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35|回复: 0

钱育寿老中医儿科用药经验举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5 17: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中医钱育寿从医五十余载,擅长内儿科,一生虚心好学,博采古今学说,有较深的理论造诣,精湛的医术,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医德医风,深受群众信仰,为江苏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曾任常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中医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医儿科学会副主任、常州市中医学会秘书长,公所带教的学生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余在随诊中,获益匪浅,现介绍其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白术在儿科的认识应用经验。fficeffice" />
2 _1 m6 f& V: t) K& y" V0 K
/ ?4 C9 U9 G) O, `: J( F1  白术的理化性质及做法) n$ X3 J8 K" A9 t# N
; V; L( e7 j4 |; ~
    白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我国的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省,而以浙江的产量最高,质量最优,其中又以于潜、昌化、天目山一带生长的野生白术最具盛名,称“于术”。因其形盘结古怪,犹如猴头、狗头状,故有“猴头术”、“狗头术”的俗名。白术入药甚早,《尔雅》中已有记载,不过那时它不叫“白术”,而被称为“山蓟”、“杨蓟”,在《神农百草经》中,它才有了“术”的称谓。在其他本草著作中,还可见到“山芥”、“天蓟”、“山姜”、“山精”、“山连”、“气力伽”等别名。古人对白术的加工非常考究,除按照采挖季节分为“生术”、“生晒术”和“冬术”外,还根据临床需要进行特殊炮制,常见的如经过直接炒制的炒白术、焦白术,常用的有:生白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即可;麸炒白术,取麸皮,撒入热锅中,用中火加热,等冒烟时,倒入白术片,炒至表面焦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取出,筛去麸皮即可,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土炒白术,取灶心土(伏龙肝)粉末置锅内,用中火炒热,倒入白术片,拌炒至表面挂土色,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筛去土粉。经土炒和麸炒后有健脾止泻作用。另外还有用蜜水、姜汁、米汤、酒类等辅料进行炒制。 , {) ^  b9 A" k+ O9 P$ ~% t

1 A, O  W9 D6 Q! k* A  2  白术的药效功能
+ R( C0 u7 F  |( {5 z/ D: D: N( V' Z) u2 M
  白术的主要功能是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胃气虚,不思饮食,腹泻腹胀,水肿痰饮,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的治疗,被历代医家奉为“安脾胃之神品”,“消痞积之上药”,“健食消谷第一要药”。临床上,白术可与多种药物配伍治疗相关疾病,正如清代医家张锡纯所言:白术“与寒凉药同用,又善补肺,与升散药同用,又善调肝;与镇安药同用,又善养心;与滋阴药同用,又善补肾”。而运用最多的当属脾胃疾病,“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脾虚不纳,术能助之”(《本草汇言》)。钱老在儿科临床诊治过程中,常用于以下几方面。 4 f, [- ~" j( _! B) [

/ `. }; i7 L( {8 b$ h4 ~  2.1  益气固表  用玉屏风散加减利用生白术的益气固表作用,用治小儿气少、表虚诸汗、肺气不足、卫表不固诸证,常用药有太子参、生白术、生黄芪、防风等。
  d) y2 Y1 {& x  k. L1 E+ P; |) a. x1 e: B6 \% R; x
  2.2  用治小儿积滞  钱老常用麸炒白术,治疗脾胃虚弱而挟有积滞的患儿。代表方用参苓白术散加消导之品,常用药有太子参、麸炒白术、茯苓、炒山药、炒扁豆、陈皮、枳壳、枳实、鸡内金、川朴花等。 3 {+ v1 k  h' N1 A; E0 d

6 n% R& H9 C1 `3 Y2 L  2.3  治疗脾虚泄泻  小儿脾常不足,又常缺乏自制能力,故脾胃疾患颇多,用白术常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钱老常用焦白术来治疗脾虚泄泻,以七味白术散为基础方化裁出入,药用四君子健脾益气,藿香梗、紫苏梗芳香醒脾,葛根升清,木香行气运脾,化滞消胀,陈皮化湿行气,配以煨诃子、炙藕节等止泻,运脾与涩肠并举,共奏健脾理气,消食止泻之功。 4 t# n  X! r+ K7 Q- X" q' b5 @3 Q
0 o& j; h2 W2 [7 M
  此外,钱老在治疗小儿脾胃病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提出用药须“两宜三忌”。所谓“两宜”,一宜“动”,即疏柔顺气机,擅长应用陈皮、枳壳、砂仁、木香、郁金等理气之品,注意恢复升降功能。二宜“平”,所谓“平”又有两层意义:其一是药性平和,避免偏激,尽可能选用质地轻清之品,如行气用川朴花而少用厚朴;止呕用生姜、炒竹茹而少用半夏;化湿用陈皮、藿香而少用苍术。其二是味道平和利于下咽,便于小儿服用。如山栀很少超过 6g,止泻很少用石榴皮,桔梗有上涌引起恶心呕吐之弊,用量亦轻。所谓“三忌”:一忌过于苦寒辛热;二忌呆补壅塞;三忌峻攻伐正。“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疳”,做到祛邪不伤正,时时顾护脾胃。
% @* R& w! T: b7 A& p" J1 M* s. K0 S0 t0 G$ s: C
  作者单位: 213003 江苏常州,常州市钟楼医院/ n+ g( i% R& g, ~3 U
# U+ Q; C  p8 z& c5 X$ r: U6 \4 n+ y
[ 本帖最后由 方药南 于 2007-1-15 18:46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6-17 12:48 , Processed in 0.04334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