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3: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43)
& l) [+ ~4 M/ y( V: h, u  
# c& y5 |) _/ I3 n/ `! i$ v* {  契丹人9月份开始备战,以辽国斡鲁朵军制的迅速集结能力,他们居然在12月才发起进攻。那么请看一下这次南侵的当量单位吧――辽军倾巢而出,分兵两路,东路由萧太后与小皇帝御驾亲征;西路是耶律休哥,主攻方向是河北。  G: x/ L9 |7 ?  g+ q" y* W
  而且为了牵制住山西一带的宋军,辽国派出北院大王蒲奴宁居驻军奉圣州(今河北涿鹿),与辽山西五州节度使蒲打里合军,压制住雁门关一带的潘美。
/ u3 z" _: R. R) w  w7 l/ e  但其实没有什么必要了,潘美在北伐过后,已经身败名裂,在军中毫无威信可言。不管有多少苦衷,他犯了军中最大的忌讳,见死不救。从此直到他死,他默默无闻,再没有任何作为。和曹彬一样,宋军曾经的骄傲,最强的双子星座已经毁了。
" |- z( f2 g0 ^6 Z, y/ ]! ]5 d7 I  现在站在宋朝边疆上的人已经全都换了,这些人的经验举世无双,远远高出潘美、曹彬,但到底能管多大用,却谁也心里没底。& P9 Q7 r) l/ w( u$ s$ C
  因为实在是太老了,请看这些名字――张永德、宋偓、刘廷让、赵延溥。真正的骨灰级人马,有的甚至还是赵匡胤的老上级。这些人重现江湖,宋军的真相已经惨不忍睹,从现状上看,是因为能战的人都死光了,或者在形象和精神上残废了;从精神上看,皇帝赵光义已经对当打之年的将军们彻底失望,再也不敢托付军国大事了。
+ O, }$ z. A' D6 n, O2 g6 B: S  就这样,宋朝迎来了辽国精心准备的报复。: l" `& \6 Z7 ^% [9 q: _
  耶律休哥率先南下,他先在望都击败宋军,把当地的军备辎重全部烧毁,再进兵滹沱(自武台山流经真定,向北注入巨马河)北。这时辽国人吸取了宋军的教训,他们在宋朝境内选择了合兵,东路军的萧太后、辽国小皇帝与耶律休哥汇合,耶律休哥成了先锋,他渡过巨马河,进攻瀛州,与宋朝瀛州兵马都部署刘廷让激战于君子馆(今河北河间西北30里处)。
+ g0 Z! R2 E  C  刘廷让,这是宋朝屈指可数的名将。此人是名门之后,曾祖父就是五代十一国时桀燕帝国的创始者刘仁恭。他在后周、宋初时为大将,宋朝伐蜀时,他是东路军的主帅,那时他叫刘光义,等到赵光义登基,他才改名为刘廷让。8 [! }. |4 q1 p  m& m8 ]7 `
  作将军,刘廷让有足够的强度,7年前当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辽国人的第一次报复行动,就是以他为主帅,在满城把契丹人打跑的。现在契丹人又来了,历史重演,还是北伐之后的第一次报复,再次成为宋朝的盾牌,他还能成功吗?
- r! S* G, `8 Q5 H  [# G( R  
* b: S; e$ g% G: C# g5 H4 \: K  连载(344)
9 \2 t+ \+ t( S" _' K$ ?+ Y  
1 ^: r: d5 q6 {! @' W6 `. B" [  ]  在宋、辽战争史,甚至宋、金战争史上,宋朝面对来犯的敌人,如果想挡住,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率军出击,野战争雄。
# x( L- V& g. B" z2 C' g  如果不然,那么不管城池再怎么坚固,异族的骑兵都可以根本不理会,他们能在宋朝的各个重镇之间的大道平原之上任意驰骋,直扑宋朝的要害之处。澶渊之盟时辽国直入内地,逼得皇帝亲征;金兵入寇,一路直抵开封,都是因为宋军不敢野战。9 {2 j7 ]5 U$ i5 L. i
  但是刘廷让除外,上一次的满城大捷,就是他在平原之上野战中夺得,这一次辽军再来,他再次选择率部出击。但他明白这一次不比往常,宋军的家底子空了,他与满城大捷时的老搭档沧州都部署李继隆约好,我上前迎敌,你率精兵在后,一定要迅速支援我。李继隆生平战功赫赫,他答应了。
; M* U' ~; y% }9 f3 x$ N. u( K3 t, v  君子馆之战暴发,刘廷让以数万宋军先在莫州(今任丘南)遇敌,后转战至君子馆被辽军重重围困。这时候才知道辽国人为什么选在12月发动战争。该死的天气,公元986年的冬天竟然寒冷得出奇,宋军对付辽国骑兵唯一的法宝――弓弩,竟然拉不开!% w* f% P4 b. v7 {0 u
  只有刀枪厮杀,近距离肉搏,当天宋军的人数越战越少,辽军的援军却源源不断地赶到,刘廷让开始绝望,他知道,耶律休哥的后面是辽国的皇帝,援军要多少有多少,可是李继隆在哪里?他也需要援军!
: i3 X4 k  R8 b- b" m! M  ?  但是李继隆这时己经后撤到了乐寿(今河北献县南),远远离开了战场和敌人……彻骨奇寒之中,宋军激战到傍晚,战阵终于崩溃,刘廷让全军覆没,大将武州团练使、高阳关部署杨重进战死,先锋将雄州知州贺令图被俘,只逃出来主帅以及几个骑兵。. C- Z& q, Y+ f, j" @4 N- K
  辽国方面,这一战国舅详稳挞烈哥、宫使萧打里等人当场战死,一样的尸横遍地,战况极其惨烈。但不管怎样,宋军大败,南下的大门打开了。+ w3 q; ]; m$ h4 p8 z
  辽军乘胜进兵,当月攻克深州(今河北深县西),转过年来,宋雍熙四年正月,辽军再攻破束城县、祁州(今河北安国),纵兵大掠。魏博(今河北大名)以北辽骑纵横,无所抵抗。这时耶律休哥雄心顿起,他建议乘宋军连败之际,长驱南下,把辽国的疆界向南推进到黄河北岸。2 i% K; T; L9 ]3 D4 S: o
  条件真的成熟了,如果按耶律休哥说的去做,不仅会给宋朝施加空前的压力,而且黄河以北的宋军都会失去依托,被个个击破。这样,宋朝的军力基本上就全部消失,别再想禁军了,之前的北伐,还有君子馆之战等,禁军早就派上了前线,京都之中就算还有,也必定所剩不多。如果运气好,耶律休哥跨过黄河,到开封城边一游也不是不可能。
! w4 Z5 Z2 c; X: F' s! X4 J2 k$ z  但是,这个提议被萧太后否决。她不仅不同意,甚至下令班师。后世人回望这个决定,有的说,萧太后坐失良机,到底是妇人之见;有的说,萧太后见好就收,已经达到了报复的目的;但是,回顾当年,就在辽军的侧后方,有一个汉人的名字正突然变得响亮――张齐贤。) I" ~. a# s2 t$ P/ u9 W1 u6 _! a
  终辽一世,它从来没有让宋朝真正的崩溃过,总会有汉人突然崛起,打碎它一次次的美梦。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3: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45)
% Y8 o3 B% f% V4 ^6 ?1 z+ `9 |, K  
$ M5 q2 P) h) k' f, W5 E6 X, W  张齐贤,字师亮,曹州冤句人。他的人生非常奇妙,可以作为一个命题――《论怎样从一介白丁迅速飞黄腾达》。
! A2 ]% c% [( K' E# Y, F  话说他家世代贫寒,他和所有中国农村的苦孩子们一样,人生的希望就在于读书、考试、进城、当公务员。但是他与众不同,他敢于冒险,并且敢在冒险中继续冒更大的险。
" g6 m8 ^3 n9 o. s7 e9 f  当他33岁那年,机遇来了,宋太祖赵匡胤回洛阳祭祖扫墓,圣驾在大街上行进,他突然间冲出去把皇帝拦住,以一介布衣的身份,上表进策,要求面谈。
# G$ D, d0 o8 A- C8 Y  说到这里,就要认清楚一个事实,人生绝不像戏里唱的那么浪漫美妙,拦轿喊冤,或者拦住皇上进献诗文,表现自己,有时结果会很惨烈,至少印象分就很低。但是赵匡胤并不是皇帝科班出身,他蛮随和,把这个大胆的年青人带到行宫,让他把话说完。
, W8 V1 s' ?% m9 X  张齐贤以手画地,陈诉自己的治国十策。赵匡胤觉得其中四个还可以,注意,这是40%的中奖律了,在皇帝的日常办工中,大臣的条陈近一半内容得到认可,这非常不容易。应该说,他的冒险已经成功,他的条陈连同他本人马上就会被皇帝采用,富贵己经临头!
