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0|回复: 6

相送魏巍: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谦和老人走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6 16: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O% I0 p5 v% b3 Z; I' t' s8月24日7时18分,著名散文家、小说家魏巍因肝癌医治无效于301医院去世,享年88岁。据魏巍女儿魏平介绍,魏巍灵堂设北京军区大院里,今起接受公众吊唁。遗体告别仪式预计于8月30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 s, \/ I+ @% Y2 U+ c
! M6 k5 @! C# x& {魏平介绍,魏巍在去年11月份之前,身体还不错,“没有什么大病,就是偶尔血压高,心脏不舒服。去年11月份,父亲被确诊为肝癌,做完手术后一直住在医院里。毕竟是80多岁的人了,手术并没有让他的身体完全康复。后来,病情发展到连话也说不出来了,所以临终也没有留下遗言。”魏平悲伤地说,父亲离世时全家人都在他身边,“虽然他不能说话,但从他平静的表情里可以感觉到那一刻他很从容、坦然。”
% }1 g0 z. Z* i. Z5 X* }- {* N, u$ k1 ~0 w: e9 r
在魏平眼里,父亲一生热爱国家,热爱人民,“是个坚强的战士”。魏平说:“他用他的行动教育我们子女,无论身在哪里、做什么工作,都要热爱国家,心系人民。”据魏巍女婿李新志介绍,病榻上的魏巍一直笔耕不辍,病情稳定时就写日记、写杂文,“这些文章尚未发表过,准备事后把它们整理出版。”
9 r; \! h8 q$ X, @" C
3 c7 `4 |& I  ?8 D  R- N5 X5 Z李新志介绍,魏巍最后留下的遗著是今年年初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新语丝》和《四行日记》。《新语丝》收录了魏巍近年创作的散文、杂文70余篇,为毛泽东诞辰百年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话说毛泽东》亦收录其中。《四行日记》是魏巍1952年赴朝鲜战地深入采访、1965年奉周总理之命与巴金共赴越南战地采访、两次重走长征路、深入石油一线了解工人生活而写下的作品结集。据了解,病中的魏巍对这两部作品很满意。魏巍生前出版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但如今这些作品在书市上难觅踪影,魏平有将它们重版的打算。 (本报北京26日消息 据京华时报)
$ `* ~+ S: e0 T: ]9 g. S
! o! m  k4 P7 i' ~5 n魏巍手迹(资料图片)! u5 [3 k: X; K" \) r1 z- k. s

) E8 e- w3 _, v+ a- [, h
 楼主| 发表于 2008-8-26 16: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肖复兴:
6 o7 V# e' V8 C' j. r1 d3 D( y
$ T* v: T3 p  t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
& B2 O6 q# R7 u  c  T9 f- i
: z! u' u1 U# o
作家肖复兴得知魏巍去世的消息后,唏嘘不已。他说曾与魏巍多次在文学活动上谋面,“他总是给人一种慈祥、平易近人的感觉。” $ g- {9 G6 W9 S+ |# I( d' _% c

: P! H5 e5 T5 k. p( o/ s( I- {3 z肖复兴感慨万分地说,尽管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但《谁是最可爱的人》至今仍被收录在教科书中,成为一个鲜明的时代标本,被一代代青年人阅读、熟知。同时,肖复兴认为,属于魏巍他们那一代人的时代已经无可奈何地过去了,“毕竟时代不同,让今天的年轻读者去读这篇文章,难免会产生隔膜。” * y& b( |3 q# {9 H- o& X8 g
4 A  Z# \! @6 q( t3 [
徐贵祥:
; o( z' F& Z6 e8 X: V
: [8 @, K- k+ |0 v, ]他是当代军事文学的旗帜

