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用药临床治疗输液反应的应用方案
; |% G7 z: W- |- G摘要] 目的:介绍联合用药临床治疗输液反应的应用方案。方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1994以来临床治疗输液反应的文献和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能迅速缓解输液反应的临床症状,改善病人病情。结论:联合用药治疗输液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5 m$ J9 {3 W# x& J) B; U" z- l. G6 _6 o" J2 S+ _
[关键词] 输液反应;联合用药;作用机制
2 f c: B7 D8 _3 V. L0 D7 @
7 O$ c( y6 W4 y$ Q输液反应是由于输入药液中混入了热质、杂质或用药热源超过限度所致;其次因个体差异、过敏体质等。临床表现常于静脉输液后30~60min出现寒战、体温升高、出汗、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昏迷、虚脱,甚至危及生命。以往临床对输液反应大多采用单一药物如地塞米松、异丙嗪、山莨菪碱等进行处理。由于作用单一,致使不能迅速缓解寒战,发热持续时间也较长,从而影响了病人病情改善。近年在联合用药治疗输液反应上取得了一些经验,临床效果好,现将临床应用方案及作用机制分述如下:- D7 N0 a0 A# ^, F, Y$ v9 z; b
3 s6 I7 _/ D! B/ z* ?& S1. 安络血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
) Y. Y6 i. ` T9 H+ H
( M4 v) a9 z+ D. Y' f1.1 方案[1,2]:当病人出现一系列输液反应的临床症状,除立即停止输液外,采用安络血10mg和地塞米松10mg(小儿按体重公斤计算给药)配伍静脉推注治疗。对高热者并采用冰枕及30%酒精搽浴物理降温法。用此方案治疗输液反应588例,患者静脉注射5min后寒战停止,一般在15min左右输液反应症状均缓解和消失。若用药15min后其反应症状仍未得到控制者,则按上述剂量再次静脉推注一次,一般注射一次即可患解输液反应症状。
- P, S5 B- a, I& ^+ g2 U& [& T! B0 W
1.2 述评:以往临床单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治疗输液反应,但其控制临床症状不够理想,往往于用药60min后临床症状才能缓解。安络血和地塞米松合用后在15min内能迅速缓解输液反应临床症状,且对患者无痛苦、安全、稳定、药效快,值得推广使用。其机理有的认为安络血属于止血类药物,能增加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使毛细血管收缩和渗透性降低、减轻组织间水肿。地塞米松属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两药合用治疗输液反应具有协同作用,能增强抗毒素和抗过敏作用[1,2];也有的认为安络血注射液中,主要成份是肾上腺素缩氨脲和水杨酸钠。前者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阻止致炎致热物质的渗出;后者可抑制PEG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防止体温升高[3]。
4 ?7 A& K( b) `$ ?) P
" o8 |5 }9 n) e; H) L7 d) o8 k; q2 异丙嗪和阿托品联合应用
$ R. M8 F. I# e7 G9 R
" V; V ~0 Y6 ]& o# W2.1 方案[4]:病人出现输液反应时减慢或停止输液,寒战期在给予异丙嗪肌注25mg~50mg(成人用量)基础上,同时肌注阿托品0.5mg,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至病情稳定。用此方案治疗50多例,病人寒战可在1~5min左右减退或消失,体温维持在37.8℃~38.5℃之间,在1~2小时稳定病情。6 k, ~2 M P0 U
& O. D1 p5 P0 F0 Y2 h; @) z
2.2 述评:临床传统应用肌注异丙嗪25mg治疗输液反应,不能有效的终止寒战,对寒战后的高热也无明显的治疗作用。在肌注异丙嗪基础上加注阿托品能显著缩短寒战时间,且不进入高热期,无明显的副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阿托品为抗胆碱类药物,一方面通过扩张外周血管,使皮肤血流量增加,体温升高;另一方面通过加快血流速度,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灌注,从而使局部脑组织温度升高,两者通过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产热减少散热增多,从而抑制寒战,减轻发热[4]。此方案临床应用时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幽门梗阻病人禁用,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h& ~, ]; h+ h3 R, z/ `9 |
% u- M' U0 T8 A
3.安定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
& ]9 V/ A( l7 F& e6 w& ~) N/ b. i5 V/ }1 O/ B- V: C% T3 }/ U
3.1 方案[5、6]:输液反应轻度寒战,发热在38℃以下并伴有头痛及恶心者静注安定及地塞米松各10mg;中度寒战,体温在38~39℃之间者静注地塞米松10mg,安定20mg;重度寒战,体温超过39℃伴有呼吸困难及窒息感者静注安定及地塞米松各20mg。用药后寒战消失,呼吸困难改善,体温低于38℃有效。此方案治疗输液反应30例,治愈率达100%,未出现病情反复者。% o- k1 Q6 w$ a. c+ q' h
' z, [/ H( H( a; T
