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7-5 22: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1,28,父为子隐,子为父隐8 g% Y* y! z) C- J- V9 U
【原文】0 B5 d$ ~3 L b! `" m* g& i( r# {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9 b) i: z \+ k( ]- ~# B% m/ J1 x 【译文】" Y3 E4 l1 m$ U9 T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 I, e) m+ a& `) ^ `5 D
【评析】
5 _0 \4 l! A0 {9 {4 O4 q1 M孔子的这一赞赏父子之间互相包庇错误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其影响也是极端恶劣的。因为既然父子之间可以相互包庇,那么君臣之间也应该可以相互包庇,官员之间可以相互包庇,如此,则正义何在?仁义何在?所以这一错误观点是要彻底批判、坚决摒弃的。" r7 N7 h6 i# u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们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直线上升,袒护孩子、包庇孩子缺点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这是非常危险的。# A, j# _) X" u0 n/ l8 N! A2 B5 O
早在两千多年前,韩非就严厉驳斥批判过孔子的这一观点,他认为这完全是以“私孝,私爱”危害社会公德、危害对国家的忠诚。他说,张三被派去为国家打仗,每次他都在没有到达战场之前就逃回家。后来终于被官府抓去问罪,问张三为什么每次都逃回家,他不说是自己怕死,而说是为了孝顺母亲,说如果他死在战场就不能孝顺母亲了。官府一听,不但不治张三的罪,还奖励他一匹布,称赞张三是孝子。李四是个正直的人,他看到父亲偷窃国家的军粮就去官府举报。官府不但不奖励李四,还勃然大怒,谴责李四不孝,说儿子怎么能举报父亲?于是把李四打入大牢。韩非接着分析说,官府如此奖励私孝,而置国家公利于不顾,长此以往,国民都会只考虑私孝而不顾国家利益。国法没有了尊严,必然会引起内乱,国家没有人来保卫,也必然会被外国灭亡。由此可见,如此不顾公义的私孝对国家的危害有多大。 @8 X& b( v) R5 B) K, n% \1 u/ F
2 E6 d% R: S. }. o( i! f% N
, X" V; Z7 i% M0 }$ Q+ l- Z1,29,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5 t/ @0 u( }5 S0 v& l$ p【原文】% S8 R% Q+ @9 n+ ? I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 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5 h& q- Z9 L0 P8 J" r7 Z 【译文】 - ?" H' n. n. Y: j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说得真好啊!”“人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辱。”孔子说:“这句话是说,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去占卦了。” 0 [* f; F+ `: |+ h8 }, k
【评析】
/ c( f' Z1 M+ v7 G: C 对于“做人要有恒心”的观点,我是赞同的,但是对于“人不能长久地保证自己的德行就可能遭受耻辱”的观点,我有不同看法。一个人只要问心无愧,按照自己对仁德的理解去生活就可以了,何必在意别人怎么议论?一个人只要问心无愧,又怎么可能会因为仁德问题遭受耻辱?即便退一万步说,假设一个人原来行为很符合仁德的要求,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有了不符合仁德要求的行为,这样的人就会遭受耻辱吗?我看也不见得,最起码他们也要比那些从来不按照仁德的要求行事的人可爱得多。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因为他后来的行为而否认其前面的行为。所以,对于任何有心向善的人,我们都应该给予鼓励,而不应该用这样的话去恐吓他们。/ R1 P4 |8 |5 o: G6 w( A
一个能坚持仁德始终如一的人是值得我们景仰的,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我们能够保持仁德的时候尽量保持仁德,总会比那些始终远离仁德的人们要好很多。
% M7 j, y- [3 {! l/ U4 j" M, s. J) O2 F( h6 P
1,30,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f- D# D+ b g [, `0 g【原文】- I8 \+ X/ x8 h3 M" x# J3 X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o3 r4 c! O- D; H& ?
