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三角这个名字源于一部同名香港电影,说实在的,剧中的3个男主人公没有给我留下太多“铁”的印象,《铁三角》的片名更像是执导该片的3位导演徐克、林岭东和杜琪峰的写照。
" }8 }) v) {/ x3 r. c
8 ^! s' ?1 X" D% A& I4 q" [3 |5 V. |- E

' }7 \; { E. B1 Q0 `! E; |! f' C* a% g$ \
的确,同样都来自德国,又都同样名声显赫,在中国汽车市场,宝马、奥迪和奔驰无论是从市场占有率,还是品牌认知度,都可以构成汽车界的“铁三角”。它们是竞争对手,又彼此互相促进。它们推出的一系列重量级的产品正象是一部部精彩的大片,带给中国消费者在汽车世界中的一次次精彩的猎奇表演。但就在Q7推出之前,这个“铁三角”也有着并不完善的地方,起码在SUV市场上,宝马和奔驰的两足鼎立让人们多少为奥迪赶到一阵阵的惋惜,似乎这个“铁三角”中缺了谁都不那么完美。现在Q7来了,“铁三角”也终于更加牢不可摧,我们也得以有机会完成了此次“铁三角”的对比试驾。
3 E8 _ c7 V! h: b9 `2 D! |/ X/ ?% W0 F5 K! f) U3 z# |4 J
, `: z6 V7 S! K( w# O# x5 K* K
: \. D" d4 n* Y. P! E( z O$ w4 z; [8 d
宝马新X5) o/ z5 w; }& A2 E. R5 f9 B
/ v4 S& p- E0 @5 w* r! i- b
! h0 z# v; ?: r9 G
% s" Y4 W7 R+ V& Z4 k, \奥迪Q7
% n) k+ }( j3 v
( l9 w2 F! u9 ~* q
* M. @$ G1 U5 C% v% a
+ P8 E/ m) }: u# s奔驰ML350
- u* b/ @1 `. t4 F-外形设计4 [7 Z6 X0 ]. y' h% [! T3 O+ G; V
仅仅从外形我们就能清晰地分辨出3款车型对于自身品牌的不同诠释。宝马新X5要体现的是一种灵动与坚毅,精巧的车身配合多棱角的线条,让它浑身透着一股盛气凌人的态势。即使作为大型的SUV,无论是进气格栅的形状、发动机舱盖上的凸起线条、车身侧面的腰线,还是车尾部犀利的尾灯设计,都在贪婪地吸收着宝马3系车型的大量设计元素,所以即使是在静态之下,新X5都要体现一种跃跃欲试的动态之势。而奔驰ML350则因为头顶着“星徽”的光芒,更加注重永恒的经典造型,不愠不火的设计堪称SUV车型的标志,任何条件下,都能够不显山不露水地透射出奔驰的独特光芒。你很难从它的身上找到咄咄逼人的设计元素,但它又绝对充满着让你在第一眼之后还想继续看第二眼、第三眼……的魔力。
5 r! V9 p' ?% p( V' b相比之下,作为后辈,奥迪Q7则有着更加充裕的时间来让自己的亮相做到一鸣惊人,所以Q7是三款车型当中最具有“一见钟情”特质的车型。Q7拥有着一个有些怪异的车身比例——驾驶舱与身车的视觉对比,硕大无比的身上扣着一顶并不算大的帽子,加上流畅圆滑的车身线条,让人首先从视觉上就已经认可了它的“大块头”。而我们也还能依稀从Q7的身上看到保时捷卡宴和大众途锐的身影,也许正是这两个兄弟蕴涵的时尚元素让Q7显得那样的与众不同。3 U4 g# D1 D* Z& {) D9 J6 @# P
. K8 ^5 \3 Y8 _
% n3 ]# s, I2 F+ M 2 T" ]2 \6 U, ]6 q7 \: G
# E+ Z9 a! ]9 S. c新X5的内饰较为完整地保持了其轿车风格,中控台平行线式的布局透着浓郁的宝马元素,黑色内饰配合浅色座椅使得整个驾驶舱内的层次更加分明。& B6 l/ X, `; C$ d$ P
: i7 P2 n' Q- ^$ P: B4 h% }
( t4 J E# C5 x' q
4 |8 W7 A* [2 a: p, J8 `
1 B# r. G' H8 x" O& p2 zQ7的内饰同样具有明显的家族特征,柔和的桃木以及大量银色材质的应用,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对于豪华的定义。! Z Q4 w& C8 k! |1 D0 z
6 q+ Y! p. M) P6 X9 H1 ?, G$ f
; c% g) `: |1 w* c; K1 L. ~# B
$ l7 d9 v7 H( n4 D4 C
L9 s6 ?$ l( z奔驰的内饰在三款车型当中最为简洁,如果只看中控台很难想到这是一款高达百万的豪华SUV,独特的灰色材质也是奔驰的标志性元素。
4 r4 }, W, `- P! u( ` y-内饰布局) _! u; P8 ^( L) N8 m5 ~3 P
