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84|回复: 7

基金纵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30 09: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金名:
' Z( W2 B' `$ i7 o(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
6 s0 u- P* K& i  D" i( s* d
/ n; J7 m0 _4 C, ?1 v申报起始时间:; {5 \; x6 u6 p
3月20日
* ^' \- j& T* f/ \8 t: ], Q! \4 ?2 C+ F3 y; k3 `
申报截至时间:
* x2 n  u- n% L. J! M6 I+ M' L3月31日
3 L+ O2 e# m& ~( }
, x% {5 m3 {* V7 s, S: [基金的主要资助范围:# B( a) n; d# F. @( g
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的技术基础研究;部分基础研究; ; S& `- l0 O0 Y9 V

  f$ y! c5 D: f3 |资助结构:: L, q3 x* T, s9 b
1. 重大项目,指紧密结合首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多学科交叉,有重要创新和基础性内容,已有较好的研究工作基础,应用前景好,覆盖面广,延伸性强利于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或利于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强度每项最高不超过100万。鼓励发挥首都科技优势,中央、地方单位密切合作,跨行业、跨学科联合攻关。 8 e( V1 z4 o, K# p5 G/ c
2.重点项目,指紧密结合首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创新性和实用性强;已经预研或已有基础性研究初步成果,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包括配套关键技术)取得系统性的规律性认识;预期成果或阶段成果将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强度每项最高不超过50万。
4 _: q/ S$ e# S  \: T* d3. 面上项目,即自由申请项目,资助强度为9万元/项左右。
. Z8 M+ O# M) B9 b4. 预探索项目,指围绕我市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难题,提出或运用高科技的新构思、新方法、新观念和新途径,进行预研性和可行性研究,预探索项目的资助期限一般为1年—1. 5年,资助强度为3万元/项。
+ L  A, X0 R2 Q7 u5 i+ }2 d6 O, J+ p/ O3 {3 A
项目的评审程序:5 }. d3 t! S& p, t8 ]7 ~& N
申请项目由办公室进行初审,并组织同行专家评议(以函审为主),再由市自然科学基金会各学科评审组评审(重大、重点项目需到会答辩),经市自然科学基金会常务工作会议审议后,提交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最后审定(重大、重点项目需到会答辩)。
  V( R; b$ d/ C
9 l2 {" J! y" \, S- e项目评审标准:
5 _( E; E2 ^1 E! m7 z促进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关键科技问题的解决服务,符合基础性、创新性原则。
+ s/ j, o6 R3 N4 U2 J$ b
5 _% ^8 N+ H; c1 l+ n" \& L项目评审原则:6 m- y* z& M# S1 k/ K' e1 h% G
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严格实行保密、回避制度。
. Z' C2 R/ g* O. ^: P( d+ H3 c3 h+ K# }/ d2 H3 M1 e; B& \
项目评审需要多长时间: % N) m! e  j, O( i: L2 i* B4 l2 W# S
通常在提交申请项目(指3月份集中受理)当年的9月末下达资助项目批准通知, 年底反馈未获资助评审意见。
* ^6 K$ L5 _% g. g  h) A  o9 _
- V7 E3 _& c8 G$ e" O! y* o项目评审结果何时公布:& u' Z, v8 H$ k: v
面上项目、重点项目等集中受理申请的基金项目类型,正常情况下一般在当年9月底可获知评审结果。届时由各科学部向申请者发出批准通知。未获资助项目的评审意见,将通过北京市科委网站(http://www.bjkw.gov.cn/)于年底反馈给申请单位和申请者。
; v* F- e! s; B9 w0 y
) E; n# E# g( }" p; a基金网址:
. ~5 P  x/ x. y7 v9 E% Jhttp://210.76.125.39/zrjjh/zrjj/
0 U9 ^. \7 |8 X& D& g2 Z" x
1 k$ z' @5 L! Q8 p联系电话:
+ @1 I# J, T. g9 r# P! }* V66161522 /66160871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09: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基金名:
' n8 X1 J" ^' J' O0 @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
# T3 L8 G" H' q4 M! I4 q
: K6 p6 }- L1 e7 w: V* h! }9 e申报时间:3 N- Y& |# g- _: O# ~1 V
每逢双年的12月1日至次年的1月31日(如有特殊理由,经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理事会同意,受理时间可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
* x$ X. ~! @7 c5 \$ Z, S: ?* S/ W3 C! @& }7 g% q9 A4 z  a( m
基金的主要资助范围:
- @" @& N$ P0 y9 m6 \鼓励中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和出国留学青年回国内高校任教,对从事科学研究和在教学与科研中做出优异成绩的青年教师,进行资助和奖励。
/ `8 I' G3 w( @" b3 ^+ @- v
- ^0 l: V9 `" L. Y# K资助结构:; D7 q1 j5 S5 N7 I7 ^
1. 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为优秀青年教师从事研究工作,每项提供5000-20000美元的资助;
8 p% R, s( i4 [8 Y2. 青年教师奖,为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个人进行奖励,每项奖金1000-5000美元;: r9 ]: y( q) V  q6 ^! B
3. 优选资助课题”,由符合申报条件的青年教师“公开申报”,每项课题资助2万美圆左右。
% X; j; y0 J& Z8 t! n; `' P) G3 |" d( I
申请条件:1. 国内申请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 ^& c6 @0 T, O7 L; d/ R
  1) 现在国内高等院校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不包括兼任教师);+ a# N$ m) o5 J# ]# w5 f
  2) 年龄在35岁(含35岁)以下;* T! K1 y& p) K7 a2 E& i
  3) 已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同等水平);: [2 k$ E$ R5 z, Q& ]
  4) 热爱祖国,有高尚的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积极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5 X8 B# f+ r/ M, D0 D
  5) 在教学、研究工作中作出了显著成绩。
  v8 R0 B3 b6 r' }7 k1 U
- n& N) ]; b* r2. 在国外申请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 D! m6 W3 K# |* x1 D: J  1) 具有中国国籍;
* t) o6 @, A3 I: p  2) 年龄在35岁(含35岁)以下;
1 U; l# O) J, ^' T" X  3) 已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同等水平);
" F0 q: u% B5 l+ k  4) 决定不迟于6个月内(自申请或被推荐之日算起)回到国内高等院校任教;
0 ^. s4 k3 R  H/ D, b( D: ]  5) 热爱祖国,有高尚的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积极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
/ P0 p" s8 [$ r8 N$ p  6) 具有独立进行教学和研究的能力,在专业上已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成绩优异。
' \: p' ~! A# u6 K' {
& X# r9 A: I1 S3 `, v* R; K申请办法:
- j  @! G  d0 F; e+ P1. 国内
! @& P- d) ~, B  由申请人申请,填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申请书》(一式七份),由国内两名以上教授(其中至少有一名教授在本校任教)推荐,填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推荐书》(一式七份),经申请人所在高等院校学术委员会及校长(或主管副校长)审核同意,由学校具文(盖校印)将上述《申请书》及《推荐书》寄送霍英东教育基金会。. g: s7 ?6 I; F0 G; H9 q4 j6 X
2. 国外
, ?7 `+ X0 K  ]0 k  申请人可在回国前提出申请,办法与本条第一款基本相同。但两名以上教授中,至少有一名在国内高等院校任教,推荐、审核的学校应是申请者即将回国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的国内高等院校。
) L# u5 l3 b" p, ?/ L# }9 n, I
2 X* j! O9 u- Y9 D: ~项目评审与标准:$ p6 |1 M, |1 u0 [* W
基金会理事会组织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顾问委员会的委员及有关专家,对学校报送的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候选人的材料进行评审,择优资助或奖励。必要时可组织答辩或进行现场调查,进一步核查候选人的条件、素质、能力及成果水平。
6 r! y2 [  W. Q  j8 X3 q3 ^4 L0 J  G" m
项目批准原则:8 k' D4 a7 g. l
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及青年教师奖由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理事会批准,或由理事会授权的理事批准。
0 M: [4 a( N; k  p! ~, t: \9 b
6 c# [: C* e7 g( y! x. T% c基金网址:
2 a. L$ u5 m# `$ R5 Ihttp://www.hydef.edu.cn
8 M' k1 i) l  c, N% \/ G. x% n; W/ l7 p$ q( X
联系电话:
) c4 Y, b& ~, `. G) ^010-66097845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09: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 3 B  o& p* p8 i6 f
( L8 Y( S6 r1 r/ P

) q( l) d) n1 g8 b! O3 L0 A) n7 b1 I一、序言' b5 m% n0 ?" t/ P: J5 W

2 I" x$ {; |2 A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计划,经过20年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它不仅是我国高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而且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
! e' e5 W+ {8 Z" T
$ z- g# q) s5 Z4 h  “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将继续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增强我国在关键高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重点研究开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前沿技术和部分重点领域中的重大任务,并积极开展前沿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示范,培育新兴产业生长点,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8 l0 i7 {. K6 E: \7 T; S9 ^
- j- O* x2 Z' R* `9 d
  “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将以信息技术、生物和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海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和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等关键高技术领域为重点,按照专题和项目两种方式,组织开展对技术的研究开发。“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将在上述高技术领域安排38个专题和一批重大、重点项目。' _  i! m1 N. W+ T# x& Z0 ?  P
4 Y. K* h& C7 g; Q% x, g/ E
  专题是将探索性强、代表世界高技术发展方向、对国家未来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并有望获得原始性创新成果的前沿技术作为研究开发任务,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支持科研人员在确定的前沿技术方向,进行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概念模型和原理样机的探索研究。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探索性强、风险较大,但研究思路科学合理性、具有鲜明的创新性的研究,激发科研人员的首创精神。专题每年定期公开发布课题指南,通过同行评议和评审的方式,择优确定课题责任人和依托单位,立项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 E; C, c5 K% p) Y: Z" T