4 d" y* S: p1 M+ x5 f( F0 ]  a: h  但是张齐贤在关键时刻冒了更大的险,他与皇帝争辩――我这十条都很好,都应该采纳实行。并且一次次地坚持,决不妥协。
7 H5 _& `. a! P  结果赵匡胤火了,把这个不知好歹的乡下倔小子扫地出门,连同他的十策都扔了出去。
& \- t  |# J9 X7 Q0 Z/ |  完蛋了,失败了,张齐贤灰头土脸回家去,但是历史记载,赵匡胤回到开封后,对自己的弟弟说,我在开封找到了个人才,有用,但我不用,留给你了。结果在赵光义登基之后的第一次科考中,张齐贤榜上有名,但是他的名次不高,赵光义为了重用他,结果把他前面的130多名进士完全除名,就为了提高他的名次。
0 t6 x% L' S7 j* b  为什么,因为他的才高,那十策本来就都可用――下并汾、富民、封建、敦孝、举贤、太学、籍田、选吏、慎刑、惩奸。哪个是没用的?并且在皇帝面前敢于据理敢力争,这才是大臣的风范。
( q5 Z( R# v8 u1 d% O/ v  并且张齐贤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都保持住了最初的硬度。赵匡胤之所以当时不用他,就是为了把他的锐气、倔强给磨掉,以后用起来才听话顺手。却不料张齐贤愈挫愈勇,变本加厉,就像这时,正规军都忙着从边疆往内地撤,他一个文官却主动要求到前敌坐镇,被任命为代州知州。" Z, h* ?3 {4 D; G3 Q6 B
  % J- H. K5 O% Z0 {% z) s
  连载(346)
; I2 u) B* @5 Q2 q0 m1 H  ' q! B! @- i* ?% N
  山西代州,在雁门关附近,是宋辽边疆上举足轻重的要害。这一次虽然不是辽国的主攻方向,可是一样的大兵压境,战云密布。而且在河北方面耶律休哥节节胜利的时候,这边的辽军也按捺不住了,他们直抵代州城下,要开辟第二战场。
$ M. f* B' P; N0 d' a  L- q# [  这时山西方面宋军的最高军事长官还是潘美,代州是重中之重,坐镇的是他的副手卢汉贇。辽军来了,卢汉贇派神卫都指挥使马正出战。马正在南门外倚城列阵,与辽军对决,可是众寡不敌,他败了。这时卢汉贇的反应在史书上记载是非常的懦弱无能,他“保壁自固”,也就是说不再出战,学习当年的北汉人,在城墙上和辽国人较劲。
+ z: K) q3 q  u8 G4 v  似乎没错,很理智。但是知州张齐贤不干了,他要的不仅仅是防守。他派人秘密出城,去联络太原方向的都布署潘美,约好时间来个里应外合,把来犯的辽军击败。但是很郁闷,他派出的使者在回程时被辽国人截住,有人逃了回来,有的人被抓住了。; x1 a7 \5 R9 U9 y" B
  机密泄露,张齐贤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中,他怕的不是计划没法再实施,而是一但潘美如约而来,辽军已经有了准备,潘美和他的部队就会有极大的危险。那样山西的防守体系就会瞬间瓦解……怎么办?现在没法挽救!
9 c8 l/ Y' w! o; c  I9 C7 q  可是突然间事情有了转机,潘美的使者到了,给他带来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说潘美本来已经率军赴约,行军40里已经到达了柏井,可是突然接到了开封的密诏,皇帝命令所有山西方面的部队不许有任何出战行为。因为在东路,刘廷让刚刚在君子馆全军覆没,山西方向不允许再有任何一点点的损失了。
) u. ~7 v$ Y' t. i, |& B) ^! S  潘美只得收兵,他派人来转告张齐贤,一切小心,但是不必害怕,山西并不是辽军的主攻方向,实力不会太强。
7 m0 a$ @! P% w# B  张齐贤长出了一口气,真是死里逃生!但是紧接着他就意识到了两个关键的问题――第一,他的使者被辽国人抓住了;第二,他面前的辽军实力有限……( V& D7 B" `: _2 z5 s8 B! t9 z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张齐贤的脑海里形成,想到就做,他马上去找卢汉贇商量。可是这位军头理都不理,皇上都命令全军防守了,你一个文官多什么事啊,何况你这法子纯粹是去送死。一句话,恕不奉陪。而且卢汉贇明确表示,我的正规军一兵一卒都不会借给你,你一定要玩,自已想办法。
: ?9 H# i% `* z& h  卢汉贇以为这样就把张齐贤给难住了,但是他错了,他眼前的这个书生连当年的太祖皇帝的帐都不买,你算老几?张齐贤转身就走,真的自己去想办法。没有禁军,我有厢军,人很少?没什么,智慧才是第一战斗力!9 j* }3 l, r  H2 d! I
  当天晚上,张齐贤把代州城的全部厢军(禁军挑剩下的,平时只做些杂役)集中起来,只有两千人。他先派出200人,每人扛着一面旗,背着一捆草,趁夜出城,到城西南30里的地方,也就是太原方面潘美军的来路方向,把草都点着,把旗都举起来,声势越大越好。! G6 t; [# A& r3 X
  这有点找死吧,或许,但是当天夜里,契丹人突然看见火光四起,而且光影中旌旗招展,声势浩大,他们的第一直觉就是想起了抓获的那几个信使――潘美的援军到了!
8 j. e' }* \1 `  潘美在自己的军队里声名尽坠,可是在战场上的威名犹存,尤其是刚刚结束的雍熙北伐,潘美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辽国人马上向北撤退,途中经过了土登塞,就在这里,张齐贤的2000名厢军突然杀出,倒霉的辽国人,以为中的是潘美的埋伏,每个人都只想到了逃跑。
, i1 y. J0 b( Z; z) B: S) u  结果这一战,张齐贤大获全胜,生擒辽国北院大王的一个儿子,帐前舍利一人,阵斩2000余人,俘虏500人,马匹、车帐、牛羊、器甲等一大堆。战后,张齐贤以卢汉贇的名义向皇帝报捷,并且向全国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辽国人并不是不可击败的。雍熙北伐、君子馆等战役失败,根本没有必要恐辽。
- k, A* h/ L/ S$ U) k7 J  由他开始,宋朝在军事上开始了缓慢的复苏。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3: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47)
. v/ l! S7 ?) N0 i  
. e; N; b! ^, y) r/ g  时间进入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宋朝的局势更差了。张齐贤的胜利与雍熙北伐、君子馆之战比起来,不过是辽国人在吃饼的时候偶然掉了一粒小芝麻,有点可惜,但绝不心疼。
+ y% x# Y$ R) I+ m2 {7 u& S  并且这似乎还把辽国人给刺激着了,萧太后和小皇帝这次没回漠北,退兵只退到幽州,分兵派将,时刻到宋朝的北方边疆进行传统国民运动――打草谷。宋朝整个北疆都动荡不安。并且麻烦还波及到了西北。
  ^- D3 @" ^* B1 z( [, }+ a1 q  西夏的李继迁再一次证明了游牧民族同样很聪明,或许他们对危险和机遇更加敏感。他时刻观察着宋、辽两国之间的战争,当君子馆之战结束之后,他终于判定,宋朝输定了。连上一次的反击都做不到。那么很好,我得罪了大宋,为什么就不能和辽国做朋友呢?