【译文】: a. Z1 i4 l t6 N' t9 l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 J5 i+ O7 Y- @ V% M2 U" P5 |
【评析】
, K N" }( {: @/ D. @# k古人对学习的目的究竟怎样,我们不得而知,因此孔子这番评价古人的话是否正确我们也就无从判定。孔子时代的人们学习究竟是为了给人看?还是为了做官?还是为了提高自己?我们亦不得而知。根据合理的推想,如果说各种学习目的的人都有,应该不会错太远吧。% f! I! }5 }! B+ e4 h
以我们今天的情形来看,我想为了生存而学习的人可能还是会占多数吧。尤其是在我们完全排除了生存的顾虑之前、在我们还没有实现小康生活理想之前,为了生存而学习的人可能依然会占绝大多数。& ~ R& {' k- \6 d+ U" _
当然,学习的种类有许多种,在为了生存而学习的同时,也并不排除我们可以同时进行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更多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与为了生存的学习是并不矛盾的。至于为了给别人看的学习,或者说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学习,在我们这个日渐开放和宽容的时代,也应该有其合理的一席之地。个人觉得,只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至于什么目的,往往是并不重要的。$ p. C0 e9 ~) N
/ b$ O& [% g/ r! |+ l; n- h
+ `' X) V# P2 r0 }& L1,31,多学而识之
' h& P1 |( o5 @. O【原文】
% A' w# D- Y. f0 H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1 E7 l0 u& ]6 c' j0 [; o( K6 y 【译文】
# k( b3 Z# b1 d7 B7 C; S/ e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才成为有识之人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抓住一个根本思想贯彻始终。”
7 k" X |9 u: N2 _/ ]$ S) b! Z; w2 Z 【评析】
- b# ~) ]; g. J" x' n% T 这段对话表达了孔子关于学习中的“广”和“专”的观点,孔子在这里似乎过分强调了学习的“专”而忽视了学习应该有的“广”。个人觉得,只靠“一以贯之”而没有广泛的学习也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有识之士的。如果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或许更能真正成为一个有识之士,即首先确定一个大的研究方向,然后接触、学习和研究尽可能广泛的相关知识,然后持之以恒,或许能够有所成就,仅仅做到“一以贯之”我想是远远不够的。
4 o. B4 N1 }. W5 S% U比如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的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如果仅仅局限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的“一以贯之”,恐怕是很难在短期内见成效的,但是如果我们能打破这个局限,不管是原来属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东西还是原来属于资本主义理论的东西,只要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符合国家民族的利益,我们都加以广泛地学习利用和引进,我想,那一定会能大大加快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 p$ o2 h, ?% Q8 Q# ^3 T6 B4 ~
3 w* b d- F d% |/ \8 ~1,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O7 ]- H9 B; R
【原文】( ]8 [/ d8 [) {" o# \& ?. @6 Y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 _$ z9 e, s' Y1 k, j6 Y
【译文】 : w% ]4 z' K3 H5 P( U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 n8 B. ]3 \' a 【评析】
$ Q) A4 m( {1 L1 b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它揭示的是一个普通的道理。孔子由此引发出为了追求仁,也应该与有仁爱的人交朋友,从积极的方面来说,是“团结一切正义的力量”来追求仁。但是从消极的方面来看,这样的观点也有缺陷,因为这必然会导致从政者为了实行仁德而搞小圈子,我觉得是非常不可取的。
2 V( v! e( ~1 n; ~所谓仁德,应该是每个人非常自我的事情,何须通过搞小圈子的方法来进行?更何况,所谓“贤者”,往往是非常难以精确判定的,也许今天这个人还被公认为“贤者”,第二天突然他的恶行或丑闻爆发,立刻就不贤了。所以个人觉得,从政还是以不搞小圈子为好,在业余时间也应该尽量避嫌少来往为好。
& z9 \. A5 N- H* V
+ f) k6 h; N: n* l, \5 v2 _6 l r1,33,如之何,如之何?0 j" L; e8 K, O* \# [
【原文】6 j O8 S% i m* s9 o' v4 J- F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 S, ?9 t/ x9 V, C2 d+ A【译文】
* q7 A% U- c% d% R% t: ^孔子说:“从来遇事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才好。”
6 Q3 t" D! n4 ^' s- p 【评析】! N/ t+ k* ^" M7 v7 D* E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必须自己独立面对的问题,所以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去思考怎么办,是值得提倡的积极人生态度。如果从来不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办,而坐等别人来帮助,是消极无能的表现,应该尽量避免。有报道说,许多大学生到学校报到都还无法独立进行,需要父母送到学校,实在有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的味道。这实在不是爱护孩子,而是害孩子啊。
( \. @- X( s$ _从小培养孩子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不仅是家长的责任,也应该是老师的责任,培养部下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该是各级管理阶层的基本责任之一。我们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气中有一种非常不良的“务空不务实”的弊病,不管是中央文件还是各地方政府的文件等,都会说一些没有“怎么办”的大话空话。开会布置起工作来,都会出现一系列的“要XXX,不要XXX”之类的文字,比如,“要搞好计划生育,要抓好安全生产,不要拖欠民工的工资,不要违章办事”等,但是却并没有具体的怎样才能实现“要”和“不要”的目标。结果只能是空话连篇,效果全无。5 w5 b- n0 ?2 R2 f# b- F( {. F% O
在外资企业里面,通常把这样定计划,写报告的人们称之为“理论家”,一旦发现了这样只会说“要提高产品质量,不能出生产事故”但却提不出具体怎么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怎样才能防止出生产事故的“理论家”,往往会及时加以辞退。% R' f, r% e% G7 f1 }3 }! V
6 ^, ]7 I" n8 t, d, J/ X: Z1,3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n& W( K& `( Q& ^% ?: n+ Y 【原文】6 N7 D. @/ a# d; T, m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 G ~" t! @4 k9 Z {) L
【译文】 3 D7 C. n+ [; s o6 L$ q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 b6 E- D9 F) H- ?$ s1 [
【评析】 5 `: T% U, J3 _& y' w: F
“忠恕之道”确实是一个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非常有价值的原则,只是个人觉得,人活着,最重要的并不只是怎样协调与别人的关系,还应该有更加有价值的事可做。所以将“忠恕之道”提高到如此高的位置,个人觉得是并不很恰当的。另外好的东西都应该终身奉行,怎么会只有一个字这样少呢?
