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18: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129)
3 }% S; J- U. L4 p+ c' V1 u  
5 e5 I1 Z  W2 N. [* L  事到如今,赵曙终于明白了皇帝是怎么一回事。那名义上是手握乾坤,翻覆天地,像神灵一样无所不能,其实要比一介平民更加受制于势力。
7 ~) W. {) i& |8 Y6 ^3 [  没有势力,就没有支持,没有支持,就失去一切。做皇帝的人,更加没法背叛自己的标签。为此赵曙只能下令把吕诲等三人贬出京城。但他清楚,这三个人是无罪的,犹豫再三,他叮嘱欧阳修,“不宜责之太重。”
- L, V0 N! h: Y) O0 Q  别太过份了。  x6 U! S% e! x  m  Z
  欧阳修没听见,赵曙的战争己经胜利了,他和韩琦的战役才刚刚开始。一定要把言官们彻底打倒,不然倒霉的就会是他们自己。可是谈何容易,赵氏王朝的政府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相互制约,在理论上谁也别想坐大。具体到罢免御史,就得需要两制官的配合。9 C5 p( r" ]% ~) ^( k; E
  宋朝规定,台谏官的任职罢免和两府宰执一样,都要有知制诰的诰词。而一但知制诰动用了封还词头的权力,吕诲等人的贬嫡就不成立。
% n7 L7 o) r5 ]5 H: x! u  有这个顾忌在,欧阳修还会听从赵曙的劝告,搞什么“不太过份”的事吗?那无异于自掘坟墓。当天他走出皇宫,在中书省里自己写了份贬御史出京的诏书,越过两制官,直接派人送到了吕诲等人的家里。他在赌博,赌的就是御史们的高傲。如果吕诲等人拉下脸来就是不走,一定要和他论个清楚明白的话,他就输定了。$ t4 |- t+ y8 W
  可那时,高傲清廉的御史们也会蒙上一层灰尘,他们在留恋官位,赖在京城,贪图个人的享受。欧阳修赌赢了,吕诲、范纯仁、吕大防都很珍惜自己的名誉,没跟他废话,静悄悄地离开了开封。但这只是赢了上半场,欧阳修仍然不敢放心。
* K! F  h% W: T7 `  还有另外三位御史没回来,在辽国当使者呢。两个月后,三位御史回来了,他们是吕诲等人的翻版,知道事情始末之后,立即缴回敕诰,回家“待罪”。这年的三月十七日,赵曙给言官抗旨事件画上了句号,吕诲等六人每人都得到了不同的罪名头衔,戴着这种荣耀,离开了污浊的开封名利场。
. S# E/ b. R8 j2 H- u  
1 g9 ?8 h! }( @/ M' M1 Q" s  连载(1130)
7 O1 O, n+ ~, T) K  
: ]! y3 u8 W; l/ R& y  j5 T8 e$ i  这件事有两个余波。一个是台谏大换血,仁宗朝仅剩的六名言官都下放了,谁来顶替呢?无一例外,都是韩琦、欧阳修的亲信,以及在濮议事件中赞成赵曙的人。
: S1 c# L) B; i$ f  第二个是司马光的命运。他是这次濮议反对派里唯一一个不受罚,反而升了官的人。前面说过,为了封上他的嘴,赵曙把他调离了知谏院,他很安静地去上班,直到尘埃落定,他才再次出现,要求把他和吕诲们一视同仁,都贬到外地。
5 `" h1 x/ H% W2 E  q& {  很动人,很公义。回想他在整个事件里的做为,没有任何一点能挑到毛病,可结果就是截然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
: c8 m. t- q4 ^  我们可以说,这是赵曙累了,他再也不想折腾了,同时就算立一个正面的典型吧,也没必要再打压司马光。可仍然太片面,纵观北宋官场,司马光的官场生存技巧是首屈一指的,这不仅在仁宗朝、英宗朝如此,就算到了神宗朝、哲宗朝,仍然无人能及。/ |# v; q5 P4 c0 ^- W' z' ^# J+ c9 m
  他是个现象,绝对值得深思。, O* ]# Z/ B7 Z9 \3 r5 h9 V
  回头再说赵曙。这时他虚岁36岁,正是一个男人风华正茂,精神体力都处于巅峰的年龄,可是临近年底时,他再一次病倒了。鉴于他此前一直得病,所以也没有谁特别紧张,没有谁预见到这是赵曙的最后一个冬天。3 M, h+ P  g+ `6 p# i' P
  他垮了,濮议事件耗尽了他的心力,这个过程中大悲大喜,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跌宕起伏,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尤其是这些他都要深深地压抑在自己的心底里,谁也不能告诉,谁也不能分享。他太累了,也实在是太敏感了。
( m& ]. y  b/ s0 O2 h: Q. s3 }5 a& a  他病了,在完成了最大的心愿,终于可以为国家来做些事时,他倒在了床上,连说话的能力都丧失,与外界的勾通只能靠一枝不断颤抖的笔。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8: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131)
" Y  d4 J9 v' P% G7 d  ; c: S  ~7 k* S) X. S. N
  这种情况对外界严格保密,只有最高层的几个宰执才知道。其中以韩琦最敏感,他每天都以交送待批的公文为理由,进寝宫观察。2 k  k5 B/ }2 a- r( o
  赵曙一天天地衰弱下去,他知道又一次危机到来了。之后史书中提到了一件事,被普遍认为是韩琦的耿耿忠心发作,为宋朝的下一代君王考虑。
) e( f. @' v: O  他某天走出寝宫,迎面看到赵曙的长子,此时改名为赵顼的原赵仲鍼一脸忧色地站在殿门边。韩琦走了过去,说:“愿大王朝夕不离皇上左右。”
9 |/ F+ K" _4 k7 h  后来的神宗不解,随口说,“这是人子之职。”: I4 t  ?; Q( A2 g, z
