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1|回复: 1

表面宽厚暗谋杀机:蒋介石诱捕杨虎城的经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3 21: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安事变结束后,蒋介石被迫修改了政治政策,对其他政治力量的压迫也有所放松,但对其内部持不同意见者的压制与迫害却丝毫没有减少。对待杨虎城,蒋介石表面上宽厚,暗地里却策划诱捕的计划。) Q" ~6 w, p+ J3 G$ i

+ m6 u/ V! j; \/ j2 Y# u8 a* R事变结束表面宽厚
% F+ p9 G8 ^5 \2 O) F7 I4 T, ?% b8 e7 K" X) z' B5 A& W
1937年3月间,蒋通过一些人带话给杨虎城,愿与杨见面,期望杨能主动去看他,而不提是他要见杨。8 t: X* K2 \; b( Y+ S

5 t' h7 U3 M! d. ^- a# I经过联系,3月29日下午,杨虎城抵达杭州,晋谒蒋介石。晚上,蒋宴请杨。见面时杨首先问蒋:“委员长身体好些了吧?”蒋说:“我对身体上的折磨,向来很能忍耐,吃一点苦,不算什么”。接着又说:“我向来对人宽大,不记旧怨,你们全知道的,不必多说,但对部下,过于信任,以致发生这次事故,使各方面受到损失,我身为长官,自觉不足为训。”说到这里,骤然改变语气,指桑骂槐地说:“张汉卿(张学良)常对我说,有他老子,他跟着他老子走,没有他老子了,他跟我走,劝我搞法西斯组织,一直说服从领袖,现在他竟如此,你说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又说:“他打不过共产党,就向共产党投降,若是打不过日本时,还不是向日本投降吗?他的部队正在前线牺牲,他和王以哲竟秘密到陕北与敌人议和了,怎么对得起长官,怎么对得起部下!”愈说声音愈高,大发脾气,嘴里说张显然是对杨的。
3 k5 f2 K, P8 a. ]4 [, j) K* t1 {* j& H6 ?" [3 A4 h
在蒋介石讲话过程中,杨的态度是:目光下视,默不作声。蒋说完后,杨简单地说了几句话,最后说:“委员长的话,我记住了。”蒋介石讲了两个多小时的话,结束了这次会面。' j2 y7 w: u4 S/ D. Q- }

4 P5 `. d" |# N* J( p第二天,蒋介石邀杨去谈话,蒋问杨经过这次事变,继续任职,情感上是否觉着有不方便处。杨还没有答言的时候,蒋就抢着又说:“在事变中各级人员(指蒋手下的人)对你是有不满情绪的,你继续任职,在情感上有些不便,不如先往欧美参观一个时期,回来再任职,出国费可由公家负担,启程的时期也不必规定,可以从容准备”。; X2 N# T5 a+ Q1 Z2 Q6 o. r) C3 y

/ }! J5 w& \3 g0 }逼迫出国暗藏杀机+ W9 I2 h; b8 S9 u$ x$ P0 s8 z
7 ?% O  m/ c4 q0 v, K
蒋介石嘴上说“可以从容准备”,实际上却不断地催逼杨虎城尽早成行,并于4月30日公开免去杨的军政职务,提出让杨出洋考察军事。! R) ]5 ~" h& ?

3 ~0 o$ D( B! P- [! |- r9 s# Q% D1 I3 g在逼杨虎城出国的同时,蒋介石也准备用暗杀来对付杨虎城。就在杨虎城到杭州见蒋介石的前几天,中统找到在江苏镇江任职的褚龙吟(其父亲因主张投降而被杨枪毙)。褚龙吟表示:“杨虎城劫持统帅犯上作乱,尽可以用军法、刑法,名正言顺地判处死刑,何必假手于我,用子报父仇的名义杀他?……现在他打出的是抗日救国的招牌,在这个当儿杀掉他,请问我自居于何等地位?”此后,特务们还不甘心,他们又找到杨虎城入陕时曾下令枪毙的地方武装首领甄士仁的女儿甄芝彦,甄芝彦也拒绝了特务们的策动。
. \& Y8 ~3 b' K/ e( u; Q+ v  ^) }3 |  y: C" x
由于褚、甄二人深明大义,也由于在当时如谋害杨虎城,会对蒋介石的政治威望造成损害,引起新的政治风波,得不偿失,所以谋害计划没有实施。
0 e. C; R0 h; l; q9 K) F$ k
$ C  T, l1 L& Q4 Q1937年6月29日,杨虎城偕夫人谢葆真、次子拯中、秘书一行共六人,搭乘美轮“胡佛总统号”,由沪出国考察。
8 I' L+ D2 P/ q8 g4 |
) U* K3 J' N0 t" J1 \: }抗战爆发国外请缨9 u6 }% \: A: X3 \

# V& w! O- c* z. a: H; u杨虎城出国考察的第一站是美国。“胡佛总统号”航行在浩瀚的太平洋上,7月8日晚饭后,杨虎城从旅伴口中得到了“七七事变”的消息。他让秘书立即给宋子文发报,询问情况。$ [  @( \" r) L5 K0 Q

. e5 {" e+ O" f5 B. c7月10日、11日,杨虎城陆续收到宋子文从上海发来的两封电报。第一封说:“卢沟桥战事已停,目前不致扩大,如有变化,当续告。”第二封又说:“卢沟桥战事停而复作,敌并由关外调来大队,我方已准备作战。”. t6 Y; c: Q- j# l0 M