; K) m8 N- Y1 w0 ^! @9 r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这个原则的关键,是让我们遇到事情能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对方的感受。要能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我们自己必须有足够宽阔的胸襟,还要有足够的爱心以及对别人的尊重之心,更加重要的是能以平等之心对待一切的人。对于那些社会地位比我们高的人,我们往往比较容易做到这一点,而对于那些社会地位比我们低许多的人,我们则往往比较难做到这一点。
* x2 ]" M: S! r4 Z从另外一种角度来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总是利他的,有时候也利己,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能减少很多无谓的矛盾和不愉快。所以许多时候宽容别人往往也同时就是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 R1 U: y0 {4 |5 Z1 N
l. i4 }: o- I1 R- }3 u1 y# I# ~3 K4 V1,35,有教无类
8 I2 b6 i) ~: `2 o' f/ ~8 S8 W/ D+ H【原文】 1 c8 h! s8 m' j6 W
子曰:“有教无类。”
1 y3 v1 [1 \& b5 O( y% Z【译文】( d" k7 @# A( m' f! d l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2 Z3 `# b+ G: A, e ^; l/ T8 ?6 m* t【评析】5 Z" d( E- A; l- [/ o8 W" Y) Z* m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和实践,对推动中国的教育、让教育从贵族走向平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两千五百多年来“有教无类”的理想并没有能在中国真正实现,直到今天,经济这个无形的大手,还将无数穷人挡在了教育的大门之外。所以在真正解决“三农”等问题之前,“有教无类”的理想,距离我们还很远。7 G( }/ g2 j) m2 t
想到那些因为贫穷而无法获得学习机会的人们,我们能有条件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们,应该更加懂得珍惜才是。3 X( E: S; a1 V; i1 o
, g5 ^7 [% l8 W) Q7 h1,36,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 X( B+ O/ b0 y3 W【原文】
+ ~, P0 {$ \- f: u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q: _0 ]- A" j8 [/ Y; Z 【译文】
+ F6 ?: G1 M1 n" Y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 P9 l( |* U0 g5 y. \
【评析】/ y. v: t( C' h' z7 {9 M* }
孔子将学习分为这么多的等级,其实完全是多余的。个人觉得,对于学习来说,只需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习的人,一种是不学习的人。对于不学习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学习条件而不愿意学习的人,这样的人是自甘堕落,不值得同情;另一类是无条件而不学习的人,这样的人值得同情。孔子将所有不学习和想学习没有条件学习的人都判定为下等人是错误的。 i$ x- X6 F$ F. d+ [4 j
政府应该鼓励学习,鼓励全民学习,鼓励终身学习,但政府更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所有的人都不要因为贫困而失去学习的机会。
: @# g: V0 L1 p( v! S M/ L孔子从来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但却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这是非常有趣的。现代科学证明有遗传这回事,但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发现有“生而知之”的人。如果将来科学发达了,能将记忆芯片植入大脑,也许能实现人类“生而知之”的梦想。
2 e5 ]$ E& y3 D" F# W8 [, @% x: t, X) T- K) D
1,3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 |. I$ q5 g3 F7 Z# y# w/ o【原文】
+ m) F3 G" U) D3 T( F, w3 Z5 Y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 b6 X6 b+ r4 p 【译文】2 e6 H5 P \6 J0 f4 ^: f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 O7 o9 O5 m8 J+ q! B 【评析】
/ P# {) ~* B9 N( s8 }# s1 Y4 o “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这是可取的,见贤思齐,能让人积极向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这种不同流合污的明辨是非的态度是好的,但只做到这一点好像有点消极,仅仅明哲保身还是不够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坚决制止才对。
, Q0 S. P9 q1 j' i( p$ q4 T“隐居以求其志”,“隐居”是中国文人喜欢和赞赏的一种生活态度,只是个人觉得所谓的“隐居”只不过是一种沽名钓誉的虚伪行为,真正的“隐居”根本就无人知道,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求不求其志?充其量也只是消极躲避而已,毫无价值。中国历史上越是有名的隐士往往也就是最会“做秀”的骗子。“行义以达其道”是值得赞赏的,比如孔子自己,在晚年开学授徒,将自己的理论传授开来,确实是一种值得赞赏的“行义以达其道”的行为。0 m: h( K: g" L, g& U
作为一种个人修养的标准,能经常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来勉励自己,能不断完善自己,并及时纠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是值得相仿的一种自我修养方式。
1 x/ \8 _% S: N