  韩琦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说了四个字。“非为此也。”然后赵顼立即就明白了。现在请问,赵顼明白了什么?浅一些的说法,这是提醒赵顼,他老爸随时会死,你要永远不离现场,提防两个弟弟,把该得的皇位牢牢握在手里。  d2 a0 j$ C9 F3 P. l% ]( A
  可是请问,赵顼身为长子,两个弟弟和他是同母。既长且嫡,怎么会被两个弟弟夺走皇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d9 |; Q7 X& E) E4 _0 Y: \9 h
  那么韩琦所暗示的威胁在哪里?把思路拨回到矛盾的原发点就有答案。他们仍然在提防曹太后,宋朝的皇位兄终弟及早有前例,赵光义就这么干过。考虑到赵曙本身是过继之子,登基后又表现得一塌糊涂,曹太后借机再立一个年长的皇帝非常顺理成章。
& n5 q! Z* L; I9 u, d  如果真成了事实,赵顼自然当不了皇帝,韩琦这三年多以来的混帐行为也会被反攻倒算。这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事,正因为这样致命,所以才有下面韩琦不顾一切的表现。
! J/ B/ h" t+ N$ k5 r  十一月二十一日那天,赵曙的病情突然加重,宰执人等紧急赶到。韩琦上前提意,考虑到您的健康,请册立皇太子。赵曙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略微点了点头。韩琦立即命人把笔递到赵曙的手里,赵曙千辛万苦终于写下了七个字。
& k0 A5 r3 h( q: S  ——“立大王为皇太子。”
/ _- P4 h* P. H5 S4 N8 G) e( B  大王,就是他的长子,人人都知道是赵顼,可这不规范。韩琦再说,“这肯定是指颖王,请皇上写清楚。”* A! b% c, ?' B: i" D
    J: Y, Y. o1 [0 l
  连载(1132)
! ]% I; U1 m! b6 g! A( D  
2 b9 b; Y. z: ~4 B; l% R5 K, b  赵曙挣扎再写了三个字,“颖王顼。”千真万确,连封号再名字,再无疑意。这时全场的重心瞬间转移,紧急召见翰林学士,进宫草拟圣旨。
) }6 q5 b3 @; d0 w2 `' }  当天的翰林学士是张方平,等他进来时赵曙己经进一步衰弱,无论他怎样请旨,赵曙都说不清楚。史书记载他长叹了一声,用手指在床塌上写画,张方平才明白了要立太子。
+ Y& A, _2 o4 {  g  事情重大,就算韩琦拿着赵曙刚刚写成的亲笔诏书,张方平也不理会,他一定要赵曙当面再写一次。万般无奈,赵曙只有咬牙完成。当他终于都做完后,在场的人看到,两行泪水在他的脸上缓缓滑落。' i$ k4 _9 a2 s/ l; i. N
  他为什么要流泪呢?
9 d" l' C  v2 R) s; J  史书里给出的答案是两位名臣的对答。走出寝宫后,文彦博对韩琦说,“相公看见吗?人生至此,虽父子至亲也不能无动于衷。”6 O2 z8 ^; H1 ]2 L4 T
  韩琦冷冷地回答,“国事当如此,有什么办法。”+ s8 x9 |- _' x, d9 C
  根据这个分析,赵曙是留恋皇位,想到病体难支要传位给儿子,他特别地难过。这让人想起了当年赵光义立太子时的咆哮:“人心皆向太子,将置我于何地?”他真不愧是赵光义的嫡系子孙,超强的嫉妒心如出一辙。可是深想一层,设身处地,就能发现另有隐情。1 s) ]  v8 W! ]9 ~* H' R  i4 Q
  赵曙是个贱人不假,可人之将死,其情也哀,站在他的角度上,才会理解到他的心里充满着留恋和哀伤。他平静地生存了三十年,突然间登上了人间至高点,这是福,还是祸?抛开国家、道义等外事,于他个人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呢?7 x& |7 R; ~+ q. k* Q* N
  人生,多像是场光怪陆离的梦啊!没想到这样快就醒,醒来后己将是百年身……史书只记载着冷冰冰的事迹,它没能记录下当天宰执们结伴离去后的福宁宫,那时空旷的大殿里,孤卧病塌的赵曙,他脸上的表情、他的心声,才是他真正想留给世人的东西。
6 E. e( T5 S; Z5 V3 O$ C  是满足,还是后悔,都无法猜测。能肯定的只有一点,无论如何,他死得都太早了。这不是说让他继续颠而倒之的折腾宋朝很有必要,而是他没有给赵顼,未来的宋神宗足够的成长时间。赵顼只有20岁,是此前除了赵匡胤以外,宋朝唯此一例的非正统皇位继承人。
$ T4 N8 Z( m) f  @+ ^* f8 v# T4 J* q  赵顼没在皇宫里受过皇子必备的传统教育,他不懂、不清楚眼前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宋朝的寿命超过了100年,它己经成了一个有自己独特性格的生命体,你不了解它,就没法适合它,更没法驾驭它。5 P' a9 O* ~1 m2 v# q% z# l
  非常可惜,赵顼直到人生的后期才渐渐地懂得了这一点,可那时早己太晚了……他会遗憾,整个汉民族都会遗憾,为什么赵曙会死得那么早。他真的应该再多活几年!! S* H& Y1 i. |9 B% ]) X5 T* }
  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正月初八,赵曙死于福宁宫,享年三十六岁。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22: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133)6 F6 f' l0 c& p5 o
  