. `9 ?. y% U6 D. i0 Y  项目是将集成性强、有望形成未来战略产品和技术系统、可以进行应用示范、有利于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并具备较好的人才队伍和研究开发基础的高技术作为研究开发任务,以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形成战略产品原型或技术系统为目标,以国家战略需求为背景,进行组织实施。项目遵循“成熟一个、启动一个,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分次分批启动。项目任务通过不定期公开发布指南、招标(邀标)、定向发布指南、定向委托等方式落实。
( P$ b& C5 U% `: L# @
5 w+ q% R: B! t8 Y+ ~  本申请指南适用于公开和定向发布指南的专题和项目课题申请。. a. g+ d% K8 s# r! |1 A

2 j3 u( @- `# d, |5 y! J
$ |7 T, K" F: M# ]" p# U5 T: Z$ |
7 ~5 `# b7 e3 ^! c  二、申请者须知% i( c2 S; ]# t  Q* l

% o' R# T( L: ?+ P9 }+ s  (一)申请程序" {. y3 o" B: f/ I: V
- H! W7 R5 d, U# Z5 E
  1、了解申请信息
: C8 a$ S% l/ k! Y( v; X* ~8 Z* B2 o" x9 K- z# M  p) h% t% n8 [
  863计划课题和项目申请采取网上申报方式,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以下简称“申报系统”,访问网址http://program.most.gov.cn/)进行。% j- n) f5 U* q) O" d8 }

  o  M; g' }) [' o  拟申请863计划课题或项目的研究人员在申请之前,首先需要认真阅读863计划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和与申请工作有关的通告、通知,从而了解863计划的性质、申请资格要求等事项。
7 p9 u$ J- d2 K# f9 o: j/ J. a
9 H) m8 o1 d6 w4 p0 w  拟申请者可登陆科技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或863计划网站(http://www.863.org.cn/)查阅有关办法、规定和申请指南信息。- e8 m+ I7 y) E3 w  F
/ j' q' k8 W! T1 R1 m( G- T- M) z- n
  2、申请单位注册
- E4 k) P' j& F
% x5 V6 I: j' `) R3 l# q2 {+ x! }  申请者的依托单位和协作单位均需在“申报系统”中进行注册,有关注册程序和要求详见申报中心的网上说明,技术咨询电话:010-58881245,010-68576284,010-68586964。注册成功后,依托单位对课题申请者授予申报用户权限。鉴于注册需要一定时间,申请者的依托单位和协作单位应提前在网上进行注册。6 a! X/ h! ]) F- A3 \

5 V9 w' ~$ e, M- ^/ _  3、撰写申请书
  [3 I# C( M) x6 w2 r8 ?" \! T& }  D/ Z3 P6 y) M" ~: [
  申请者在确定本人符合863计划课题/项目的申请资格后,应进一步阅读本年度发布的专题课题或项目申请指南,选择合适的技术领域、专题/项目和研究方向,确定申请的研究课题名称,在申报系统中进行申请书的撰写。' m5 Y/ {5 e/ F
/ w5 z2 i2 s7 r- Q) x' L* D
  4、依托单位审核申请书5 m  V4 c7 ]1 q1 ]. r5 X

5 Z2 Y# U8 T- ?# s  申请书撰写完毕,依托单位须对申请书的真实性等进行审核,并在受理期限内通过网络提交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
8 O# G% B9 p" j2 ]8 ^9 J7 @8 P) Q
: K* ]% ]2 L/ x* I% ^  (二)申请者资格# O) h$ R& K/ r) f9 d6 V2 p
- d9 x$ D* o) [6 a) t, T
  1、申请者的构成
' ]6 m& R& C- U+ ?* B, g# x
  I) j% C% U2 @1 j! Q" n$ ~  自然人或法人可以申请863计划课题或项目,其中自然人只能申请专题课题,法人可以申请专题课题、项目课题或重点项目。) [; n* R' O" F% E0 o  B* L

; t$ c# S( u$ T8 q* T0 ~* Y% I5 O  申请者的主体由申请负责人和依托单位(或项目牵头申请单位)构成。自然人必须有依托单位。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或项目牵头申请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申请负责人。每个课题(项目)申请只能有一个申请负责人和一个依托单位(或项目牵头申请单位)。
" l& F  b! G* M. [: i& h4 ~$ @  k+ m3 Z1 }
  申请负责人首先应是组织课题(项目)申请和正式提出课题(项目)申请的负责人,同时在该课题(项目)批准后的实施过程中,是该课题(项目)的实际负责人,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课题(项目)的研究。+ |5 c. T4 m/ L: Y3 r. b

, R, \! |' ?0 i" ~  2、申请负责人(中国大陆公民)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a7 S& M3 \! l2 f: B1 |5 d
6 Z- \9 X: O7 S1 p4 L% y; j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 i: \0 q3 e6 T. ]4 L年龄在55岁(含)以下(按当年1月1日计算);
0 B0 j! r- p8 a1 B6 W3 W: t具有高级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
$ p( b2 m% x- `: V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 9 L$ Z. ~& S/ E  l
过去三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 C0 u" g# t9 j$ ?% M# g  3、申请负责人(港澳台或海外华人)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 Z% R! K7 K8 h: c6 `1 C1 Y& g0 p  d4 k
  对于港澳台的科技人员,在满足上述2-5项条件的情况下,只要有正式的合作协议或受聘于课题依托单位,合作期或聘任期覆盖课题的执行期,且每年在课题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即可向863计划提出课题(项目)申请,并由课题依托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1 K' c  V! d/ o9 T3 S/ f
  T* {) ?9 T2 W' E9 K8 Q  对于海外华人科技人员,包括取得外国国籍和永久居留权的,在满足上述2-5项条件的情况下,只要正式受聘于课题依托单位,且聘任期覆盖课题的执行期,每年在课题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即可向863计划提出课题(项目)申请,并由课题依托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I6 W) w) \- A6 u6 Y
" Q% U+ c* j7 I! p  4、依托单位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 E2 d8 K* J% U
5 h$ ~) G) X' j; J1 _: m7 Q$ l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一年以上的企事业法人单位,包括:大学、科研机构等事业法人;中方控股的企业法人。0 ~" `; R, f) C

, Q5 ?: S( m( j$ \  5、申请者回避规定$ \% D. O$ U4 G# A  h' y

; q) {% m+ ?# v5 o  科技部及所属事业单位借调的与863计划相关的人员不能申请或参加申请。
, Q$ g5 o. ]" x* W5 t+ z, L3 P4 f" D- Z) |, J
  (三)限项申请规定. R( u  {" D, v/ ^

, t7 _, ^- R* h; G  为保证科研人员能够高质量地开展研究工作,国家科技计划实行限制申请及承担课题数量规定。每个课题负责人同期只能主持一项国家主要科技计划(包括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等)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主要科技计划课题数(含负责主持的课题数)不得超过两项。申请者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申请,且在同一批发布的申请指南中只能申请1项863计划课题或项目。. }& t  Z% N1 L" z* z; b7 f

5 h" N' Y8 V) U& T* d# S: |  (四)申请者的责任与义务
) O* A# k0 @7 `0 P8 _; U% l" [, S5 w; O, N# u$ X) n
  1、申请负责人的责任和义务0 b+ I3 M9 p3 S2 g
; r8 ?* f/ J& p: M5 Q/ t
  申请负责人要按照课题(项目)申请指南的要求,认真撰写申请书,要保证所有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申请者在申请课题(项目)时,应坚持诚信原则,不得弄虚作假,违背科学道德;不得将已经通过其他经费支持获得研究结果的课题、重复进行研究的课题,以及研究内容相同或者近似的课题等向863计划再次进行申请。对于故意在课题(项目)申请中提供虚假资料和信息的,一经查实,将被记入信用档案,并在三年内不受理其提交的任何课题申请。
) X' z! S8 F- |) j! p9 |6 R3 @# E/ v% d( l
  2、依托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 g& J9 F  T& q$ L# e7 l2 F& i9 T9 Q; j' n9 |& J
  依托单位须具备开展863计划课题研究所必要的条件,并应设有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依托单位需要按照要求在课题申请书受理截止前的规定时间内向“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注册。没有核准注册的单位的课题申请将不予受理。依托单位负责认真审核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和经费预算的合理性,承诺在人员和条件上给予保障;并按照规定的受理时间和要求通过网上报送申请书。9 _" P% f& l) u/ x: {' s
; i6 t8 |+ j  ]2 W9 ~
! P8 [' X# \( u0 F1 w( a9 I

7 K/ g) v. x3 d+ I& q1 d) D  三、申请与受理要求
9 @! O8 c2 D: n5 p2 M# F/ g8 p9 w+ ~9 k
  (一)专题
1 d5 W6 v3 `. b4 R1 \
1 F' t5 G4 h$ _& H! i  专题下设课题。专题课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申请者可以根据课题申请指南,提出具体课题名称、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申请者应按照课题申请指南要求的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和指标,提出具体课题名称和实现的技术路线。申请者可以根据课题申请指南确定的技术方向,结合自身的科研基础和条件,填写专题课题申请书进行申请。- E* a. q0 d: Q6 T  c8 s
7 `* N7 B( L: G' j/ |  W# W
  1、申请者资格
9 f& Z- m9 j7 y6 |3 s
. n5 l3 I+ ~; [+ a! k# O  专题课题的申请者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自然人必须有依托单位。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课题申请负责人。每个课题申请只能有一个申请负责人和一个依托单位。对于自然人申请者首先应是组织课题申请和正式提出课题申请的负责人,同时在该课题批准后的实施过程中,是该课题的实际负责人,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课题的研究。课题可以有协作单位,但协作单位数量不能超过3家。+ r5 S. ?% G! o+ i- _/ e
7 o9 ^: B( _& o4 G) `: [) a
  2、支持强度和年限
* Z8 Y! l2 d: ?, X8 r
) O/ i% r+ T7 p0 L  J$ T   探索导向类课题的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目标导向类课题的支持强度为500万元以下,申请者提出的申请经费不得高于指南规定的经费限额,否则将不予受理。专题课题的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5年。* J- w6 v( n0 y* I3 C1 \4 e7 N" m

