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yanshoufeng 于 2009-3-23 12:49 编辑
W5 ]! m6 Q+ m6 o7 b: x
% S: o5 k$ _' E& f7 }# N' w性激素,肾虚与心血管代谢疾病: R& C" x( f7 r3 ` J D
, f! V& k( Y3 S$ y; T摘要: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概况
0 z0 G" Q' C* z5 Z% ~: n6 z6 G6 c! ]+ W% v' P
冠心病发病的性别差异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妇女在绝经期前,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较同龄男子为低;但于绝经后迅速增高,与男性相差无几。据此,可假设雌激素是具有保护心血管免患冠心病的作用。有人曾试用雌激素作冠心病预防和治疗之用,但恰恰得到与预想相反的效果,用雌激素者心肌梗塞发病率反而增高。: d/ F1 O) Q, F% w% _0 x
3 |2 c3 w, f( u
自1976年开始,Phillips首先发现中青年男性冠心病病人血浆雌二醇(E2)升高,睾酮(T)不变或减少,E2/T比值上升。国外的其他学者也大多证实了这种发现。因此提出:男性中血雌激素增多可能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险因子,此时国外学者曾设想用降低血雌激素来防治冠心病,但未找到合适的方法。6 b7 f5 @3 e" j
4 K7 u( H9 w! n# Y; o 我们对此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证实Phillips在冠心病中的新发现,并用补肾为主的中药方将男子冠心病患者升高的血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冠心病的症状也随之改善。我们推想其他病例中可能也有类似的变化,果然于1981年在男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中、1982年在男性Ⅱ型糖尿病患者中、1984年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发现血浆E2和E2/T比值明显升高。经过补肾益气中药或气功治疗,性激素的异常变化得到纠正,且各疾病临床症状都有改善。' I- y/ w, a. e; y/ b! C
& T6 L5 o. O. d" t 与此同时,国外学者大多数环绕于男性冠心病或心肌梗塞进行了研究。直到1984年,Phillips发表了21例非肥胖性男性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结果。1985年Rosenthal等报告,应用饮食配合运动疗法可使血清E2浓度降低。同年Phillips又以《血雌激素过多症,饮食和西方社会疾病》为题,阐述了社会因素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 Z% v1 y; A. }6 w4 Q) D& Z/ I3 q# t7 O) M
二、几种疾病中性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W3 b' C& H+ v, ?' H
& c0 _0 b c+ y, ` 1.冠心病与急性心肌梗塞(AMI)+ x( Q( F' B4 x: u" t
* ^$ n. {; G* B! m( P 1976年,Phillips在一组15例曾患心肌梗塞的34-43岁男子中,发现有7例男子的须生长减慢,3例有男子乳房发育,3例性欲减退,且这些现象均于心肌梗塞之前出现,测定E2,E2/T均见增高。他还发现冠心病病人,有糖耐量,胰岛素反应,血脂浓度这三种异常的不同组合。这种组合与E2/T相关,而心肌梗塞与血E2相关。1983年Phillips等又发表了另一篇61例男性冠心病病人,和61名正常人的配对比较研究,病人的平均血清E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如果去除75岁以上患者,则差别更为明显(P<0.001),平均血清睾酮水平无明显差别。与对照此两组的冠心病危险因子,除冠心病人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其余诸危险因素在两组间并无差异,故作用仍强调血雌激素过多与冠心病发病的紧密联系。
% H, E: h9 g- W) f2 H' b( K+ P" K2 w2 D+ j
+ |% c3 o$ M) b5 p$ d0 _; ^( X; _ Klaiber等对男性AMI分五组进行研究:(1)AMI患者29例;(2)过去无AMI病史,但现有不稳定心绞痛者17例;(3)因胸痛入院,心电图和酶检查均为阴性,而AMI已被排除者14例;(4)表面上无冠心病表现,而因其他急症入监护病房者12例;(5)不住院的正常对照组28例。各组均测定血清E2和雌酮(E1),发现前3组血清E2平均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第4组则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别,而血清E1情况有所不同,在前4组中平均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故该作者认为血E1对冠心病的鉴别诊断不再有多大价值,并同时提出雌激素的作用是通过其对肾上腺素能的兴奋所致。
