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5 A! Q# r. x- c8 D5 l5 I
' z: T1 H# g! K2 F& N* l& n/ J
"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 : |) o! I' H+ z
0 W2 l3 t G3 y: w; k寒和凉的食物能起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如在炎热的夏季选用:菊花茶,绿豆汤,西瓜汤,荷叶粥等,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等等。
0 d6 O4 x# b( T, L) \1 N5 Y8 [: H z* l
热和温的食物能起温中除寒的作用,这类食物包括:糯米、高粱、南瓜、姜、葱、蒜,洋葱,韭菜之类食物,以及狗肉、羊肉等等,能除寒助阳,健脾和胃,补虚等等。( m1 o9 e* T% B% q- Z
+ V0 Q2 U4 J* w! R3 L# w食物除" 四性"外,尚有性质平和的" 平性"食物,如谷类的米、麦、及豆类等。
( z) _- A; V# Z7 d, b/ S+ z+ t& L) q+ [3 c1 q2 ]
"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 _: u+ r: I, C' ?( E3 f- R9 k. n3 O3 H6 c: h
食物的性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有明显区别。一般说: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因此我们只有对"五味"有了全面的认识,才能在饮食中吃得更合理,更科学,才能取得理想的功效。 ! n7 ]" y7 S7 d8 i
- ]. v+ a$ d; p6 m: R辛味食物: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行气止痛,如:生姜,发汗解表,健胃进食。 胡椒 ,暖肠胃、除寒湿。 韭菜,行瘀散滞,温中利气。大葱,发表散寒。
& I* Y) q% n! W
4 {; y1 m9 X5 g4 B3 w" S甘味食物:补养身体,缓和痉挛,调和性味。如:白糖,助脾,润肺,生津。红糖,活血化瘀。冰糖,化痰止咳。蜂蜜,和脾养胃,消热解毒。大枣,补脾益阴。
6 T- c2 _! Y' P: C7 s6 G6 [ x0 v8 G8 D2 c
酸味食物:可收敛固涩,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如:米醋,消积解毒。乌梅,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山楂,健胃消食。木瓜,平肝和胃等。
$ Z3 O7 ~8 I6 R$ ~$ ~ ~ V9 O8 u
: Q! q1 ^; R* F* @# L苦味食物:燥湿、清热、泻实。如:苦瓜,清热、解毒明目。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解暑。茶叶,强心、利尿、清神志。
v' l7 B, y5 m- P& s; j0 p. t4 w! x
咸味食物:软坚散结,滋润潜降。如:食盐,清热解毒,涌吐、凉血。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海带,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海蜇,清热润肠。
* R0 J2 r/ e# w2 x5 u9 [& Q1 C$ ]- _" \
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应把"性"和"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食物的功效。同为甘味,有甘寒、甘凉、甘温之分,如白糖、红糖。
4 O' X i3 z% m- K' h3 q( P2 U% l, v- |) S+ f
同为温性,有辛温、甘温、苦温之分,如姜、葱、蒜。 0 Q0 b, [: A0 Z% Z7 p& c& o! U" q
! }8 j3 j- M( d8 `* ^
因此不能将食物的性与味孤立起来,否则食之不当。如莲子,味甘微苦,有健脾、养心、安神作用。苦瓜,性寒,味苦,可清心火,是热性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