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避免抗原的吸入 例如对花粉过敏者在发病季节宜避免去园林或野外;对灰尘过敏者扫地时应戴口罩;对尘螨过敏者宜用吸尘器扫床等。有条件的家庭在发病季节卧室内使用空气滤清器并紧闭窗门等。
" a0 S: P" p+ L# B, |* B3 b# s j! n% u8 y3 y
(二)对症药物治疗患者在发作期宜口服抗组胺H1受体药物,常用的有安泰乐(atarax)、异丙嗪和扑尔敏等。它们尚有一定的镇静和抗胆碱作用。为减轻发病时的鼻粘膜肿胀与阻塞,常需应用交感神经α受体兴奋剂局部滴入以收缩血管。最常用的为1%麻黄碱或0.5%呋喃西林麻黄素,每日用1~4次,每次2~4滴。
Q4 c& M' g5 q) g9 E6 M6 p. s" k ~- v" g3 k8 Q
(三)脱敏措施 由于本病的本质是第Ⅰ型变态反应在鼻部的表现,因此可以斟情选用下列防止Ⅰ型反应的脱敏措施:/ n7 A2 y# D4 b
$ M" u) V" C, v7 {) Q/ s
1.色甘酸钠(disodium cromoglycate) 能保护鼻粘膜表面的肥大细菌不易脱粒而达到防治效果,可用其新鲜配制的4%溶液滴鼻,每日4次,每次5~10滴。6 F$ U2 B/ M/ B' T. F; z' k; O1 L$ C
7 l; n4 ~0 O1 C/ I
2.酮替芬(ketotifen,zaditen)具有抗组胺H1受体作用和抗变态反应效果。口服每日2次,每次1mg。6岁以上的儿童可用成人剂量。此药的抗组胺作用出现甚快,但抗变态反应作用,常常在用药2~3周后才明显,因此宜在发作期前开始服用或(和)至少使用1个月以上,效果更好。近年来不少欧美学者对酮替芬上述作用渐予否定。3 f' m/ m0 C" K
E$ O( h# U4 ^4 D
3.皮质类固醇口服强的松每日10~20mg足可控制大多数症状,但由于其副作用,仅适用于少数重症患者。局部应用的培氯松(beclomethasone)气雾剂,每日3~4次,每次吸入150μg(喷3次),常对大多数病人有良效而无全身性激素副作用。在局部应用激素或色甘酸钠之前,如患者鼻塞严重,宜先用1%麻黄素滴鼻收缩血管,以使药物能达鼻腔深部。
/ [% h1 ~1 F2 \8 Y
7 E% l1 G8 D6 [' R6 ~# r g" @7 X6 N4.中药“清肝保脑丸”每日3次,每次10g口服或以鹅不食草(centipeda minima L.)研成细粉,加入凡士林成10%涂剂搽鼻,每日2~3次,也有预防发病的效果。$ \8 S7 M5 z% s. S' F9 l/ p, n
W" S( g) a% P5 ^5.抗原脱敏治疗 和吸入型哮喘一样,对找到明确吸入性抗原或合并有哮喘的患者,可以试用此疗法。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