2 j9 {0 ~5 x; B) r" w5 |1 l4 x  (二)重大项目
0 t! x* e! G7 k/ h* L, q8 l* x' c' R/ r% B5 g6 n
  重大项目一般下设课题。重大项目任务通过定向委托、公开发布指南、招标(邀标)、定向发布指南等方式落实。对于以发布指南方式落实的课题,申请者填写项目课题申请书进行申请。申请者应按照项目课题申请指南要求的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和指标,提出具体课题名称和实现的技术路线。
$ C  P) X& W2 p. F
3 ^) E2 X/ R$ C1 B  1、申请者资格
: p  ^$ l+ {1 ]9 C4 m5 i
- j- {# R! ]' I3 W% \  项目课题必须由法人申请。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申请负责人。课题可以有协作单位,但协作单位数量不能超过5家。- o% \# }$ P9 C/ W8 {

! n( C) F4 {. E  X9 c; ^% `1 N# e  2、支持强度和年限
% N) T6 m' ?" [6 d- T
! n, I5 V& s8 W% u9 m  申请者提出的申请经费不得高于指南规定的经费限额,并应按照指南的要求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否则不予受理。项目课题的支持年限一般为2-5年。, e) {, m2 g: ]+ c: y, p2 h
4 Z& \7 ?7 q$ \' z: `5 Y
  (三)重点项目
6 w5 U  s2 x: I; f
2 S) ?9 U: r) h7 g3 A  重点项目一般下设课题。重点项目任务通过公开发布指南、招标(邀标)、定向发布指南等方式落实。重点项目的申请原则上只针对项目整体进行,不接受针对项目部分研究内容的申请,申请者填写重点项目申请书进行申请。申请者应按照重点项目申请指南提出的项目名称、研究内容、目标和指标,提出项目的实施方案和下设课题安排。重点项目经评审立项后,项目下设的课题自动立项。
" }, h+ C, C; H2 k( i+ ^6 R: S* c9 ^8 h: o
  对于参照重大项目管理的重点项目,项目发布课题申请指南而非项目申请指南。申请者应填写项目课题申请书进行申请,有关申请要求参照重大项目的课题申请。( i( {- ^' K; E; W
# Z. Z# R- C1 `+ L1 V
  1、申请者资格
$ N% M* k+ t- @0 v& k! z/ c$ t& X
+ ]* n( `: A& I8 j1 t3 K  重点项目必须由法人提出申请,项目申请单位可以是一家,也可以是多家单位的组合(但不得超过10家),申请单位需提出项目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及课题分解情况。项目申请单位超过一家时,应确定项目牵头申请单位和项目召集人,项目召集人是当然的申请负责人。9 a: C) u* ?% \' k+ `& G
9 \6 `! ]  Z; f% G
  2、支持强度和年限
4 e' W$ D  A: K1 k* J, x% j9 H- j
   申请者提出的申请经费不得高于指南规定的经费控制额,并应按照指南的要求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否则不予受理。重点项目的支持年限一般为2-5年。; C. N; _/ T0 j2 p) S
1 a! L; T* J0 j
  b- ~4 J+ C9 e; l# d

" y' b) @: U" p- d+ \  四、申请书撰写要求
2 l0 R/ k( q% a3 A
- \# |( \* u' P' }* k3 \7 _: H2 S  863计划课题(项目)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请书格式类型包括专题课题申请书、项目课题申请书和重点项目申请书。每年使用的最新版本申请书可从科技部网站的申报系统中下载。/ o8 C- X4 _/ b) x

- ^6 G7 J4 ^4 e9 Q( f  申请者登录申报系统,点击进入863计划申报界面,根据申请课题(项目)的类型选择申请书进行在线填写,也可先下载申请书模板离线填写,再逐项填写至申报系统中。
3 K: x' s$ W& L! }( U5 q# t, E
$ X" z! ^  s* c8 V  申请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主要人员情况、课题(项目)情况、协作单位(联合申请单位)情况、附件、审核意见和声明等几部分。其中重点项目申请书还需填写项目实施方案(包括项目任务分解情况、项目下设各课题的目标和研究内容等)。: H# y2 Z- V4 ^& E2 X/ h

) S* ~% J, ^' w, C5 U  申请者应按照申请书中的填写说明和申报系统的提示进行填写。申请者在同时填写预算申请书时,应与课题(项目)申请书中填写的各项信息保持一致。申请书附件中的相关材料需要以电子文档方式进行上传,上传的具体格式和要求详见申报系统中的863计划申报用户手册。6 X* f: N( ^0 B4 `$ I3 U; m
3 |, \' a! I3 U& C. p
  课题依托单位的管理员用户在申报系统中审核申请书填写无误后,需在审核意见中填写依托单位负责人姓名,并经征求协作单位意见后填写协作单位负责人姓名,即可提交申报系统,视为审核意见有效。2 m2 n6 O+ Q4 h3 h
# e8 k7 a. b) N0 R  l
  在申报系统中填写的申请书不能涉及保密的内容。保密课题或项目的申请不采取网上申报方式,申请者应从申报系统中下载申请书模板进行离线填写,并经与相关领域联系后,按照要求将审核签章后的申请书报送至指定的地址。" u( F2 p: O: p+ I
3 n: T7 \7 b) s. q7 Y* D3 V) h
7 ]/ f4 K) |) t/ C. U9 j
& b1 f8 p5 F: ]' `* p% c* }6 w
  五、咨询方式& p+ r: r; P5 h: I
8 D$ R5 {+ H2 O
  在申请过程中,如有关于申报系统方面的技术问题,请咨询科技部信息中心,咨询电话:010-68576284,58881245。
7 N$ x4 b0 ]5 |: \. ~
* e5 l% n; D$ C9 C  如对申请指南和申请程序及要求有疑问,请咨询863计划相关领域。如有进一步问题,请将联系方式留给相关领域联系人,我们及时研究后予以答复。各领域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如下:% {* P5 C2 c# V

, O2 _( v% S+ R) W* V3 z领域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E-mail
9 P4 ]* P; Y1 A) d信息技术领域8 C% H1 i* Z! Z% z
稽智源 010-88364080 jzy@htrdc.com 9 I. f3 H0 V- K; _) B
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 q6 L( s2 O8 Z& p  z  A. q, i
邱宏伟 010-62132057 qiuhw@cncdb.org.cn 9 E6 S2 b' U" J& Y6 n* |; U9 Q
新材料技术领域
; g  T( D& I# }, {* L( O- |9 i% e1 X& N卞曙光 010-68338941 jeanbsg@htrdc.com
: }! z1 I$ W: a( |8 S1 a/ y* d' b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j+ t7 L9 f( H8 K$ Z
盛延林 010-68338942 shengyl@htrdc.com ! V2 J: t0 t. \8 F& b5 G7 N
先进能源技术领域
7 m' W$ j4 v7 {- s% q& ^- t史冬梅
# q' c7 B; n# E$ [2 X* m区和坚 010-68354140 shidm@htrdc.com
$ Y  G3 E- K) h' b; f; Kohj@htrdc.com 9 g8 G1 w3 f8 W& }' k
资源环境技术领域
; B6 y8 R/ r" k* i, l柯 兵 010-58884868 kebing@acca21.org.cn & W! ~; Q: L. p9 d, d! y# C! e
海洋技术领域
; H$ ~0 s! P, j孙 清 010-58884871 sunqing@acca21.org.cn
6 ]  j* ~. k5 H9 @2 U现代农业技术领域3 |7 p1 _, {# }/ Q9 @
陈兆波 010-68511865 chenzhaobo@crtdc.org.cn
7 U2 m" L. T0 G$ b* l/ A! ?现代交通技术领域
: W* y' C8 Y" U) o! r7 X7 ]金茂菁 010-68343411 jin@htrdc.com % n* R0 g; d" d# h& e; [
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
, c6 L/ A' [: s, q1 D. z/ S! S李加洪 010-68513199 lijiahong@nrscc.gov.cn
+ J7 ^& }! p' l6 ]- S; i" c8 P, f8 I! ?& o6 X
  
