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ei_wei_1983

齐白石的画——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8 15: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18 15: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齐白石老人家最有名的没过于他所画的虾了,他画的虾,形神兼备,生动有趣,每只虾都是躯干透明,薄壳之下好像有生命再搏动,虾须颤颤,似乎要跃出纸面,栩栩如生。他画的虾多而不乱,只只都是活蹦乱跳的,因此他的虾价值高昂,画的价值多少要看画中有几只虾,虾越多价值越高,可见人们对他虾的认同和赞扬。当然,他画虾能达到如此境界也是十分不易的,他老人家从15岁学木工并开始学画,直到他逝世的80年中,他始终不放弃他对艺术的追求,每天挥毫作画,从不停止,他有一首诗很好的显示了他作画的甘苦:“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可见,如此的成就真的是很得来不易!他对虾的研究透彻也是其中一个非常大的原因。他养了一缸虾,每天仔细查看,反复琢磨。当然,他的虾也不是一直都是那么好的,他早期的作品并不成熟,属于摸索的阶段。到了80岁后,他的作品可以算是极品了,画的都是沉淀酝酿了几十年的岁月。也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发表于 2007-1-18 15: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18 15: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9 Z2 v/ U# |8 y0 F% K3 g6 n
6 H2 {5 b4 m% \# e5 H9 e! d1 Q$ s
[ 本帖最后由 爱在蓝天下 于 2007-1-18 15:14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8 15: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邮票
( Q, _8 n  w4 N4 q& {# E/ x " {1 U% p& [! K: J: @2 w" y
发表于 2007-1-26 00: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石老人画虾——舒乙

齐白石以画虾而闻名;当然,他是大师,几乎什么都画,白菜、桃子、牡丹、山水、人物,样样好,无一不能,无一不精。虾,齐白石不光画得多,而且是他的“发明”,他的“专利”,成了他的“象征”和“符号”。    中国现代文学馆曾为诗人阮章竞办过一次艺术展览,其中有一幅阮氏学齐氏的《虾》。虾画得一般,神来之笔是画上的那段文字。大意是:有一次阮诗人自己去赴宴,吃大虾,无意中数了虾身的节数,是六段,大惊,因为齐白石老人画虾是五段。他不信,又数,还是六段。于是回去查大百科,查海洋生物辞典,都说虾是六段。可齐老人的画明明是以实物为对象的,而且观察细微,远近闻名。怪了。最后,阮诗人的结论是:可见,权威也有错,可千万别迷信啊。    这段文字引出观众许多感慨,有人高声朗读,还有的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总之,大家都读得饶有兴趣。    不过,读了也就过去了,算是一桩艺坛趣事吧。    妈妈去世之后,我们整理她的遗物,在她的画框中发现一张齐白石先生早年的《虾》,不知是不是爸爸生前购买的。看了这虾,我们又大吃一惊。    原来,齐白石先生早年画的虾真是六段,不是后来的五段。    我琢磨,这当中肯定有重要变法。    记得妈妈曾说过,她亲眼看见齐先生的笔洗中养过几只小的活虾。年迈的齐先生对着笔洗默默地看,一看就是老半天。    对一位大师来说,这种凝视,与其说是观察,不如说是思考,是酝酿,是艺术升华的前奏。    齐先生在画虾上确实有重要的三段变法:第一阶段是如实画来,写实,宗法自然,更像写生;第二阶段最重要,不算“零碎”,虾身主体简化为九笔。所谓“零碎”一共是八样:双眼、短须、长须、大钳、前足、腹足、尾,还有一笔深墨勾出的内腔,这种结构便是齐白石的虾所独有的重要风格;第三阶段是画上的墨色不均一,笔先蘸墨,然后用另一支笔在笔肚上注水,把虾的“透明”画了出来,虾一下子就活了。   齐白石的虾由生活中的六段成了画纸上的五段,这包含了一个极重要的艺术原理:一定是五段的虾,在比例上在画面上摆出来最合理,最好看,最美。终于,五段由六段中飞腾了起来。   这个飞腾,太重要了,非常伟大,因为五段是艺术的真实,是一种超越,是一种非常,是比真实还美丽的璀璨,这就是齐白石变法的深刻。我揣摩,齐先生一定试验过,六段不成,四段也不成,非五段不成;于是,五段便成了艺术的必然,也衍生了一个有普遍艺术规律的美学原理。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升腾为美妙的精神享受———这就是创作。《人民日报》舒乙(2001年10月25日第十二版
发表于 2007-3-1 10: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晕 我怎么看不到?
发表于 2007-3-1 20: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用上传附件的形式而不是用链接的方法,才能长时间地看到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6-16 18:52 , Processed in 0.0448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