7 @& L8 b+ L& U3 B# j9 M
# o9 \, I5 T# A  {9 A在军旅作家徐贵祥眼里,魏巍是一个言谈举止都很率真的人,他敢于在不同场合发表与众不同的鲜明观点,“在我的记忆中,那个年代写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而他的长篇小说《东方》很具有突破性,叙述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充满人性关怀。”
! b3 L& b' P1 k
0 w  v0 z% U. H0 l* L' v徐贵祥认为,魏巍的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都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并擅长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在当代军旅作家中,魏巍和刘白羽这两位作家是我们的旗帜。”
 楼主| 发表于 2008-8-26 16: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宇:相送魏巍,拥抱最可爱的人$ v# o) E9 B3 U; }) w

) u" k- e, o% \2 _# R$ `, `
 作者:晓宇+ E' j$ v* ]- i0 e1 X& N: t0 A1 X

) v6 q: q7 j+ d  如果魏巍不是作家,他会是什么?( o7 Z- j+ s) o6 `  }0 d4 z* c, V0 w

& w- J" W! U0 [& C! b  历史不会假设,人生也没有如果,魏巍就是一名作家,世界上有一个人,永远不会忘记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千个人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作家心中,只有一个;每一代人都在问,谁是最可爱的人?但只有魏巍在他那一代人风华正茂的岁月,最为笃定地找到不可置疑的答案。
' y( R, q2 V# D) M
2 i. B& j- R# g! |# A  能够拥有最可爱的人,是一种幸福。魏巍的全部血肉与记忆,都来自最可爱的人,历史也往往把最绚丽的记忆,归功于生命的第一道彩虹。当血与火转身,和平岁月浸染平淡与富足,时光的烟尘,让那一代最可爱的人渐行渐远,走入历史深处。如今,那个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亦在8月24日夜里,随风而逝。不知道和平的焰火,是否照亮了老人最后深情的一眼,抑或于他而言,生命最后一眼的眷恋,早已千山万水走过,追随最可爱的人,不再回眸。+ y" r# U0 b2 `" L

, H+ \/ k  ]! v3 e* m$ z  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面世许多年后,另一位作家王树增写出了《远东朝鲜战争》。“谁想知道没有虚饰的真实历史,谁想触摸民族最勇敢和最脆弱的一面,请看《远东朝鲜战争》,”王树增说,“整整50年过去了,谁还记得遗体留在寒冷雪原上的中国士兵们?”
: Q) [5 i" c2 T; ], a& x& W  |8 w$ z' v3 x0 B7 }3 e' Q2 T
  《远东朝鲜战争》的收笔的场景,正是“停战那天晚上”,王树增用颇为感性的笔触写道:彭德怀走上了还冒着硝烟的前沿阵地。几个小时前这里还在战斗。一队担架抬着中国士兵的遗体走下来,彭德怀掀开每一个担架上覆盖着的白布,渐渐的,他的眼睛里充满泪花。他哽咽地说:“就差几个小时,他们这么年轻……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掩埋好,立上个牌子……”走下阵地的时候,彭德怀突然命令吉普车停下来。他下车之后,在路边的泥土中,拣出一只满是弹洞的白色搪瓷水杯,水杯上红色的字是:献给最可爱的人。
$ ~3 u/ j2 _, L& x8 Z. m$ y
# w2 a9 T3 Q; c& y+ h9 q7 z  x0 D  献给最可爱的人,是一场战争中最光辉的语言;献给最可爱的人,这一行字也是对魏巍最后的致敬。那么多战士,曾经挎着这样的白色搪瓷水杯,走上战场,他们牺牲,他们凯旋,最后他们这样被记忆。魏巍是这样一个记忆的参与者,如今,我们仅是历史的旁观者,但在我们的血管里,仍然流着先辈的吼声。送别魏巍,不是听稚嫩的童声再朗读一遍《谁是最可爱的人》,而是用我们久已世俗的指尖,触摸理想的高度,触摸为坚持理想与实现理想而付出的热血温度。能够拥有最可爱的人,是一种幸福,请让我们,用久已世俗的指尖,轻触那些最可爱的人的脸庞。
4 F- m' Z8 R7 g/ q5 S$ ?" n7 A8 F  |
+ t! |9 A# Z1 q- e- {% o  此刻,回忆魏巍,就是回忆一个民族最可爱的精神因子。但回忆魏巍,不仅是云淡风轻,其一生经历,自不乏雪爪鸿泥,而半生心事,也有浅酌低唱。经历过“文革”的魏巍,连《谁是最可爱的人》也曾被指责成是宣扬战争的恐怖和残酷的“暴露”文学,“鼓吹人性论”,今日来看,正是魏巍一生成就。魏巍用文字触摸理想,荣辱得失,冷暖自知,而我们庆幸的是,魏巍用他的文字留下了闪烁着理想与人性光芒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4 D: A) D* f4 L6 @1 s! O3 G  k
5 V3 q& Z. G. T; x  i" f  魏巍这一生,经历过幸福,也经历过悲剧,也许作家都要不断地在悲剧与幸福之间作出选择。“如果经历了所有的悲剧之后仍然无法设想出一个幸福的结局,那么只有这时才能得出悲剧的结论。我坚持认为幸福的结局是可以想像的,这是远远超出了政治视野之上的理性观念”,法国右派知识分子雷蒙·阿隆的话语,让我们深信,有着最可爱的人的信念,没有理由不得出乐观的结论。/ r8 P, m. O" l+ l. q# w+ {9 j