$ v: s" N" X2 b5 x0 p
: T) q* _9 x0 j7 `8 k0 q: R* V" m  六、其他
  O1 s/ A1 x& g/ W6 @4 e8 g8 W2 i3 o: ^) A
  有关863计划课题(项目)申请指南其它未尽事宜,我们将通过科技部和863计划网站及时通告,请大家留意网站。科技部网址:www.most.gov.cn,863计划网址:www.863.org.cn
* j% D; d. G$ ~: X. N
# }9 E0 y6 s! m/ A4 c/ _) B  欢迎广大科研人员申请863计划课题和项目。同时欢迎对863计划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我们,邮件地址:863@most.cn
4 U8 D& |  `8 X* {
6 F0 t& a7 Z7 C  R: T- ~科学技术部863计划联合办公室
$ J, g6 I" ~+ X% {二OO七年三月二十六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10: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 o2 `+ y$ V# w
“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 q" e3 ~3 m  w
8 A5 O) ]3 L% V) I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 @2 P" N+ m' ^0 l& L7 w, ^' A# Z  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落实教育部《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决定联合组织“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计划(2006年-2010年)’”(以下简称“专项课题计划”)。
  j1 [2 P. o* M7 s  m3 ?  “专项课题计划”的宗旨是:通过课题的方式,对我国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科学研究, 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践服务,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的决策服务,为提高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的质量服务,引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的学术方向,发展和繁荣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科学事业,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质作贡献。+ Y7 X+ [' H8 F8 c3 y
  “专项课题计划”自2006年12月15日起开始实施,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受理各单位的课题申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I1 M1 I0 K1 W% R, Y  1、《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计划”2007年度课题指南》(以下简称“《专项课题指南》”)定于2006年12月15日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教育部的网站(http://onsgep.moe.edu.cn)上发布。申报者可据此设计具体课题。申请者也可结合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自行设计课题申报,但此类课题必须有一定的创新和前期研究基础。, ?4 C- D5 G6 H
  2、课题申报者根据《专项课题指南》填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专项课题要求在1-3年完成,最多不超过5年。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学术规范,有所创新。课题最终成果必须包括研究报告、论文。% b; ^1 h$ a5 B, ^4 U% z
  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社会公益项目,资助在公共部门服务的教育科学工作者。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不能同时参加三个以上(含三个)课题的申请。在研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各级各类课题负责人不能申报课题,得到同级别基金项目教育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其他部委办以及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的课题负责人不得以同类课题申报。上述各类课题的结题时间均以结题证书注明的时间为准。
- k$ S: [& Q" v2 i) D. S8 _" F5 G  4、申报者要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个人三年申报资格,如获准立项一律按撤项处理。
& \! Q9 v7 m* d3 \/ E  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行信用管理制度,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研究期间要遵守各项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为不合格或有不良信誉记录者,课题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请新课题。2 h6 k  Y9 n7 g' }
  6、专项课题通过课题申报、资格审查、专家组匿名评审和会议评审的程序进行。评审结果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审批。课题评审时,课题申请人一律回避。课题评审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4 r  Y& X$ b$ R* n4 @  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要加强对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宣传、组织、管理和指导,确保申报工作的质量。. K6 {# t& O' l
  8、课题申请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由各单位科研管理单位(部门)汇总后直接报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h. ?  L% t4 a
  9、专项课题申报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计划” 2007年度课题指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及《活页论证》等)均可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下载(网址:http://onsgep.moe.edu.cn)。申请书要求一律用计算机填写。报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材料包括:《课题申请?评审书》一式6份(原件1份,复印件5份),活页论证5份,以及配套的电子版(电子版请发至:jks.wujian@cnier.ac.cn)。申请书要求统一用A4纸印制,于左侧装订。! X  h& W" C0 p3 O& }5 ?/ c% K
  10、专项课题受理申报时间从2006年12月15日起至2007年2月10日止。请务必于2007年2月10日前将符合申报条件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汇总后统一报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逾期不予受理。
3 e4 m# r/ ?1 \, ]* J  1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G3 K+ V: V9 @' G" m
  联系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8
. P0 }; T+ J  Y) n  联系电话:(010)62367408、62012570、62057202、620033245 P+ x" ]; E( d9 t/ o$ G' G/ b
  联 系 人:吴键! S* i) T' D$ `$ b; H8 R. Y; n9 c
  传真电话:(010)62367408、62019388
& |1 {  m/ ?  p) m$ s5 n' B1 B! G  电子信箱:jks.wujian@cnier.ac.cn jks.qgb@cnier.ac.cn
4 R4 p, m8 b% q网 址:http://onsgep.moe.edu.cn(教育部)' P# s4 p- B  B' t

) U4 Z1 k& H7 ^: C/ A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M; g2 Q2 h3 T- u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 T. i- C' _7 [3 S2006年12月15日
2 i+ A/ G( ?" }" u  ^% D" p
7 t. Y4 P9 D( q, A8 e) X附件2:
5 C. h0 C8 C* {1 w) M: j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1 M# n* p+ r% g1 f, L( F
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计划
) `5 V0 g; d! Y2007年度课题指南 - L4 t3 C1 z7 W
  