- ]' C. z1 H4 M& I: Z  想到就做,被王侁打得片瓦不留的李继迁,仅仅只能以自己曾经的西夏王族的身份向辽国人求亲。惨了点,但是辽国的萧太后是个绝版好女人,堪称男性之友,她透过贫穷落魄的表象,看到了李继迁内在的志气、能力、还有最重要的决心,她断定,李继迁是个非常优秀的潜力股。于是辽国毫不犹豫,就把义成公主许配给他,让李继迁成了辽国的驸马爷。
1 \1 m8 k  G3 J* D4 t$ H  从此西夏的裤子系上了辽国的裙子,双方从此同心同德,一起瞄准了宋朝的银子。效果马上出现,当年3月,李继迁向王亭进攻,宋军安守忠部被击败,李继迁开始死灰复燃。. q5 L) B/ C/ c# h$ G
  到此为止,稍微回顾一下,5年前赵光义抓的那把绝世好牌都己经打出去了,可结果让人沮丧得要死。完败,没有半点的好处捞到手,辽国方面就不说了,现在连西夏的小爬虫都已经找到了靠山,开始向宋朝公然叫板。并且宋朝的国内还发生了一件让整个军队都愤愤不平的冤案。起因就是君子馆之战的善后。( @4 t- `+ h4 V7 x$ S( ^
  刘廷让和李继隆。
0 T7 q- i# D- t  刘廷让活着逃了回来,战场上数万将士的鲜血和头颅让他忍无可忍,马上告御状。李继隆贻误战机、临敌退缩,导致整个北方边疆沦丧,必须要有个说法,就算他是陛下您的大舅子也不能例外!
/ a, [! x7 _3 R, {# B3 F5 c  赵光义开始时很公正,把李继隆抓到中书省由宰相亲自问罪,但是没多久就无罪施放了。这让刘廷让怎么也想不通,就算赵光义不追究他的战败责任,并且立即加封他为右骁位上将军,领雄州都部署,仍然是方面军司令都不行。9 R# G; @+ ?6 ~
  没过多久,刘廷让就气病了。赵光义派御医去给他治病,但是刘廷让心灰意冷,上表要求回京城养病,并且不等皇帝批准,他就撤离职守上路了。冲动的刘廷让犯了古今无论哪个朝代都绝不允许的重罪。他被削夺一切官爵,发配商州(今属陕西),连儿子刘永德、刘永和都被贬官。
" V& I) m2 ^. g- n  S- [9 c% E  同样犯罪(而且哪个更重?),结果却天差地远。刘廷让再也无法忍受,他了除了谋反以外最激烈的方式反抗――他的途中绝食,活生生把自己饿死了……
# g2 _8 G+ I0 _5 B  赵光义非常后悔,追赠他为太师。但是李继隆仍然逍遥法外,宋军的士气更加低迷。
% U) {' u; u; L( L  
+ a' x) p) G6 y4 A7 j9 o7 p  连载(348)" r4 m. V6 b* B% ]5 ^
  8 V3 V% ~* \- P4 t; q2 Q
  就在这种情况下,契丹在第二年,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的11月再次发起了进攻。这一次,首当其冲的就是君子馆孬种李继隆。
  t" P) |( V; t, q  但这一次,这个人向宋、辽两国都展示了一下什么人才能真正地带兵。( ?( x; \( G- {; K2 ~4 G/ Q' g
  契丹人先攻击的是易州。易州城有一支宋军极其精锐的骑兵,而且骑兵们的妻子儿女都在城里,卫国也就是保家,这从根本上让军队的战斗力空前旺盛。但是李继隆另有打算,他在契丹人进攻之前就把这支骑兵部队调到了自己的在定州的军营里。
1 R2 s' F9 Q3 ?8 R1 T  他的监军袁继恩说不行,易州空了,要出事的。李继隆微微一笑,不解释,更不收回命令。于是易州被毫无悬念地攻破,骑兵们的家属全被契丹人抢走。
5 Y% h# a4 r6 k  接下来契丹人乘胜直奔他的定州而来,怎样应对,定州城里有两种完全对立的态度。一方面,朝廷专门派来了皇宫内侍中黄门林延寿等五个人,他们拿着赵光义严令不许出战的诏书,要求据城死守;另一方面,监军袁继恩挺身而出,要求出战――守城只能自安,却打不退外侮,我将身先士卒,死于敌前!. D( k% @( r% Y5 K- L
  定州城里的军队们更加群情派愤,直到这时,李继隆才表态――军队里的事,不是由军人作主吧(阃外之事,将帅得专焉)。去年,我之所以不在君子馆战死,为的就是今天报答国家。; e/ m. \9 p/ L) _3 T3 y
  然后全军出城,向契丹主动迎击,两军在唐河相遇,李继隆的部下眼睛都红了,易州的骑兵们根本就是不要命地冲向了仇人。此战大胜,阵斩契丹一万五千余人,缴获战马一万余匹。
8 C3 G( }9 b( c# j) F( D; n( i  “仁不统兵、义不行贾”,李继隆先对自己人狠,再让契丹人一败涂地,让所有人都看清了他是什么变的。
) v5 m5 `5 }% g6 ], Q  接下来战争还在继续,辽国人没完没了,这一次上场的是他们的王牌,辽国的战神耶律休哥。这位仁兄在一年之后,宋朝端拱二年的7月份,得到了一个消息。宋军的威虏军粮草不够了,宋朝皇帝亲自下令,要李继隆派大批精锐部队护送粮草辎重,运粮车达到了几千辆。% c% Z- N$ K; Y( H1 g/ c
  粮草、粮道……耶律休哥一听就来了精神头。他选了好几万契丹的精锐骑兵,亲自率领出发。目的是不仅要毁了宋军的粮草,还要乘机把李继隆的机动部队全部消灭。
$ b4 ~: K7 N/ ?4 T: A% [  计划是好的,情报也是准确的,只是在行军的路上,他非常偶然的遇到了一小队巡逻的宋军。这支宋军步兵和骑兵混杂在一起,最多不过一千人。耶律休哥理都不理,小鱼小虾别捣乱,今天算你们运气好,他率军继续赶路,就当没看见。但是这支宋军的首领可不这么想。. o( N* w9 S. C; x' Z( B
  他是宋军的崇仪使、北面缘边都巡检使尹继伦。契丹的大队人员从他身边急匆匆地赶过去,他把手下们召集了起来――看见没?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这些混蛋把咱们当成了肉(彼视我犹鱼肉耳),他们一定是打仗去的。如果赢了,回来顺手就把我们抢到北边去;要是输了,回来也会拿咱们撒气。咱们怎么办?