: B: r; U; b5 }: p. ^& E2 z) G  终于写到了神宗朝,我有一个愿望,要把这段历史,这段在中国古代最乱、最无法辨别真伪的历史说个清楚明白。5 P, m3 v. r7 p9 m2 ~, }+ ~; _: `
  涉及到神宗、王安石、司马光、蔡京这些影响历史进程,转变整个中华民族国运的人,我再不想重复之前所有史书和近现代著作里的含糊其辞。说什么“变法的初衷是好的,王安石的学术是高超的,只是用人有误而已;神宗皇帝是有理想的,勃然振作的,只是做得太急,所以效果不好;司马光是大历史学家,尤其心术之正无可质疑……”
# ]. L* c& F$ c7 z  这些都是废话,是废物才能说得出口的。历史是门学问,它决不是什么任人妆扮的小女孩儿,谁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成。* Q2 O* v: j; T$ t* `* w+ T' @8 c
  因为史实就是那些,如果得出的结论有问题,只有两个可能——1,资料掌握得不够;2,揣着明白说糊涂,是另有目的,才刻意写成了歪史。
" `! F) A5 P! q* ]1 B# G$ |4 D  比如近代民国时号称圣人的梁启超,他写的《名人传记》里有一篇是《王荆公传》,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是力挺王安石的,其结果也是把王安石提到了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最高明最纯洁最无私最超能的政治家的地位。7 B8 Y! p- @* a, [5 E# X
  我有两点质疑。第一,这篇文章里错误很多,神宗朝的现在没写,先不论,在刚刚写完的英宗朝里,韩琦、欧阳修是怎样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梁启超在文章里对两人的评价是“濮议之役,韩欧所为,无丝毫悖于义理,而言者犹指为乱伦灭理……”8 K# U6 h2 q: _
  韩琦、欧阳修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一点点的地方是不对的。这话雷人不?更何况开篇时就把赵匡胤贬得一无是处,“……以区区一殿前都点检,自始未尝有赫赫之功也,变非敢蓄异志觊非常也……日未旰而事己毕。”我在太祖篇里己经详细地记叙过赵匡胤称帝前南征北战之功,在梁启超那儿都归零了。
1 b2 J9 G0 b1 ^9 O2 R9 ?3 ~* g  之所以这样,归咎于第二点,即写作的目的。
6 h6 f  V) F- E2 z" A8 s  梁启超是当时的新政改变派,在呼唤着变法,来改造满清,他处处为王安石唱高调,是为了给自己的事业找依据树形象,是有自己的目的。再比如与梁同时代的文学大师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也犯了同样的毛病。8 o  Q" \- K! s3 L
  他爱苏轼,视苏轼为偶像,他自身的生活色彩和追求也和苏轼暗合,所以在歌颂。$ w( p& z' g/ `: |' o! B  v
  我不一样,我只是个草根,生活在和平年代,写宋史除了满足聊天的欲望和买自行车的钱之外,别无所求。所以不想去歌颂什么,或者贬低什么。
+ r0 Q; [4 V! F) ~9 a0 O  我只想写出每个改变了中华民族国运的历史人的真面目。虽然这很难,在理论上根本不可能。4 B* t7 b( y% h, r
  
5 }; I) l, F7 F, N. f- N. u/ J  连载(1134)
: {/ N5 n$ w8 w4 n% t* B7 l, M  
9 T) R) q! G2 w. X7 `  为什么不可能,就是历代研究宋史的人的噩梦了。《宋史》是中国历代史书里最杂乱、最不可信的一部,很多人从情感上把它归罪于第一次使汉民族全面亡国的蒙古人。因为蒙古人野蛮粗俗,不尊重战败国的文化,随便乱写,反正他们能打,写错了能把他们怎么着?8 {% C% x& S. K% F3 b, t
  这样说,就冤枉了他们。其实都是汉人自造孽自身受。就跟北宋亡于金国时,金兵只在撤退前才冲进了皇宫一样,此前所有的抢掠,都是在外城开价,由宋朝的汉奸们自己搜刮。# h& e/ y& H8 K$ [
  《宋史》的错乱也根源于此。' H. A( x6 T; U% N& K: c1 u
  研究宋朝,最好的资料是各位皇帝的《实录》,这是官方最权威的资料,记载着帝国每一件重大的事情,乃至于皇帝、大臣的每天言行。其它的如《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个成于元朝,一个在宋室南渡之后,从根本上就没有足够的准确性,所以宋人的各种私人笔记,也成了官方信史的一部分。
1 x6 I4 n# U7 n& |  那么提问,各位皇帝的《实录》都完好无损,是不是宋史就一清二楚了呢?不,仍然是不。从第一本《太祖实录》起,就被一改再改,面目全非了。其中改得最可怕的,就是从神宗朝起。
4 k% P% T, ?5 ?, J0 v  《神宗实录》前后一共被改过三次。
( v+ `: \, t9 K  第一次在元佑初年,由范祖禹、黄庭坚、陆佃等同修,写的过程中就吵成了一片。黄庭坚说:“如公言,盖佞史也。”2 S$ \5 I6 \( j/ G% O- @) [1 {, H
  陆佃反驳:“如君言,岂非谤书?”/ ?* T% g3 R. W1 G; R+ W+ A
  这里有个参照点,陆佃此人曾经是王安石的学生,但不赞同新法,连他都看不过眼黄庭坚等人对王安石事迹的篡改,这本《实录》的可信程度可想而知。
- R% A9 }! A, [9 q+ q4 B9 r  第二次修改在绍圣改元时,当时神宗的儿子哲宗在祖母死后亲政,怀念父亲的事迹,要为神宗正名。他命令国史院把范、黄、赵彦等人找回来,问内容的依据都在哪里。这几个人的回答超级雷人,“各称别无按据得之传闻”,都只是些传闻!
' B  i) a; `: e5 V: @  哲宗大怒:“文字己尽见,史臣敢如此诞慢不恭!”
