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与中医
. |) w- R. k: u7 ?$ v$ \# e q 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家都会中医,给别人看病,望闻问切,开方抓药。也有许多文学家由于种种原因不做官了,也不做别的了,回到故里或乡下,给乡邻看病,不以营利为目的,同时还兼写诗词歌赋一类的。中医与文学家,在本质上都是为人服务的,都是在不断深入地认识人本身,或治病,或治思,或病思兼治。在传统中医那里,医道和天道、人道是相通的,比如中医的整体观念、辩证施治等等。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家都有这样的功底和能力。而现在,社会分工细分程度高了,作家、诗人什么的,只能写作,不会看病,个别的,如受过医学专门培训和学习的毕淑敏、韦尔乔除外。鲁迅和郭沫若,早年也学过医,后来搞上了文学,那叫弃医从文。想来想去,从中国现代文学到今天,能做中医又能作文的文学家,比起中国的古代,从数量上少而又少,没几个。2 M8 Y9 V+ ]0 P' E% ^6 l
# j- y- j& S6 x7 B2 V
中国古代的文学和写作,是做学问;中医也是学问,两者容易打通、兼得。现在,文学是创作,不用讲道理,不用做学问。这是社会进化和分工使然。但是,无论如何变化,文学和中医作为人类认识自身及周遭世界的一个视角,还是不会变化的,并且永远不会变。
) ]2 j1 u1 I% k! A3 D2 @# _! |- O0 j8 d, S6 T
人类对自身、对周遭存在的认识,是极其有限的。比如中医里,至少在东汉时,归纳总结的人体经络,至今在解剖学里难以证实,但在上千年的医学临床上,经络思想是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是我们对自身“内宇宙”的认识问题。还有宏观宇宙问题,比如天体、外星人等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地认识。整个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人类对内、对外的认识发展的历史,也是人与人、与社会、与宇宙关系的发展史。常看央视的《人与自然》和《动物世界》就会知道,那些动物其实也非常重视这种关系的调整,为的是它们生存的继续。3 B: t. w, q8 k- O9 F i' x
, y: G; p* ?: X5 o9 g. ^ 扩大自己的认识范围、增加自己的认识能力,从有人的那天就开始了。由于角度不同,人对自身、自身的存在和宇宙,有着不同的认识。比如中医,对人体、人体与自然宇宙的关系,也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用的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两种学说从大的方面讲是中医认识和解决整个治疗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从小的方面说是解决临床问题、医治疾病的一个基本思路和手段。两种学说实际上是中国古典哲学理念在医学上的具体应用。中国人认识世界,和世界上别的民族不同,有着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这便使中国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形成了在这样的哲学体系覆盖下的中医甚至文学。3 M+ s/ d: o6 K- c, K
% x" ]% A! [! v* P7 a1 L
人活着,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即对自己、对自己所存在的社会、宇宙有一个基本看法,这样才有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文学创作,从实质上讲也是一个社会行为,是作家与社会的交流行为,是作家在叙述自己对自身、社会乃至宇宙的看法和观点,以影响甚至改变一般的社会行为。因此说,文学就是在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认识。" b N. K- _' @! T7 |$ v# s
5 Z5 C! ^/ f/ O) f% d; F
这就是文学的社会功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任何事物,从其的诞生之日起,就会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其应起到的作用,简而言之,即有用性(有效性)。在生态学里,这个意思被归纳为“生态栖位”,即世界上每种事物的存在,都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文学的存在,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一样,在于扩展人对自身、对存在的认识,即与读者在交流什么是人、人该如何生存与发展。这里有文学的实用性,更有其美学意义。
- ]1 T7 k1 o- v/ _9 K5 C+ U6 x2 [4 w
既然是表达对生活的看法、认识,那么就有这种看法、认识的正确与否,深度与广度的问题。把自己不正确的、不美的、不善的看法和认识以文学的方式表述出来,就容易误导读者。3 E0 p9 m+ W! ^9 Q$ a
l% |$ d- T$ n! j- G5 b 这就要求作家具有正确的和较高、较深的看法、认识。这首先是对历史的了解和掌握,即从前人的经验里,体会和掌握曾有过的看法与认识,我们现在说是“遗产”,文化的遗产。其实,人类就是在不断发现、总结自己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有太多太多现成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去汲取、吸收、消化和理解。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具备这样的能力,就要在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中去学习和领会。这是文学创作上的硬指标、硬功夫,如果仅仅去读当下的文学书刊,读当下的文学作品,肯定是不够的。
. I$ ?" F& y9 J1 W& \3 {
6 a6 S* M. g3 A! q% ?; e, x5 P $ S* x% x$ R; }+ L
主笔 王晓峰 2 r/ @0 I( `0 D
来源: 辽宁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