, x7 Z0 n* t7 j( S+ x: F# j# Q  尹继伦长着一张大黑脸,他的部下们在黑脸面前互相看看,彼此都看到了对方一脸的坏笑。嘿嘿,那还用说吗?全队立即转向,悄悄地跟着契丹人的后面,一直跟到了上次大战的唐河附近。3 l; L% c& E- R' z, m
  到了夜里,有马全下马,长家伙的不要,短刀子地干活,但是还不要急,辽国人夜里特别精神,要等到最好的时机……结果就在第二天早晨,天将亮未亮,契丹人刚刚吃早饭的时候,尹继伦和他的一千个部下突然冲进了对方数万人的大营里,见人就砍,并且直接砍向了契丹人的中心要害――帅帐。) M5 D6 h% R. o3 G2 j
  耶律休哥正在吃早饭,筷子都还在手里,就被一名宋兵突然冲到面前,手起一刀……非常可惜,只砍到了他的胳臂,但是这条胳臂差点就断了。耶律休哥突然重伤,据记载,这是他第一次在战场上逃跑。成绩不错,他成功了,但是这时李继隆派来的护粮军也被惊动了。宋朝大军既动,耶律休哥又重伤逃跑,契丹人乱成一团,被追杀出去十余里路,躺倒了一大片。& A4 W. Z' e" T1 S
  之后估计这一刀砍得耶律休哥非常爽,他对战场的兴致再也没那么高了。从此之后,有好几年的时间,辽国人对宋朝非常礼貌。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3: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49): B. g5 X9 F$ w
  
3 V. w! M8 O0 C, j3 k  宋朝和辽国之间的关系非常奇妙,它们要么你死我活,要么恩恩爱爱,而且历史证明了还几乎前脚后脚的一起倒霉。& m; U" ], }- H+ O- l3 ^7 E2 U) b  C
  像是同命鸳鸯,还是一对欢喜冤家?反正日子是相当的欢快,一点都不寂寞。但是西北边儿就不是这样的硬朗干脆了,从这时开始直到二、三百年之后,是凡与西夏粘了边,就什么事情都非常的微妙。你要处理,就必须得有卓越的头脑,而且该头脑还得正处于灵敏与经验的巅峰状态。' A" h4 |0 i- j$ j: t4 G% n* R* e
  要不然,你就得有巅峰状态的蒙古铁骑的战斗力,才能把那边的问题连根拔起,斩草除根。4 z' T$ v% |$ W3 \' v9 ?
  这时候就是,看一下摆在宋朝君臣面前的难题。李继迁反了,已经和辽国打成了一片,而辽国无论如何现在都骑在宋朝的脖子上……那个为所欲为。怎么办?连带着对李继迁也听之任之?! X' x  l. d6 ?% P7 u
  想说不,那好,你出兵?没人;谈话?不听;或者也嫁过去一位宋朝的公主,和辽国的女孩儿在后宫竞争一把,曲线救国把李继迁感化喽?# P) r! V8 y4 |: r# h% W# M
  真是开玩笑了,就算真的办成了,那也是在助长李继迁的气焰,更把西夏惯出了毛病……那么就需要那个既卓越又灵敏还处于巅峰状态的脑袋了。看看同样绝望的局势,在有些人的脑子里会闪出怎样的灵光,来个火中取栗,让李继迁和辽国一起吃鳖。9 c0 R9 b2 ~, [4 {3 F0 j
  分析一下,李继迁为什么难以制服?他并不很强,此前并非大宋超一流战将的王侁,以几千宋兵的力量就让他丢盔弃甲地跑路;而且这时他也没什么强大的号召力,西夏的原住民们有听他的,也有当他的话一钱不值的。并且他几次大败,连老娘都保不住,跟随他的人的命运就更加凄惨,所以,肯跟他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 \) h/ Z9 j' t1 S6 [  一句话,这人还没成精,他之所以让人头疼,就因为他是块癣――总是复发,没完没了。至于原因,只因为他是条地头蛇。
+ q1 m4 @0 y' `& C% G  如此而已。# `1 H/ D$ t. @# k5 Z1 ?
  那么换个思维,一定要用我们自己的汉人去西夏满沙漠地乱跑抓人吗?所谓以毒攻毒,能不能找个更大的地头蛇呢?要知道,就在这时的大宋,就有一位西夏的大哥级人物――李继捧。
0 o8 Y( {8 C4 D  这个人当初只是不能压制整个党项全族,可是针对于李继迁,李继捧的地位和号召力就是超级的。那好,把他的家眷都留在京城,超一流的待遇,再给他本人更高的待遇。在职称上,与他先祖拓跋思恭拉平,“定难军”恢复番号,他成为了坐镇一方的节度使大人,而且像唐给拓跋思恭的待遇一样,他被赐姓为“赵”,改名为赵保忠。3 d. M( I% s9 X
  具体任务,就是回西夏,把不听话的小弟搞定。' n7 S* `1 s! k* ]
  
# O2 e( O0 A6 J) c. g  连载(350): q' Z  L" w7 r6 m! Y/ z
  
, Q# N$ ?4 _2 G7 g' m  处方对症,效果马上出现。宋端拱元年5月,也就是李继隆在唐河痛击辽军那年的前几个月,宋朝把前李继捧现赵保忠先生派回到西夏支援边疆工作,在年底12月,赵先生就回旨报告,李继迁投降了。: C$ {% a9 Y, d" A5 l! l3 E4 B
  目的达到,别管真假(事实上边疆上的事哪个朝代都别想较真),辽国的女婿向宋朝投降了,至少是一个重大的外交胜利。
$ \6 w( R# |1 q/ D% Q" F. V  消息传到大宋的朝堂之上,从皇帝到官员,所有人都看着那颗卓越不凡,但是已经白发苍苍的脑袋,边看边摇头叹气。唉,咋回事呢?都是人生下来的,可差距怎么就这么的大呢?6 j0 A  ^, p. }" {4 T
  赵普,你这个老家伙,都已经67岁了,就不能老得糊涂点?+ [9 s4 W& [3 B5 O
  但是没办法,赵普用自己生命最后的几年时光,再次证明了他真的是天生异种。西夏的事算什么?早在两年前,雍熙北伐刚刚开始的5月份,宋军正节节胜利,赵普就在邓州上奏了著名的《谏雍熙北伐》奏疏,通常被叫做《班师疏》。在见利不见弊的时候,就警告皇帝发兵的时机不对,马上撤军,并且立即加强边境警戒,小心契丹人的报复。2 [% ]( _( Y/ t' h$ c' h( |
  之后的事,印证了赵普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他几乎百分之百地预测到了宋、辽之间战争的走向。4 Z3 I& e! O9 W
  什么是实力?全天下的人都像回到了过去的岁数,他们重新想起了一个事实――这颗曾经为宋朝开天辟地的脑袋绝对不会出错。就这样,在雍熙四年的时候,焦头烂额的赵光义把赵普再次召进了开封。两人又一次见面了,回首前尘,百感交集。在赵普,这伟大堂皇的宫殿里留着他几乎一生的印记和心血,本以为永别了,可总是前缘未尽,一次又一次地回来。
! ^# ]( ^+ f, V- }  在赵光义,再次把这个少年时就以族兄相称,后来又曾反目成仇的人召到身边,是多么的万不得己,甚至是屈辱!