1 l  l: P) W  d  d" G# a: e' M5 }4 {2 k  于是命蔡卞等重修,蔡卞版的《实录》取材于王安石的私人日记《日录》,他把元佑版本涂改很多,以朱笔抹之,号“朱墨本”。成稿后,是第二次的《神宗实录》。
8 e6 m$ w0 W7 l  徽宗时想第三次改,可惜金兵入侵给耽误了。直到南宋时绍圣四年,才由范冲再改。范冲是谁呢,他是范祖禹的儿子……这30多年来元佑党人被折腾死了近三代人,怒火积怨己经上升到了不共戴天的程度,还能期望谁能公平公正地说话吗?7 F- g2 n. ]* j% i6 m8 G
  现在流传下来的《宋史》就是根据范冲版的实录而成,前两版的和王安石的《日录》都己经散落人间,再也没法搜寻了。所以说,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讲,没有任何人能把当年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来说个清楚明白。我所能做的,就是把现有的资料层层剖析,分出真假。; g4 p/ T: z9 a2 E& x
  然后……扔开所有的套话废话,把我想到的都告诉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22: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135)
* K/ `8 ~; \! K* {: P8 }  
- T  V- E8 |0 C* r4 t: Y# T* F  神宗赵顼是宋朝的第六位皇帝,客观地说,与前面的五位相比,他是最不起眼的一个,我指他即位之前。在他前20年的生命里,没有任何一件拿得出手的显赫事件。除了他出生时的祥瑞。7 o  o' f2 P) N7 w, I* a
  比较恶搞,他出生时祥和的光芒照耀产房,大群的老鼠出现,吐出了大片大片的五颜六色的气体,多得就像厚厚的云层(祥光照室,群鼠吐五色气成云)。. {0 M+ b6 u$ C1 q8 @4 G) @1 x) X$ J
  我无限的崇敬神宗他妈,未来神勇无敌的高太后,她当时没被呛死;更对宋朝的史官膜拜N次,谁都知道这是瞎话,他居然能想到用这个,真不是一般的人物。% D# c* G; i4 X7 o8 Z
  接下来的事就是说赵顼是个好学生的各种例子,比如理解力强,能举一反三,尊师重道,上课前给老师行礼,再或者注重仪表,酷暑时节仍然穿戴整齐。等等等等,实在让人很烦。这些要是宣传他是沈阳市铁西区轻工街某小学的尖子学生倒是蛮够。! L/ M" a+ Z* D+ \' W
  历代的史学家们应该钻研得更深些,才会挖掘出这人的很多的与众不同处。要知道一个人之所以会有自己的人生,看着每件事都有偶然的成分,可背后都隐藏着必然,每个人都如此,在中国历史中留下了深刻印迹的宋神宗陛下更是这样。
6 H: r; C% b+ d1 Z: P5 {; v  他即位时的年龄和赵匡胤当年离家出走时是一样的,都在20—21岁之间,这注定了他初期时超强的信心,我命由我不由天,想做什么都必胜!
' A/ \; N2 B' m. C3 u. [  至于他的性格,与前五位皇帝比较一下就会知道为什么会那样的强硬不屈。赵匡胤抛开不算,他天纵其材,无法估算。赵光义之所以会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是因为在成长期间他哥哥外出游荡,家里他是老大,没说没管的养成了独力精神。1 D; ?: b: @5 W* ]1 `5 @
  赵恒挺惨,强硬的父亲总会有乖宝宝型的儿子,他的温和宽厚一方面是天性,另一方面也是从小养成的家教。
9 V/ `+ m& f5 T  _  赵祯更惨,他妈妈刘娥纯粹就是个暴力型的,赵光义怎么说都是父亲,管外不管内,刘娥可好,每天恨不得28小时监视,各种调教终于成就了一代仁宗……, w$ R$ o; `: I. Y! s. @
  
0 Q' R. y, p- J( A" W7 e, Z  连载(1136)
0 M4 q! l/ D$ B% \  ( t; p4 }& d& c  z
  英宗陛下就不用说了,30年里战战兢兢患得患失,心理早就失常了。这样的人对自己用心太多,事外的事,包括儿子都会放得宽些。4 y" T) L: t( P, p( Y; ~1 V" E( L9 d
  神宗的成长就是这样,一方面环境宽松,一方面教育更平民化。这是个最重要的区别,培养一个皇帝,和培养一个贵族子弟,用的不是同一本教材。尤其是他生长在开封城里,比赵恒、赵祯都更接近民间。
! X4 x7 \+ I  l6 D1 X  他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至于怎么改……那是另一回事。+ _" f# Q) \5 N: G+ m
  前因先说这些,看他当上皇帝后最先做了些什么。第一件事,怎样给他老爸送葬。不管赵曙同志这一生活得怎样,他至少是位皇帝,是历史上最富裕的宋朝皇帝,总不能随便埋了了事吧?那样影响不好,您不孝顺的。对此神宗先把三司长官叫来。
0 K+ ~' v% e6 B5 ^/ X  来,查查帐,看看我们有多少钱。只见三司搬过来像山一样高的账本,陛下您瞧,这里一笔笔都是进账,都是钱。神宗很高兴,下面的一幕就足以让他吐血。账本里都是钱,库房里却连根毛都没有!
- Z" Z" d* x2 r  以刚刚过去的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为例,年总收入是116138400两,非常好,要知道后来明朝一年的总收入只有几百万两而已,但是支出却是……12343100两,己经入不敷出有赤字了。这还不算完,还有零星的支出,史称“非常出”11521200两,几乎是全年的国民收入总值!2 T& z. G+ S8 G; K3 v: V0 W
  这也就是说,一年的支出是当年收入的两倍。
