 i6 L! o: X1 }
◆红地云珠日天锦 # W" o+ C5 ? n$ ]5 f: @5 i
7 E% f* Z) @* d. \+ p' w
' E$ @( [3 R& e! b6 d6 _$ d; o 北朝。
& t# m$ v" x+ Y& s8 \: f 长48、宽28厘米。锦幡残片,组织为1:1平纹经锦/图案以日天(太阳神)及狩猎纹为主,并织有“去”、“昌”等文字。此织物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格,十分珍贵。
" R# w% i8 S) Z) B 1983年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血渭吐番墓出土。
1 m9 \- H, }+ N5 I 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 ]8 r4 o9 e" p, j# q; V9 E3 D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纸本
# ?% c! T0 x2 `9 m# g6 y
5 \# p2 O$ A5 q! G* }4 h0 s( ?% x/ c% ]# z9 K7 n
/ d# z9 V$ L1 l* B; N$ J+ ]' ^
3 r* d7 U+ O( Y3 Z5 i3 v5 B
西夏。
) S: i: i$ k0 o. P 出土经书共九册,完本者有封皮、扉页,封皮左上侧贴有刻印的长条书签,书名外环以边框;封皮纸略厚,呈土黄色,封皮里侧另背一纸,有的纸为佛经废页,背时字面向内。全页版框纵30.7厘米,横 38.0 厘米,四界有子母栏,栏距上下 23.5 厘米,无界格,半面左右 15.2 厘米。版心宽 1.2 厘米,无象鼻、鱼尾。上半为书名简称,下半为页码,页码有汉文、西夏文、汉夏合文三种形式。每半面十行,每行二十二字,每字大小 1 厘米左右。通篇字体繁复、周正、秀美。包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等四种经文,白麻纸本,木活字版精印,蝴蝶装,封皮贴有书签,首页载有“集经”、“藏译”、“番译”者的名字。共有9册,达10万字,是一部保存较好的木刻本西夏文佛经。该经书的内容在印刷中有版框栏线交角处缺口大、版心行线与上下栏线不相接、同一面同一字笔锋形态不一、栏线及版心行线漏排、省排、经名简称和页码用字混乱、有错排、漏排、数字倒置等活字版印本特征,因此这部 1991 年出土的西夏文佛经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它的发现将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时间提早了一个朝代,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具有重大价值。这是藏传佛教经典的西夏文译本,也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之一。
5 w7 J, z5 N9 G; V) k* C, f# N 199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出土。 " f) L0 W0 c8 Z3 m' X/ V* J
现藏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7 c9 d% z9 x8 q1 }2 ?2 s◆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
) Q0 a" \. j8 ^- f, U0 ]. _7 X! J3 Q
" q/ r/ B% L7 f' J8 w$ ?
! f8 k8 E' y8 \7 |& L i9 r$ l* ~! } O% Q
元代。 5 q; k8 P$ o8 W8 J% ~5 a! s" E" i
通高29.5cm,横宽20.5cm。仓楼为亭式重檐,瓦由釉里红点彩串珠组成,飞檐、朱栋、雕栏,造型别致,华贵绚丽,充分体现了江南木构建筑的特色。脊吻塑双狮头,四角饰卷云,重脊中部各饰一朵云纹,正脊中部饰以带叶仰莲,上置扁平形矛头。仓楼系活动式装置,中有子母口覆盖于仓上,四立面下视均为四柱三间,仓楼内置宝座。正中后,以串珠组成“十”形镂孔图案,与前楼相通。两旁有亭楼,底层前后均为两柱夹仓。插板式活动仓门两侧用青料书直行楷书七言句对联,右联为“禾黍丰而仓廪实”,左联为“子孙盛而福禄崇”,横披“南山宝象壮五谷之仓”。后面柱间空档为墓铭,青料直行楷书,计12行,159字。左右亭正面墙各用红料楷书“五谷仓所”与“凌氏墓用”字。瓷匠把青白釉、红釉、褐釉、釉里红和釉下彩青花集中于谷仓之上,瓦垅欗杆均以串珠纹组成。楼阁及两侧亭楼上塑有10个优伶,有的手执掌扇,有的怀抱琵琶,有的吹箫弄笛,有的甩袖起舞。上下左右有人物十八个,姿态各异。色泽绚丽,造型奇特,精绝无双。 + ?$ n( O" { n* _6 I) {
1974年江西省景德镇出土。
9 E* e# y, Z4 m2 A 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院。
: S- w" t* e, H+ E◆《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印模画 ' E% q& G. o. _7 M: h" ^9 A
/ X- c, g9 w6 w* |
7 a; ^! g; |1 ?2 `- `2 W( ?2 K
南朝。
' ~1 Q; i" P, \ 1960年4月在江苏省南京市西善桥南朝墓葬出土。
4 j; \. K. e6 |7 k% S4 P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 |/ q) U/ F4 m' Q局部放大图
7 B% @; Y: @8 i( l; K0 B; F# q) s1 S$ t1 t' f
0 Y" t3 N/ V- f/ u& O1 ]2 w7 T- m
. W) V$ B# R$ m% D* [* k& f#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