$ Q5 M) R* ^! D5 O  总是得让赵普来给他救急……历史记录下了他的矛盾心态,他明明急需赵普救火,却还是等了多半年,在赵普的请求下,才“批准”他进京的。并且在宣布赵普第三度为相的时候,对赵普说――爱卿,你不要因为官位太高而放纵(勿以位高而自纵),不要因为权力太大而骄傲(勿以权势自骄),要赏罚公平,举荐贤能,军国大事就能治理好了……4 p! t; A/ ]) I$ x& ^; B, X3 N
  这还不算,他还为赵普安排了一位副宰相。这是一颗从开始就以火箭般的速度在官场上迅速冒升的政治新星,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人是皇帝赵光义的宠儿、亲信,注定了是未来的帝国宰相。
3 J4 C( H/ X. |9 t. ^* M* \( |0 }  天子门生,龙飞榜第一人――吕蒙正。
$ i' M4 V% W2 ]" H: e  但是,赵普只用了极短的时间,就让赵光义明白了他哥哥当年为什么要那样宠着赵普。就算知道此人好财、专权,都让他独相近10年。
+ D/ `* E8 ?7 f) ~  因为绝对的实力。历朝历代的第一位开国宰相,像赵普、像李斯,都不是被任命出来的,那是物竞天择,抢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22: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51)2 Z. x3 q( U, L" z% D; }0 H( U
  
) {+ c' V, V; H# S: S$ k! M! x/ n4 ?  赵普上任,第一件事是先把枢密院压倒。: Z. G  P  D3 O% e% B# [2 H0 ~% l
  枢密院,宋朝官场“二府”之一,名义上与宰相的中书省相提并论。但是,人人都知道,枢密院必须后退半步,以保证军队里政委比司令大的铁律。7 N5 q& _9 C3 {  z! W6 K  @
  可是在这之前的雍熙北伐阶段,事情颠倒了。枢密院权势大盛,全国一盘棋,都得给战争让路。于是枢密院与皇帝紧密配合,把中书省扔到了一边,达到的程度让人瞠目结舌――“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也就是说,在一天之中,国家级政令发布了6条,宰相却一点都不知道!) o( |8 Q& C: p- Y" R& l6 Q2 t/ N# I" I
  这真是前所未闻,当然这里面也有当时的宰相,老善人李昉平日里形象太懦弱的原因。就算李昉突发神勇,做出了平生最强悍的一次举动,把赵光义比做了隋炀帝,说雍熙北伐就像杨广当年东征高丽一样,出大兵图小利,利害不相符(“观陛下又欲事炀帝秦、汉之事”),也无济于事。; P1 L# [  r# Q
  烂摊子终究形成,就得有人来收拾。历史证明了,在任何时段,任何职场,同样一个职位,不同的人来干,权限和效果就截然不同。赵普上台,以宋朝开国硕果仅存的元老身份,上来就把枢密院的副使赵昌言废掉,别管他是不是皇帝早年的亲信,如果不是怕做得过火,导致枢密院形象崩溃,拿掉正使柴禹锡又有什么大不了?毕竟由你们主导的战争烂得一败涂地,真正论罪,砍了你的头也是罪有应当!/ s: ]( P9 ~; K" _6 x% d% h
  紧接着第二件事,就非常的奇妙了。赵普只是要杀一个人,这个人的官不大,只是崇仪副使;朝里也没什么背景,没有哪位高官贵人和他是好朋友,但是要动他,连赵普都要使尽九牛二虎之力,最后还差点功败垂成。
3 U+ o7 ?! R# @% n8 N  这个人的名字叫侯莫陈利用。
2 O: P7 [* Q+ P7 T- o  据《宋史》记载,这位老兄的人生,就是一部童话。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过程,他的发迹不能用平步青云来形容,而是一飞冲天,直接跳到了火星上去;他的死亡更是一波三折,连皇帝和宰相都为他接连吵架,你漫天要价一定要他死,我着地还钱一定要留他条命,直到最后皇帝都暴怒了一把――把他给我剐了!/ t* k5 {$ v$ N% G7 f% f2 [4 W6 H) j3 Z3 h
  但最后还是收回了成命……这人不一般吧?6 a0 d2 h+ P; |! ?
  ( t7 F6 \! b/ R5 v7 Y- J& C
  连载(352)  Q) A) E, \1 u- M* B2 B" k7 _3 L
  * B; D. P4 w; d2 C) R2 a- a
  侯莫陈利用,成都人,小时候肯定有过奇遇,因为他的本事非常特殊――变幻之术。长大后,他到宋朝的中心开封城去讨生活,结果非常成功,全城的人都被他给晃倒了(言黄白事以惑人),但是还有一点,他的业务很广,还卖药。
7 D- O5 ]' C& b, N# M  结果在太平兴国六年至七年间(公元981-982年),他被当时的枢密承旨陈从信推荐给了皇帝。注意,因为什么推荐的,没交代,可是当天他就和赵光义见了面,而且立即就封官,成了与皇帝近距离接触的殿直。
$ D6 z( `- a7 {- l  m  殿直,从九品,非常低,但是侯莫陈利用迅速高升,在短短几年之间,就先后爬到了崇仪副使、右监门卫将军的高度,真正的出入朝堂,与公卿大臣们同列了。并且敢于向皇帝进言发动战争,在雍熙北伐中又被升为并州驻泊都监、单州刺史。事发前,他是郑州的团练使。$ t+ ^4 K- v- k4 \, M: z1 ^
  团练使,正五品,这时宋朝也有一个人正当着这个官,对比一下大家或许就有概念了――杨业的儿子杨延昭。以边关百战之功,也不过才只是个团练使而已!& I4 c. d6 ?6 w, H) R/ K
  这样的高升,到底是因为什么,以后再说。但是一个问题就先跳了出来。有关我们民族一直都强调的道德礼仪的功能是否必要,即为什么天下要由有德者才能居之?
3 q# V9 R8 w5 U2 e- w  答案――因为无德者一但得志,就会变得极其的混帐!
: l( i+ q$ @" [  侯莫陈利用这个没教养的市井骗子无恶不作,光是杀人罪就犯了10多起,而且在朝廷里拉帮结派,赵光义的那些官儿们,别说抗争,连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就这样,迎来了赵普的第三次上台。6 R$ |" b, s$ ~1 J
  赵普收集好证据,交给了赵光义。皇帝很犹豫――真有罪啊……但人还是不要杀。
1 C( c6 A- b* m" S! Z% b$ D  赵普坚持,像当初面对赵匡胤时那样的坚持。但赵光义更坚持,两人对掐了很久,赵普输了。侯莫陈利用被除名流放,并且抄家。但是马上又下旨不抄了。" J2 S# a3 Y# x& |( A# h9 s4 `+ C
  这个把戏太业余,谁都知道这人很快就会又回到开封城里,一切照旧。很好,赵普再接再厉,这次有了针对性,一些让赵光义绝对没法忍受的猛料出笼――侯莫陈利用在郑州时,接见京使时面朝南坐着,腰带用的是犀牛角加玉,并且还用红黄罗袋来配;抄他家时,搜出几张纸,上面写的都是宫廷密事……赵光义火了,大逆不道,甚至是要篡位!来人,把他给我剐了!
. v; ^& V* ]; j8 M7 i  但是刚刚派出去执行人,赵光义马上又后悔了,他再派个人去追,千万别杀。可惜,后面的这位跑得太急,马在一块泥地里崴了脚,等换马再追时,侯莫陈利用已经碎了……: O4 R/ q. ~9 {* P1 B8 D
  杀得惊险,过程曲折,可是干嘛赵光义什么都不在乎,一定要留下这个成都骗子的狗命呢?回头看一眼这个人发迹的时候,就会发现,那时正是赵廷美、卢多逊倒霉的日子。那段时间,赵光义龙腿欠安,老命不保,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y; t5 _  D, t
  这个人的得宠,就是因为他的“幻术”,宋朝的君子们所不了解的民间治病偏方。赵光义为了自己的生命,当然要一再地对他忍让。
0 @5 T: I% k+ b8 K+ Y) F5 {  可这不是赵普所想的,他看得很远,在现阶段要为宋朝重整河山,但帝国更需要未来。一个年青人正向他走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22: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53)( V, J  W5 t$ a' k: c6 Y6 N+ X
  . n+ _% k; y0 y% O* g! p% m8 k
  准王储、开封尹、许王赵元僖。/ `) ?' f: P3 |1 D
  当赵普这次上任时,元僖做开封尹己经一年多了,但是他的地位却并不稳固。以前他一直都活在大哥元佐的阴影里,一年多的时光,他的根系还远远发展不到朝廷的各大角落里,更谈不到什么个人威望。何况还有种种迹象都表明,他老爸还时不时地会想念着被幽禁的长子。还有他身后,那些弟弟们也同样都长大成人了。( V* g, n  R  h0 S! N: \9 c
  前有狼后有虎,必须都除掉,可还得要做得正大光明、为国为民,这就是元僖面对的课题。而唯一的正解就是第三次重现江湖的赵普。
5 s5 W' V7 w$ B2 \, S( {  元僖是个真正的聪明人,他懂得和英雄站在一起,最起码也是条好汉。他选择积极支持老同志的工作,当赵普为国家操劳时,他每一件事都尽量参与,全力配合,这样当成绩出现时,开封府尹、许王赵元僖的形象也就随而高大、庄严了起来。
% M# K8 u( A& O) l+ [2 l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绝妙的好处。那就是赵普和他大哥元佐的关系。赵普得势,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曾经把他罢免的死敌,捧赵普就是打压元佐,妙不可言,不必亲自动手,甚至不必打招呼,元佐就彻底地死定了。
9 W3 k* }0 D: ~) s  {+ _" C% j  就算这样,元僖仍然没有满足。赵普虽强,但毕竟老了,年近70的老人,随时都会倒下。为了安全,他又给自己下了双保险,首相赵普之外,次相吕蒙正也成了他的盟友。说一下这位宋朝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宰相,真不知道,他的命为什么这么好。一张考卷让他成了现任皇帝的宠儿,更让未来的皇帝也对他主动微笑。那还等什么?