7 V+ g4 [8 j* d& ]. I8 |1,3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 f. z# U! H$ i" Z. R/ [$ ]
【原文】 7 a) U9 V- e. f) f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q/ O& e, @7 Y S _【译文】
! }. x* c O* c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 r- W; b" h4 ^8 f
【评析】
6 Y- L3 m a, M孔子这一判定,即使在今天也依然能够经受得住科学的验证。不同的环境和文化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即使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婴儿,如果出生后被丢进了狼群,并被狼抚养大,那么也会成为“狼孩”而丧失人性,甚至连吃饭的方式也会变得与狼一样。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更加应该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不管我们是生活在繁华的都市,还是生活在穷乡僻壤,学习会改变我们的气质,并改变我们的命运。也不管我们是出生于富家豪门还是贫寒之屋,我们的本性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 I, [1 c' I, e, J/ X1 z" G出生在富豪权贵之家的孩子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那只是你的幸运,你本人与其他普通人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出生在贫寒之家的孩子没有什么可自卑的,那只是你的不幸运,你本人与其他普通人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一个人的出生只是对其人生起点起作用,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塑造。出生富贵之家的孩子如果不努力,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废人家庭的败家子。出生贫寒之家的孩子如果努力,可能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家庭的中兴之人。
! X$ l& r4 i1 C) ~- O) l' J( p: q& M8 }
1,39,唯上知与下愚不移3 p: w' K$ ^ I. B3 R5 f! t
【原文】
& } I7 ~, q- }( o9 t; ~* R4 u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M# j) S, H! _; U; @7 T. C【译文】
4 O$ t! T4 z' G9 i; x# N: Z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 }) D" V, X) O$ H8 @9 ~
【评析】7 B1 f: d7 l) }
孔子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其一,所谓“上知”和“下愚”是相对的,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其二,处于相对“下愚”的人只要能坚持学习,也可能改变相对“下愚”的位置。孔子说这两者是不可改变的,等于完全否定了学习的效果。作为一个对学习如此热心的孔子居然有这样错误的观点,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缺陷和遗憾。
H8 _7 X4 z* K2 @8 ]我想孔子之所以会得出如此不符合教育原理的结论,并不是他真得不知道这句话的错误,而完全是为他的政治理念服务的,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和不可改变。这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的。
) j L! m9 _$ s( X1 e! o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也会出现所谓学习成绩好的和不好的学生,这是很正常的,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学习成绩都会有差别。但是有一点要牢记:就是差生和优等生的区分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不可移的,只要我们去努力,再差的学生也可能成为优等生。! U$ {3 q p' y0 M( ?) r8 l
- M3 @; h4 l3 @5 V
1,40,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j' O' V1 c' P [# P. [" P) ]【原文】
8 N0 N: O- I+ R1 k6 O2 r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 N$ c5 }2 b1 d, R- T
【译文】
9 i1 ~1 B' t# K$ B/ k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 l1 G6 q7 n5 k& o- f$ @; u0 P
【评析】
2 L9 \' [6 y( g' P孔子说的这六种品德都属于人的各种美德,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错,但是孔子觉得有了这六种美德如果不学习,反而会产生六种弊病,我觉得这话不是很有道理。如果孔子的这话是对的,那岂不是说:只因为不学习,有了这六种美德的人反而比没有这六种美德的人还要糟糕?这能说得通吗?个人觉得,既有这六种美德又爱好学习,当然是最好的;有这六种美德而不爱好学习比爱好学习要差一些,但是比不具备这六种美德的人还是要好一些。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怎样看?1 ?" w6 U' U) h4 L' H
/ A# ~& L3 a) q- d- P
1,4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Q" X; `* c. Y* y
【原文】
: Z5 ?! `! e' _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v' X+ a& g2 P% U【译文】
9 B. o8 z! N/ \0 n# I4 \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0 `* H& r* V& \$ g, J【评析】, v, @0 v! r8 K0 d' l! O3 @/ s# ?