宝马新X5的内饰仍然像外形一样体现着强烈的运动气息,如果只是单纯地看内饰,你很难在它与3系之间迅速作出的抉择。内饰的布局非常精巧,即使是中控台上的按钮也并没有因为自身定位的原因而被刻意地放大,经典的平行线式的按钮布局同样延续着宝马轿车的经典设计。直观的感觉,新X5前部中控台的高度应该是这三款车型当中最低的,并由此给前排乘客视觉上带来更大的腿部空间效果。纯黑的内饰色调也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告诉驾乘者车辆的运动特性。虽然是奥迪家族系列中最晚亮相的车型,Q7还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明显地告知驾乘者自己的家族出身,任何一个稍懂汽车的人都会迅速地判断出其家族血缘——简洁实用。显然,Q7的设计者并不想在车内这个更加注重实用功能的场所中融入更多外形上的夸张元素,最大的看点似乎更加集中在了换挡杆附近,车内最大面积的桃木饰板被安置在此,更加温和的色调搭配以及精细的做工能够更加体现出车辆的豪华,尤其是车内地板上覆盖的一层地毯式的布料,让人感觉像是家里一样温馨。相比之下奔驰ML350则又是在简单上下了工夫,简单的中控台布局虽然在视觉上让人对它的功能性产生怀疑,并且降低一定的豪华气息,但是我们却能在方向盘附近找到更多实用性的功能按钮。也许豪华并不意味着繁琐,能够把奢华化作简单才是永恒的经典。' Y* R# X" ~1 e; u; a* S
3 i7 R: n/ |6 k. ?, n8 w
; F9 G0 Z! p2 j8 X5 m( q
9 a# y6 }* Q n, u6 y1 j. `
# [% s4 l4 H8 j& B , X5 B1 d4 i0 ?3 u* T4 ^9 P4 y" a( i
3 y" f, E) |( X' H6 R宝马新X5 奥迪Q7 奔驰ML350
! j" P# t$ [% b3 Q% f-驾乘空间- q s; Q, T9 G6 ~; u+ G
3款车型中,只有Q7的轴距达到了3 m以上,达到了3 002 mm,其次是新X5的2 933 mm,ML350在此项数据上排到最后一名,只有2 915 mm。这些数字也都能真实地表现出实际的驾乘空间,即Q7最大、X5次之,最后是ML350。在这里,我们只讨论一下后排乘客的驾乘舒适性。3款车型中,只有Q7提供了人性化的小桌板,并且提供了两个12V外接电源和独立的空调控制面板。而奔驰虽然也配备了两个12V的电源,但空调控制面板则就显得比较简陋。相比之下,新X5的后排乘客显然能够享受到更高的待遇,除外接电源和空调面板外,还增加了可视DVD娱乐系统。试驾车型中,也只有新X5提供了第三排座椅,但实际的空间表现,显然更加适合行李和宠物。说到行李空间,Q7行李厢地板下多出了两个不小的储物格,尾门面积很大,连尾灯都一起掀起来了,行李厢内部比ML350和新X5宽大,开口方正,但ML350的行李厢开口更大,地板也要低一些,装卸物品也更加方便。新X5虽然由于第三排座椅的存在而或多或少地牺牲了一定的行李空间,但行李厢门上下开口的设计也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使用搭配。
7 N! {7 ?2 O# b
5 f) H( {/ c# _) i8 s6 z0 N; l : Y6 R- `% L; z" |1 t/ K8 w
# N$ Q* z7 w+ }- B& i' V9 p
0 j* V/ F' G6 {1 `# r
8 {; X" \! J) ~$ d* z
宝马新X5 奥迪Q7 奔驰ML350 9 n; ?! I: l: G3 z

8 t H4 O2 L) ~$ @ 5 m2 R6 P4 l9 g5 u2 K: H
. ~$ J6 G b( h! G0 `: |& z
3 R4 q& y& R6 I- ]宝马新X5 奥迪Q7 奔驰ML350
5 t* N3 p# Z/ ~1 b-操作便利性" E/ B, g) _* X* H$ P/ D* u& [
3款车型中最为精巧的换挡杆设计来自于ML350,漂亮的怀挡设计,让换挡杆能够完全掌握在驾乘者的视线中,轻微的换挡动作甚至比拨动雨刮器还要简单,此外,方向盘的背面还设有两个手动换挡按钮,看不见,但摸得着,一旦熟悉了使用方法,便能得到一个小惊喜,驾驶者基本可以双手不离方向盘完成所有的换挡动作,非常方便。相比之下,新X5和Q7仍然选择了传统的换挡杆设置,位于中控台下部的换挡杆虽然在操控上没有ML350的那样轻巧,但好在大家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设置,操控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也许会更加适应也说不定。只不过新X5的换挡杆变得更加乖巧,小小的杆身并不需要很大的动作即可以完成所有的换挡操作,更为简洁的P挡设置与ML350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最大幅度地降低了驾乘者的手部动作。此外,新X5还有一个小小的设置令人称道,那就是位于前风挡上的抬头显示功能,不仅有车速显示而且还有中文的GPS指向功能,非常人性化。