# V3 T& G! j9 ?' y1 i' `$ D% W5 I  伟大的王子我爱你……好了,他的幸运在这时达到了顶峰,至于顶峰之后是什么,人人都知道。
- B" f' g! C2 m3 X: s' y  从这时起,这三个人紧密配合,以赵普为首,在近一年半的时光里,除了前面所做的三件大事之外,还至少搅黄了两次赵光义的好事――第一次,雍熙三年的北伐失败之后,赵光义要立即就扳回劣势,在雍熙四年就又要出兵雪恨;第二次,到了端拱二年,也就是黑脸尹继伦砍了耶律休哥的下一个月时,宋朝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彗星,而且根据彗星的来去方向,宋朝的高人们得出结论,这是大吉之兆,“合灭契丹”。赵光义大喜,立即决定再次北征。* S, S9 I$ |6 E: s; l2 y* `
  这样的事,被赵普等人否决。想想当年的形势,除非彗星老大是想让宋、辽两国的君主直接对决,由大腿囊肿患者赵光义PK16岁少年耶律隆绪,不然似乎大宋的胜率可真的不太高。% @  |0 Y4 c  Y$ i; l+ s( j
  1 r* e1 O+ Y$ p
  连载(354)
1 a! P. w1 g5 q$ a& [  
+ b2 ^1 v+ w/ q$ t  但是自然法则是没法抗拒的,赵普迅速地衰老了,他最后做的事,是给宋朝留下了一笔最珍贵的遗产――人才。
- i6 o& S$ f7 Q+ y2 ?  代州张齐贤在他的极力推荐之下,从边疆回到了开封,被任命为枢密副使,从此这位有勇气且坚定的书生进入了权力中心,开始参与制定宋朝的重大国策。
. p# j$ ~2 I2 }9 P, s. V" w  另外在他实际任职的最后几个月里,一位貌似和他一个类型的年青人崛起了。他叫寇准,这一年才29岁,但是资格已经相当老了,因为他中举之时年仅19岁。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赵光义选人才,不仅要看学问,而且要看这个人的年龄。
1 }- t* U( G! q0 Z5 J  太小的不要,因为有些事,与聪明和才华无关。你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知道人生那些说不清,但是又必须得领会的东西是什么。
2 ?; L" e0 J. P( [2 U& V: r/ f  当时有人劝寇准,把年龄改了,多说几岁。可是寇准从开始时就显露了他的真面目――不改,难道我从现在开始就要欺君吗?8 W% g8 e/ w% P" E+ R2 O3 o
  这让赵光义非常欣赏。之后他让寇准在地方官上整整历练了10年,才调回中央,而回来之后,寇准立即就崭露了头角,而且让皇帝下不来台。他跟赵光义在大殿上说事,天生的硬性子,把皇上给惹火了,赵光义拂袖而起,准备退朝。可是寇准接下来的举动在宋朝300年间独此一份。
' j8 o2 k8 F! V' _1 D6 i- c3 L& u  他突然上前,把皇帝的衣服抓住,宋史中的原文是“令帝复坐,事决乃退”。老天爷,他命令皇上重新坐好,把事儿说完了再走!
, V- T5 u6 Q7 I: p3 y  这样的人,赵光义从来没遇到过。他事后,对寇准的评价非常高。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唐太宗得到了魏徵。但是历史证明他说错了,寇准对宋朝的贡献,远远大于魏徽对唐朝的贡献。; K0 X2 Y# Q$ C$ m# ^& B' f
  年青一代风华正茂,可昨天的太阳终于下山了。赵普在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的七月间,死在了西京洛阳,终年71岁。这之前,他不断地上表乞请致仕(退休),赵光义一再地挽留。他亲自写下了诏书,里面说――开国的功臣,只剩下你一人了(开国旧勋,唯卿一人),况且你不比他人,不要总说离开我(无烦固辞)。等到真正的大限之日,我们再说分别吧。
/ Z5 L, s. ~. \; A+ C! n  分别的一天终于到了,关于赵普,我们也用自己的话,来送他一程吧。
& a5 p  `2 T2 L  纵观赵普的一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风光无限,从一介平民,到开国宰相,并独相10年,这在历史的长河里己经是凤毛麟角,可以和秦相李斯、汉相萧和等等旷世人杰相提并论。之后他的命运也和这些人很相似,盛极而衰,站在了死亡的边缘,甚至随时会身败名裂;2 V% e9 f: o# }# Y8 e( g
  但是谁知道他还有第二阶段。这时他以一个纯粹的投机政客的身份重现,帮了皇帝也救了自己,从人生的谷底里硬生生地重回巅峰。这就彻底超越了他的绝大多数同类,让李斯、范蠡、文种、刘基之辈望尘莫及;
7 T, R& h9 H* `  可这还远远不是结束,赵普在他生命最后的6年时光里,才真正的有了他在中国历史人物里独一无二的身份地位。: o6 H0 H2 g' ~) }- `
  他不用权术手段,不要挟、不欺骗,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让从前的政敌、现在的皇帝都对他真心接纳,并让他的后辈们以他为榜样,使他的政治行为、典型的政治手法,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重现。这样的人,我们通常都叫做――绝世之人杰。
1 Z5 a6 q( w! L( A, k! ]  人,都有其生,有其死,但生死之间,能做到赵普的地步,自有人类以来,可说屈指可数。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22: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55)
+ f0 V0 }) I4 I4 s  ) d0 Y' b8 p  K; d
  赵普死了,他可能真的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所以归天后,大地上也有连锁反应。宋朝在他死的前后一年间,出了太多的事,让赵光义不光腿疼、头疼,最后连心也剧烈地疼了起来。疼得他夜里睡不着觉,写了首诗以作纪念。
8 J! L; K+ ?3 v+ T0 R# p; [  先说一年间,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的六月间,宋初第一名将、忠武节度使、同平章事潘美病死在边关任所,享年67岁。宋朝举国震悼,赵光义伤痛之余,追赠中书令,定谥号为武惠。
2 z: p+ D8 ^  _' ^' j- n  Q  潘美死了,宋朝开国以来,最强盛、最亮丽的名将之花终于凋落。对他,还需要什么总结吗?宋初拓地最广、战功最多、职责最重,而功赏却相对最薄的事实,已经足以证明他的人生、以及他的际遇。我只想说,他是一位真正的军人,正是因为他的纯粹,才造成他在官场中屈居人下。
/ T5 f# J/ v( B* U1 c* J$ v- {  这不是他的耻辱,这正是他的光荣。7 T! y. ^3 W9 W6 N
  至于他人生中唯一的那个遗憾,真的太遗憾了。可是如果真正的计较衡量,他无论如何也没有君子馆决战中临阵脱逃的李继隆那样恶劣卑鄙。