7 Y; m; a! m4 [) y2 H# r+ `
1 @! T* O$ j8 o; J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 “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计划” 2007年度课题立项的指导思想和宗旨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团结广大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科学工作者,加强科学研究,推动学术创新,引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科学发展方向,为党和政府教育决策服务,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践服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贡献。
; U/ c: `% {) Z$ N( M, H学校体育部分; t, k: e- C9 I$ [
  以研究体育课程建构、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优化等理论为主攻方向,加强对体育课程设计原理、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机理与实施方案、运动技术的学习理论等问题的研究;研究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健身方法体系的构建;探索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机制与干预方案。
# O& d/ q) E8 G" z6 J  以新形势下有效发挥学校体育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实践作用为重点,加强对地区性的学校体育实践与实验典型案例的研究和经验总结,探索促进全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的有效组织管理途径及成果推广方式。
/ u9 K( Z/ _- J* Y  1.中国学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E% G& D; b  E6 K  2.体育教学方法、评价方案与学生体育成绩评分方法创新研究;
- T, @% h( n" X5 ~& e2 N  3.推进素质教育的学校体育实践创新与推广应用研究;
! D9 P1 k3 q* T0 O, G( Q2 c2 d  4.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机制与实验研究;
! y7 i/ ~+ m( ]2 o  o; M1 \  J  5.学校体育与社区资源共享(社会化)研究;2 x" f  e( l: \6 J* V4 @* q- w
  6.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超重、肥胖、近视等)的干预研究;
" ^. |3 g, k6 b' @% O  7.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策略研究;( t6 s: f8 z; c7 {1 U
  8.学校运动伤害的法律问题研究;
3 K6 M1 F& Q/ [$ y# q, A  9.大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J; V3 e; Z% y/ E" w4 p" i3 |
  10.城乡不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具体设计与教学指导;
- B& f3 U' i2 r0 W  V, D& d# Z6 h. o  11.“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科学理论与有效性的综合研究;
. E# _3 |6 I% }+ m7 g  12.课外体育项目(体育活动内容)的地域性研究;
( z) [2 g& m( G# T  13.高等体育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改革研究;6 m. t# l; O$ H  B) o! `
  14.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研究;  |$ I9 E; F/ ]3 E# b- O. Z
  15.学生体育竞赛仲裁制度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p4 y8 v$ J- s3 q  n
  16.学生运动员注册制度与学生信用体系制度构建研究;* {4 X0 _1 o+ V/ H6 C4 p9 O6 I5 V
  17.学生体育竞赛与竞技体育竞赛的不同内涵研究;
( k9 |  r5 _( W$ s1 ^4 y5 l  18.中外学生体育竞赛的比较研究;( c( f9 n0 M$ R/ e* _5 u
  19.提高学生竞技体育水平和优化学生课外训练体制研究;/ I# t2 s5 P8 r3 w( C9 l
  20.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深化实验与评价标准研究。
7 s4 y, Y$ i4 Z" H$ A; C学校卫生部分
4 B4 l' X- @$ M5 c- a  m  以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为研究重点,创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价方式;加强学校公共卫生预警机制及危机管理制度的研究;研究改善学校卫生条件的技术方案和管理;研究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人员的培养与培训等问题。7 e5 [% p3 H9 a# s; K" I5 J
  1.学生体质健康新的影响因素与促进学生运动参与的对策研究;, S' m" A/ q. l7 z6 y- B7 x
  2.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动态变化与干预研究;
) L4 v3 c7 U% l" u  3.艾滋孤儿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研究;
7 \4 _( V% q% L  4.学校卫生管理模式研究;. z, y' V0 ~* d4 `+ A5 S
  5.学校健康教育实施模式与效果评价模式;" p/ n& }7 ?: m# p
  6.健康教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 n+ \' X9 f" u7 Z
  7.学校卫生人员队伍现状与培养研究;4 s, w  L3 {" d3 G! d0 Z
  8.高校学生医疗保险及医疗费用负担研究;$ M+ T5 B; n( Z
  9.学校健康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9 `5 J% Y% b) H( ^  10.学校教学及生活设施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V1 ~8 Z# Y- [7 s7 o
  11.学校卫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研究;
( N# U( W: Q0 e! z6 C4 k1 m  12.中外健康教育比较研究;
4 v* v- a0 C& h0 ]  13.中外学校卫生管理研究;
  z- `' V0 Y: c& i4 n4 T  14.学校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机制研究。
7 W! s' p; t! p( m4 M$ m4 u艺术教育部分
" G/ o2 J# b- w  以美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体师生的审美素养为研究重点,重视美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独特功能的研究;研究艺术教育与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新时期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未来前景;研究经济发展与艺术教育的需求;开展美育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与心理健康的理论及有效途径的研究;研究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以及艺术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研究提高学校艺术教育师资素质、建设高水平艺术教育研究队伍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艺术活动与学生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途径方法。1 c( O& H# X* ?# ?5 U! b) }+ z- K0 O
  加强美育的社会学与艺术学研究,开发与优化艺术教育资源,研究提高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艺术教育质量。
: _/ \! F' F) R$ v7 a  1.学校美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功能的研究;0 Z  ^9 R( G( C( {2 k7 P# {
  2.学校艺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6 Q: \5 r& r4 z8 w
  3.艺术教育与本土文化继承发展研究;$ n* {4 H4 s  s6 `' ]" P9 d
  4.不同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价值研究;. J" l/ A# c- @( X
  5.学校美育、艺术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思维的研究;
6 N1 I2 _# s0 R# l+ q3 I/ N  6.学校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f5 b/ Q) b% n$ a1 V
  7.学校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开展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7 g) _6 M& C  X6 L
  8.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 w+ p3 S4 E% j% Y$ b5 x  9.学校艺术教育师资培养研究;
  i! b$ f5 ?6 v  10.优秀传统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 y! x; g1 M/ R! N( {5 d  11.学校美育管理学研究;* Q/ n4 a0 V9 Z' H- u; c4 D! B
  12.学校美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C8 Z. Z# F5 }3 u
  13.艺术教育硕士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H$ z1 g  T& g+ t  U5 e% `, }  14.校外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
) k; \9 t& ?/ t# r$ ^. j  15.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研究。
4 d) c& n% u  ?- J/ Z! J国防教育部分8 l1 o' Y+ |2 }2 E9 \0 ]: B$ @
  以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为研究重点;加强国防教育立法和管理研究;对当前国防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国防教育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研究国防教育的课程评价和军事教师的培养;挖掘国防教育资源,探索并创新国防教育的教育和活动形式。
' \- y+ A' p0 V9 o$ I4 Z  1.我国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h/ N# H. y  \2 z; G! F2 I, Z* o: e
  2.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质量评估研究;; ~" _, L, Y! p
  3.国防教育与国民精神培养研究;: d) A; i5 }( i; Q
  4.国防教育的立法问题研究;
* Q5 @/ ?2 @6 S4 M# X0 h  5.现代国防意识与国防教育研究;
( E8 ]" P8 V( h  6.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关系的研究;
) G, u8 f- `; s# N  7.学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研究;. |" w6 \7 Q) O7 V/ z& J$ m
  8.中外国防教育比较研究;
2 m4 W% Y8 D3 A' V' R( H5 K( @. o  9.国防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
0 E5 _* U& J5 j  B5 B3 v$ C6 j8 O  10.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3 [) Z3 a1 o5 g' x) M7 [, ]* j# {
  11.学校国防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o* A+ u4 y; l) Y7 w
  12.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人才的研究;
' C  h/ r! r: q& |9 P  13.高等学校培养国防教育方向硕士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4 c# s$ I8 e4 J. Q+ i  |3 A
  14.国防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 B1 X1 L3 p* E0 S5 _; V
  15.提高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和措施的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10: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印发《2007年度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 Z8 J, M; z9 n# B! M! A2 |
9 x- K- H2 }: J) S
各省辖市科技局、省各有关厅局、各有关单位: ! r/ n+ h: V( ]3 u1 k) J/ [3 B8 c
  为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根据《江苏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部署和要求,我厅编制了《2007年度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指南》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组织申报工作。具体申报要求和事项通知如下:
/ x& R* Y& }6 X. _( x  一、重点任务3 J  R5 l0 V5 c! S  z
  着重围绕提高江苏自主创新能力、政府管理、产业发展及建设和谐社会等重大问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门类多学科知识,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论证,运用翔实的数据和典型案例进行系统分析,为各级管理决策部门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对策和措施。
  d: e+ K) }1 I& a7 {2 a3 i2 I* M  二、申报要求
. [1 P1 ^- \& P. G  X- ~. `- s8 J  1、申报项目必须属于《指南》确定的领域和选题,应有创新内容和明确的应用单位。原则上项目承担单位应在计划下达当年内完成研究工作。3 T; H/ Z, q( T
  2、申报单位为在江苏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学术团体、咨询机构和企业。优先支持由软科学研究专家、产业领域的技术专家与决策部门管理工作者组成的研究团队申报项目。9 _7 P$ B( a: t) q. E
  3、申报项目的负责人应具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课题研究的工作积累,必须在研究过程中担负实质性的研究与协调组织工作,并确保在职期间能完成项目任务。
7 \2 I% X2 i/ Y# ^  4、项目承担单位须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和匹配资金,匹配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1。! m" J/ g4 E) p8 {# T( T( ~; R' U
  5、各申报单位必须保证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对弄虚作假、冒名顶替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记入信用档案,2年内不再受理其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
" f( v1 s- _5 X/ H  6、各项目主管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把关。对项目申报单位的承担能力、资信状况、资料完整与可靠性、有无中止项目或在研的应结未结项目、是否重复立项等进行认真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 ?5 K  l& R6 h- w
  三、申报办法
& s2 ]& _0 i- g, z  1、软科学项目申报统一执行省科技厅制发的《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任务设计书》、《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信息表》以及数据录入软件,申报者可直接从省科技厅网站上下载。申报者应仔细阅读填写说明,按要求通过数据录入软件填写《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设计任务书》与《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信息表》(注意:在设计任务书中的课题论证部分不得出现和隐含申报人姓名和所在单位信息),用A4纸打印(一式二份),加盖本单位公章并报送软盘。1 [" o* j  @( ]: J
  2、2007年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原则上按属地化管理(除南京市外)。各省辖市科技局和省有关厅局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本地、本系统的统一申报工作(宁外高校按属地化管理原则须由所在省辖市科技局组织申报);在宁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本校的申报工作,并经省教育厅审核盖章,试行计划单列的单位可直接申报。有关管理机构和申请人所在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保证申报质量。
: L9 }% @  V0 ]0 _0 B; a  3、项目申报受理时间为2007年2 月28 日—3月1日。请各单位将所申报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及软盘于申报截止日期前统一送交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5号),并同时报送申报项目清单。所有申报项目的设计书必须认真打印,确保申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上述申报要求、手续不全或逾期申报者不予受理。" H  A: s" ]8 l. M: v
  4、《2007年度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将在互联网上发布(网址:www.jstd.gov.cn),欢迎查询。联系人:
* f) g: r1 `8 z% b  省科技计划项目受理中心 刘爱英2 t$ k6 h* k! c& Q* ?
  联系电话:025—85485926& D, |7 v, ^  X% r: @; c: W
  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 冯步云% M  s3 Z. a) R( U; X
  联系电话:025—83359584 / U2 V8 R$ J0 X% Z! Q- h
  四、其它事项
$ I" v4 g& q& ^1 c! O- J  申报项目每项需交纳项目评估费300元,由省辖市科技局、省主管部门和计划管理单列单位统一代收代交。8 l( N' w4 C- ~4 r
  1、外地(南京地区外)交费请汇入我厅工行基本帐户。户名:江苏省科技厅。帐号:4301010809001213234。开户行:工行成办。转帐支票汇款事由一栏内请注明代码:103042898,同时按计划类别注明:软科学研究项目评估费。
7 {* k$ h( d) ?- p  2、南京地区交费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转帐支票。根据省财政“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规定,支票不能直接汇入我厅工行基本帐户,由省科技计划项目受理服务中心收取,统一交财政专户。
5 G' u6 K# k; D9 r! c5 i
7 @9 M7 |1 e1 |7 p; t9 r) N& `  附件:1、《2007年度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0 U0 H$ S+ g$ v
     2、《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设计任务书》录入软件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10: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中澳科技合作联委会第六次会议联合公报,2007年度中澳科技合作特别资金(SPECIAL FUND)自即日起开始征集项目建议书,截止日期2007年4月15日。请各申请单位通过下列网站填报项目建议书。www.project.cistc.gov.cn/projec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承担人申请中澳特别资金请参照基金委网站www.nsfc.gov.cn “特别关注”栏目中刊出的征集通知。
# D/ Z0 K8 J3 Y2 e
" I. W6 v. Z7 f1 |3 o( G根据2006年10月中澳政府科技合作联委会的精神,2007年度中澳特别资金的重点支持领域为: ) F. _6 c2 u& Z
• 农业(包括畜牧业和动物卫生); " Z2 i* J$ z: Z2 s
• 生物技术(包括卫生、医药和传统中医药);
  |; S# o. u7 B  z! o0 V# B• 信息通讯技术(包括遥感);
2 _# r: a3 E* b! y# D# l& B• 环境(包括水资源管理、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 ' w+ j+ A% v  z) T
• 采矿(包括矿物); 7 ]: h2 r+ Y1 u: |7 b  a
• 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 z7 T& k, ~" A9 K- _2 K• 先进材料(包括纳米技术)。 8 o3 R% t. W) _
8 A" S3 e, z- I# Z$ \. V* J
联系人:徐琳 陈雄
4 c1 _6 G1 }$ E' w& U电话:010 5888 1335 68526771 5 E2 @$ U8 C% i, A
电子邮件: hzs_mdc@most.gov.cn
3 s8 ^$ F2 h& i5 ?8 z4 i  H, ~) L6 v- B' Y, L
附件:中澳科技合作特别基金管理申报指南(2007)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10: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征集2007年度中国与澳大利亚科技合作特别资金项目的通知7 F2 w' Q4 Y+ T8 G/ T
稿件来源:美大处 王强 (2007-3-29)+ {& l; i- k; P& Y
+ x  |7 q% e0 ?/ D  s/ l
根据中澳科技合作联委会第六次会议联合公报,2007年度中澳科技合作特别资金(SPECIAL FUND)自即日起开始征集项目建议书,截止日期2007年4月15日。请各申请单位通过下列网站填报项目建议书。www.project.cistc.gov.cn/projec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承担人申请中澳特别资金请参照基金委网站www.nsfc.gov.cn “特别关注”栏目中刊出的征集通知。
% U, A: q: p6 s& c6 ]/ r5 O/ K! R$ M0 R& o1 ]& `; Z
根据2006年10月中澳政府科技合作联委会的精神,2007年度中澳特别资金的重点支持领域为:   M( Z  d: K, T
• 农业(包括畜牧业和动物卫生); 3 _0 }& F, j" o' T4 P9 f; r
• 生物技术(包括卫生、医药和传统中医药); 8 Q# H( Y8 K+ h8 P
• 信息通讯技术(包括遥感); $ w0 {% ^3 d: f2 e# c
• 环境(包括水资源管理、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 0 I/ {3 Y+ \$ b& X
• 采矿(包括矿物); $ _1 g5 ~" ?7 d
• 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5 q  r9 ^7 x1 f$ `2 f, r
• 先进材料(包括纳米技术)。
7 M& w0 m4 z% F" P6 l/ `: x( [" y! y4 \) N! K! t
联系人:徐琳 陈雄 ( x/ l( b: E- E. w5 v* b) k, o' t
电话:010 5888 1335 68526771 7 C( X5 j: Y5 Z6 Y
电子邮件: hzs_mdc@most.gov.cn
9 q, y- h! b4 _9 q6 V  Z* ^& c
8 K, u$ s7 s% y6 o: {0 t附件:中澳科技合作特别基金管理申报指南(2007)" z& @4 H) {+ v  q