, H* l: g l; e) I0 D2 p-动力性能$ a8 G. J$ \0 z0 B/ m. |# q- h
我们试驾的新X5搭载的是4.8 L排量的发动机,远远超出Q7的3.6 L和ML350的3.5 L排量发动机。虽然新X5发动机的各项数据要远远高于其他(参数配置图库)两款车型,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达到了261 kW和475 N·m。相比之下,Q7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为206(参数配置图库)kW和360 N·m,与ML350的200 kW和350 N·m比较接近。但在实际的动力表现上,新X5并没有带来压倒性的优势,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中高速的行驶中,后备动力显然要比Q7和ML350储备更多,推背感反而会在中高速加速时得到更佳的体现。低速下的加速表现则与其较大的排量不太相称,柔和的感觉甚至与Q7比较接近,整体加速感觉不够线性,低速与中高速加速有些脱节,表现为两种不同斜率的线性。3 S6 O! ~! A7 Q c
Q7则由于配备了无级变速器,由静止到高速的整个加速过程表现得非常线性,始终如一的加速度不会带来令人头晕目眩的感觉,稳定而没有任何换挡冲击的表现带来更加连续的加速感觉。而线性的加速表演似乎从静止状态下就开始启程,无论你何时深踩下油门,V6发动机都会积极响应,毫不犹豫就冲出去,发动机声音欢畅淋漓。但此消彼长,无级变速器带来无与伦比的加速稳定性与连续性,但在静止加速的推背感上却会带来比ML350稍逊的感觉。
0 h7 Z6 z+ F* g7 Z3 h) Y- e2 J相比之下,ML350那台著名的自然吸气式V6发动机急加速时也同样会发出令人欢快的声音,不过声音似乎要比前两者稍稍轻微一些,显得更加柔和,同样的加速表现有点三思而后行的长者风范,油门到底,它先是徐徐前行,似乎在确认你是否真要这么做。当然这个时间很短,一旦确认,推背感随之而来,8.8 s就能让并不轻的车身达到时速100 km/h。总体表现,ML350的加速性能在中低速时要强于Q7,中高速时略逊于新X5,在加速的连续性上与新X5相当,但略逊于Q7。
' `% @* n- [9 D% ~9 E# v5 j( N& e, U! X1 t. ^: c
, F( H) a4 D, f8 q7 S + \& Q0 m* Y Q% T% w% [5 b
% l2 m! ]/ s3 T( s' i$ h宝马新X5 4 Q) w2 D3 Q7 L% i- Z* u3 q
% J! K" [$ a7 P: L- f , U& K) x: P, l5 c9 h
' j$ c& }( M7 I* o, Y+ S
奥迪Q78 ^3 b9 }/ Q" m3 ^9 C( Y1 |5 C; b
S* D f# k0 D+ ]9 h: K! `. [. R

2 f# i$ [; K- I0 J+ n P. S: r5 W3 r# c2 d$ C- m- i4 A0 L% W5 m1 g
奔驰ML350-道路表现7 z2 x. ?: f3 |
新X5配备了宝马独有的主动转向系统,这项系统的好处就是方向盘的转向力道和转向角度可以随着车速不断变化,这项功能带来的便利性是Q7和ML350所不能比的,虽然它们也都在方向盘的转动力道上做了同样的工作,但是转向角度却不能有任何变化。所以,静止状态下的新X5在转向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轻便的力道加上几乎1:1的转向比例,倒车、掉头都会显得更加游刃有余。相比之下,Q7和ML350的方向盘则表现的更加沉稳,尤其是Q7,车身对于方向盘的反馈最为灵敏和精确,ML350则是在高速行驶时更加能够体会到转向的沉稳表现。
