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恢复中医坐堂有必要吗?
+ N# d, y# n$ h- X* b4 i) x* r5 A; A8 Z/ [ ~
2 B% s3 ?" }+ L/ B6 }3 J! g# Y0 X+ e+ M( e7 |& J+ r' u
w. W; A/ h& I+ ^- A! Z+ L6 e* H, m
新快报记者 苏少鑫 h/ o2 n$ ] s
& E2 Z+ L$ U, D v* K- Y2 h* c话题动机
! O4 v7 L. t- [1 h# h
5 v% C& s' l& x$ k6 y6 M) L4 i2 F$ B$ y+ s6 h
中医坐堂,对于广州的街坊来说应该不算陌生。说得远一点,光绪年间,岭南武术界一代宗师黄飞鸿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药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4 p" z6 }" k x; p7 k5 n7 z% x
" \0 b% \3 R# q
当然,这已经成为了历史。 5 A$ X+ j2 \" ~8 D! m* Y/ _; `9 k) \
/ \" m3 e0 r2 b0 x5 }' v日前,本报收到读者来信《试论祖国医学久违了的发展模式———中医坐堂和带徒》一文,文中指出,中国几千年形成的、深具辨证施治法的坐堂和带徒传统被中医高等学府与西医保持一致的办学方式所消解,这完全违背了中医本身所特有的发展原则和规律,这造成了祖国医学出现了“无所创造”的尴尬现状,作者认为,全面恢复传统的中医坐堂和带徒制度已经刻不容缓。 " W- I0 A/ b, B8 s8 D
# ]% C/ o6 O& W( A中国传统医学已经申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医的发展前途问题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负责此次申报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沈志祥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不是说中医已经濒危,而是因为中医在现代科学和现代文明中易受伤害。为什么说中医在现代科学和现代文明中易受伤害呢?中医坐堂和带徒的发展模式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中医的发展?它存在哪些局限性?
: a7 Q o! o, C5 I1 ~' N/ Y" Y# b% i
8 o' V* E4 H$ ?/ m
! T$ F a9 K% \# W6 C要淘汰中医并不容易
- T3 T" y+ b$ S2 [" L2 E7 _$ n! s( ~) _0 D o8 Z; Z! ~
6 B- E* T) U& o4 _" K( r1 q苏宇(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师):中医与西医比较处于劣势的问题,其实现在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其中的问题是很复杂的。比如,现在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在生病的时候去看中医?怕麻烦,熬中药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现实的问题。
) l. L) b7 b0 a% a' s) W% W4 M, v# T1 W7 ~# Q8 i1 S3 R# a! Y" _! L: V
当然,不方便的问题并不是关键问题。中医之所以难以走向世界,关键还是在于它缺乏科学依据。比如电影《刮痧》,大部分人都看过,应该有所体会。我们以为是很好的医疗手段在别人看来却是一种对儿童的虐待。这是中医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容易被人诟病的地方。 1 A) n- P6 _6 n) L& a5 S+ ?2 u3 a9 g2 o
! L2 R2 n0 k4 q" P' K中医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它的“不可检验”,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中医是“经验医学”。
! I: _+ G+ \$ `
" q1 p6 S5 h; K, g: L9 l但是,这只是现状或者表象。我们还必须看到中医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它的核心不是“望闻问切”,也不是“秘方验方”而是“辨证论治”思想。它的实际应用就是能针对每一种不同的病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就这一点上来讲,要淘汰它,是不大容易的。
6 F" j: O* U) Y. ~1 u% z# A
# r; v @3 W1 c' d: h% q' b当然随着科学而壮大的西医,已逐渐将中医逼到了一个角落。 % Y4 z3 f0 J$ [* y
5 ^ g" ]8 x6 }$ n1 z* J
林晓忠(广东省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是的,确实是这样。西医跟科学技术结合比较紧密,物理、化学、生物等等方面新的发现马上就可以运用到其医学技术当中;而中医强调的是经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越老越好”。现在许多病人来中医院看病,都是要找老一点的中医。事实也是这样,要想成为一名好的中医,必须过古典书籍这一关。 1 z1 f( u/ g B
3 o( v3 x4 f2 z3 s5 ?1 g: A应该说,中西医是各有千秋,各有优势。在2003年抗“非典”的时候,中医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中医院当时也派了一支医疗队伍到香港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5 j' U1 U f6 r8 E% _& ^) {7 Q6 d7 B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新的科学技术发展,西医可以运用,对于中医来说,应该也是公平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有效去结合的问题。
$ @; G: j7 H* ]3 n& ?, Y" C5 F& o9 r) \! m1 ~
自由飞翔007(网友):要完整地比较中医和现代医学(西医)的差异,就必须放到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角度去考察。中医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而现代医学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两者不属于一个范畴的。