$ [) A) W4 b) v6 `" g' m# [  这是人过的日子吗?至于怎么搞成的这样,以后细聊,现在是年青的神宗捧着脑袋在龙书案上卧倒,搅尽脑汁得想出辙来。
3 k2 ]6 z& K9 \, [  没办法只能节约。英宗的治丧费和神宗自己登基的恩赏钱都大幅度缩水,只有以前仁宗的三分之一。勉强咬牙把这些钱花出去,剩下的神宗紧紧捂住,他发布了两条命令。第一,从现在起请大家把裤带勒紧了,国家没那么多钱乱赏乱花;第二,大家做些你们最爱做,最擅长做的事——进言。! q6 R4 A! P" |" r& b2 T
  每当宋朝有些风吹草动时,进言就会发生。有由皇帝提出的,有臣子们自动发言的,内容很广泛,从对外战争、民间暴动、皇帝休老婆、天上闪流星等等等等,有事就可以争论。这一次神宗要求的是,“论仁宗、英宗两朝积弊。”
: t5 m0 T3 K" p5 m' j  这是篇大论文,其实也是老生常谈,这种课题太常见了。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他提出这个议题的背后有什么目的。9 b) _8 X* d* G+ O! Y# e
  在这时,没人知道他会是“宋神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22: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137)
$ ^. G" A+ w6 e' v  
, Q* d9 U& {; c$ g  这次进言的焦点聚集在几个人的身上,张方平、韩维、吴奎、韩琦、司马光。这不是偶然的,每个人都有被关注的实力、根源。
0 @0 O. w, b  t0 J. Y  张方平是实力派,他主管过三司,治理过地方,说财政,他是从仁宗朝开始就稳居前三名的人物。他的奏章里开篇词就石破天惊。他提出钱是国家最重要的东西,没有钱就没有一切。这和儒家的传统思想彻底对立,接着他又提出怎样省钱。" ?0 Z" Z4 p7 j/ W) D
  就是他设计了英宗的葬礼花费,给神宗大大地省了一笔钱。这让神宗很欣赏,只是接下来就熄火了,张方平对国家以后的整体理财思路没有大方针。归根结底,他是个执行者,有各种各样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却没有宠观设计能力。, O, |7 W7 L1 ]1 `1 _7 g
  吴奎,他是原枢密副使、礼部侍郎,因为欧阳修在濮议之后被罢免了副宰相职位,他升入东府接替了位置。勉强算他是实力派,可是从奏章来看,除了文笔差了点,就是欧阳修本人写的。
* O# {/ Z5 K1 C! D# T/ D6 N& G+ T& Z  吴奎一味地强调君子小人,什么帝王只要判断正邪之分,让小人滚远点,君子得高官,那么天下自然就太平富裕了……神宗对此打了个哈欠,爱卿说得有理,下去洗洗睡吧。
. x, B& y: \) p0 y. p  韩维是根源派,他是神宗还是王子时的亲信,亲信说的话永远是神秘的,他的奏章可以忽略不记,基本上就是张方平和吴奎的读后文摘,,真正的内容是他和神宗背后的交谈,我们以后再说。
8 C  \# T5 B4 N( Z' j4 k3 {  接下来的是韩琦。首相大人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他的奏章是一封辞职信。他说,按照惯例,前朝首相负责大行皇帝的山陵事(安葬),事毕之后必须辞职。何况现在年岁大了,身体也不好,请允许我到地方上养老。: K7 s8 a$ O  T1 Z( |# H. H
  韩琦今年整60岁,花甲之年了,转眼间庆历名臣变白头。很显然,他辞职的背后有很深的潜台词。这几年里他树敌太多了,再不激流勇退,小心没了下场。7 N7 z2 B7 H; p% e5 X$ A3 V
  韩琦在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九月间,以使相身份出判相州(今河南安阳)。他的故事还没有完,不久的将来他会再次活跃起来。
  ^- Q! S8 T! E0 o6 z  + L0 k+ M6 `7 c8 U; L3 U5 T9 ^
  连载(1138)
& j8 r7 t! y9 ~& Y8 o5 ?  7 Q/ J  B. n* r$ H* r0 K: W+ }
  又剩下了司马光,这永远是个独特的人。事后来看,他在这件事上和上面的人都不同,他留了个心眼。他写的第一封奏章简明扼要,只说了三点。
6 M  A9 v' B0 ]9 D! w  1, 官人;2,信赏;3,必罚。
4 ?6 y8 l* L4 [& x  他郑重地说,历经仁、英、神三朝,每个时代,他都用这六个字报效国家。字数虽少,却是他平生所学的全部。
6 |1 p! f; E, {* I" K* l2 v5 e$ z  神宗有点发呆,建于司马光的鼎鼎大名,和以往种种的神奇表现,无论如何也不能小看了这六个字,但要从这个六个字里找出来生钱救国的办法,好像还需要个向导。实在挠头,皇帝私下里找到司马光,说来点实在的行不?) S7 N+ [0 x, C. L. @
  行,司马光才说出了心里真正的话。他指出国家不是没钱,按年度总收入来算,己经是华夏民族有史以来最高峰的时候了,之所以出现赤字,问题在于乱花。司马光提议,要全面核查国家的各项支出,定出来节省的具体部门具体数字。6 i/ u( i& \$ s
  神宗的眼睛亮了,这和他的想法是一样的,司马光准确地找到了帝国衰败的焦点。接下来的事更让人兴奋,司马光立即投入了工作,他和滕元发配合,把现在的财政与仁宗时庆历二年相对比,迅速找出了这些年奢靡浪费的地方。
& S8 k7 k7 X- ^% [; I1 U  接下来做什么呢,20岁的皇帝摩拳擦掌,司马爱卿,明天朕就下令成立设置裁减局,由你任长官,为朕把国家的局面扭转过来吧!却不料如火的热情迎头就被浇了一盆冷水。
: h0 h6 f0 h2 q; {& h  司马光安静地说,陛下,我没空。3 }5 j7 B8 W: `1 J" o