' z+ q' Z6 [, B2 C$ ^6 E- ?/ Z在恶劣条件下,3款车型也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性。Q7仍然是最沉稳,坐在车内最能够感觉出其大型SUV车型身份的,无论手上如何动作,以及道路如何恶劣,扎实的地盘都会表现的同样沉稳,没有任何过激的行为,驾驶者需要做的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图正常操作。ML350表现同样沉稳,只是在听觉上似乎要比Q7显得稍稍灵活一些,平坦道路上感觉并不明显,但在遇到沟沟坎坎时,显得更加轻快。相比之下,新X5则就显得更加灵动,少了一些大型SUV的沉稳,多了一些小型SUV的激进,还是公路驾驶更为合适。
% I7 W+ y2 d8 F( h3 j8 n% m8 d$ ?Q7和ML350都装备有底盘高度可调的空气悬架系统,在通过性能上要稍稍好于新X5。只是同样在舒适模式下,Q7的悬架表现和ML350相比仍然显得有点硬。而奔驰的行驶舒适性已到了无可挑剔的境界,各种道路下的均衡表现预示着它似乎天生为此而来。
$ c n' Q5 Z% y此外,恶劣条件下的通过性能还表现在车辆的四轮驱动系统上,新X5、Q7和ML350各自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四轮驱动技术,新X5的XDrive、Q7的quattro以及ML350的4MATIC。各自的系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但总体表现Q7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更为突出,纯机械化的结构可以感知到路面的任何微小变化而没有任何迟滞地作出相应的反应。相比之下,新X5的XDrive系统和ML350的4MATIC系统则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电子设备,在反应速度和可靠性上都略逊于Q7的quattro。
8 Q5 f9 m0 a) C( o1 W* T
) f: P* u- k8 n0 k2 {2 D- v# G
1 A$ Y2 ~* F3 L; M1 `6 e
* m8 A2 w4 k( K9 Q* n x% o
6 A3 d' {5 y8 o, N- n* j L* i/ O, z宝马新X5 奥迪Q7和奔驰ML350对比测试图片-价格配置
, _5 E* N) \0 S& ? P依据配置不同,Q7拥有着更为丰富的车型系列, 3.6 L和4.2 L FSI两款不同发动机可以提供多达7款车型,价格空间更是宽达79.8万~128.96万元,搭载3.6 L FSI发动机的豪华型的价格为99.9万元。相比之下,虽然奔驰ML系列车型的价格区间更是宽达88.7万~198万元,但却仅仅提供了4款车型,这当中还包括了一款ML63AMG,其中ML350系列两款车型价格分别为尊贵型88.7万元,运动型138万元。新X5的车型则更为简单,只有售价89.5万元的3.0Si,和售价133.6万元的4.8i车型。显然,Q7的选择性更多,而价格也是更为经济的。至于车型配置,读者朋友可以通过各款车型的主要技术参数表自行对比。* W( c1 V1 i% O% o4 i9 Q, o* O
行文到此该告一段落了,实在不想再继续罗嗦下去,到了这三款车的份上,拼的已经不仅仅是各项硬性的性能指标了。如果只是把各项性能配置标好价,然后累计相加,相信没有任何一款能达到现在这个价格水平,其实它们更多的价值体现在一种品牌与内涵。我不希望我们的试车报告能够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依据,如果从我们的行文当中很容易分出了车型的好坏,那么我们做这些工作就毫无意义了,换句话说,我们的选题策划能力实在是不敢恭维了。其实到了能够在这3款车型之间选择的时候,钱已经不再是问题了,还是那句话——车不在好坏,只要喜欢就好。
5 K8 f. A( Q5 Q& g; B宝马新X5 4.8i主要技术参数- \- Z2 `' b1 N, x r( k
长×宽×高/mm 4 859 × 1 933 × 1 767 ) T# V3 C( D$ D0 x
轴距/mm 2 9332 n; c5 g3 H1 O
发动机排量/L 4.799
- ?, E* T$ B( l7 f, @' L最大功率/kW 261 ( 6 300 r/min )& {+ }. q8 X4 q( o: j4 j6 @
最大扭矩/N·m 475 ( 3 400 r/min ) Z, t% @$ q4 U$ K# m
变速器型式 6 挡自动
g0 k2 l/ B, v: H2 B+ Q/ a0~100 km/h加速时间/s 6.5% y% Q" J( N$ _
最高车速/(km/h) 240. S5 u$ ]% y6 ]# `( T' d
综合油耗/(L/100 km) 12.5( B0 T/ E/ p- W, k( `) ^
油箱容积/L 85
