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85|回复: 21

《梅花三弄》-----古琴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8 14: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W/ T: C3 V. t
! T  D* t0 j: I  Q" I% j  C/ Q" f4 `

6 d) v4 D* r- X) }& t) }- V
; E, [* Q- k4 }- i) V8 y3 n让我们听着古曲,欣赏这美丽的梅花,品味诗的意境吧!
+ Y( y* t4 B& P; E+ c5 t
; X, n) q+ _7 y. l5 I0 I. z# @7 I* B( v% @& G
0 O+ d6 H7 q* M% k3 Z+ P1 _
[ 本帖最后由 爱在蓝天下 于 2007-1-18 18:4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5: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忆红梅》中“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宁代尚流传。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5: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一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C% m+ y# l6 f2 O9 ^, z
: y9 i( A  p7 H) ]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与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内容不同。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_+ P( p& M2 ], P$ k1 `
0 R% _! u$ ?! i2 K! j
    乐曲的引子部分亲切优美,节奏则具有平稳舒缓和跌宕起伏的对比因素,精练地概括了全曲地基本特征。第一段是古琴在低音区出现的曲调,冷峻肃穆,构画出一幅霜晨雪夜,草木凋零,只有梅花傲骨静静开放的画面。 前十二小节以五度、六度的上下行跳进音程为特征的旋律,结合稳健有力的节奏,富有庄重的色彩,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后十四小节多用同音重复。附点节奏的运用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起来。接着便是乐曲音乐主题的第一次重现。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轻巧、跳趟地在这部分音乐中三次循环出现,表现出“风荡梅花,舞玉翻银”的意境。仿佛使人看到,含苞待放的花蕊,迎风摇曳,生机勃勃。* d1 V4 t3 u2 O) S0 {( y  q! r5 y6 `- q

1 V9 Q, n8 S2 B    主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这段曲调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其泛音色彩也有着微妙的变化,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第二部分用一系列急促的节奏和不稳定的乐音,表现出动荡不安的气愤,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这段曲调在音调和节拍上与泛音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并连续用八度大跳的灵活手法,使旋律线大起大落,此起彼伏,结合演奏上采用刚劲的“滚拂”手法,使音乐表现出一种风云交加的意境,突出刻画了梅花迎风斗雪的坚毅形象,在紧张的情绪表现中把全曲推向了高潮。 尾声的乐曲渐渐平稳,不断飘出袅袅余音。它运用调式属音下行向主音过渡,然后稳定的结束,仿佛在经历了风荡雪压的考验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梅花依然将它清幽的芳香散溢于人间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5: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5: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曲谱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5: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5: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6: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8 02:18 , Processed in 0.0341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