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37|回复: 3

汤药煎煮宜深究——研读《伤寒论》小柴胡汤煎煮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3 10: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汤剂的煎煮方法与时效性,属中医临床药学内容范畴。煎药时间的长短慢急和方法对临床药效之发挥颇大。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对于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时辰内容颇多,临床药学内容极为丰富。同样的方剂,只须调节或改变煎煮方法即可取得最佳疗效。如小柴胡汤的煎煮方法。  
( ~: e* }" b8 I) b2 k7 i     《伤寒论》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3两,人参3两,甘草3两,半夏半升,生姜3两,大枣12枚。左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曰3次。” 小柴胡汤煎后取汁去渣再煎,是《伤寒论》原著所言,其经典意义有:  8 z) `+ E7 B3 {; s4 U
       1.从现代科学研究原理,煎后取汁去渣再煎,因浓缩增强了药汁的浓度,减少了服药剂量,同时提高了临床用药质量和临床疗效。小柴胡汤症,吐呕较甚而发热,所用药物煎后去渣再煎、浓缩,旨在增强药力,而且又防止因用量过多而不易受纳,饮入易吐之弊端。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煎后取汁、去渣再煎的汤方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牡丹汤、茯苓泽泻汤、大黄硝石汤、甘遂半夏汤、旋覆代赭汤、大柴胡汤、栀子生姜鼓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诸多方剂,均有呕吐之证。  
* F$ c' X# c/ a$ n' R1 R' s         2.“煎后去渣再煎,能使各药物气味更加融溶,药性专一,体现中医用药之特色。后世深究仲景小柴胡汤精义,有用小柴胡汤必去渣复煎之说。如喻昌云:盖少阳经用药有汗、吐、下三禁,故但取小柴胡汤以和之。然一药之中,柴胡欲出表,黄芩欲入里,半夏欲祛痰,纷纭而动,不和甚矣,故去渣复煎,使其药性合而为一,漫无异同,俾其不至偾耳。徐灵胎亦云:去渣再煎者,此乃和解之剂,再煎则药性合和充分,能使经气相融,不复往来出入,古圣但用药之妙,其煎俱有精义。  
* q; I& q2 e" |5 x) |4 G* \        3.“去渣再煎,减少柴胡发表之力,去半夏之毒性。张锡纯云:小柴胡汤证,原忌发汗,其去渣重煎煮,所以减柴胡发表之力,欲其但上升而不外达也。
7 P. }: |- k( o. n3 O; E1 R
& Y( y* j! w* k( }
! S, I# t5 N- h+ M5 i- G0 V) H
[ 本帖最后由 493562031 于 2007-1-3 10:31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0-7 21: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08-10-8 07: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收藏,很好的提示.
发表于 2010-12-24 09: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提示,学习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6-17 10:13 , Processed in 0.0411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