  啊?为什么?请想像神宗惊愕的表情。
9 G" a- E8 f' e/ t  司马光回复以一脸的圣洁光辉。臣有本书要写,先帝曾经看过的,名叫《通志》。它详细记录从古至今所有朝代的兴亡之事,用来指导皇帝怎样治理天下。它是这样的神圣,又是那样的伟大,无论如何我都要完成它……所以,您还是另找别人吧。& o/ ^1 p+ y6 X7 T: K; w
  神宗凝视了他很久,终于还是放他走了。这片刻之间,这一对君臣对对方都有了些许的了解。司马光是滑头也是智慧有,他一眼就看出了神宗要干什么,这太冒险了,很像汉武帝早期时召天下儒生进京议事,结果儒生们一拥而上,大放厥辞,把武帝的奶奶窦太后惹火,把为首的武帝的两位老师残酷虐杀。
6 ?+ w/ c5 [2 u5 u7 p8 G* D  宋朝虽然不至于砍头,可活罪也难免。在这种时刻,他只想“不问苍生问鬼神”,至少也要站在一个超然的位置上,可以咨询,可以交谈,却绝不做第一只飞上枝头的出头鸟。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2: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139)1 V4 j8 Q" x- W) p
  & F# t) Y5 W, I7 g
  司马光走后,下一位是个不请自来的。己经64岁的富弼由儿子搀扶着走进了皇宫,他审请和皇帝面谈。老实讲,对赵曙父子来说,富弼是个搅牙的人,他是仁宗派、太后派,从来不是现任皇帝派。
3 l8 l2 S0 u. B' X( N, d! h7 {  他来干什么呢?神宗猜不出,但他很敬重有原则的人。悄悄地说,他和他的父亲赵曙完全不同,人间世就是这么的怪,“子不类父”竟然很常见。
0 F( o2 D- i7 u  汉武帝父子相异、李世民父子相异、赵光义父子相异,赵曙父子也相异。赵顼这一生永远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把百姓平民也拉到了士大夫同样的关心层面,这不止是在宋朝,就算在整个中华历史中都极其少见。! W9 P$ x5 s3 @
  他接见富弼。+ H( ?- s5 u4 d, G; t5 @
  富弼老了,白发萧然,身躯羸弱,腿脚有病,行走坐卧都要人扶持。可他的精神信念和从前一样,没有半点的改变。他凝视着年青的皇帝,说了这样一番话。
- C8 m9 T# X1 X) E9 _+ U- m  陛下,人主之好恶,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不可以让任何人知道。知道了,就会有人来迎合,在政治上会投机取巧,在物资上会搜刮百姓,国家就会动乱;您所要做的,要像上天对万物生灵一样,让百官由本性做事,谁善谁恶就都会显露出来。那时,赏罚分明,国家自然平和安定。5 O$ A' |0 [, \# `8 I
  大家认为这番话怎样?要说明的是,它在宋史中没有多大的分量,它被忽视了。历史证明,宋朝就亡国于此。宋徵宗赵佶喜好花鸟鱼虫,只这些零碎的“小东西”,就把中国的经济、民生彻底搞垮!花石纲、艮岳、九鼎等等等等,都是蔡京等六贼迎合赵佶的产物。: U! @9 e0 {4 M0 g9 [
  在公元1068年时,神宗领悟出了这番话的真实质量,他被眼前的这位庆历名臣所震撼,这不止是对方指出了皇帝心术的根本要点,更重要的是,他明白富弼为什么会特意进宫,对他讲这番话。% a: K# g7 H, ~% _  I2 w
  赵顼的这次求言是为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作准备,富弼站在官场的边缘,冷眼旁观就洞查了真相,这是怎样的智慧与经验。为了这一点,他才问出了下面的一句话。; w9 _6 O& o6 f% a( @8 A: a! q( o1 Z
  
( q3 H) e1 C% p5 M7 r) T- b% h  连载(1140)" K( G8 N5 o. ^' J, y7 T
  
4 g/ y0 U1 P- I+ D- T  这句话里凝聚了有宋以来100余年的沧桑与苦痛,但凡有点血性和自尊的宋朝人都日思夜想怎样改变它。那就是军事。宋朝自幽燕之役、雍熙北伐以来就一直没能扭转的屈辱外战记录。: X& c$ S* M0 ^, h4 \, ?7 w. L
  赵顼是个有志气的人,祖先的难堪就是他的耻辱,他公开承认赵光义是死于契丹人的箭伤,他不认可真、仁两朝以金钱买和平的方式,他要夺回燕云十六州,荡平西夏吐蕃,让宋朝恢复盛唐时的疆界领土,这是一个让汉人热血沸腾地追求了100余年,近来己经冷却了的一个伟大梦想……这时突然在一个20岁的青年人身上苏醒!' C. ?5 [+ h5 H  ~. f; p7 g# ?
  赵顼曾经身穿金甲戎装去后宫见曹太后——奶奶,我这样装束可好?出身武将世家的曹太后惊喜交集,一时间心里百味俱全,没法说出话来。/ B5 |. J, Y  Z) ]$ p) o
  这时他向富弼提问,以卿看来,边事当如何处分?
3 u9 K$ E- c* K5 {" r  刚刚说出那番至理明言的富弼缓缓地回答——陛下临御未久,当布德行惠,愿20年口不言兵!$ d  _8 }5 x' N, [9 f
  神宗一下子愣住了,这……这就是答案吗?以富弼之忠良,绝不会口出宦言,可这竟然是终极答案?!他一下子沉默下去,在富弼离开后很久,脑子里才形成了两个问号。% G; k9 C  t) s1 N: g
  一, 为什么大臣们知道了却不做?
/ T9 k) U# q6 x1 `- @$ A8 P7 P  这是指司马光,相信能看清国家问题的肯定不止这一个人,那么为什么就是都不出头为国分忧?
# o2 m0 B) R& F: }3 ~  二,布德行惠。这是指真、仁两朝所一直奉行的内外政策。不管是对内部的士大夫阶层,还是对外国的辽国西夏,都要既温和又打赏,无止无休地当老好人。: x$ R, v: P: }! J3 s* y; m) f
  这难道都不能改变吗?
