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53|回复: 25

[资源发布] 类证治裁小词典(200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8 22: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类 证 治 裁 小 词 典(200条)
8 h: z% O. |3 e5 s. S- y9 I; ?
/ k6 X# l  D6 \% F8 }( v
* d4 D5 i) \  p: `) x《类证治裁》为清代医家林佩琴编著,初刊于咸丰元年(1851),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综合性医书。 书凡八卷。卷首为“内景综要”,简要介绍脏腑生理等内容;卷1~8论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列述中风、伤风、暑、湿、燥、疫、虚损、痨瘵、三消、泄泻等多种病证,兼有鼻口、齿舌、咽喉及肠痈、痔漏、白癜风等。妇科病证有经、带、胎、产、热入血室等病证。外科病证有诸疮、瘰疠、梅疮、结毒、疗毒、发背等。 本书具有博采众长、取材审慎、编排分项明晰、方治便于检用等特点,在临床参考书中颇有影响。其书中寓有极为丰富的老年疑难、急危杂症治疗经验,精当入微,难能可贵,细读诸案,确有美不胜收之感兹将林氏经验归纳整理,或对现今临床可资借鉴。现按词典形式列出方便检索, H/ ]+ L. f8 q8 u9 G, a, ?2 f
( h& Q7 C2 X6 b7 p/ Z
[ 本帖最后由 yanshoufeng 于 2008-6-28 22:4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22: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1〔口噤〕   出 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中风(真中风类中风)〕  
1 H( c, l, `7 |8 K% y! T名 词 解 释 足阳明之经上夹口. 风寒乘虚袭入. 则挛急口噤.(先用乌梅肉、冰片、生南星为末擦牙. 其噤可开)宜竹沥、姜汁调(苏合香丸灌之. 再用巴豆油纸卷皂角末. 烧烟熏入鼻中. 人事自省) ! u( ]1 N6 h6 e" F# y

0 a$ M( @! l0 t, V5 D& a9 F4 y0 l2〔痰壅〕   出 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中风(真中风类中风)〕  
, l7 _( m% a) f2 r1 T6 y9 G名 词 解 释 宜吐之. (稀涎散加橘红. 或姜盐汤灌之. 以鹅翎探吐.或三圣散瓜蒂散加蝎吐之)后用(星香散. 二陈汤. 涤痰汤. 导痰汤)挟虚. 加(参、耆、竹沥)挟寒. 加(桂、附、姜汁)脾虚呕痰. (六君子汤. 异功散)中气虚. (理中汤. 温胃饮) , d% z4 ]  h! A8 q& w+ \3 _( c; J

% K1 \0 U* S. j* u  d: N/ I" L3〔口眼喎僻〕   出 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中风(真中风类中风)〕  : v* Z  Z7 O) T, U3 e
名 词 解 释 因血液衰涸. 不能荣润筋脉. (灵枢云.足阳明筋病. 颊筋有寒则急. 引颊移口. 有热则筋弛. 纵缓不胜收.故僻. 又云. 足阳明手太阳筋急. 则口目为僻)宜润燥以熄风. (大秦艽汤. 或大全大补汤尤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22: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4〔半身不遂〕   , d) _  g8 R# o5 x2 b' t
出 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中风(真中风类中风)〕  
1 _4 I  W+ W& q6 i- g) F9 m  [/ v名 词 解 释 因气血不至. 故痛痒不知. 经曰. 营虚则不仁.卫虚则不用. 营卫俱虚. 则不仁且不用. 自丹溪以左枯属血虚.(用四物汤)右枯属气虚. (用四君子汤)气血两虚而挟痰. (用二陈汤)加钩藤、竹沥、姜汁. 宗其治者多不效. 何也. 治偏枯.宜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从右引左. 从左引右. 使气血灌注.周流不息. 莫如养血温经. (补中汤少加附子. 下七味地黄丸) 以附子能行参耆之力. 而阳和自转. 肉桂能通血脉. 而筋节自荣.挟痰者. (八珍十全等汤加南星、半夏、姜汁)营卫俱虚者.(黄耆五物汤. 膝骨软. 加牛膝、虎骨. 节软.加木瓜、当归)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22: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5〔四肢不收〕   9 O8 \* f+ b) y, f
出 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中风(真中风类中风)〕  
. E; o3 F9 R& h4 C名 词 解 释 诸阳经皆起于手足. 循行身体. 如邪气客于肌肤.随其虚处停滞. 与气血相搏. 故肢不举. 脉缓大有力. 土太过也.当泻其溼. (胃苓汤)脉细小无力. 土不足也. 当补其气.(补中汤) 瘦人血枯筋急. 木旺风淫者. (四物汤加钩藤、秦艽、防风、木瓜)肥人色白多痰者. (六君子汤加秦艽、天麻、竹沥、姜汁)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22: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6〔角弓反张〕出 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中风(真中风类中风)〕  0 N: \9 y, i& @/ H. t
名 词 解 释 邪入经络. 则腰背反折. 挛急如角弓状.(小续命汤)如先受风. 复感寒. 无汗恶寒为刚痉. 先受风. 复感溼.恶风有汗为柔痉. 刚痉(续命汤去附子)柔痉(续命汤去麻黄)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22: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7〔瘛瘲〕
" G5 |! f" [+ R; N' Y出 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中风(真中风类中风)〕  ( p9 ^1 c' o* }; D9 C0 W5 w
名 词 解 释 因肝经风火搏于经络. 则手足抽搐. 或伸或缩.而动不止. 由血虚不能荣筋. 而燥气乘之. 宜滋肝肾. 灌输筋脉.使水旺火熄则风木自平. (大秦艽汤. 或十补汤加减)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22: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8〔猝倒无知〕
* L/ c! S6 z2 a2 s出 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中风(真中风类中风)〕  + b# S$ B! Z/ A4 X1 B
名 词 解 释 凡类中病出于脏. 精去则气去. 所以眩晕猝倒.气去则神去. 所以昏愦无知. 阴阳脱离. 精气不交. 须参附大剂.峻补其阳. 继以地黄丸加杞子、当归. 或十补丸. 填补真阴. 若心火盛. 肾水衰. 致猝倒神昏. 肢掣口喎. 宜(地黄饮子去桂、附、巴戟)峻补其阴. 继以(生脉散)滋其化源.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22: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9〔舌强不语〕  
6 U* q! m. A; U8 t出 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中风(真中风类中风)〕  
4 k+ }! X7 x0 x2 @名 词 解 释 舌为心脾肝肾四经所系. 邪中其经.则痰涎闭其脉道. 舌机不掉. 因痰迷心窍者. 清心火. (涤痰汤)因溼痰者. 清脾热. (六君子汤加枳实、竹茹)因风热者. 清肝火. (凉膈散加减)肾虚内夺为瘖痱. (地黄饮子)舌强口角流涎.脾不能摄者. (六君子汤加竹沥、姜汁)惊痰堵塞. 舌本强硬者.(正舌散加薄荷) 舌麻语蹇者. (省风汤加沈香)唇缓舌强者. (解语汤)肥人舌本强. 作溼痰治. 瘦人作心火治. 不可纯补.恐堵塞经络中痰火. (通用加味转舌膏)外取龟尿少许. 点舌神效.(置龟于新荷叶上. 以猪鬃戳其鼻. 尿立出)有饮食照常. 但失音不语者. 名曰哑风. 宜(小续命汤去附子. 加石膏、菖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9 01:00 , Processed in 0.0500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