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2|回复: 0

古代的学问:《易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2 01: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因为流行在周朝,所以叫《周易》。《易经》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从其编排体例及文字内容看,似乎是上古人类占卜用的书。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偷偷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9 |+ j7 J( G0 @. h

8 P* g/ ?& L. e. F3 D 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秘书》曰:日月为易,像阴阳也(《说文》)。易经里“易”的含义有三个,“变易”,“简易”和“不易”。甲骨文中“易”这个字的本意是指“蜥蜴”,即“蝘蜓”(音:yan dian),并特指蜥蜴中的变色龙,因此衍生出“变化”这个含义。
5 Q6 o5 M5 }/ J: j0 p《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现代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D) D, h1 P- Y' z( x7 h

6 L- K/ n; f  n5 {周易的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就《易经》与《易传》分别而论,《易经》的成书年代古老,从其文字的生僻程度看,至少比春秋要早,具体年代已不易考证,有说西周初的,有说西周末的。《易经》六十四卦体例完整和谐不可分割,文字风格前后一致,当属一气呵成,而非几个时代的断续之作。只是其中的卦画(即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画法,不含文字),有可能是更早时流传下来的。
& m5 b! B, }; E4 |' \' ^6 i& p4 ?8 E( V* Z' ]: W% v& o0 F$ O8 s
与《易经》相比,《易传》的文字则明显好懂得多,有古文基础的现代人就可通读。同时《易传》的不同篇目,甚至同一篇目中不同章节运用文字的风格及内容观点也明显多变,可能不是一时一人所写。关于《易传》的作者,《史记》载为孔子,今人有认为其成书于战国时期或秦汉的,也有认为是后人在孔子原《易传》的基础上添加修改而成的,各种观点不一而足。不过无可否认的是,《易传》中多有儒家观点出现,并且努力寻找《易经》的道德伦理价值,假如没有《易传》的解释,《易经》对于现代人而言就真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天书了。. W8 _  I" [7 ^6 N( V7 X6 u
2 n; j8 p! \! c) q+ N7 Q4 U
现在流传下来的《周易》有两部份组成:% h$ o# |8 e  e) ]3 @' L. O

0 J3 L" ?6 p$ j3 A" W* Y7 c' h4 ?《易经》:共六十四卦,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词、爻题、爻辞。形象地说,六十四卦如同著作的六十四章;卦画如同每章的序号;卦辞如同每章的题目和主旨;每卦六爻如同六个小节,爻题如同每节的序号;爻辞如同每节的内容。六十四卦共384爻,但为首的两卦干和坤各多一爻,所以共386条爻辞。- l. R$ G% [1 M& h
! e" \7 u6 N. \6 ~9 G9 n# v0 L9 k  Q
《易传》:是对《易经》的注释,共有十篇,因此又称《十翼》。
+ y9 f( \/ f; X# T  y6 w4 {' Q% v( O8 a' O2 j& |
《十翼》包括:一、彖上传(《易经》每卦有“象辞”,《彖传》就是解释“彖辞”的话),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 n$ c+ T! ?. E3 }1 f2 f5 k, L6 t5 t

5 X/ @- b" v/ x- N' M' Y* o《十翼》的作者在欧阳修(1007-1072)之前,一直认为是孔子。欧阳修《易童子问》认为《易》之“十翼”各有瑕疵,以大量的例证,说明《系辞》,《文言》等篇之文“繁衍丛脞”、“自相乖戾”,皆非圣人之作。近代人,如钱穆、冯友兰、顾颉刚等一致否定孔子作《十翼》的说法,主要的理由是《易传》与《论语》在思想以及语法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 Q4 Z% j1 n7 n$ r, ^

% N5 `: j- O9 @! L8 d  a1 v/ o* P《易经》包含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用阳爻“—”和阴爻“--”三个一组相叠构成八卦,六个一组相叠构成六十四卦。八卦分别象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以及这八种事物内涵的特质,并借由以上特质可以取类比像天地万事万物。
4 D$ _6 r# D- N( c, o9 ^1 [
2 W, ]5 e+ D* {; N$ e. n6 g《易经》六十四卦的顺序绝非随意排列,而是象征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每卦的卦画也富有深意。首两卦干和坤各象征天地,又不仅止于天地,描绘出了世界初始状态中纯阳和纯阴的性质。接着阴阳相荡,化生万物,接下来的一卦便是“屯”,描述了世界初生时混沌的状态……
! L2 ]5 E2 v# N" a% f; [# A* u* A" W/ A0 k' ~+ p' ]5 [( U: A
至第六十三卦为既济,其卦画是阴爻与阳爻均匀分布,并且阳爻居于奇数位(阳位),阴爻居于偶数位(阴位),意思是阴阳已发展至完全调和的平衡态,似乎世界归于静止了。但《易经》令人叹服的是以“未济”作为第六十四卦来结尾,在看似平衡的静止之后,体现出世界本质上是运动不息的。+ h$ @5 w3 u: U
* U8 L# M2 r: D! F/ H3 C
如同六十四卦的顺序一样,每卦中六爻的顺序也反映事物在某细节发展阶段的规律,这种规律因该爻所处的卦的主旨、该爻的具体位置(从下至上六个位置中的哪一个),以及该爻的性质(阴还是阳)等因素综合而决定。
) c$ E1 B/ q3 M7 f* Y) U# y8 @+ ?# ^5 v5 a. F2 P
易经六十四卦,以自古流传的“上下经卦名次序歌”来简述为: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_! P0 D4 v6 ^5 P% d1 G
% D4 [/ P4 @* p% m1 `$ V% g2 O
根据《周礼》的记载,占卜有“三易之法”,《易经》只是其中之一,另两部《连山》、《归藏》均已失传。
) T+ q! P4 P$ h; R0 x2 {/ d  a4 d5 m9 {
《易经》这本伟大著作绝对不仅仅是一部占卜之书,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阴阳学说、儒家和道教的学说,都和《易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易》被其后的诸多研究者所推崇,许多易学研究者都是当世公认的渊博学者。研究周易的学者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注重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像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前者如东汉王弼、北宋程颐,后者如西汉京房、北宋邵雍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6-26 08:39 , Processed in 0.0357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