( Z+ S0 ?6 d6 }9 X6 M杨虎城即刻复电宋子文:“两电均悉。日寇进迫,国将不国,噩耗传来,五中痛愤。弟一革命军人,何忍此时逍遥国外。拟由旧金山返国抗敌,乞转陈委座。”
+ z6 s3 h3 `0 P$ D: v# n7 _4 s& l5 u1 B: y& r" V
7月23日,杨虎城接到蒋介石来电。蒋要杨虎城继续在国外考察。杨只好继续进行欧美的行程,同时也积极谋划如何突破蒋介石的阻挠回国。; m' Y  o' D: w/ a

- y. X& `* t1 f$ t. q  T1937年8月9日,杨虎城乘坐的轮船驶进英国南部的萨木敦港。两天后,杨虎城离开伦敦,下午5时抵达巴黎。到巴黎不久,他就通过中共旅法支部与苏联联系,但不见答复。8月21日杨虎城派秘书亢心栽向原苏联驻法大使馆提出入境申请,原苏联使馆称,此事须向莫斯科请示,一周后可答复。事前,杨也将这一打算告知中国驻法大使馆,并得到了允许。
& p+ k5 `: o3 m- H8 ^, ?# }& I
  Y' i1 E2 C) e' |9 {10月2日,杨虎城在英国接到日内瓦转来的宋子文来电说:“值兹全国抗战,各方同志均纷纷集合,共赴国难。吾兄虽未奉电召,弟意宜自动返国。如何?盼复。”
, e7 D  ^+ A2 J7 E7 G( X3 A* w  l
6 V; Z8 |/ |6 L! {' P' T! C9 I杨虎城认为宋在电报中转达的是蒋介石同意他回国的信息,于是开始安排回国的事情。
& _7 C* ^  X/ a4 a! ]1 o
0 y( T5 U% i9 ~) @10月6日,杨虎城收到中国驻苏大使蒋廷黻致驻法大使顾维钧的电报。电报说:“关于中苏关系,谣传繁多。杨将军此时赴苏考察,不合时宜,请劝他推迟苏京之行。”这封电报彻底否定了杨虎假道苏联回国的计划。/ y! [; r8 i* ]! P( }

2 U* S' {; M% K+ J! i+ e+ e当时,杨虎城身边的一些人从安全角度出发,认为杨当时不宜立即回国,但杨虎城本人决意马上启程。
5 j! s& r. ^" ]4 K( M
; E. a$ Q7 i& A, I7 U设计诱捕阴谋得逞) P- u& c/ M; u  U1 B6 y0 D

! _5 c! Z0 s) M宋子文为什么会让杨虎城“自动返国”呢?是什么促使蒋介石改变拒绝杨要求回国,长期放逐海外的初衷呢?
! ^0 r: X  p3 T8 p5 N$ m9 h( L5 k9 c9 \' T( l

; W6 K$ }1 M- B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出版的《民国人物小传》在《杨虎城》一文中,透露出蒋介石诱捕杨虎城的秘密:“二十七年八月,军统局长戴笠获悉杨与共党勾结,疑返陕发动政变阴谋后,经周密计划,于是年囚之于南昌,后解往长沙、益阳监禁。”作者将责任推给了戴笠,不提蒋介石。+ K8 e8 H( f% J2 A8 \+ }' B

. m1 k" v% ^. P当时杨虎城虽然被革掉军政职务,但还是国军二级上将、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根本不是戴笠就能决定关押的。而“与共党勾结,疑返陕”倒是关键。在欧洲,杨虎城曾派人代表他去莫斯科找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打算通过苏联回国。此事相当机密,蒋又如何得知呢?
/ l6 d* f' G* x
4 `6 p. [" A; b1 b4 k
1 U8 o! @& _$ y: o曾任宋子文秘书、杨虎城高级参议的郭增恺1963年说,他在抗战期间从蒋的近臣们口中得知,原来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将杨虎城准备通过苏联回国的这一秘密通报给了蒋介石。苏联向蒋介石通报其反对派的情况不是第一次,冯玉祥写给斯大林的一些信件,也曾被斯大林送给了蒋。
( R$ s! x( C$ ~+ y  x
" V. v! G5 E1 w8 G- O( m蒋介石根据斯大林的通报,改变了原先不让杨虎城回国的政策,设计了一个诱捕杨虎城的计划。计划的第一步是由宋子文发电,以引诱和试探的口气让杨“自动返国”;第二步是当杨虎城响应宋的“自动返国”的号召后,由宋亲自到香港去见杨,并转交蒋介石要在南昌接见杨的电报;第三步则是当杨虎城按照蒋命赴南昌后即由戴笠组织拘押。事情后来的发展完全遵照了这个计划。
' Y4 Q5 [7 Y, j- E7 V- K- }6 w$ l! S8 e% `, s; C2 ]. J5 ?
1937年11月26日凌晨,杨虎城一行乘坐的轮船抵达香港。12月2日,杨虎城由戴笠陪同乘飞机去南昌。在机场戴笠以飞机小为由,只让杨虎城一人上飞机。后经杨部下王根僧再三要求,戴才将他的人换下,同意王上机。据沈醉后来说:“当杨启程返国消息传来,蒋立刻电召军统首脑戴笠去南昌,当面指示办法。戴笠回到武汉,马上命令军统特务队长李家杰,在特务队中挑选了便衣警卫二十余名,经戴笠一一亲自点名传见后,由李家杰率领先往南昌布置。同时蒋介石还加派宪兵一连,共同负责担任押解和看守杨的工作,以免发生意外。”
  a4 A+ k; n' T+ v, a& |
! i. S* u8 W6 {# H9 P% a- b杨虎城一到南昌就被这些便衣警卫和宪兵完全管制起来,失去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和行动自由。蒋介石诱捕杨虎城的阴谋得逞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3 22: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解释真相,让我等明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3 14:41 , Processed in 0.07109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