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小便不通, t! D# z Z1 |: e1 E
新生儿一般生后36小时内皆排尿,若48小时后仍无小便排出,检查无先天性泌尿道畸形者。多因胎热壅结、元气亏虚、下焦气闭等影响膀胱气化所致。新生儿小便不通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癃闭。癃则淋沥不畅;闭则点滴不下。膀胱胀急,哭闹不安。若无有效治疗,后期皆能导致水毒内闭全身浮肿,呕吐,喘闷,甚至昏迷、惊厥。1 b1 _6 Y1 \$ T6 U% f# S m+ g
胎热壅结 面唇红润,烦躁多啼,啼声有力。治以清热利尿。$ P3 T3 F& Q8 S6 i& ~; z
(一)
! ?' B3 H; U% }- C: `# o' M: H6 ?5 C# k处方:通草3克,生甘草1.5克,灯心3克。4 M' G# z( t% ~7 l0 C/ ?
用法:煎汤调乳汁服。
/ D0 u. b% V2 C2 A; S$ C4 }8 e(二)
1 z6 v8 k7 e- r, _& ~处方:葱白9~12厘米,人乳适量。2 n1 m; R2 @5 f
用法:将拌好的葱白人乳放入小儿口内,让小儿吮吸母乳即咽下上述葱乳混合物,小便即通。
) T8 [+ z+ }0 n' d9 D8 [(三)3 A2 Q5 @# R R9 r- U8 A/ C2 x
处方:生地黄、生甘草、木通、淡竹叶各等分。6 a# _ m! M" w$ q$ o
用法:前三药研末,每服1克,水1盏,入竹叶同煎至5分,温服。
7 g% w( y4 B% j( r元气亏虚 面色苍白,反应低下,神疲乏力,哭声低弱。治以补气利水。
9 K* ~9 U3 a0 |2 v- l(一)9 K7 y% P+ e4 i4 T9 S
处方:人参1.5克,五苓散3克。6 m9 K- C3 C! W! k1 @
用法:人参煎汤,调服五苓散,每日2次。
, V: f' r- ~/ A: A- \(二)" f% C1 ~. [2 Z' B9 D9 h
处方:人参、炙甘草各3克,麦冬6克,黄柏1.5克,生姜3片。& J- @* d# x( t" S
用法:水煎服。$ G) E6 f* N, R% z }" S
本方适用于新生儿气虚津液不足,小便不通。
+ H6 S5 B* E+ V @0 ]3 P4 C4 l下焦气闭 尿液潴留,膀胱胀急,啼哭不安。治以通闭利尿。 U8 r% {4 C8 @6 S3 w2 Y( `
(一)4 o$ m8 n1 J, W$ Q8 k5 t+ B3 d
处方:葱白7茎,生姜1块,淡豆豉、食盐各9克。
% ]) n" |1 H( u0 _# S用法:捣烂制成药锭,温罨脐上,以纱布裹扎固定。. g' k r" m. C
(二)
; u0 k1 t/ E+ t1 ?8 [处方:淡豆豉1勺,田螺19个,葱1束。7 c' L$ |$ ?7 K# o( b W' v! B: B3 f
用法:同捣烂,用芭蕉根汁调贴脐上。
! ^3 ^4 d) D( \# A(三)2 a$ `; u; f, X# u* W% ?
处方:生大葱去叶留白及根约60克,生姜15克。
# C- ]2 k% H8 M; ]用法:上药共捣烂成饼状,放锅内加热,洒酒水少许以助蒸气,翻炒至甚热取出,放手巾上包好,外敷脐下3寸的关元穴处,使其辛热透散。一般50分钟后,尿液即可通畅。
6 \' `3 j2 \7 B/ u(四)
) B. p2 T) M# o! ~3 C处方:蒲黄适量。" ]/ z' f0 ^: `! V( J
用法:研末,水调和,封横骨上。
6 \: F$ e" }: W8 V说明:横骨,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上的“耻骨”。
H, @" d8 D2 N# e- b(五)$ q) ` J6 g, [& Y; {
处方:葱白2根,酒糟1撮。
: P+ i# l7 N) h% F, n$ Z用法:上药共捣烂炒热,敷脐部,外用纱布包扎。
& i, ^5 B! N- e五、六两方适用于小儿大小便不通。. C' h9 b) }/ ?( c' s
(六)
1 m, z4 e) l( v处方:大葱白2根,麝香(或公丁香)0.1克。! z0 P: K5 X9 U% V$ v0 O k) Y
用法:先将生葱白捣烂如泥,次加麝香(公丁香)末拌匀再捣成膏,文火炒热,待微温时敷脐孔及脐下1.5寸的气海穴。数小时后自通。5 ]% y9 O/ ^; Y: i5 V( n1 N
说明:以上外治法,用时要注意观察皮肤受刺激的程度,勿令烫伤或刺激皮肤过度充血、起泡,必要时在饼、膏之下加用垫布。
( a# G: j' e6 |0 `: [(七)) ~3 Y# _4 _) z" B+ K
处方:猪牙皂1只。/ c( a. c7 E% ?" P6 e9 J
用法:将猪牙皂碾成极细粉,瓶贮备用。用一段麦秸或用白纸卷成管状,取药粉适量,吹入患儿鼻孔,令其喷嚏。通常于喷嚏后小便即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