: @: k3 G: H" \! c% f  但是潘美也是幸运的,他打了一辈子的仗,在临死前的4年,还有幸见识到了古今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平戎万全阵。一定要说说它,因为宋朝的军事史是离不开阵法与阵图的。而这座大阵,就是一切的由来与大成。介绍之前,再强调一点,它出自宋太宗赵光义充满了军事浪漫主义的头脑。3 }! N. l) W4 L1 ~
  请看――“平戎万全阵”,由前锋、殿后、中军、左翼、右翼组成。总兵力达到14万人以上。其中主力的中军,兵力是11万。
6 V2 h4 O- D) o  中军,3座方阵并列,每阵一大将、各方5里、周长20里、计7200步;3阵间各相隔1里,阵面共宽达17里;3阵中,每500步设战车一乘,每车配备“地分兵”22人;每阵战车计1440乘,另配有“无地分兵”5000人。合计中军三阵共配备车4320乘、士卒110040人。$ }; \& k0 Q4 N
  此外,士兵们分别配备有拒马、长枪、床子弩(大型连发弩机)、步弩、步弓、刀剑、盾牌等武器装备。每阵还有“望楼车”(可移动的瞭望楼)8座,每楼有“望子”士兵80人。. q* |% s6 U$ E' [) s& F5 f( F
  以中军为点,前、后翼两军,左、右翼两军平衡分列。全部由骑兵组成,包括轻骑兵和使用骑枪、骨朵及团牌等装备的骑兵。
, I" L# V: l- a  左、右翼,每阵一万骑,合计两万;前、后翼减半,各5000,合计一万骑。另各设探马不等,有40骑,也有近650骑。
1 J7 ^: j7 x3 n% ^! F  综上所述,可以说这是面面俱到,攻防一体的完美阵型了。赵光义非常得意,他把这座大阵以高级军事机密的形式在雍熙四年,也就是北伐刚刚失败时,发给了潘美、田重进等边关宿将。要他们仔细研究,立即实行,并且为了加强效果,还配备了精神教育课本――《将有五才十过》,一齐发放。' b* M+ @8 g* Q$ ?+ f
  不知道潘美等人看到这些东东时,心里是什么感受。该死,就算落在我这个超级军事菜鸟的眼里,这个阵法都有一个让敌人当场笑死的破绽。( |5 G1 N2 X# b- |4 P
  好大的一座阵,只算中军,就有17里的宽度,那么你得选个宽敞点地界摆放吧?好,地方大了,我是辽人我有马,我溜你两步行不?什么,你不跟?那好,我可走了,直接奔你的老巢开封;你跟,你也有马?好啊,一共是3万骑兵,那你就来追吧,小心你脱离大部队,先被辽国骑兵吃掉!
) a! S1 w5 A& H  |2 u3 w  再之后,这座大阵的精妙之处就完全显现了。要胜利,只有一个办法――辽国人你不许跑,不许退,咱俩立定脚跟,就这么对掐!8 J- [& M5 R% [8 U# O
  那么宋朝就赢了……朝闻道、夕死可矣,潘美厮杀一生,临老当了皇帝的学生,或许真的很幸运吧。但这就是人生,“担当生前事,莫计身后评。”潘美,一路走好。0 R0 z4 \. j/ o
  
1 ^, k; E+ t6 C: f* x. u- E& G  连载(356)6 a4 J# N/ i7 ^: l/ d
  ! Y% R$ F8 q; h
  宋朝的房梁接连倒塌,辽国人不断地发兵生事,可最有活力的,却还是西夏。那片土地太邪门,谁到了那儿,马上都活蹦乱跳,跳起来就没完没了。% ?, E7 i$ }. Y9 u& D; a
  李继捧和李继迁联袂演出,两个党项人把宋朝和辽国都看得眼花缭乱,头晕脑涨。
* A) Z) R2 o2 @) i! T) x' A' t& {  先从李继捧回国开始,昔日的大哥威望还在,李继迁角色回归,重新当小弟。可是时间稍微长了点,他这些年努力的效果就出现了。主要就是他的妻子们。' Z2 w, k! b. v& ]3 ]8 ]3 l
  李继迁的老婆没有一个是白娶的,辽国的公主不必说了,其他的都是当地党项贵族豪强的女儿,妻妾成群,也就是老丈人成群,就是领地、军队、物资成群!
- k5 n: i% D" `* u6 W0 `5 p$ n" l  他先给了李继捧一个笑脸,顺便捞了个大宋的官儿做。可只有一年多,他就原形毕露,直接挑战李继捧的大哥地位。没办法,草原沙漠上强者为王,李继捧只有应战。战场选在了安庆泽(今内蒙古乌审旗西).。
" C3 e6 e% L, ?  这一战的目的很明确,战场很开阔,场面也很壮观,只是结果太搞笑。李继迁都郁闷死了,正在玩命厮杀,眼看大哥到手,结果乱军中突然一箭射来,正中他的……屁股。那可是箭哪,至于屁股,别管是赵光义的还是李继迁的,都是肉做的。6 [6 k" }* \# T& H/ T
  李继迁落荒而逃,安庆泽之战就这样输掉。回到老窝,李继迁面朝下趴着(没办法),想来想去,还是得找老丈人,只是这次找最大的,向辽国史上最伟大、美丽的太后求援。太后一听,啊,还有这事?这还了得,马上给了李继迁一个天大的安慰――李继迁,我任命你为西夏国的国王!看谁敢不服?!
/ Z! q- b% U% W( G  p  h) p  李继捧不服,你有辽国,我有大宋,干嘛服你?何况就算为了开封城里的妻子儿女,我都得跟你掐下去。于是李继迁卷土重来。要说番种的确和汉人不是一种猴子变的,赵光义屁股中箭,从此终生半残,可是李继迁转眼就能爬上马,带着大批党项死党重新杀到李继捧的老巢夏州。+ d- J% @" G$ V! D0 H
  李继捧挺不住了,他向开封求援,那时赵普还活着,很简单,就近派商州团练使翟守素出兵,一个小小的李继迁,你比当年的北汉、南唐又怎么样?结果李继迁真的是很乖很识相,宋朝的大兵将到未到,他宣布再次投降。
7 O' W% ?4 U) ?: `% }  这次投降的代价是,他也被改名了,从此叫做赵保吉。
) E6 D9 I( V  D! K9 u  似乎天下太平了,两个姓李的重新变成了一家子,大家都姓赵,从此和气过日子吧。但是西夏人永远有花样,这次是李继捧,这位老兄不知是吃错了什么药。可能是小吉吉把他在大宋的特权抢光了?还是他也想要个辽国的公主?不太清楚,反正他在小迁迁改名为小吉吉的3个月后,就向辽国投降。
+ t1 @( \- a- F  {4 v5 R) p  萧太后很慷慨,公主是暂时没有了,不过也给你个高官――西平王。怎样?比大宋给的高吧?! |& D5 S+ C; f, R: b) H2 u
  不怎么样,李继捧被激怒了,小迁迁现在都是国王了,我才是个王啊?萧太后,你太厚道了,你不知道,小迁迁现在也是大宋的人了,你真的不知道?7 |3 J! v9 A1 Z  `" n9 a
  结果萧太后大怒,混帐的党项小白脸,娶了我辽国的人,竟然还做了宋朝的官!这绝对不能容忍,她立即派出大将韩德威率兵前去问罪。  s# `5 r( W9 j3 ?8 C! ?+ [9 X, A" t
  李继迁演砸了……他缩在老巢里不动弹,辽国的姐夫来骂人,随他去吧,我生病了,不见客。于是韩德威只好把气出在其他的党项人身上,在灵州附近来了个传统的运动项目,打了场草谷,然后回国交差。
4 }$ W  N8 \# U( z  g# t$ _  怎么样,以上就是党项人的有奶就是娘,奶多的才最亲的坎坷找娘经历。这一切都结束,再过了4个月,赵普才死。( P/ |; Q: n$ K
  这时赵光义的腿己经开始疼了――侯莫陈利用碎了,正常的太医真的不太管用;他的头也疼了――赵普、潘美死了,朝廷内外都崩了顶梁柱,得再找人啊;可是远远没完,下面轮到他的心疼,疼得他寝食难安,生不如死。1 c, t& K) R: v) A- q
