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湖南红网
5 T+ S% K' j/ |, `$ s$ v$ |
+ }! Y3 u7 M( S" r1 d% a8 x " @1 k" C1 g1 N- O+ k; _
过于频繁接听手机会导致白内障。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姚克教授首次用实验证实:手机接听中产生的电磁微波会损伤眼球的晶状体,破坏细胞通讯连接功能。
5 T9 `% e [- {2 F% w! b+ [4 P! x3 D( W* ]) P. I
这项发现新近已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眼科类杂志——《眼科视觉研究》上。这项发现同时质疑了国际现行的微波安全标准,目前国际辐射电磁波协会将可能重新制定微波辐射的安全标准。
& d" k0 x1 o2 ]9 v* s8 S
" Z3 k2 |. m% K9 @4 R: j 质疑国际微波辐射安全标准
, v0 p( M$ z% g# x0 t# ?1 @$ X
, V" \# L3 T$ r8 W 手机有没有害?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定论。手机制造商们认为,手机微波辐射只要控制在国际规定的辐射安全标准——一种叫比吸收率“2瓦/每公斤”的限度内,就对人体无害。7 L1 Y- W3 F/ e' F' _
& M4 T3 ^$ U; t& d4 \: F: y8 q) T8 w 姚克课题组的实验却得出论证:即使手机在国际辐射安全使用标准内,长时间使用仍然对眼睛等人体部位有损伤。. b I; M# M/ ?4 R% ~# h. _
+ h2 b5 i( ^- y! X 这项实验在浙江大学微波实验室默默地进行了8年。实验室里,一台联合国提供的微波发生器,不断模拟着安全辐射标准下人们接听手机的状态。微波强度在安全标准状态下,持续“接听”两小时后,晶状体活体细胞样本,无一幸免地遭到了损伤,显微镜下,它们的细胞通讯连接功能的基因都产生了突变。
' [! l3 }( d% i+ u7 ?7 q: H0 g
' S4 r% N* O1 j7 E5 q; t* d u4 d 眼睛的晶状体、男性的睾丸,是人体最容易受到微波损伤的器官之一,所以使用手机时间久了,就会对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J3 F5 J# g# o
( r9 J/ b# B8 E. r+ i3 n4 q: I- ]- i 发现噪声能抵消手机危害! p7 h: Y6 R% l. B0 R2 d
- Z% |5 p j# G E% w
手机用户也不必因为这个结论太担忧。目前,姚克课题组已经发现用噪声干扰手机微波,能够成功抵消微波对人体眼组织的损伤。# e' u, ~ E6 C6 A- y, d( m
& ^4 Q% ~$ p- c3 ]6 G) o 实验论证,只要把一种人类听不到的超声波作为噪声叠加到手机的微波中,可以把手机的微波发射秩序改变,把它从一个方向的振旋波变成一种没有次序地乱波,从而抵消它的损伤力。
T) y" D9 J* a8 d" z4 S% ~: m3 D9 ]* r4 {4 Q
据说,已经有通信公司对这项新发现表示了兴趣。一名通信公司的总工程师表示,叠加噪声的费用不会太高,应该可行。
' r h2 }" x4 \4 ]- e+ W
/ m: |$ F; x+ Y 手机用户不要煲“手机粥”
3 A, P( g. {, p7 ~3 C! _; I& S* G& W; }
姚克课题组用实验证明,连续手机通话两小时肯定对眼球晶状体有损伤。建议大家不要煲“手机粥”,最长的通话时间尽量控制在半小时;微波不仅来自手机,微波炉也常产生。微波炉旋转时,如果炉中的网罩不好,人们靠近观察,就可能会被泄露的微波损害眼球晶状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