* d, P8 j& }5 Z- V$ j  这些问题困扰着赵顼,说到底他是位皇帝,是个定大方针大方向的人,现在他指出了前进的方向——改革,改变现有的状况。可是要怎么改,却需要个大掌柜的。1 L- C  G9 G) y0 E
  那个必须得深刻理解现有状态,对每一个问题都明查秋毫。这只是第一步,他更要把扭转乾坤化为每一步实实在在的计划,让每一个平凡的官员、百姓都能理解并实施。绝不能像20多年前的庆历新政那样,精确地点出问题,却含糊了解决办法,最后一无所成,唯一的亮点就在于快速收手,没有后遗症。
$ ^8 a9 H" U, s0 D8 d7 }  这样的人在哪儿呢,查遍开封帝都,百年所养的官员精英尽在于此了,一个个都让人失望……这个人到底在哪儿?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17: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141)5 C$ S4 X7 W2 F$ y7 p/ ]
  
2 A; B. q1 s' L  这个人远在江南,近在眼前。说江南,此人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十一月十二日辰时。父亲名叫王益,是宋朝中下层官员,终生辗转南北,没有做到京官。这样就终定了这个人早年的生活。
9 `# J7 b+ _2 r6 L6 A; t; f. n/ z6 I  一,飘忽不定;二,学业自成。
* o+ [6 j# m% {; o; e  因飘忽不定,他可以大开眼界,从小就看尽了北宋王朝的利弊兴衰。因其幼年流走天下,父亲早亡,他必须自己研读诗书,这决定了他一生的学术根基,处世性格。
8 l$ d4 d/ e! W" z6 T/ p  他的心灵从来没有羁绊,孔夫子的儒家学说对他没有貌似神圣感的那种约束。甚至于他赴京赶考的目的都不那么“崇高”。他后来明白地告诉世人,是家里太穷了,得有功名,有工资,才能养活妈妈和众多的弟弟妹妹。% H6 d" F( P) a1 R3 g
  这人就是北宋史上最有名,也最有争议的一代名相王安石。
- t3 s) }7 r# B  王安石在庆历二年考中了进士,之后的官场之路走得极其独特,终北宋一朝堪称绝无仅有。如果要有个参照物的话,比如司马光,这两人的仕途截然相反,正是各自人生命运的写照。7 I$ H, U! k( s( \
  司马光中正博大,中进士、尽孝道、被举荐做京官、历经仁宗、英宗两朝最敏感的大事,如立皇太子、濮议等,处处站在道义的角度,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与宰相争,与皇帝争,树立起自己的模范形象,从此被视为君子的代表,正义的化身。- }9 {$ C# Z. h+ e
  王安石正相反,他谢绝了所有的机会进京,视功名如粪土,在举国争名夺利的世道中孤傲不群,宁可在乡下偏远的小地方当官。这其间他放弃了笔试,这是地方官做过一任之后的正常权力。他可以进京参与馆阁人员的筛选。
7 m4 L$ w/ A+ F1 g) X  以他唐宋八大家的文笔功力,相信唾手可得,不废吹灰之力。可他就是不。
' n4 d: {( R6 h- p" m* K- b) V  他还放弃了举荐。请大家回忆前文,从苏洵的求职之路可以看出,要得到名臣的举荐有多难。而文彦博、欧阳修这样举国一二人的举荐居然被他白白浪费了。
; ?1 E4 B7 l8 ~" X' x  
' H8 X! q9 r: _/ v3 s  连载(1142)
9 `. E/ j1 i# ~7 P  
0 [0 Y; K: _2 ?1 H+ s1 c' _  这是为什么呢?先不忙,继续看他的人生之路。嘉祐三年时,他终于进入京城,成为三司省的度支判官,之后进入馆阁,做到两制官中的知制诰。于嘉祐八年时因母亲去世,离开了京城。
) k3 J0 z' K& a; r, U% G  这六年期间,他留下了一封奏章,一件杀人案件的审理分歧,除此以外默默无闻。从那时起直到英宗去世,神宗登基,他都在江南悠游闲逛。
+ b4 u* g4 B5 ?/ W  }: I  再说近在眼前。- O- D6 L% T) N9 B3 D
  这就非常奇妙了,里面包含着王安石的本性到底如何的大问题。他是个百分之百纯洁无瑕,不使奸诈,甚至不懂奸诈的伟人吗?
3 N& _% b1 |. m) N2 ?. |  这是历代赞扬王安石的人的立论根基。
' n3 S9 A" |/ y" W# b# p  或者还是个大奸似直,大恶似善,一肚子歪门邪道的伪君子?这是历代打压王安石的最终目的。这两个180度大转弯的评价,都要从他平生一点一滴的作为上分析。这时就可以开始了。从他是怎么引起神宗注意的这件事上说起。+ E6 ~# k& R3 o  M+ G, w! o8 W/ }
  神宗早就知道王安石,就是他当王子时的亲信,前面说的韩维的功劳。韩维此人严正立身,是个让人肃然起敬的人,至少经常让神宗肃然一次。
+ F3 h7 c$ G" T$ Z( G  比如神宗和他聊功名,韩维拒口不谈,从一开始就掐断了谈话——圣人不谈功名,只说做事。事情成了功名自在,总抱着功名心去做,迟早成奸邪。
* L  t+ D" r) m8 _, w0 s- Z- ]  神宗冷汗。
* Q" X0 _7 h, T9 q, n, X1 v  某天年青的王子穿了一双式样新颖的鞋,没办法,开封就是当年最时尚的地区,人不时尚枉少年,奈神宗何?韩维看见了,冷冷地说了一句:“王安用舞靴?”3 {6 w& @. X+ r! x
  神宗立即脱掉扔了。
8 q  B5 _7 v( `! s1 [/ E' N  还有赵曙和曹太后较劲期间,韩维提醒神宗危机到了,奶奶要生气,赶紧去解释。神宗立即照办,替父亲去赔罪。这里稍加一句,神宗与赵曙截然不同,终神宗一世,对曹太后礼敬有加。* V; d: O: @* i9 Z$ R
  总而言之,韩维对神宗的影响很大,属于严侍益友那种。尤其难得的是,他经常对国事发表些独特见解,每次都让神宗目瞪口呆豁然开朗,这时韩维总会说。! W- j' D7 e2 w6 A
  “这不是我说的,是我朋友王安石的看法。”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21: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145)
1 ?( Y: Z5 b3 A- l! J4 l  . |6 P/ E( {; _  J; f& M0 N
  两相对照,可以看出司马光的硬度系数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可也不能就此肯定两人的高下怎样。凡事一利必有一弊。0 V( A( _9 Y& C# c/ P7 [
  比如王安石之刚强,硬则硬矣,小心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夕,一味刚硬,没法持久。而司马光余下的20%的妥协中含有一种难得的柔韧,让他比王安石更加坚忍。
5 |3 O/ k$ O1 d: o+ H% a  他注定了能比王安石能等,等到他翻身作主的那一天。
+ H9 j9 m5 n1 |4 q/ i, z  综上所述,不是神宗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王安石,而是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除王安石之外,所有的人都在回避,逼得神宗想做事,只能选这个人。但就是这样,王安石仍然没法立即得到信任和权力。神宗不是个一般的人,这个20岁的青年,远不是大家印象里那个凡事急于求成,做事毛毛燥燥的毛头小子,他谨慎得可怕。甚至可以说,变法之所以会有后来的结果,一大部分原因就在于他的“谨慎”。. y5 z& ~* G# ^- T" n
  他分两步来了解王安石。一是亲自对话,二是向大臣咨询。1 V( t# c, {' F
  历史里留下了很多的对话,比如神宗问韩琦,王安石为何许人也?韩琦摇头,让他当个翰林学士绰绰有余,进入宰执就万万不可。$ N( d( @- Y# ^3 h+ H
  神宗摇了摇头,没再问为什么。其实知情的人都知道,这两人有过节。韩琦在庆历新政后被下放到杨州,王安石是他的手下。很多次大清早的,韩琦发现王安石上班迟到,衣衫不整,连脸都没洗。出于爱护,他某次和颜乐色(从容)地说,年青人,有空要多读书,不要荒废了光阴。& ^9 N' Z7 Y$ x! g" t
  王安石什么都没说,默默退了出来。他清楚,韩琦是误会了,以为他寻欢作乐,通宵达旦。但他不解释,“韩公非知我者。”这是他当时留下来的话。
% ?# l! c6 a) L8 C/ P  在之后,韩琦当然知道了王安石勤奋好学,想收为门下学生。按说两人相差近20岁,隔了整一代人,以韩琦当年名满天下,这是王安石的殊荣。可他拒绝了。非知我者也,怎么可以朝夕相处?
