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2|回复: 0

中医尪痹病因病机浅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5 09: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尪痹病因病机浅析  
( F6 b# g3 R: k( A8 r
& K. q3 U" c( d3 I7 c! A6 I关键词:尪痹病  / P0 L: M7 u# a. o6 Z0 W: w

  U! T5 K  o- y" y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称为?痹,其病邪多深入经髓骨骱,疼痛较剧,缠绵不愈,以至关节畸形废用,治疗颇为棘手,其病因病机有待于商榷完善,笔者试作以下浅析。& z9 C* m: |& r3 ~# H0 S; @7 N6 P9 e
4 h- ^% P1 ~' H) \, y) t& ?
1 祖国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
! N# N) w8 K6 Q3 a
4 \2 }8 ^( Q" p) h0 g2 R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有记载,如在《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云:“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诸肢节疼痛、自体?羸,脚肿如脱”。《千金要方·诸风》中说:“夫历节风著人,久不治者,令人骨节差跌”。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中云:“白虎历节,由体虚之人,将理失宜、受风寒湿者之气、命名筋脉凝滞、血气不疏,蕴于骨节之间,在病名上常称为“历节风”、“白虎历节”、“顽痹”、“肾痹”等,近代北京焦树德教授把痹证表现为久久不愈,发生关节肿大、僵直畸形、骨质改变、筋缩肉卷,肢体不能屈伸等症患者称为?尪痹。目前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 确定其病名统一称为?尪痹。  O" r" F: j% M  c5 z1 \

3 B* l9 Z) ]8 t9 u0 S2 病因病机
4 h( R% ^  k: s' I* x  \7 o( e8 v+ L. g
自“内经”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及“五体痹”、“五脏痹”等学说以来,被历代医家奉为认识与治疗各类痹证的基本理论。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各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大多数起病缓慢,由于病程的不同,累及的关节和严重程度不同,临床上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隐匿,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与许多其他痹证相类似,一些急性起病者,又往往表现形式多样,在中医直观范围内以证候为主要依据的诊断学,很难确定?痹在中早期阶段与其他痹证的区别。若不能在临床上对?痹证候有正确的识别,则难以确定其?痹的病因病机,其结果只能将?痹与其他痹证混为一体,用同一病因来解说各种痹证的不同转归,显然不符合中医审证求因的原则。7 F+ S7 C7 N& \) ^  H6 b5 v) r/ Y2 s

  }5 W/ P! ?' b* J! ]目前?痹的辨证基本上仍按一般痹证的方法,从外感六淫和正气不足(正虚邪实)等方面来进行。例如1983年在全国痹证会议上确定的痹证分为 [1] :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寒热错杂、瘀血阻络、肝肾两虚、风邪偏胜、湿邪偏胜、热邪偏胜、痰湿阻络、营卫不和、气阴(血)两虚,共11个类型。卫生部药政局于1987年根据痹病临床表现的主症,舌脉、次症的不同分为8类证候,近年来各医家对?痹的辨证分  型,虽各有差异,但共同点是这些辨证分型既适用于?痹,也适用于其他痹证。对此中医的病因病机学是否实际上就是症状学,即对临床证侯群辨析后的结论,如对?痹选择祛风、散寒和化湿等方药就是针对“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病因结论而定的。近年来对于?痹所特有的关节僵直、肿大畸形、久久不愈的新认识,各医家又从痰瘀互结 [2] 、血分热毒 [3] 、湿热留恋 [3] 、肝肾阴虚[4] 、阳虚寒凝 [5] 等方面进行了临床治疗探讨,其中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则肯定了?痹病因病机的所在。- s$ z7 w3 t+ T& I+ t' L/ v

: K9 L: _. j: g* }由于?痹临床症状复杂,其鉴别诊断只能靠微观辨证来完成,近年来宏观与微观辨证的结合,使中医辨证更深刻,准确、规范的认识了?痹,通过中医辨证所提供的中药复方,从多因素,多靶点的药效作用中寻找出与?痹的某些相关病因病机。如通过某些药物对免疫的调节,如免疫的促进类:党参、黄芪、仙灵脾;免疫抑制类:雷公藤、秦艽、苍术等;包括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药对类风湿治疗的有效性 [6] ,间接地为宏观辨证提示了热毒、瘀血、正气虚损是?痹的部分重要病因。7 g/ c; }! j2 ~

, s2 M! B8 x/ K9 j% j$ t另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是一项十分困难而艰巨的工作,一个成功的治疗除要准确的诊断外,还需要正确的划分患者所处的不同病期,因此对不同阶段病期的病机演变分析探讨,亦尤为重要。
4 I3 g* a7 L% q2 ~6 y) p* Q7 D: v2 N& s
总之,?痹的发病原因究竟是以外邪为主,还是以内因或内邪为主?按微观辨证的观点,在同样感受外邪条件下,仅0.3%~0.4%的人群患有RA,说明外邪只是?痹的一个诱发因素。而内因则是?痹的主要原因,其中以往的正气虚损,引发的外邪袭感仅是?痹的一个方面,应重视内因中实邪,如血分热毒、痰、瘀血等。目前中医对免疫性、遗传性疾病缺乏系统的辨证施治体系,因为这类疾病已超出了中医证候诊断学的认识范围,继以原有的外感六淫,和内因学说来套用治疗该类疾病,似乎已不适用于现代的中医治疗。回顾自古以来中医学识病的方法是以表知里,比类取象,根据证候去探讨病因,反复从证候与药物的对应关系中寻找出辨证施治的规律。微观辨证的出现,虽然在?痹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上为宏观辨证提供了新思路、新启示,但完全用微观辨证研究?痹,脱离了中医最根本的证候学轨道,不再进行从证候中寻找病因,不进行反复的证候与药效对应的临床实践,意味着必将放弃原有的中医学理论,即使从微观辨证中启示出新思路的病因学,若不符合于原有的中医病因学说,也难于融合现有的辨证施治与方药治疗体系。但将?痹病因病机简单的等同于症状学,则又不能深入其研究,如何从中医宏观辨证角度寻找出?痹的发病病因和辨证施治的规律,创造出既保留中医传统理论又符合于现代医学的病因学说,仍是中医界面临的难题。
+ D3 b5 K, ?" U. P+ O/ b, m4 @- N5 q5 F4 B* X' M  K  {+ a7 F3 w
中医对?痹的全新认识是借助于现代医学(微观辨证) [6] ,因此对于微观辨证的研究,如同单方验方的发掘一样,对于虽不符合原有中医病因学的理论,只要临床有新发现、新疗效,就值得吸取与结合,并融汇于中医自身的理论中。而现有的中医?痹病因学说基本上就是证候分型学,即现有的证候群就是它现有病因病机的所在,只要中医是以证侯群做为诊断学的基本方法,那么,这种方式就会长期存在。在现代医学尚未攻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今天,中医学应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中医学对?痹的治疗优势,在确定 出治疗?痹的最佳治疗前,首先权威性地确定出?痹主要病因病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3 09:50 , Processed in 0.0291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