7 y$ L/ I. K1 L; D- f: E4 X" s  相送魏巍,拥抱最可爱的人,用我们久已世俗的指尖重触幸福。
 楼主| 发表于 2008-8-26 16: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望经典 ( a* F$ }  z+ e+ d  _
, u( I, A/ l4 W' z& w( X3 a
重读《谁是最可爱的人》 7 R- u( Y8 Y# t$ L2 t4 Q

+ L! b# K6 x1 z! {* Y4 E感动了什么 影响了什么 # i2 _. b2 U+ K( K1 s4 W6 L

9 l3 w8 l. l. Q' O
2000年,在纪念“志愿军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的记者采访了魏巍。谈及《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从心底跳出来的,从情感的浪潮中蹦出来的。我能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战士的英雄气概一直在激励着我。他们的英雄事迹是这样的伟大,这样的感人,把我完全感动了。”
" n6 P# v2 _1 V
$ ^) j3 W7 D3 R9 J  S# [: I, B魏巍述说这些往事时,仍显得很激动。
: D. A# Q9 T1 ?# U2 `: _  u/ X" \6 R8 u
今天,重新品读这篇影响了几代人的作品,不仅仅是感动。
8 d+ z  p7 @8 B; ^' z4 E+ I" N
- M! `, P9 @7 U/ [$ q/ \文章具有历史坐标意义,“可爱的人”是魏巍的一个贡献。——— 肖复兴(著名作家) 7 O* e) [: s& U1 O1 p9 }

# l/ k  ?" T3 Y8 n对于魏巍,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可以说是一个经典,在上世纪50年代,这篇作品让“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而时隔这么多年,最“可爱的人”这个称呼仍然跨越时空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任何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感动了社会的人都可以成为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我觉得这是魏巍的一个贡献。 ; o! \4 `$ P# }3 v1 A& Y
! [0 V* j* P* _
可以说在上世纪50年代,这篇作品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但是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毕竟建国初期和现在有了很长的距离,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魏巍那个年代的那种看待事物的透明的、清澈的心灵现在不多了。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大了,商业化气氛太浓,人的心灵已经变得很复杂了,很难找到当时的那种透彻了,但是那个年代毕竟还是有那个年代的局限性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魏巍的这篇文章是具有历史坐标意义的。老一代作家的离开可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慢慢结束,但是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 y  j: i; I& J0 T8 z1 `1 {, r7 v  T0 k# [( l3 i! x
它让我们珍惜身边平凡的幸福,那个时代留下的精神将一直存在。——— 朱鸿(著名作家)
' |( Z6 U3 ^9 h- u/ B; V( W
9 k# r# n8 i. ]《谁是最可爱的人》当年不仅仅出现在我的课本中,也出现在我的考卷中,是我可以流利背诵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很传神地描写了当年志愿军浴血奋战的场景,是感动了好几代人的作品,也给我们提出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概念。 : Z% Q7 e, y$ N  f+ f% D