) p, B' s6 ~7 K* W7 A' v2 N& z5 k; I
我们于1979年开始研究冠心病与性激素的关系。1982年发表对18例男性患者的研究结果,证实了Phillips的发现。以后又研究了35例,根据中医辨证可分为肾虚组和无肾虚组,肾虚组共31例,占总病例数88.6%,经中药治疗后血浆E2、E2/T均明显下降。另有4例无肾虚者,治疗前后血浆E2及E2/T比值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别。又将肾虚组分为肾阳虚(23例)及肾阴虚组(8例),两组E2、E2/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说明E2升高与肾虚有关。
- a& d1 ?+ I; j1 j9 F) r
" S' A, D$ g) Y* T! n: [ 对肾阳肾气虚为主者,采用助阳、益气、补肾的中药。. x! e2 W$ ^( E' U
; I; k% k( F$ S* H9 ]# W主方为:附子,肉桂,仙灵脾,党参,黄芪,茯苓,炙甘草。
' V: |5 E x1 H8 H$ O% T
( g! P! S: A/ p* g8 K1 r* L5 d 对肾阴虚及气虚为主者应用益气养阴补肾之中药。3 ^: L+ X! {3 @7 a2 f
$ h+ N- R. y1 v( f2 i
主方为:党参,麦冬,五味子,生地,白芍,枸杞子,仙灵脾。$ Y8 R7 i/ V7 ^; t4 F8 `9 l$ ~# ?) I
; Q2 X# M5 u3 v, p6 O: [! q在原用西药不变情况下,再用中药治疗半年~3年,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达88.6%,其中明显有效20%,有效68.6%,无效11.4%。同时大多数病例肾虚证减轻或消失。
( N" t5 T, O( o/ E, T) l/ K
. S* m- Z, K% k 1983年中医研究院张铁忠和陈可冀也证实了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浆E2、E2/T升高,特别在AMI陈旧性心肌梗塞和自发性心绞痛组明显。男性冠心病患者增高的血浆E2、E2/T比值提示为虚证,特别倾向于肾虚和气虚证。
* }: q& K6 @2 t4 l, ?/ m S
* b+ K' C' j2 }, d2 I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5 f5 E4 R: B; ^+ R- C. b* t$ z" m( s+ L( N
该病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引起起搏功能(冲动的形成)和冲动的搏出发生障碍或衰竭,产生一系列的心律失常,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脑、心、肾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多数病人不得不安装起搏器以维持生命。中医辨证多为心肾阳虚,27例中有肾虚见证者占93%。& G4 g k' ]% P
8 A' N3 Z8 r% V: e. F9 m6 `! D 我们测定了10例该病男性患者的性激素,其特征是:E2及E2/T明显高于正常,T明显低于正常。用中药治疗,主方为:附子,肉桂,桂枝助阳;仙茅,仙灵脾补肾;气阴二虚者加党参;黄芪益气,麦冬,玉竹,枸杞子,黄精养阴,经治疗后疗效十分显著,患者心率增加,昏厥次数减少或消失,心律失常好转或消失,心悸胸闷好转。可以推迟或不再需要安装起搏器。再测血浆性激素,E2下降(P<0.05),E2/T下降(P<0.01),T升高(P<0.01)与临床肾虚症状的改善一致。3 j# X! e# N0 [% D1 _. G/ z6 O6 W
& y; b% L; @ j 3.糖尿病 B: w% V5 O6 a
# E8 R4 r9 M) B7 `4 t2 x
冠心病与糖尿病常可存在于同一病人中。因此,Phillips推想性激素的变化可能是联结冠心病与糖尿病的锁链,但直至1984年,他才开始研究糖尿病患者的性激素变化。他对照研究了21例非肥胖性男性糖尿病患者及19名健康男性。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血清E2、E2/T明显升高。唯用胰岛素治疗组有些特殊:除E2升高外,血清T也升高,故此组E2/T并不升高;除该组外,不用药组或用口服降糖药组此二组的组合,E2、E2/T均明显升高。- E4 j' E% b" a% y' j d
$ O1 P i- ]9 ]6 g( K; U' z8 l 我们比他早二年(1982年)就进行过对男性糖尿病患者性激素变化较深入的研究。糖尿病人99例(胰岛素依赖型15例,胰岛素非依赖型84例)与55名正常对照相比较,发现依赖型患者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别,而非依赖性轻型患者E2、E2/T均较正常人显著升高,两型患者和T值均稍低。若按血管并发症分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E2及E2/T增高幅度最大;合并其他大血管病变者则次之;单纯合并微血管病变者与无并发症的非依赖型糖尿病之间无差别。非依赖性轻型患者中,阳萎,性功能明显减退12例,与其他Ⅱ型患者相比,T变化不大,而E2、E2/T均增多。进一步分析性激素与糖、脂代谢的关系。在33名正常人中,血浆T与糖基血红蛋白(Ghb)呈负相关,E2/T与空腹血糖及血清胆固醇呈正相关。14名作OGTT及OGIRT的正常人,E2/T与IA及IA/GA