- J. a: W& x, ^, k% s5 }. v1 Z& H& d, @9 |1 v/ ~( f G. P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看不到现代医学发展的极限。批评现代医学不如中医的人,就好比批评飞机、火车、汽车造价高、容易发生严重的事故,产生噪音、废气污染环境,不如马车、牛车,无污染,不占用大量土地,也不会发生严重的事故。但是,使用飞机、火车、汽车代替马车、牛车毕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9 t5 z! f2 B: I' s/ P" d5 V% G" @* ~( s8 `! X' R, R
韦一笑(网友):中医是一种经验主义的产物,但我们不能在当前科学水平不能完全解释中医中药的情况下,就认为中医是伪科学。 ?7 D6 x9 G% Y4 X
# \2 L$ r; u: F( L1 G J古人没有能力做这些实验和药理分析,只能靠“尝百草”式的摸索,现代中医药要做的就是利用现代的科技分析研究中医药,去伪存真。中药里面最被人诟病的是“以毒攻毒”的疗法,比如砒霜入药,砒霜就不能入药吗?根据研究,砷化物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比如砒霜(三氧化二砷),特别是高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可以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发生典型的调亡变化。实际上化疗也是以毒攻毒的一种。很多中医盲动辄就指责中药无用,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中医药,不关心也不了解目前中药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0 [% P* c% J0 |6 `4 ~8 A
# V2 _5 [) p5 d
中医同西医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医更依赖于经验和医生的个人能力。好的中医和差的中医水平差别太大,导致经常有庸医误人。在没有B超,没有心电图的年代,中医靠的是个人技术和经验,通过望闻问切先诊断确认病因,即便同一种症状,不同的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体质,甚至居住在不同地理位置,讲究因人而异,对症施治。比如同样发热,老人和儿童,体强者和体弱者,夏天和冬天,东北人和海南岛人,用药和剂量都是不同的。西药里面也有类似的,比如每公斤体重给药多少克等等。西药靠的是实验和药理学分析,中药则靠的是中药的方剂原理和中医的经验。这对中医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这也是为什么中医那么多庸医误人的原因。
+ \2 G0 f/ ]5 S9 x4 z
( S) X c$ b. ?5 J' A( l, v" @% }! j* S8 @* w8 i3 h( \; |
“去医存药”是中医发展的一条歪路 0 K* |4 z$ H1 R
8 v, L1 e4 g; P. C
, ]" g5 o! x4 ]# X" P$ ?
邱志谋(中医主治医师已退休):前面的朋友讲得都很有道理。但是,事实上,近50年来我国中医界在外行领导内行,从而建立了与传统做法格格不入的体制才是中医发展的致命伤。
4 ~9 |& e( J2 v/ N
9 b9 ^! y( r r几千年时间才形成的、深具辨证施治法的坐堂及带徒传统习惯被认为是“糟粕”或者是“行骗”而被禁止,坐堂医生可以在实践中研制方药,并且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到郊野发掘认识新药,著书立说和带徒的传统就这样在中国慢慢消失;中医高等学府办学方式与西医的“一刀切”,往往导致学生毕业后的行医方式与西医并没有多大区别,这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同时也造成了中医必须依附于西医才能生存的假象。对这种现象,我有深深的忧虑,照这样发展下去,其结果必然是中医被西医所代替。 * E6 ^0 X1 |: H' n# }- C
0 C( {# l* B9 j$ @2 `1 \# `0 h0 i" P4 @
罗伙荣(中医主治医师已退休):我同意邱医生的看法。中医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并不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怀念它、纪念它,而是它确确实实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的健康问题。 0 N! F. O( Q' t" W/ V( C7 Q* `
+ m* e3 A- L; ?4 [' g
邱医生刚才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现在许多医生用西医去诊断,中医治疗。许多人认为,这种做法就是中西结合,认为既可以运用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又可以保留和弘扬我们的中医药传统。事实上,这是一条歪路,“去医存药”的做法只会把中医引向歧途。
- Q1 b4 r# t& `* E0 L# I% ^' Q' i- C; @# T
正如前面有朋友说到的,中医是经验医学,它讲究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这是中医对于西医的最大优势所在,如果我们对中医的期待只存在于“去医存药”之上,事实上就是放弃我们与西医竞争的最大优势。 5 t# t) V- I3 z5 r& P+ X
+ _& h) _- T* c/ u2 q在中医当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医生被称为庸医,恰好西医就是这样的“庸医”。西医借鉴了现代科学的分析方法,总是化繁为简、化整体为局部。而高明的中医治病时,总是整体地把握问题和整体地解决问题。这就是中医的优势之所在。
% f9 s# s4 Y5 J8 H- E7 U" ~2 I n, i" u: X$ y6 Q
苏宇:是的,正如前面有朋友所说的,我们不能在当前科学水平不能完全解释中医中药的情况下,就认为中医是伪科学。平心而论,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目前远没有发展到可以解释中医药的程度。比如,我们现在只是一味地去拆分所谓有效成分,数以万计的成分彼此的反应协调根本不予考虑。现在的药理方法可以做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但对机体的协调性、细胞间的协调性却无能为力。
2 f: H3 L( {2 |
, ~5 G) C8 V- n! m/ @4 ?5 H有朋友认为中医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而现代医学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这本身确实不错。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医就截然与现代医学格格不入,西医就等于现代医学。我们要知道,西医也有过“听筒”的时代!