' R) R5 b  v3 Y& q1 q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澳大利亚教育、科学和培训部  E8 r8 F: c4 {7 `" j' K
科技合作特别资金管理申报指南, E8 F; X$ h' h) `6 c

! T; Q- q. k; D  U中国科学技术部和澳大利亚教育、科学和培训部,以下简称“双方”,就本指南达成一致意见,旨在指导科技合作特别资金的管理工作。2000年1月24日双方在北京签订谅解备忘,设立特别资金,并于2005年7月4日续签。7 G3 Q5 U3 L) Q9 Z
目标% N9 \# c# y: ?8 B( \, G
特别资金旨在支持互利的、优秀的科学战略研发项目。  O& l6 T" t; V/ _
双方认为特别资金支持的项目应:
1 I! {& ^+ d; M6 `·  有利于中澳双方4 F( p3 A$ x) o9 j; h
·  有利于中澳研究人员建立富有成效的联合
4 g. D7 w+ H! s" E, \·  有利于双方获取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前沿科技. k8 W, c) t' b3 a
·  优势互补,实现互利3 {7 s% F! O6 x& I, x$ T
管理
2 D: ~: O. M( D8 j+ P2.1  联委会和工作组& R  [3 E; C9 T  }  _
中澳科技合作联委会(联委会)对本指南负责,定期审议,确保其有效性的持续。7 a4 B" o. Q1 W( m9 n4 d
2.2  工作组
" u$ a, K  W2 |4 E, x# T2 {. X特别资金由2005年谅解备忘录中成立的工作组负责管理。双方将支持工作组管理特别资金的日常活动。6 j/ Z8 N% a4 ~. N
根据双方决定,工作组年会轮流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召开或者采用电子通讯的方式召开。工作组的首要目的是讨论实施项目的进展并决定每轮联合资助的项目。
- X# H+ k8 H& ^6 D: v: R. K双方将根据本国规定,管理特别资金的研究拨款。
5 E& C  F6 r- {. D/ x" ^; R! D; l& i双方独立代表本国国民:
4 ~/ z, ]/ w7 S5 Z( K4 {' \8 C& `·  管理资金申报过程;
) t6 O+ s3 ^* S. c3 q% T( x·  根据各自的标准评估资金申请;( ?) e3 \1 N  ]
·  决定资助额度和期限;$ O/ j+ Z# U* x' U  v8 u- `* P3 A; \8 M
·  管理资金协定。
, G) h; k5 W/ o2 o& Z双方将通过工作组共同:2 _( B/ A3 C5 C- u+ n
·  决定每轮资金的申报期限(开始和截至日期);
; r- N3 a4 g; r3 X8 `·  根据资金的总体目标和优先领域协商并筛选共同资助的项目; 6 E" j- l% L! q2 O' b! k
·  向联委会汇报资金运行情况。
3 ~1 `7 K5 _) i, W2.3  工作组向联委会汇报
4 u" A; T4 }" U( g工作组将向联委会汇报项目运行情况。向每届联委会会议提交的报告须采用本指南附件A的报告格式。
4 g/ u( {2 a2 I; g' A6 r1 A$ ^" ?9 I0 j$ p
特别资金支持的活动
4 K! d! ?9 K5 {: P) ?3 M% z; i/ q双方各自决定特别资金资助的活动,支持本国国民的研发活动。8 j5 Y1 }$ B9 B% n) u& L$ I; [. c) {
" Y3 B2 R( j9 E( e
3.1 澳方支持的活动
1 T  G! F9 q* {5 ~澳方支持国民在澳大利亚国际科学关联计划——中澳科技合作特别资金下开展活动。资助范围包括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和展示澳方科技实力的直接费用。有关资助条件,请登陆https://sciencegrants.dest.gov.au/isl查询中澳特别资金的申报指南。
* X0 M( U" j& a$ C9 D# K3 U6 x$ Y3.2   中方支持的活动
. j$ Y' k3 \2 ^2 z中方的资助须符合中国财政部的规定以及特别资金的申请指南。资助范围包括差旅费、讨论会、小型设备和材料等。* ~5 y7 Y: b6 g2 d3 h4 O
优先领域. [; l7 F. C1 E# d0 v
联委会将讨论审议优先领域。优先领域应极大的促进互利合作项目的成功开发。优先领域确定后,应向两国的特别资金申请者公布。
2 |& G4 X, V; K3 u; J, w工作组将向联委会提交计划运行情况和成果报告,协助联委会确定优先领域。
. \3 W* r& P7 o% Z附件B为提交2006年联委会会议审议的优先领域。澳教育、科学和培训部将在每届联委会会议之前更新该清单。& ]2 w, `7 _# D2 Z/ ?% z; L
谅解备忘录终止后工作组的运行$ R, l5 k' z1 b)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澳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签署的《科技合作特别资金管理谅解备忘录》一旦终止,将适用以下程序:
: J& g2 o( I9 u3 B, M1 P·  自谅解备忘录终止之日起不再接受新的任务;
( W8 ], n9 T! M6 @·  工作组将向联委会报告未完成的任务;
7 ?# Q& d& g. r: B# b  _) K·  工作组将继续运行,直至完成所有未决任务;4 N" m, N! h1 [( `! h
·  工作组将向联委会提交最终报告;
  Z+ K. ?1 e0 i# u+ z" s·  上述任务完成后,联委会将解散工作组。3 c0 S4 O+ }) k; {+ n
在适当情况下,联委会可在会外处理上述事宜。" U4 |  ~4 `# l8 u  L; z' V
资金申请与合同的管理
6 r+ c, m6 d7 B) T提交资金申请前,各国的项目负责人应对特别资金支持的双边科技合作活动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
/ K% h  e7 d$ Q7 i) f- ?项目负责人根据本国要求提出资金申请。项目负责人应:! }4 }6 s% d& T6 |
·  统一联合项目的名称;$ Z/ b& d, H! ]: s# g% ?$ D
·  说明合作伙伴在联合项目中的活动;
- Z' ~; {$ r7 v" M+ A3 h·  提供充分的信息,由本国资金管理机构独立评估资助方案。: P( }) \1 x$ R9 U- w9 Q
各国政府仅负责由其项目负责人在资金安排下签署的合同,不与对方国构成任何法律关系。4 u& K7 J/ p1 ~- }
各国政府将根据本国合同管理要求,决定本国项目的具体报告要求。
' y* G/ f1 s: l' q! c
7 {  Z; ]; p2 n0 i3 {1 Z- g* p" w( P  J4 r8 n
工作组关于特别资金管理的报告
, j/ O, b4 @# x3 T. @  I; z
8 Z9 a% }) o& L工作组完成报告日期: [插入日期]+ E. `, M0 X  X) Z, w+ Y
提交联委会会议日期: [插入日期], N& H5 s0 B. q) r# M; b
( x: ^' r  X: w0 X, q5 p
1、统计概要
$ m# @4 C& ^6 V5 ]( g现行项目的数量
  G8 W6 y* ~. O3 aFunding Round申报年度  已批准项目  已完成项目  现行项目) J2 n6 p) c) k& ~. m2 |$ z
2001年      # J$ t0 f5 v9 S9 T7 ~$ \
2002年      ) o2 S& X$ r1 D* O) @
2003年      9 X+ }7 Y* \" t' C- C# O2 W- ?( d
2004年      
1 }) Z. A: y9 z( ?2005年      
) A7 G* A: z) S$ L1 Z$ x2006年      
/ i/ s* O1 W8 x* H  S( R1 \合计      ; Z/ ~, s- X" n" S
/ Z: }* q8 s+ ]
已批项目涉及的优先领域
  z% J( T5 R9 G8 G" S' {优先领域  项目数量
" T; f& {; P+ H2 }# z1 Z- t先进材料  ( T6 i2 E" s  Y: ?( D
农业  
; V+ u  G; u' n& `生物技术  
' e, T4 ~& P9 D" k环境  ! K, l$ s% V& k( G
采矿与能源  1 w9 N. l2 G7 f; F! \
联委会新增优先领域  - J. p! [0 ^  e/ r
注:项目可涉及多个优先领域。
. o9 O* }5 N9 f4 E
1 m$ b/ {- K' T2 r, A7 ]! t" ]2、工作组上次报告以来已完项目的详细报告" B4 c7 |9 _# y2 @. D
' Q* i" u! w8 f/ o! t* I0 R