% E/ [, Y% S* p. ?) ?%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作品了,但是这个作品所描写的事情都是真实的。尽管隔了几代人,但是文章中的文字是可以让现在的人体会到令人鼓舞的情绪的,会让现在的人明白我们所享受的平凡而安宁的生活是因为有国防保卫的,可以说它现在仍然可以让人们珍惜身边平凡的幸福。 / I* j- N1 c1 n4 r) ^0 y
; v# B" m9 [) p- B+ k+ J
听到魏巍去世的消息,我有一种感觉,觉得属于魏巍他们的那个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我相信那个时代留下来的精神会一直在。
- W! U7 h  F- a$ ~% N: F8 r' g' y5 h; b% j5 e4 A2 R
《谁是最可爱的人》堪比历史文献,写出了真正的红色经典。 , Q$ h* M7 s! W8 X  D' e
  _4 _% [$ C8 J. x
——— 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 w% A; g) O: g5 H% }6 k9 U

% |5 w9 w4 e% g" S《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很大,按照现在的说法,作品真实反映了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的战斗生活,在当代文学史上,其作用相当于历史文献。这部报告文学在我们的研究领域是作为左翼报告文学进行研究的,属于红色经典。而且,我认为的红色经典,只有《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作品才能算是,它当时产生过正面的影响。现在回过头看,当然也存在时代的局限,因为写抗美援朝时有一定的表现手法,我们今天来看,它只反映了部分的真实,但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不可能全部真实,总会有局限,它当时能产生那么大影响,我觉得应该给它一个恰当的历史地位。 5 N6 o6 ]: ]2 U& O' b+ E# O

& \9 n! |# m& C; X0 Y我个人认为,在魏巍的整个创作生涯来讲,《谁是最可爱的人》超过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东方》,因为《谁是最可爱的人》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而且很感人,有非常强的文学性,就是在今天看还是很感人,这个题目就非常有感情。当时写抗美援朝出了相当多一批作品,例如巴金的《团员》,但从大的历史背景来看,《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最突出的,最有代表性的,它读起来很亲切,教条的东西比较少。
7 K/ b. }! Y" |6 c* n: c
; d. X3 ~& a4 K7 T' m9 H" r$ d历史价值高于文学价值 ,对了解当时人的所思所想很有作用。——— 止庵(著名评论家) ; K1 u2 [8 b: R: _0 D# v( ^
3 X$ A7 W6 ~' E# Y/ J. K/ N
我对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最熟悉,如果要评价其文学地位,我认为,对一部作品的评价应该有两种层面认识,一种是文学史的认识,就是要看它的文学价值,而不是看作者当时是否被主流文学圈认可,例如《唐诗选》当时没有杜甫的诗歌,但并不掩盖他的文学价值,这就是一部作品的文学史评判。我个人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学史价值有限。 0 I% w. w, }: K" _, S$ G
! q5 }% \' ?8 y/ p# X
一些作品的历史影响很大,对了解当时人的所思所想有作用,我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是这样的,是了解时代的材料,应归在历史框架下,这个意义不是文学的意义。 , z/ a/ U5 t+ c% M3 q

