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重阳”老艺术家京剧演唱会》,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就是七、八十岁的老艺术家们,无论演唱状态还是演唱水准都不比六十多岁的艺术家差,甚至还要略好一些。我为什么要划这样一道年龄界线?因为七十岁以上的艺术家都是经历过旧式科班,很多人还自己组班、挑班过;而六十多岁的艺术家基本上是新中国后的戏校培养,在各大京剧院、剧团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京剧传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文革”时期现代戏、样板戏的主要演员。这可以引发很多对比和思考,比如不同戏曲教育制度对演员基功的训练;比如不同演出模式和演出数量对演员的舞台锻炼;比如流派革新唱法对演员嗓音耐性的影响……如果只是简单的证明什么,似乎太肤浅。但是,我们通过一些总结(再过些年,这样的对比机会都没有了),还是能得到一些对京剧发展有益的东西,从而多积累一些前辈的经验,即时调整我们的一些业务工作,将新旧优势互补。我边看边在想,这批六十多岁的艺术家再过十年、二十年,还能不能展现出这批七十岁以上的艺术家现在的演唱水平?推想,“文革”后培养的,如今正当红的演员们,在他们六十岁,七、八十岁的时候,不谈唱法,就说音质,会比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老艺术家更好呢?还是更差呢? ; C! w5 j+ f4 I `5 Z) k7 ]$ Q( J# a # l: P" q4 h ?3 L; ^* \ 现存的大部分谭鑫培的唱段录音,录制于1912年,当时老谭已经65岁;周信芳录制电影《徐策跑城》、《下书杀惜》时,也是65岁;马连良灌全剧《失·空·斩》时已是花甲之年;盖叫天在电影《武松》里还是生龙活虎,可那时他正是75岁高龄;高盛麟、厉慧良“文革”后演全剧《挑华车》,仍未有懈怠,时年也过六十了,还有在八十年代频繁演出的李玉茹、赵荣琛、吴素秋、王吟秋、杨荣环、袁世海、方荣翔等等,年纪都是六十岁往上了,从他们留下的剧目影像中,我们还是能感到满意和欣喜。而反观看昨天“花甲之秀”的版块,几乎所有六十多岁的演员都已经告别舞台了,大多只是在晚会上唱几段助兴。张学津66岁,《淮河营》都很吃力了;李炳淑65岁,嗓子从始至终未现清亮;李长春67岁,一段《赵氏孤儿》调门已经不能再低了,还是要省去末尾两句的高腔。其他或多或少,都能听出力不从心的情况来,可他们都是同辈中最红最好的角儿啊,真是令人有些伤感。并非完全是他们的个人原因所至,这与京剧艺术的整体兴衰是分不开的。$ _. j3 \/ `' t9 G W
" A' U: P4 i5 y; P+ N, k
全部近四十位艺术家的唱段,数了数,近二十个流派,生行就有余、言、高、麒、马、谭、叶,旦行有梅、尚、程、荀、张、徐、李,净行有侯、裘等等。现在很多学者都有“流派弊端论”和“流派无用论”的说法,面对这些流派纷呈的老艺人,我所能联想的却是京剧鼎盛时辉煌的旧影。很多当年很红的流派,现在六十岁以下的艺术家中,还有多少成器的传人呢?作为个人,称之“绝版绝唱”就已经令人唏嘘,如果作为流派,也真的要成为“绝版绝唱”,那真是让人感到无比遗恨的事了。5 h* v" ^2 K7 W) b) V
$ K3 r! H5 @6 D' v' i 我又想到很多没有露面的老艺术家们,也想到很多已过逝的冥寿也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艺术家们。他们身上还有多少真传绝技,他们已经带走了多少真传绝技?“夕阳无限好”,可后面还有一句“只是近黄昏”。《重阳老艺术家京剧演唱会》热热闹闹的结束了,我多么希望很多事可以认认真真地开始啊! % _# o7 Y1 D% F6 U6 `: U% X. C0 Y. d( 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