学习在于积累,学习在于坚持,不管学什么,都需要长期的坚持,每天补充新的知识,不断复习或练习或运用旧的知识,才可能到达预期的学习目标。 换句话说,要做到好学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坚持每天学一点就行了。( v/ Q Q+ `) e
有个大学生发明了一个学习英语的好办法,每天背一页英语字典上的单词,背下来了之后就把这一页字典撕下来仍掉,因为他相信等到字典撕完了,就能掌握字典上所有的单词。这个办法听起来不错,但是却被证明是不可行的。因为你也许可以每天坚持背一页英语单词,但是你不可能保留这一天记住的单词,几天之后你就会遗忘。所以只做到“日知其所亡”,做不到“月无忘其所能”,是没有用的,等于是猴子捡玉米,捡了后面的丢了前面的。
* g1 r; b5 v& D& i
! p8 s- ?& k3 v( X7 i0 O1 K2 D/ ^1,4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F n+ v; `- W, i/ |; A# `
【原文】
1 o8 [7 z0 j0 u5 U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8 ~" K* E; C1 L/ n【译文】
2 t# {7 m+ X$ I9 I 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可以去学习,学习得好可以去做官。”
2 Q7 `5 w; j, a: T* G4 ^, g【评析】! f2 H% e* B8 b$ y4 d b1 h- Q, e0 A! h
做官之后还能想到学习,这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代已经是难能可贵的见解了,但是“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则局限了中国人对学习的全面认识。 中国自从产生了儒家思想之后,读书人的主要目的就被局限在做官这一条道上了,除了做官之外,其他的都不被读书人看成是正途,这也可以算是儒家思想最大的弊病之一。其实学习好了不但可以做官,其他三百六十五行都可以做,不管哪一行都需要好好学习。2 Y/ P. W% M' Y6 u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读书人的前途被局限在做官的狭小范围内,所以没有办法。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读书人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范围已经无限放大,几乎可以在一切领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我们今天的读书人,应该跳出“学而优则仕”这个狭小的圈子,将我们的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A! S m F& g2 s' X, _/ H8 {
在今天,学习除了可以为官、经商、种田、搞科研、做学问等,还可以作为一种娱乐。老年人大学的开办可能就是为了满足这种学习的新需求吧?
6 r. ?* q9 V _) _
, u) n7 R) S* m1 P a. d9 ?3 V1,43,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1 A; \ y* Z4 G7 R/ m
【原文】: k) n7 A2 Z( x! S' b5 P6 r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 f* O! E& y& I a 【译文】
" [ G r5 L# h$ @" j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5 _; m S' k1 p% ` 【评析】
& l$ d& v( K1 d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自学成才,并没有专门固定的老师。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孔子的学问来自于他对散落在民间的各种有关周朝知识的学习和他对当时现实的观察、以及自己的思考。所以我们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自学成才者,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8 h$ R8 \* \1 `3 n T$ ]; t! E
我们现在的一些家长和学生,往往把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归结为没有好的老师或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千方百计为学生求名师名校,其实这些往往是误入歧途的做法。事实上只要我们略微观察一下就会明白,每年高考成绩好的学生中,都有许多是来自学习环境相对差的城市和地区,而那些身在学习环境绝对好的首都或大中城市的学生,并不都能取得好成绩。% ~# i8 }, p1 G" M9 Q4 v
如果我们再观察仔细一些更会发现,许多有成就的人,往往并没有进入过好的高等院校,而许多真正知名的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却往往碌碌无为平庸一生。曾经流传一时的“北大才子卖猪肉”的新闻,固然有用人机制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位才子本身就没有问题吗?这样的才子真的配称之为“才子”吗?我想这些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的。/ |8 w/ q5 I- U5 L" ^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许多关于老师的论述,其中最著名的是韩愈的《师说》:
3 f' U [; } Y, T/ V! p u“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N0 @3 Y8 a* L5 t0 S8 y, v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Y" s# @, F# L; x6 J% b+ a9 g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于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8 p( O1 t) | K% y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0 d& ?( T7 ?3 m+ @! M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f/ V- H* K6 V; |/ E7 D- f) P8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