3.2 述评:输液反应的寒战是一种全身性骨骼肌不随意同期收缩,寒战时间愈长,发热愈高。安定具有中枢性肌肉松驰作用,使骨骼肌的紧张度减低,迅速缓解寒战并产生镇静作用,解除患者紧张,恐惧不安,对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既往有惊厥病史的患儿意义重大[7、8]。由于该方法作用迅速,用法简单,有效率高,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对无使用安定禁忌症患者,值得推广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用药早、足量、联合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4 i3 e o+ ]+ u; \4 H8 T6 K
" x1 u4 S9 K% J( L9 R3 L6. 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
; W* E5 T7 V; r+ D
" O( u$ q& S5 a3 B ]: y6.1 方案[9]:当患者出现寒颤时,给山莨菪碱15mg(儿童0.3mg/kg)加地塞米松20mg静脉注射。用此方案治疗21例输液反应,给药后8.2~13.5分钟内寒颤停止,平均10.5分,治疗后体温37.8℃~39℃,平均38.5℃。
1 ]+ ^& Q5 X- g$ q. M( _' s T# @2 K- r8 L$ G$ G
6.2 述评:山莨菪碱治疗输液反应的机理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可能是山莨菪碱能迅速解除血管痉挛(特别是毛细血管),扩张外周血管,升高体表温度,可抑制皮肤冷感受器,影响体温调定点的水平,从而抑制寒颤反应[9]。也有的则认为它有缓解平滑肌痉挛,改善微循环和调节体温的作用[10]。与地塞米松合用,经临床观察,其疗效明显由于异丙嗪加地塞米松,但必须注意的是,对已出现高热者可能因其抑制汗腺,减少散热而使体温更加升高,且其加快心率、口干等副作用也会增加病人的不适,因此必须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
`: N8 v4 v! p6 n/ v+ y. t4 W: X w+ ?/ u- W8 s1 c7 R
3.安定与山莨菪碱联合应用
7 v4 _& L/ l9 p) z; K0 V/ ]
2 \0 Q, K, r4 l' J; M1 D3.1 方案[11]: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明显畏寒及寒战反应后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道,并立即静脉注射山莨菪碱10~15mg,安定10mg,儿童剂量按山莨菪碱0.2mg/kg,安定0.2~0.3mg/kg给予,山莨菪碱用生理盐水10ml稀释,两种药分别于2min内注射完毕,同时给予四肢热敷。用此方案治疗严重输液反应36例,10~20min内所有患者寒战缓解,72%(26/36)患者最高体温在38.5℃以下,其他体温均在38.6℃~39.5℃的患者,配合物理降温及酌用退热药后均较快降至正常。* L, ?5 l: B) A6 C$ Y2 R* A" d
1 {2 C3 \0 F' j. r8 B
3.2 述评:寒战反应和反应后高热是输液反应过程中的两大环节。山莨菪和安定联合应用,可以协同终止寒战反应,进而减轻反应后高热。同时,安定还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可解除病人精神紧张,减轻痛苦,控制和预防高热惊厥等并发症,均有利于治疗输液反应。从以上临床资料观察证明:安定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严重输液反应较传统应用地塞米松、异丙嗪疗效显著。用药后少数病人出现睡眠,自述口干,未见其他副作用。对于有抗胆碱能药物或安定药物禁忌者,选取一种药物单用观察亦可有效,但以二药合用疗效显著。
. S3 d; m* `7 Z/ k
! n7 t2 {5 e2 S) k5 C9 N4 j" T/ O5.吗啡联合其他药物
4 w0 T' j6 n- Y# j
3 [# ^, c, J# ]2 B& w9 o5.1 方案[12]:输液反应患者首先常规停止输原液,使用异丙嗪、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山莨菪碱等药物,寒战无缓解并继续加剧才给予吗啡10mg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首先缓慢静推3~5mg(约1~2min),若寒战停止或减轻,即停止使用,如经观察5~15min后未能控制,再静注2~3mg。用此方案治疗输液反应9例,全部病例均于3~15min内停止,其中1例需要给药2次,总剂量最大为7mg,其余均为3~5mg。
0 f$ [# o, X9 x8 P6 D
; D% \9 }" g9 R+ s4 e+ z" A5.2 述评:对于因输液反应经临床常规治疗,病情无好转,在常规给药的基础上续注吗啡,其控制输液反应速度快,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伴有心功能不全者。机理可能是[12]:吗啡对神经中枢抑制,尤其对网状结构抑制作用,使网状脊髓束的异常兴奋性降低,寒战停止。另吗啡有较强的镇静、抗焦虑遗迹扩张血管作用,减轻心脏前负荷,阻断因寒战诱发心功能不全,并迅速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r3 |4 y! x7 y9 e. c8 F
/ N" Z+ ~, M; h# K# @5 ?" ?
7.三种药物联合应用) f- P, x9 s# Y: o7 m" g0 P' h
, s9 l9 k) q6 F3 a$ o! T7.1 方案[13]:确定为输液反应后,立即停止愿输液,使用地塞米松5~10mg、氯苯那敏10mg以及山莨菪碱10mg加入5%的葡萄糖内静脉滴注。临床用此方案治疗64例,缓解寒战平均时间为5.6±1.4min,发热持续时间平均为58.7min。
9 \7 h) E) q, P( v2 e
, V, e) p2 y9 ~3 Y% }9 L! `5 Z/ P7.2 述评:三种药物联合应用,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起协同作用,能迅速缓解寒战,用药后持续发热时间明显缩短,减轻了集体的损害。其疗效明显优于地塞米松加氯苯那敏以及地塞米松、氯苯那敏和异丙嗪合用,并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