% @6 d5 ~3 q% Q9 h1 [7 F) _这部作品是非常感人的,但感动人的东西有很多种,或许当时以为其具有文学意义,但我认为这部作品的重要性还是体现在其历史材料价值上,其历史价值高于文学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08-8-26 16: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诗作 : ^2 k0 E8 r4 b* [8 ?6 k6 Q
: m& X& |+ ?% W- j
就在不久前,魏巍生病住院期间,他的好友,老革命家郑天翔为他作了一首诗,祝他早日康复。病榻上的魏巍和诗一首。或许,这是老人留下的最后的作品——
5 s0 y+ o5 D" R6 @# F1 |
$ Q# N+ F9 i' M& ~1 Y" y郑天翔诗:
- I  y& O, s$ Z/ H5 I
4 {- V9 k# i; I/ \( {战云压城战士稀,为何众星早离去? 0 u" t1 ?8 X8 U$ F* ~( X
* v8 p: x9 W" X/ B5 j
你身寄托人民望,咬紧牙关硬坚持。 ( P, v4 ~" o2 h% e- s0 L& H
1 Z8 o& P# J7 {; ^3 O
附言:老友祝你战胜病魔。
8 m8 i8 l: c% c2 T3 o) ]
: O1 s3 f# r' C9 V7 ~' {魏巍的和诗: ; i) u) u( w. t0 n3 N( Z

: M- `+ Z4 t2 ^战云压城战士稀,喜看新星已崛起。
9 H2 W+ R4 a! S- @! k: z) c1 s# t. Y2 o, k4 M% I5 J. `
大地思潮终涌动,中华山花烂漫时。
 楼主| 发表于 2008-8-26 16: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大家 . @* R2 V, y' f9 f- x9 d

: c& {% C  E3 W% T: c8 M不仅最可爱而且最可敬
  P1 o8 O# A. L
* J/ K# c- g) B. D6 f* I0 S
魏巍,这位步入耄耋的老作家,近十几年来依然写下了大量散文、杂文、诗歌、政论等作品。勤勉之极。
5 M" u" h% N1 n8 g1 ~: C) h& K9 r% h+ J: l& j5 @5 {" @* N/ {
老人的勤勉不仅在于笔耕不辍。他无论是为友人著作所作的序言,还是为某一纪念日而撰写的纪念文章或纪念性发言,都不是流于套话的应景之作,而是抓住当时社会的热点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事件,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爱谁、恨谁,弘扬什么、鞭挞什么,光明磊落、跃然纸上。
6 H) d9 d$ N& a2 @0 z5 C0 d7 l- a. {$ w1 [
就是在去年,山西“hēi zhuān yáo”事件被媒体披露后,老人还愤而提笔,写下了题为《惊闻山西“hēi zhuān yáo”事件》的杂文。 6 g6 Q. U9 J) k# ?5 G& o. e
: U# v2 Z( ~$ |% Q: n# h/ \
有评论说,魏巍的文章“堪称感应的神经”、“无愧攻守的手足”,充分表达了一位老革命家对时局担忧所发出的呐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主义者对理想的忠诚守望。 & i& y6 ~% _2 |& B0 i# J$ v
8 U+ U) t1 N0 G3 i
更有声音感慨,魏巍不仅是一位最可爱的人,而且是一名鲁迅式的革命战士,一名马克思主义文艺家,是毛泽东思想最彻底的实践者。因此,他不仅是最可爱的人,更是最可敬的人。 5 {! ]3 y( J1 n( O% v& z

