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l. @$ }; P0 t- t
, N, c$ ]- e- {) O/ l9 {
名称:琼岛春荫 作者:张若澄 尺寸:34.7 x 40.3厘米 材质:绢本设色] 年代:清
& A2 S* z: J' `7 F: r- l 琼岛春荫是对北海琼华岛春景的描述。这里建筑不多,但春景秀丽。树木成荫,苍翠欲滴;怪石奇峰,透剔嵯峨;绿树白塔,交相辉印,别有意境;碧波环岛,莲叶亭亭,分外幽静。
8 ]+ Y# K1 p- A/ u+ C 乾隆御制诗释文:“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憾感怀多。依岩松翠龙鳞蔚,人牖篁新凤尾娑。乐意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
6 c$ g# I* ~8 D; s* V0 s4 D$ T" x3 f1 M) s

) [" W4 S+ Z. N9 `7 _7 p4 _( w 名称:太液秋风 作者:张若澄 尺寸:34.7 x 40.3厘米 材质:绢本设色 年代:清
: z" P4 ?3 _ K* ?8 j/ V& ] 此景位于今中南海内。太液指的是皇家宫苑西苑,由北海、中海和南海三部分组成,太液秋风描述的是西苑水域在秋季晴空下的景色,乾隆御书太液秋风碑位于中海东岸水云榭中。 X& v; J% R% A% [5 y. w: }
乾隆御制诗释文:“微见商颸苹末生,镜栏玉蝀影中横。非关细雨频传响,何事平流忽有声。爽入金行闾阖表,波连瑶渚趯台瀛。高秋文宴传佳话,已觉犁然今昔情”。! W4 k/ g, N$ M& q ?7 B: Z' z
- E, w* u& G4 c5 r5 R4 w
% m1 O1 ?& w8 W% V a1 y; V 名称:玉泉趵突 作者:张若澄 尺寸:34.7 x 40.3厘米 材质:绢本设色] 年代:清
7 y# ~+ t7 F( U+ a X+ g# X 此景位于北京玉泉山。玉泉趵突指的是玉泉山。玉泉山位於颐和园之西,山上有泉水流下,金章宗曾在玉泉山麓建玉泉水院作为行宫。玉泉山泉水甘冽,明清两代是进贡宫廷饮用的水源,乾隆皇帝曾经赐名玉泉山泉水为天下第一泉。在民间玉泉垂虹的说法流传也很广。乾隆御书玉泉趵突碑位于玉泉山上的静明园中。, j2 I( t2 ?. V. ]( n& ~. K
乾隆御制诗释文:“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廊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
3 N7 r b1 o* m v2 C/ ^5 x6 \ |
- X" B0 y0 `) I3 w% B
: X, C& O+ j" m+ I: c2 b/ u 名称:西山晴雪 作者:张若澄 尺寸:34.7 x 40.3厘米 材质:绢本设色] 年代:清
4 Z2 Y# o$ q. o9 k6 { 此景位于北京香山公园。西山晴雪指的是北京的西山,北京西山是太行山脉的一个支脉。西山晴雪描述的是在北京城内远眺冬季雪后西山山脉白色积雪的景色。乾隆御书西山晴雪碑位于香山公园香雾窟北侧岩石上。
, \/ O* U" }% K; e$ A 乾隆御制诗释文:“久曾胜迹纪春明,叠嶂嶙峋信莫京。刚喜应时沾快雪,便数佳景入新晴。寒村烟动依林袅,古寺钟清隔院鸣。新傍香山构精舍,好收积玉煮三清”。/ O0 O$ e9 B& e$ Y8 U8 S# l. R
8 S. B# U- y# W S& V$ A
; M1 A( Z$ o2 |2 m. G, ` 名称:蓟门烟树 作者:张若澄 尺寸:34.7 x 40.3厘米 材质:绢本设色 年代:清
; J- x$ ?) {2 C6 o, ` 此景位于今北三环蓟门桥南边。蓟门烟树指的西直门以北的元大都城墙遗址西段,这段城墙为夯土构建,元末明军攻陷大都后,将元大都北侧城墙南移5里,蓟门烟树所指一段城墙遂遭荒废,在夯土城墙的遗址上树木生长,遂称蓟门烟树。景名取自唐代诗人李益的诗《秦城》:“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烟树远依依。秋空莫射南来雁,纵遗乘春更北飞”。乾隆御书蓟门烟树碑位於今北京电影学院附近的元大都城墙遗址上。
* P0 G, o" l) q9 i9 H. N* p 乾隆御制诗释文:“十里轻杨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丘。青帘贳酒于何少?黄士埋人即渐稠。牵客未能留远别,听鹂谁解作清游?梵钟欲醒红尘梦,断续常飘云外楼”。
4 A( f9 [ X- u- u7 A* @3 a a% h! `3 l8 N w, ]
$ e" v& r) r5 Y
名称:卢沟晓月 作者:张若澄 尺寸:34.7 x 40.3厘米 材质:绢本设色] 年代:清9 r* h/ D" ^. \
此景位于北京卢沟桥。卢沟晓月指的是位于北京西南横跨永定河的卢沟桥。卢沟桥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曾经是出入北京的咽喉要道,从北京出发的旅客行至卢沟桥常已天黑,便在附近住宿,从而得以欣赏卢沟桥的夜景。卢沟晓月的说法自金代就有,金章宗亦曾经题写卢沟晓月御书碑,但该碑现已无存。乾隆御书卢沟晓月碑位于卢沟桥进京一侧桥头。
' e3 w. @1 }7 c 乾隆御制诗释文:“茅店寒鸡咿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入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尤惊。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3 l/ p1 R/ o1 d! a6 g
2 q5 L# q& |5 P6 f , q' Q0 y: j# N# K5 v B( W/ ?
名称:金台夕照 作者:张若澄 尺寸:34.7 x 40.3厘米 材质:绢本设色 年代:清6 f1 K4 A( ~; _, ^) T0 A
金台夕照所指的地点不明,有人认为金台是朝阳门外关东店金台路附近,有人认为金台夕照指的是广渠门内夕照寺。金台典出于燕昭王筑黄金台广纳天下贤士的历史故事。乾隆御书金台夕照碑位于朝阳门外关东店附近,今已无存,在1935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中收录了倒伏路边的金台夕照碑的照片。
# q0 H+ Z- w/ s! K# h+ X! `; M: { 乾隆御制诗释文:“九龙妙笔写空蒙,疑是荒基西或东。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托其中。豪辞赋鹜谁过客,博辨方孟任小童。遗迹明昌重校检;睾然高望想流风”。6 b- B/ w0 h- l- }& {
* x& C. p t' q+ u% ]1 F9 u

0 O. b$ B2 ^1 h 名称:居庸叠翠 作者:张若澄 尺寸:34.7 x 40.3厘米 材质:绢本设色 年代:清8 V6 t- Y! e! Q5 Y" i
此景位于居庸关西南4公里处。居庸叠翠指的是居庸关以及附近的山区,居庸关又称军都关、蓟门关,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关之一,位于八达岭山区的关沟内,居庸关一带的山区植被覆盖率高,重峦叠翠。乾隆御书居庸叠翠碑位于居庸关关城东南。" ?7 p# p; x' M0 e- v8 | R
乾隆御制诗释文:“断戌颓垣动接连,当时徒说固防边。洗兵玉垒曾无藉,守德金城信不穿。泉出石鸣常带冷,日含峰暖欲生烟。鸣鞭阿那羊肠道,可较前兹获有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