) ?! r3 z' ?: d' Z- X
# G& b! j1 J+ n恢复中医坐堂 有利于打击黑诊所
9 }2 ]0 l. ]' o* Q6 a( `, A* G% {, j9 l* d% n; ` [: ?
' d3 r1 C& {# ^$ u* G
苏宇:邱医生刚才提到中医坐堂以及带徒的问题,事实上,在2001年底,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严禁在药品零售企业中非法开展医疗活动的通知》,要求严禁在药品零售企业内以“坐堂医”、“义诊”、“医疗咨询”等名义非法开展医疗活动。随着这一禁令的下达,中医坐堂已经逐渐在广州城消失了。当然,我们还可以讨论,这种中医坐堂及带徒的发展模式是否确实能够起到促进中医发展以及方便老百姓的作用。
7 e6 z& I, h8 z+ g
% [, B0 A: u1 s* D, N: j U8 a; b邱志谋:首先,我们可以从大医李时珍传奇的一生来了解坐堂和带徒的可信性和可行性。当然,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我认为这将是对现有医疗机构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因此,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取消中医坐堂和带徒。 ' P% S/ m* K- @. z, M/ N# h- G
% n6 t4 C- s0 T- d' ^
学过中医的人都应该知道,中医有些较为深奥,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理论,它只能依靠经验体会去进行解决。因此,恢复坐堂和带徒也正可以解决中医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不足。
7 Y) t7 l, w' L2 m3 T7 D' \1 \% U2 l: F+ Y- v2 x3 D2 u6 r4 T
而在国外,坐堂和带徒制经几十年来流浪在外的中医师们的悉心打造,已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例如,我的同学广州中医药大学65级本科毕业生罗鼎辉女士多年前在英国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7 x5 H7 P4 A' F# l0 g* m
8 |1 e; Y+ ]* T+ i' N# ?罗伙荣:是的。恢复中医坐堂和带徒的发展模式,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好处:
. D2 T1 O) `9 h' w# l- N- m; n2 W, U5 c, b% C1 b" z h
第一,可以继承和发展中医。这个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了,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很多都是要靠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摸索出来的,坐堂带徒的形式恰恰可以弥补高等学校规模办学的不足; 4 {( m3 f* k {
' R: l# G) t4 U$ l! X. Y第二,可以部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现在广州的许多药店都在社区里,恢复中医坐堂可以方便各位街坊,并且坐堂和带徒的成本都比较低; / c4 E% D% i& b9 o$ k
}0 p5 _0 i+ A6 } b, ~
第三,可以打击黑诊所。现在许多人为什么要去黑诊所看病?主要原因我看还是因为黑诊所比较方便也比较便宜。因此,如果恢复中医坐堂,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这些黑诊所; % E- O0 z' y7 t, H4 k( C
# E; U' Z L$ X第四,可以发挥许多老中医的余热,让他们更好地为街坊服务,也可以更好地使我们的中医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 @+ Y' B: B4 o3 |9 V3 C
; f/ I4 K1 e7 c! H1 A: \4 d事实上,当时取消中医坐堂的一个理由是说它难以管理。这其实是很荒谬的,中医坐堂再怎么难管理也比黑诊所容易管理吧?要加强对中医坐堂管理很简单,只需要加强对中医药店的管理就可以了,只要出了事情,吊销你药店的营业执照就可以了,我看这样并不难吧?所以,我觉得,这背后是一个利益的问题。因为中医坐堂灵活、分散、方便,这样便分散了大医院的病人,现在对于医院来说,病人就是它的利益所在。从现实来看,我确实很怀疑取消中医坐堂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我确实想不到更好的理由。
2 G) M0 A8 h4 t2 H, e1 H1 Q
# E: Z+ [& m/ L. ]. f% N4 e林晓忠:前面说过,中医确实有其自身特殊的地方,我也赞同要学好中医坐堂带徒这种形式,因为对于中医来说,经验的口耳相传确实是必不可少。 : b0 M/ T* S$ {: @( j5 k, V. U% b- [
. z/ {: {- u! S4 W, N现在我们省中医院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医院每年都会聘请全国各地的名中医,然后选送医院里的青年医生去拜这些名中医为师。并且从制度上来保证这种拜师行为的执行,医院规定,主治医师要评副主任医师,必须要拜名中医为师,学习固定一段时间才具有评定资格。
+ s9 Y( S& \. C! ]* Q6 y+ b中医是国粹,看看现代人们的看法吧。振兴中医,从我做起!努力吧同志们!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