0 [( K- H/ c6 D4 N; h轮胎 255/50 R19! c2 P t7 R# l. X' q" W: o
售价/万元 133.6
V4 Q8 x0 D0 f% b" X主要配置:双安全气囊、随动控制大灯、头部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下坡控制(HDC)、后视摄像头、BMW专业导航系统、移动电话预留设施(带蓝牙接口)、电视接收功能、6碟装CD换碟机、平视显示系统、自适应驾驶系统、后排座椅加热功能以及后排DVD系统等# r7 {: R% \9 w9 f2 \$ D
奥迪Q7 3.6 FSI豪华型主要技术参数
. X5 m* O! i o$ A) _8 w长×宽×高/mm 5 086 × 1 983 × 1 737
$ s' I' C+ C* R7 c' f7 |轴距/mm 3 002! R$ P0 \( x( z7 y: R
发动机排量/L 3.597
, ^$ @0 ]1 t( _/ `' h最大功率/kW 206 ( 6 200 r/min )/ x7 @+ |5 D2 R! F) f8 E: ~5 E9 G
最大扭矩/N·m 360 ( 2 500 ~ 5 000 r/min )4 j4 N8 z1 [& t; L! |- n
变速器型式 6 挡 Tiptronic 手 / 自动一体
8 y `: p. e) v6 ]' i( u# w% L0~100 km/h加速时间/s 8.5
+ b9 j7 O3 c$ N; A4 y最高车速/(km/h) 230
" j8 s( K& K. w% w综合油耗/(L/100 km) 12.7% _3 d6 F @2 ?4 {$ _
最小转弯半径/m 12
b* w% D! X+ g7 L9 P5 N7 R最小离地间隙/mm 239.8 (空气悬挂最高位模式)
3 p: k4 }! p* E( ~# U9 H, [" P油箱容积/L 100
1 \! ^) z1 C0 F; R B整备质量/kg 2 205 f0 k" E1 N w
轮胎 255/55 R18% N* N4 c0 q2 H. j1 |
售价/万元 99.96 E( m3 s/ K9 u4 P* O
主要配置:全景天窗、汉语显示媒体交互界面系统MMI、双氙气大灯和大灯清洗装置、6碟CD换碟机、绿色隔热玻璃、电视接收系统(只有接收模拟信号功能)、定速巡航系统、双安全气囊、前后侧气囊、头部空全气帘、电子稳定程序(ESP)、车载电话、可调空气悬架、DVD汉语语音导航系统以及轮胎压力监控系统等
7 P0 `5 s6 h9 B4 k" v奔驰ML350运动型主要技术参数& y$ t4 O) r% J% ~# Z& A) d- P
长×宽×高/mm 4 780 × 1 911 × 1 8154 h' S. u7 }# Q3 y
轴距/mm 2 915
0 `9 |& F0 t- w# \3 ~) J发动机排量/L 3.498
7 f# X+ J7 B3 @: a- t! E* }* ?最大功率/kW 200 ( 6 000 r/min )% U! p/ ~& v( k- D5 q' P1 T
最大扭矩/N·m 350 ( 2 400 ~ 5 000 r/min )8 S& p# ~, J8 a/ L! T/ I5 ^
变速器型式 7 挡手 / 自动一体
* y1 f/ `+ F3 \/ i0~100 km/h加速时间/s 8.4
* X+ F& ~2 E$ } G8 M! d% l5 u: b. n最高车速/(km/h) 215* [; `- O0 G( e) ?9 h; j
综合油耗/(L/100 km) 11.5 ~ 11.7
2 Q( N8 }/ _2 ?4 J) f5 k) Q最小转弯半径/m 11.64 \: g+ b; u6 i; Q
最小离地间隙/mm 233 (空气悬挂最高位模式)
9 u8 o3 e; z2 _) E% E9 J1 X油箱容积/L 95 ( 13 L 储备油箱)" v2 e7 {+ Z( `
整备质量/kg 2 135 h7 w! u0 Y, ^' |
轮胎 255/50 R19+ K- v* O3 x# b4 Q0 ~7 O0 C5 Q
售价/万元 88.8
G7 c" E; ]3 m0 Y4 q0 @主要配置:双安全气囊、侧气囊侧气帘、ABS/BAS和4ESP/4EST电子动态操控系统、轮胎压力流失警告系统、带有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大灯清洗系统及弯道扩展功能的复式氙气大灯、6碟CD换盘机、移动电话预留装置、以及驾驶室管理及数据系统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