( ~2 Z, L( o9 I/ L+ E* c6 B2 F1 a- e
- Z% f0 q4 _& n' T 呈正相关(IA及GA分别表示胰岛素及血糖曲线下的面积)。在非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中也发现E2与GHb呈正相关,T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从上述这些结果中已可看出,在男性非依赖型糖尿病中,雌激素及雌雄激素比值的增高这一病理改变至少与糖代谢的紊乱,血管并发症及阳萎的发生有某种联系,以后对46例男性非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100%属肾虚,偏阳虚者28例,占60.9%,偏阴虚者18例,占39.1%。无论是偏阳虚者或偏阴虚者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相比E2/T都显著升高。这些病例中有22例能坚持长期服中药,所用中药主方为:党参,黄芪,仙灵脾,菟丝子,枸杞子,柏子仁,大生地,玉米须,蚕蛹和桃树胶。服药2周后,所有患者,均感精神明显好转,症状改善。3个月后测E2/T,空腹血糖都同步明显下降(P均<0.01)。
8 S' D6 U, e% W [0 i7 o3 `+ W, D) f! z) L3 `% n" ]( P: A' z8 R m
4.高血压
4 N' c; e6 o3 W8 n/ U# V) k5 c) I: k4 F t4 M
1984年我们研究了气功锻炼对高血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E2、T变化的影响。
' S" @" l. m4 @! b
/ E* D3 w2 h. K# I7 L- x 70例高血压患者,属肾虚者58例(82.9%),无明显肾虚者12例(17.1%)。总的来说,高血压患者血浆E2和E2/T明显高于正常(P<0.001),其中以肾虚患者E2、E2/T升高为著(P均<0.001)。而无肾虚病人仅E2/T略高于正常人(P<0.05)。又将58例高血压肾虚患者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两组都有雌激素的异常升高。
$ T5 ?% A1 f6 n2 V
* o; x$ v" ?% @5 {+ y 对34例肾虚高血压病人在用少量西药同时加用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修订的以心静体松,动静结合为要领的高血压气功法,以24例单用同量西药作对照。一年后,气功组总有效率91.1%,肾虚症候改善率61.1%,血浆E2、E2/T显著下降(P分别<0.001和0.01);单用西药肾虚高血压组总有效率为62.5%,肾虚症候改善率为25.4%,E2及E2/T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别。说明气功对高血压除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外,尚能调节性激素内环境。
$ p( ^1 E5 T# ~ x! g
+ {" `6 b6 b e8 u3 c7 G4 x% G 三、展望
4 r/ A% r. c+ K$ b" n" q$ r' Z9 n$ V8 \
综上所述,男性雌激素的增高,雌/雄激素比值的升高有其特殊的意义。Rosenthal以高复合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并结合每日体育运动进行研究。21天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HDL-胆固醇,E2、E2/T,体重均明显下降,E2的下降度和胆固醇下降度呈显著相关。 6 b6 N5 w) ^, W" M0 T, n
4 M# K/ Q+ i4 M6 c" u" APhillips应用文献资料认为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病,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胆石症甚至癌症的发病率在西方社会甚高,都是由于雌激素增高所致,提出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会引起高雌激素血症。他同意Rosenthal的以饮食控制使E2下降的方法。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与国外的治疗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 e3 j* e. i- Q3 n7 Y5 n4 A: t( u1 b4 |( p: Y+ N
中国传统医学几千年来就认为“肾”具有特殊的的功能。肾主骨,肾生髓,肾与性及衰老有密切关系。最近几十年这些关系都已逐步被证实。肾虚引起的疾病中有四种病有E2、E2/T升高的表现。由此推想还有一些疾病也会有性激素改变,这样就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写出性激素与疾病关系的新篇章。 @* _" {# d& s9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