  他的骨中之骨、血中之血也不让他安生。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22: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57)
& ]0 d5 d/ n9 n7 _- j    E$ D2 n9 ?5 x" J$ z8 U
  话说,人类的感观很没品。有时格调越低下,人就越兴奋。往平常里说,就是辣、苦、咸等异味,反而让人舒服;往高深点说,就是悲伤、痛苦又成了潇洒、飘逸的近亲。另有一番魅力。* B  H$ L/ j0 B0 i0 v* J0 m4 c
  赵光义就是这样,他扛着巨大的朝廷、凌乱的琐事,外加不断的意外,一路向前走,人生在不断地丰富,这不也是一种美吗?. @( S# ?+ Y, f0 U6 z, F
  要善于在痛苦中找到乐趣,这才是男人。于是,赵普死后一个月,宋朝新书馆“秘阁”落成,赵光义就大显身手,以水平极高的“飞白体”为秘阁题匾;又一个月,他亲自到秘阁读书,并且把侍卫司、殿前司的高官们也都带去,喝酒、论诗,君臣同乐;之后再一个月,乐极生悲,他儿子,而且是最重要的那个儿子突然死了。
" W) V1 p0 g% ?9 e- `# q  准皇储、开封尹、许王赵元僖。
5 ?+ W. r. n3 K- z3 u  非常突然,此前一点征兆都没有。当时是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的十一月间,元僖这一天正常上班,可是刚刚坐在早朝的候见室――殿庐里,就觉得难受,难受刚开始,立即就支持不住,马上回家。赵光义随后赶去,元僖已经躺在床上了。他叫儿子,元僖还能回答,可是极短的时间之内,元僖就死了。
: U- ]& }* |+ g9 O) `$ M( @) }  年仅27岁。( v! l: s# [5 P$ I/ {5 \# v' I5 C
  赵光义亲眼目睹儿子死去,他悲痛欲绝,抱尸痛哭,史称“左右人等不敢仰视”。这一瞬间,所有的闲情都离他远去,所有的帝王心术,以平和安稳的外表镇慑中外的假象再也没法维持,他只是一个衰老、伤病的父亲……晚年丧子,历史可以作证,这一年他54岁了,真的己经到了晚年!
1 ^3 G7 B/ b6 c' `! C  何况这个儿子不比寻常,元僖勤恳努力,仁义孝顺,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和父亲一条心(不像老大),在开封府办公5年,工作上没出过半点差错,和朝廷里的主要大臣更是关系融洽,眼看着一天天成熟,正在变成父亲的好帮手,却突然间死了。
( a+ q. f) G+ M8 n( n3 n  万分的舍不得,但是终究还得放下儿子的尸首。为了追念,赵光义追赠元僖为太子,定谥号为恭孝,但是这算得了什么,父子至情,永难割舍,皇宫里的近臣们发现,皇帝整夜流泪,徘徊不睡,他写下了《思亡子诗》,反复吟咏,还给他们传看。9 \1 g( r8 E$ g2 q  S4 ]' f  L
  皇帝真的很悲伤!
4 Z, `4 i! P; n  但是转眼之间,皇宫里就传出了新的命令。把元僖主管的开封府、许王府内的各级人员销职查办;把元僖的妾张氏赐死,其父母的墓地捣毁,亲属流放,左右人等杖决免职;再把元僖的太子级葬礼下诏停办,降到只以一品官的卤薄出殡。3 h+ d* K- j1 j7 S  {' j+ C
  落差太大了,悲伤的父亲发疯了?
8 x& T' p0 ^- X% I4 x  ! z! o  p2 ^! h
  连载(358)
9 J" [9 A+ R8 t) r3 g8 g( }  8 _" ?7 ?5 j9 N: M2 E; O6 j: f) T* h1 c' g
  一切都因为追查。元僖的死法,落在对药品、尤其是毒酒非常有研究并且实践过的赵光义的眼里,特征实在是太明显了。+ T: b. f: Z6 z# ]9 W2 m
  立即追查,重案特办,他除了派出必须的御史之外,皇宫里最神秘、最有权,军、政两把都抓的大太监王继恩也亲自出马。还记得这个人吧,就是他在赵匡胤死的那天晚上,把赵光义领进的皇宫。/ U1 z* W: H, _$ a7 F
  案子迅速告破,赵光义知道了他想知道的东西,并且立即开始了发泄。其内容,就是上面那些突发的转变。至于为什么会那么搞,按照传统,内幕被分成了正史版和笔记版。& @6 M0 u3 x8 ?) a$ ~2 Y3 I
  先看正史版,这是规矩。但是它太短太枯燥,只有原因及结果,整个过程全部缺失。主要的内容出自《宋史•宗室二•元僖传》。那里面说,元僖死后,有人说,元僖有一个宠妾张氏,很霸道,仗着元僖的宠爱,不仅经常把仆人打死,而且给她的父母修坟,超越了制度本份。
% ?/ w. d8 E* _6 n2 q8 H  因为这个,赵光义大怒,派王继恩去查办,张氏被勒死,坟被砸破,她身边的人以及亲属都跟着倒霉。其余的内容就非常大路,直接和开封府、许王府的官吏任免流放挂勾,一点都不波及死亡本身了。
% V9 P2 K" S: F* h8 h+ B% j9 c1 J  综上所述,结论似乎就是因为那个张氏的一点卑劣的小性子,加上对她父母的孝心,赵光义就把一大堆人都罢免,并且把儿子的葬礼降格。- A! f' p7 N0 f, R4 F( T; P
  当然这太搞笑,宋人又在《资治通鉴长编》里加了点补充,说是“又言元僖因误食他物得病,及其宫中私事。”
+ b4 W+ N2 k. w. P+ k, P8 f  什么东西吃坏了,还有了点他家里的私事。什么事?再翻书,在《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里的《太宗皇帝•诸王事迹》里又有点发现。说是赵光义大怒的时候,要把元僖的所有官吏都抓起来严加审问,一定得把事情弄得水落石出。这时,一位官员找了个机会,对皇帝小心翼翼地说了番话,把事情遮了过去。
! r! v% B0 b$ ^0 t  左谏议大夫魏羽,他举了个例子。说陛下,当年汉武帝的太子,也就是戾太子,偷他父亲的兵权谋反。汉武帝对他的帮凶也不过就是抽了几鞭子而已。现在许王的罪没越过戾太子,对他的部下,也应该更宽松些。# L  M1 ?7 G( W  }9 _
  赵光义想了想,于是这件事里才没再死人。5 f% W7 C, M# g# N+ n$ b; B, X( C
  看这个说法,赵元僖的罪就犯到了相当的规模。戾太子当年是起兵了的,比戾太子轻点,那就是未起兵,但己经密谋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赵光义还真是很仁慈,仅仅是把葬礼降格,没有追加任何处罚。
+ y: N, p' W6 H0 N* n+ D  那么《宋史•元僖传》里的张氏就太倒霉了,她和她父母的超级大坟,完全成了赵光义的出气筒子,成了地道的无辜受害者。地位急剧下降,主角变龙套,不尊重妇女?2 T. {% t! o! X" W3 a/ o5 ^
  不要急,笔记版张氏智勇双全,威风八面,本想搞定大太太,却不料瞄准稍差了一点点……她是成功了0.01%的北宋武则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7-8 08:42 , Processed in 0.04070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