4 K) Q( ~# W2 j6 Z# H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周明: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谦和老人
  Y6 r  J. ]% q. T; S' W* V, H  l! L; y) O" u4 J+ w
他已经住院很长时间了,我刚和他的夫人通过电话,魏老走得很平静,儿女都在身边陪伴。我想说说这么多年来对魏巍这位文坛老前辈的印象,他是文坛所热爱的和尊敬的前辈,虽然他是高龄离世,作为晚辈,我依然感到心情格外沉重。
! _9 o# F& D% i# P" [( I$ D- e$ K: V  _  w' w
他的文学创作是从诗歌开始的,开始登上文坛时是以写诗见长的,抗美援朝时他也是写诗的,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里,我们也能看出他的诗性,虽然他人很谦和,但作品中却很有热情、很有激情,包括长篇小说都充满激情,因为他有诗人气质,他能将作品的语言诗化。“最可爱的人”这个说法影响了几代人,志愿军在前线的艰苦他经过仔细观察,凭借作家敏锐的观察,提出这个“最可爱”的说法,是把志愿军的形象给予定性,大家从此以后都这样来称呼志愿军,非常准确、中肯,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效应,后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而且影响了几代人。
' q( P9 b$ P2 q( z2 J  }- a8 a! C; R6 F5 k7 f# H
作为解放前最早以诗人面貌出现的他,《黎明风景》是他作品的明珠,因为他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民生,因此他的作品贴近生活。他的长篇小说《东方》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评选相当严格,必须是重大题材,他能获得这项大奖,即是对他长篇小说的肯定,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 [% G, \2 }5 y, j6 K* q% x- Q, [8 Y. E- j- O- N7 w1 x. V
有一次,我邀请他和夫人到现代文学馆,他和夫人正要离去时,被来参观的中学语文老师认出来,孩子们都跑过来请他签名,魏巍自己很意外,也很感动。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有几代人的影响,是很光荣的。
; c* o7 B# t; S/ z  n4 M: c: x# H- j. E) m4 x$ c' _% {& s" c
后来魏巍担任北京军区文化部长,很热心培养青年作家,工作期间热心扶持年轻人,开展部队文化工作。我很早认识他,他担任《人民文学》编委,我们有很多机会接触,他总是我请教的对象,晚年的魏巍还一直在坚持写作,值得一说的是,他的书法很好,很有特点,我曾经请他给《长恨歌》的诞生地——周至仙游寺题诗,他很痛快地答应了,现在这首诗就在仙游寺。
% z- y+ N! L" a# A& U* s/ q; Y; ~8 N6 B9 G3 B+ J
魏巍为人很谦和,非常容易接近,是一位很慈祥的长者,他的去世,对我们来说是个损失。 3 F1 W- b3 E3 u4 \6 P
7 B6 H  w+ e* d" e
“魏巍新著青年座谈会”谈魏巍:他时刻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2 X$ P$ p3 V" W5 |

4 s; \9 C# u; _4 o$ G  i2008年7月20日,由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等单位举办的“魏巍新著青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的青年学生、在各条战线工作的进步青年以及部分老同志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魏巍因病没能到会。 & ~: p6 R; x  r9 n! x) G
5 U7 M9 j3 C  b6 U# X# `% f* \
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会长肖衍庆致辞说:魏巍首先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非常关心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个问题像一条红线贯穿在他的新著里。正是由此出发,他把希望殷切地寄托在青年身上。
# T4 R: P5 d9 A- H9 G  P) G2 ~% v8 B6 }5 v! c4 g
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顾问郑恩波即席背诵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深情回忆了自己从小学时代到成长为一名专职记者、专职编辑的漫长岁月中,如何深受魏巍作品的影响、如何踏着魏巍同志的脚印一路走来。
% f" o$ @/ B* G. j( r: D9 U4 t, p" ]9 o# ~! U3 n; |, r7 J% V5 q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董学文、北方交大人文学院教授盛昌、北京写作学会副会长薛遒、南国艺术学院院长罗兆荣代表老一代青年发言。他们高度称赞魏巍同志崇高的思想品德、辉煌的艺术成就和巨大的社会影响。他们指出,魏巍的作品、魏巍的精神,曾经教育了一代代青年人,今后必将继续教育一代代青年人。
7 w  v$ G5 |) U$ Z" u/ b
0 a2 H( h7 Z! n- ^' Q" d1 w, T) c) G# }年轻的学生说,魏老的毕生都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从黄河岸上的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年,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人类最美好社会的追求。正因为如此,魏老的精神是那么焕发,心灵是那么年轻,丝毫没有夕阳暮年之感。 (记者 狄蕊红)
发表于 2008-8-26 18: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共同经历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3 21:35 , Processed in 0.0375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