* U! b2 y0 L7 z) F* q9 A9 t2 E  说得高傲自负,其实内里很简单,就是一个槽子栓不了两头叫驴,都是一样的狠人,谁也不服谁。: `! Q0 N; A5 J" q" F
  
! }5 I3 T3 U* z' j  连载(1146)
8 j4 J$ P; F% X# P; e0 W! k' e1 a  5 N* d" W! I- A3 n4 `7 O3 Q7 h# `
  接下来又询问了孙固、吴奎、唐介,内容大同小异。一致认定王安石学识过人,气量狭窄,只可做具体工作负责人,绝对当不了大领导。0 `6 B6 q4 M  q, m2 k6 h& ?
  关于王安石的气量,我们在下面涉及到具体事件时,再详细讨论。/ A4 i& g! n5 v' v" O, Y
  另一方面,神宗和王安石进行了好多次的单独对话。比如两人初见面时,神宗问,怎样治理天下?王安石答了四个字:“择术为先。”, I: G- `0 _  G4 e6 i& I. `) H
  “唐太宗如何?”9 ~6 t1 Q7 t; G8 F- c+ o" C
  “陛下当法尧、舜,李世民算什么?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只是后来学者没学会,才以为高不可及。”6 A- o: W5 J8 e, h5 G. }' \" w
  “卿对朕的期望太高了,我们共同努力,达到这个愿望。”8 W8 q0 @/ w! z% Q. f$ z6 Q- O* J
  这是互相谈理想。神宗以李世民为偶像,却不料王安石直接拔高到传说中最了不起的帝王那儿,让年青的皇帝惊喜交集。
) ~4 w( q4 a' n( ]6 t$ a2 X/ J  下面一段看似模糊,其实比理想更重要,它涉及到了实施阶段。
4 }9 m5 Q: K2 `# K4 {0 [  神宗说,“李世民有魏征,刘备有诸葛亮,才有后来的成就。这两个人,都是不世出的啊。”
, L/ R( A2 U% B' R8 Z& H  王安石摇头,“陛下能像尧、舜,自然有皋、夔、稷、禼等贤臣出现,至于魏征和诸葛亮,在有道之士看来,都不值一提。以天下之大,人民之众,杰出者所在多有,只看您的真诚到了哪个程度。不然,就算有那些贤臣,也会被小人蒙蔽,离您而去。”4 U2 Y/ C. R4 P
  “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无四凶。”神宗不同意。% K8 L; Q+ ~6 Q7 O+ k) a
  “正因为能看出谁是四凶,再杀掉,所以才是尧、舜。要是让四凶随意枉为,皋、夔、稷、禼这样的君子还能正常工作吗?”
( U* \( A1 T, _  r6 F4 T0 i  这是王安石在要求工作环境,神宗得像尧舜支持皋、夔、稷、禼一样支持他,并且除掉所谓的四凶,才能让他放手工作,大展才华。9 F. x" }+ L$ H6 J( m. w) E
  再接下来发生了那次熙宁变法前最著名的辩论。它起源于一次河朔地区的大水灾,当时曾公亮提议,眼下财政紧张,全力救灾。宰执人员们马上就要得到的郊祀典礼的赏赐,就都省了吧。这道旨意被送到翰林院,请各位学士大人们执笔。- S8 R9 P! z: i) ~" s% Z& K
  结果司马学士和王学士各抒己见,完全相反。
" ~: M+ t2 D4 o6 q  司马光赞同,节俭从官员开始,这很好。
8 k; K! ~  c5 d8 G7 s) d+ V0 i  王安石反对,说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形象工程。想当年唐朝的宰相常衮节省了工作午餐,被人讥笑,辞饭还不如辞位,根本就不配做宰相。何况现在国用不足,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问题并不在这儿。; \5 f" |- f2 E: |1 B9 p
  司马光摇头,常衮减少俸禄,总比尸位素餐的废物们好。现在国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物资不足,王安石讲得不对。
. U8 D5 w0 m% ?0 {7 O  王安石高深莫测的一面露了出来:“知道是怎么造成的国用不足吗?核心问题是没找到真正善于理财的人。”/ c" u2 ]% u( U' I5 u( P
  这句话是宋朝开天辟地头一次被提出来,就算在中国历史上,也只是有人曾经隐约地做到过,却从来没有上升到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来。& c& ?* w0 w) y, g' J
  神宗的眼睛亮了,可司马光却不信邪,他的的确确是位不世出的历史学大师,所有的事都别想骗过他。他立即就指出来:“你所说的善于理财的人,不过是按照户口、人头数目尽情搜刮民财而已。百姓穷困,就会沦为盗贼,这不是国家之福。”
+ B1 _$ e! `- }2 a" O3 `' ?  王安石非常平静,他下面说的这句话,如果真的做到了,他就是从古至宋,乃至于满清,最了不起的国家管理魔术师。4 G$ O" D+ K7 }& p1 `
  “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我可以不加税率,就让国家的收入增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6-26 13:18 , Processed in 0.03275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