. O7 ^& K  v: c$ f; v[报告范本]1 b6 d% L' z+ y- `7 }& O) i
项目编号- ^9 D- q# q/ k( ~, k- p( S
中方:   xxxxxx
; c: {" H# |+ c2 o澳方:   xxxxxx8 t% L: K9 X; k$ L' \
项目名称:  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病害防治生物技术的商业应用$ J" p8 J, s; u) p* m
项目合作方:4 z- H) }2 _1 C
中国   澳大利亚
6 Q: {9 Y& T3 \* ?0 T! J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土地与水资源研究所
2 i; `) V& A* E+ u, {9 X( \5 |0 g- E& b  U9 G" s" c' r9 ~
项目状态:      2005年5月完成
# ?7 G- ]- r( x+ l科学领域:      生物技术. E4 b% U- ]  {$ Z2 `) _( M, V
优先领域:     生物技术、农业与环境1 j$ `0 [' i. y- q
澳方出资:      xxxxxx
2 @# x4 ], @% u6 m# D中方出资:      xxxxxx
' _4 Y; H; l# ^2 t: v- a7 K项目申请概要:$ X0 _) e3 c5 q/ P1 h- S2 ?
土壤中携带的真菌病致使大多数主要农作物减产并产生严重经济后果,而各种植物抗病或农作物管理无法有效的控制很多疾病。项目参与方的最终目的是针对棘手的根病,为农户提供有效、可靠和经济的生物防治技术(生物技术),使种植者提高农场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同时采用保护性耕作、农作物多样化(如:复合农林业)及减少化肥和农用化学品使用量(如:杀真菌剂)等更具生态可持续性的防治技术。这些管理战略带来了环境效益,例如减少土壤侵蚀和大气污染(秸秆焚烧)以及减少农产品、土壤和水资源的化学污染。2 T9 O2 c6 i9 U2 {8 E* T
项目的预期成果:
4 z8 M: J4 A5 D  I中澳研究人员及潜在的商业伙伴确定并最终达成病害生物防治技术商业化的协议;•
! k! W* ^' V5 q- Q( e6 @+ _( j6 P创建生物防治剂的分子基因型(DNA指纹),保护具有商业价值的知识产权;
# K. B$ z# p- n1 L- t( ^制造运输生物防治品最有效的方法。
1 v  R7 m+ O) S" r$ A  T成果:6 T8 U& i3 ?! g( G4 D. R+ B% w
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成果,包括:" O1 |7 ]; N) e
·  预期成果及完成情况;
( N9 F) F$ @# W# w% {6 e# `·  向中澳科技界展示实用成果;8 `" T1 T$ d' s% r6 y+ _
·  联合项目对形成研究人员战略联盟,启动新的项目起到何种促进作用;
  x: G0 c8 \+ X" Y4 f- |·  实施项目对加强中澳研究人员参与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前沿科技项目起到何种促进作用;
% x* Q7 F/ E. [" ]·  项目是否符合本国及合作的优先领域。; l. m9 B3 p0 n% R/ E

- c+ _- c, T/ t1 k0 H: _" f4 `科学期刊论文发表数量:  xx
6 M7 g; m8 M7 T/ H, K4 @; {/ x科学论坛上讲演的次数:  xx
: p5 o, B1 R( P8 f: I! e
6 p' u$ c7 {2 I, H3 d2006年联委会确定的优先领域& m. R( W  f7 t+ D$ O9 V

% |( i+ \" r/ h* f7 D2 m  ~* m经过与利益攸关方的磋商,双方将有望成功开发合作项目的领域确定为优先领域。7 y# \5 i9 P  |# ^5 y0 E, s

4 t# V5 k7 B. z( d) z, ]2006年联委会确认的优先领域:2 Q! P/ A9 A. E0 M! m0 B2 O
·  农业2 L4 z+ q5 D8 g5 \3 O& t4 ]- T
(包括畜牧业和动物卫生)' m$ h' C, R  A8 x
·  生物技术
! v9 M- }& Z" A) y' P(包括卫生、医药与传统中医药), Z5 V* G( e' g0 m2 k" J8 Y, }
·  信息通讯技术(ICT)
0 N( f0 J; ]$ ]1 F(包括遥感)" P: K1 h! o3 {- L! i
·  环境
" |5 D) l, l" \/ c$ Z(包括水资源管理、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1 \4 [4 V# n- J4 r7 P
·  采矿
  I2 }& ?4 W; S! u  A1 L* _& P(包括矿物): e) ~3 S$ Y' {3 @5 a$ L' |
·  能源0 z* p& v! y2 `$ C4 M; P
(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O% }$ a# w# \/ n2 k
·  先进材料  ^: R+ E/ }7 q* a- C) K, t- M, N$ E
(包括纳米技术)
  c1 J6 F: n) [9 L+ O! @5 z; ^) U% ~, }9 ?: F4 X6 l" X+ {7 b$ ^
联委会将修订确认上述优先领域,并在每届联委会会议上进行更新。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10: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1 \: I& s, C- s* A3 U

9 v! Q; [3 o# T. O% ^
: ?' g7 W5 t8 _6 I" X2 S
; D; L& }0 K1 _澳大利亚教育、科学和培训部. B- r' t( w0 Q0 ]

/ r! z, v# R2 W! Y3 r& e科技合作特别资金管理" P; p. p" ~( I! T; Z
& }7 L1 c0 d5 ?$ Z
申报指南$ |) g  F- _- i( ~3 B

6 [0 m. }7 U# o2 W- l中国科学技术部和澳大利亚教育、科学和培训部,以下简称“双方”,就本指南达成一致意见,旨在指导科技合作特别资金的管理工作。2000年1月24日双方在北京签订谅解备忘,设立特别资金,并于2005年7月4日续签。& a8 D! l. E/ c5 p' Z. j1 v% ]; v

$ b& K7 W- c: y' E# i目标
% ~9 f5 F& |, p- h特别资金旨在支持互利的、优秀的科学战略研发项目。: M1 U/ v8 x! E& k+ b) l% ~7 S- N
双方认为特别资金支持的项目应:
, ~" }/ s4 o9 N4 [·  有利于中澳双方
& o0 _& y, K2 W5 a" c/ ^·  有利于中澳研究人员建立富有成效的联合
3 z6 q  Z+ f7 i1 d·  有利于双方获取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前沿科技! x/ R. D8 U3 g3 t% X/ I
·  优势互补,实现互利
6 e/ r# a/ n/ {管理
" V8 h$ M. c! p+ Q2.1  联委会和工作组
% j! Y9 y2 Z, ]! w; P) O/ z& e, X中澳科技合作联委会(联委会)对本指南负责,定期审议,确保其有效性的持续。
! K! `/ i1 ^5 ?2 `5 q8 M' Y; C6 p! u' G8 S( E3 ]' u/ `, Z1 q
2.2  工作组
0 G/ ]3 k$ |( A1 x特别资金由2005年谅解备忘录中成立的工作组负责管理。双方将支持工作组管理特别资金的日常活动。: p+ H) W% N- P" E" G
根据双方决定,工作组年会轮流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召开或者采用电子通讯的方式召开。工作组的首要目的是讨论实施项目的进展并决定每轮联合资助的项目。
4 F* C" ]1 a8 `( ^双方将根据本国规定,管理特别资金的研究拨款。/ Y4 d& p0 X+ W. b, }" p1 u
双方独立代表本国国民:6 c  _7 c; A, r. Q* V" N% c
·  管理资金申报过程;
8 h' x% `, N& P·  根据各自的标准评估资金申请;
. w0 x, {; c0 W; _$ q! ]6 T$ l·  决定资助额度和期限;+ ~: V9 {8 Q( T8 ]3 i. v7 g# n
·  管理资金协定。
. ~) O1 N7 Z5 T7 l双方将通过工作组共同:
+ i: b6 p; ]5 K, s: {9 N; c  e" V·  决定每轮资金的申报期限(开始和截至日期);
+ Z# |+ r- O- Y% Y" Z; {·  根据资金的总体目标和优先领域协商并筛选共同资助的项目;
3 s$ r0 L2 H  c- W" k" s5 u·  向联委会汇报资金运行情况。) T4 i! z' ?9 J4 f! b- j
2.3  工作组向联委会汇报) [4 q  L0 t! p3 \9 P: ~
工作组将向联委会汇报项目运行情况。向每届联委会会议提交的报告须采用本指南附件A的报告格式。
) A' @. l% y* f& w2 J, v+ ~" w& K( x9 q/ \; H) \7 \$ M
特别资金支持的活动
# w2 ?! {. {+ v# f双方各自决定特别资金资助的活动,支持本国国民的研发活动。
! \6 x0 {, f2 I5 F7 N* @" @# X  e& h3 L7 m
3.1 澳方支持的活动
) V' R9 L. Y6 C' P' o. Q澳方支持国民在澳大利亚国际科学关联计划——中澳科技合作特别资金下开展活动。资助范围包括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和展示澳方科技实力的直接费用。有关资助条件,请登陆https://sciencegrants.dest.gov.au/isl查询中澳特别资金的申报指南。: n* ]0 q2 Y2 V* p" F. l0 x

$ \8 ~) p6 `0 k: l" M3.2   中方支持的活动! l2 h7 z( M0 c7 W. `2 q
中方的资助须符合中国财政部的规定以及特别资金的申请指南。资助范围包括差旅费、讨论会、小型设备和材料等。
2 K5 Y( {5 I. Y. A: \  K. Y; z, {) |3 y) v4 K+ Q' M! \2 \* f- ?6 r
优先领域! k# f8 y/ T- o& I5 W9 K+ ?
联委会将讨论审议优先领域。优先领域应极大的促进互利合作项目的成功开发。优先领域确定后,应向两国的特别资金申请者公布。! d. C; _/ U9 ^, q, ~2 v1 \
工作组将向联委会提交计划运行情况和成果报告,协助联委会确定优先领域。
  ~6 {  _, _' f: p# e附件B为提交2006年联委会会议审议的优先领域。澳教育、科学和培训部将在每届联委会会议之前更新该清单。
- ~4 @0 }9 O" P" r/ a) l
3 A) w# T0 G4 g9 S/ f谅解备忘录终止后工作组的运行, I% @3 b( P  I; f! G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澳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签署的《科技合作特别资金管理谅解备忘录》一旦终止,将适用以下程序:8 T: y1 ~8 {2 V; |0 L( D
·  自谅解备忘录终止之日起不再接受新的任务;3 \3 u, l4 Z5 S- k' `% C
·  工作组将向联委会报告未完成的任务;9 i6 p( g) D, A
·  工作组将继续运行,直至完成所有未决任务;$ _7 m& q# }# H+ h$ p$ D
·  工作组将向联委会提交最终报告;8 c) i2 {' n& p. x! ~" U
·  上述任务完成后,联委会将解散工作组。
9 h3 v  ?9 q5 T: M在适当情况下,联委会可在会外处理上述事宜。8 B. f8 a( K; F0 N4 K

/ C. k* I2 Q' J" G* h资金申请与合同的管理
3 u& h- P+ ~! C) m6 h  S8 ]提交资金申请前,各国的项目负责人应对特别资金支持的双边科技合作活动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 r3 J# p5 L- v, ?9 R+ i% p9 l9 ^
项目负责人根据本国要求提出资金申请。项目负责人应:
5 n8 [9 n( S) z% l  [9 r/ |·  统一联合项目的名称;- @5 [# a% n: c/ m$ A! J
·  说明合作伙伴在联合项目中的活动; # V  X8 U* z  X& U& b) c2 H
·  提供充分的信息,由本国资金管理机构独立评估资助方案。4 h/ M" o2 _# |$ W+ @7 v( [
各国政府仅负责由其项目负责人在资金安排下签署的合同,不与对方国构成任何法律关系。
- m' s2 H' J) H* f6 N6 V0 ]# {各国政府将根据本国合同管理要求,决定本国项目的具体报告要求。; p, w8 ~: P  j6 K/ ?

* o0 I: S3 y  g) s8 x1 _* V  ^  G5 `  K: Y( L# h
工作组关于特别资金管理的报告
$ m* L, c" X" K
4 T3 \1 d; c: f0 A9 Z5 ~6 _- M0 F工作组完成报告日期: [插入日期]5 e- b: X/ l3 Y
提交联委会会议日期: [插入日期]) p& \5 q! g6 P3 k2 W+ ]5 ~
% r: M. m- T; J9 E1 A1 `) i* {
1、统计概要1 x3 ~! ]$ ]+ ~  x+ Y9 S, K$ R" F
现行项目的数量/ v8 K$ K; U  [% `( O# a
Funding Round申报年度  已批准项目  已完成项目  现行项目$ o- I& _- z8 _0 g( ]% ]/ Q
2001年        l- Q( _; H' _9 C1 @, ]
2002年      
3 D' W, J- ]2 y2003年      1 Z: \, H' ~' R! Z6 g- C
2004年      
9 J8 J- T; }$ R$ r, o: f5 {2005年      
. C; J3 ?7 |4 G3 i- y; @2006年      
$ Y# ?6 v* |9 ?- j, |+ \) Y合计      ( s- K$ L9 O3 {# I, B+ B

' A3 O0 u" P5 F+ I! F: I$ t6 G已批项目涉及的优先领域  v5 c6 M# _, K2 r1 G( @. M) f# ~
优先领域  项目数量* ]( d/ P4 P/ r! ~( H1 y
先进材料  / L# |/ y  u2 D3 @
农业  
# g5 O$ e* x, W8 _/ V1 x生物技术  9 ?1 b9 X  T5 H; {6 N6 i. `
环境  
: v" |" L/ R% r+ R& W' k4 h采矿与能源  
4 C0 g% Y& n7 S' O! j9 B联委会新增优先领域  
7 k/ i( B3 d, O& f' z- k注:项目可涉及多个优先领域。4 o; g8 P! L0 H9 X4 w: _% ?$ `: }
5 N( Q2 Q! |4 K
2、工作组上次报告以来已完项目的详细报告
$ R, W$ H& Y; Q! r1 M3 T6 }) l) z! @  [
4 R: C3 B5 G4 ^6 C; `. A& r2 g
[报告范本]
, l6 x% `* d6 ?' M( ~! L* a项目编号# C( G9 r  @5 {* @
中方:   xxxxxx' J$ S% B& s9 m& h$ T  x; ]6 l9 K
澳方:   xxxxxx
9 |: }/ V$ h3 j! g2 I, u6 C项目名称:  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病害防治生物技术的商业应用
0 }- v1 ~) G6 x5 y项目合作方:* O  `. R% J8 o. Q  P8 `* h! K
中国   澳大利亚5 d8 U- J' c4 x$ m# L9 O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土地与水资源研究所$ ]' t2 ]( @! E4 |, |" E

- w# W! d& G9 n; k3 r. \# l* p项目状态:      2005年5月完成% S: f" |. O4 v& B- O! `" y' C; S
科学领域:      生物技术; O) h: i1 d2 }" t/ D" V
优先领域:     生物技术、农业与环境
  A' w( K0 ?: @) M+ {) K2 y8 H澳方出资:      xxxxxx
  {; I& {3 S; Z: m' C3 A中方出资:      xxxxxx
4 a3 M( Y0 d8 ?! r' u1 P项目申请概要:: b5 ]# M+ J" q' I
土壤中携带的真菌病致使大多数主要农作物减产并产生严重经济后果,而各种植物抗病或农作物管理无法有效的控制很多疾病。项目参与方的最终目的是针对棘手的根病,为农户提供有效、可靠和经济的生物防治技术(生物技术),使种植者提高农场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同时采用保护性耕作、农作物多样化(如:复合农林业)及减少化肥和农用化学品使用量(如:杀真菌剂)等更具生态可持续性的防治技术。这些管理战略带来了环境效益,例如减少土壤侵蚀和大气污染(秸秆焚烧)以及减少农产品、土壤和水资源的化学污染。% U% Z9 u2 T. `1 `7 U. A5 g% B/ d, ]
项目的预期成果:
# |1 {+ t/ I' ]$ r2 l中澳研究人员及潜在的商业伙伴确定并最终达成病害生物防治技术商业化的协议;•
2 d0 q5 O. {' h5 A% C+ V) ^创建生物防治剂的分子基因型(DNA指纹),保护具有商业价值的知识产权;: o/ U& i( @# \) F9 F. \
制造运输生物防治品最有效的方法。
" I% N$ B+ _% E& w% ?5 l成果:
% Q: c4 `( |/ ~2 H7 T0 F6 d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成果,包括:( g4 M" w$ X7 f! t. L8 t) M0 O( n: z
·  预期成果及完成情况;
/ ~/ q" P% o, w·  向中澳科技界展示实用成果;& ], f) u! a6 a$ g4 ^( P' B
·  联合项目对形成研究人员战略联盟,启动新的项目起到何种促进作用;5 B$ O, K# h% j$ R. N) [' A
·  实施项目对加强中澳研究人员参与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前沿科技项目起到何种促进作用;& I$ `7 J3 b4 |8 d5 D$ m3 X
·  项目是否符合本国及合作的优先领域。
/ s7 L' Z7 f5 L2 j3 ]' l4 ^% b2 ~. k1 W  G  w' c
科学期刊论文发表数量:  xx
) e, ]" I0 ^5 S- R& D1 r科学论坛上讲演的次数:  xx
' L- W" \5 J4 |9 `, a, y" b
6 f. C; i0 t/ ^9 K( `+ a( S2006年联委会确定的优先领域! _) `5 @8 L5 m  B# ?
/ v; L: g' z0 w- K
经过与利益攸关方的磋商,双方将有望成功开发合作项目的领域确定为优先领域。4 |; m7 r0 O: K* I" p) i' q

+ x3 ]  j: I, M4 Z2006年联委会确认的优先领域:
8 C+ R9 Y! [2 @·  农业0 a  W$ a3 h: n8 j9 U
(包括畜牧业和动物卫生)
5 N/ S+ ~$ I2 f- t; A- _0 R·  生物技术
6 a2 D! g: Y+ ~8 b% X6 i(包括卫生、医药与传统中医药)
; v7 |2 s9 E2 @) C·  信息通讯技术(ICT)6 ~( X1 O* D% e6 P2 Y- k
(包括遥感)8 I/ X+ i, t; ]* ]: p
·  环境% k2 i4 w  e$ r- i0 ^5 R$ b5 Z, {
(包括水资源管理、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 w; S( @; D# E% y7 t, z/ I. @8 H% e
·  采矿
6 \8 R' g/ C8 [" y: X(包括矿物)
% i# V) J7 v& T0 m2 b, ~0 O, `·  能源
1 S1 C9 z6 ]5 A1 p: c& k(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 X7 Z8 M" i. L* }% M·  先进材料$ s7 K$ `* N0 Z* \
(包括纳米技术)/ [( ^# y& ^7 H) f: V
9 T. ?( c9 Y2 f" A' T1 c
联委会将修订确认上述优先领域,并在每届联委会会议上进行更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6 06:43 , Processed in 0.0410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