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7|回复: 0

弘扬孔教的十条渠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 21: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弘扬孔教,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活动,让孔子精神真正地内化于人,成为人们普遍存在的精神品质。应当通过孔教教义、教育、文化经典、教导者与践行者、具体科目、民俗民风、民间话语、中华器物、阵地建设、组织建设等渠道,共同建设孔教生存的人文生态环境,孔教若能够在这十个层面上真实全面地实现其存在,孔教之道统传承的渠道即被打通了。 . k4 k7 R; z! x- S9 s  c
(一)孔教教义之阐发 # T/ N4 k4 O  g: C3 X
    孔教教义即是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价值体系,可简称为中华义理。中华义理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仁人志士以自己的生命践行而结出的累累硕果,是由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人文精神、生存智慧、人生哲学、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相互交织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中华义理是在天人合一的文明模式中形成的。中华义理的十大观念是:仁爱、正义、和谐、善美、诚信、虚静、节制、忠孝、刚毅、睿知。人的心灵是中华义理存在之地,通过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教化,培养人的良知,提高人的生命境界。 孔教教义之研究,目的是重建孔教之道统与学统。其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孔子言论作为指导,以中国古代众多的思想家的言论作为精神素材,从理论的角度重新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体系;将孔教教义同当代人类的共同境遇和生存难题结合起来,与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注重其实践性和运用价值;以“和而不同”的原则处理孔教教义同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系,使之能够相容;孔教教义应当具有其它宗教无法替代的独特价值,有自己独特的观念和独有的方法,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 9 t% N" O, r: o4 {
孔教之内在生命精神与智慧,在清朝三百多年的文化专制与异族统治下丧失殆尽。清亡之后,人们通常所看到的,大多是孔教的外壳: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人们逐渐形成对孔教之内在生命精神与智慧的漠视,因此,重建道统,召回孔教之内在生命精神与智慧,承续中华民族的文化慧命,此为复兴孔教之关键。 * x- h4 {' i1 j& z5 p. p( o
    (二)教育层面之拓展
  y* F! N" o  g, w, U* c5 ?; T' g    当代中国的教育内容,基本上是西方的知识体系,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相当贫乏。人们基本上无法通过教育的渠道去全面深入地认识和领悟孔子精神。应当将孔子精神作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且将孔子精神贯穿于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中。把对孔子精神的学习,同学习中华文化的某一具体学科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人文礼教的教育结合起来,同中华历代圣贤英杰的人生经历的学习结合起来,同优秀古典诗文的诵读结合起来。注重对孔子精神的领悟而不是对史实的大量占有,注重实效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根据不同年龄特征,设置相应的内容。 0 g5 \/ X& @( t/ w9 q% f% v
    (三)文化经典之诵读 9 o; Z7 {- d* a6 b
    西方民族有《圣经》,阿拉伯民族有《古兰经》,中华民族也应当有代表民族精神的经典著作,《论语》、《孟子》、《易传》、《老子》、《庄子》、《朱子语类(性理部分)》、《传习录》应当奉之为中华文化之经典。应当引导人们诵读这八部经典。这八部经典中的经典语句,就象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个指示的路标,只有我们通过诵读记住这些路标,我们在人生道路的每一个选择点上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通过背记和体证,使经典语句潜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转化为优良的品质。
# J1 J1 n2 {, L6 H3 O! n0 H    (四)教导者与践行者之涌现
* @! D$ C$ N- r4 S- j: A$ v    以孔子为首的教导者和践行者,是中华民族精神价值体系活的载体。没有他们,则中华文化典籍就只是一堆故纸,中华文化具体科目就丧失了内在的灵魂,中华民俗与中华人文礼教就成为徒具形式的空壳,中华器物也就丧失了丰富的文化精神。如果没有教导者去引导,学生很难进入中华义理之殿堂。现实生活中的践行者,则为民众树立榜样,引导世风的转变。对那些我们从感情上冷漠或者蔑视的人,我们绝不会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教诲,因而我们必须培养对中华民族的历代圣贤的崇敬之情。
7 ]: Z5 `- \: e0 Z' D) Z  d4 q    (五)具体科目之兴盛
4 B' U6 f2 i  \, N    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义理并不是抽象地存在,而是存在于中华文化具体科目中,诸如中医、书法、国画、民族音乐、民族戏曲、古典诗文、武术、中华民俗、中华人文礼教、民族工艺等。中华义理是内在精神,是灵魂;而中华文化具体科目则是载体,是表现形式。探寻中华义理,才能唤回中华文化具体科目的灵魂,使具体科目获得充实的精神内蕴,得以健康发展。也只有中华文化具体科目的得到充分发展,中华义理才有真实存在之所。
* J1 ^8 ^6 _1 m( I8 l6 \    (六)民俗民风之净化 0 n5 ?# O! q3 G# A
我们应当将中华人文礼教同封建礼教区分开来。由于中华人文礼教的存在,中国才成为礼义之邦。民俗民风对人的思想和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熏陶作用。长期对中华文化的践踏,已使得中华民族民俗民风中大量的体现孔子精神的人文价值丧失了,残存的民俗民风中存在着愚昧、封建意识、迷信、势利、混乱等问题,我们已很难通过民俗民风去接受领悟孔子精神。我们应当根据以孔子精神为核心的中华义理重建民俗民风,而不仅仅从旅游价值和娱乐价值上建设民俗民风。
4 ?, O: B9 p, U(七)民间话语之提升
$ W: E! r! k. J; d- s8 {    在废弃了对孔教经典学习之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华义理还大量存在于民间话语中,继续发挥着教化作用。但是,通过文化经典、教育、学术、教导者而传承的中华义理处于上游,而民间话语中存在的中华义理则是居于下游。上游枯竭了,下游自然干涸。只有疏通上游,下游才有水流,同样,只有让中华义理在文化经典、教育、学术、教导者这几个层面上真实地存在,才能让中华义理在民间话语中能够广泛而真实地存在。   z) l8 t0 J" }6 s# g
    (八)中华器物之体现
6 j9 S/ P& h% @/ e    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义理也通过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华器物包括园林建筑、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工艺品、服饰、饮食等。由于对中华义理的淡漠,中华器物的制造采用了国际的审美标准,采用西方的式样,民族的精神内涵被粗暴地抹杀了。唯有让中华器物的制造者和使用者深刻理解中华义理,才能将中华义理运用于器物的制造中,使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 4 H6 a' i8 U# S. `) X- g/ p9 G
(九)孔教阵地之建设 % s5 v( H. [& B" C/ q- z; H3 L* H+ z
中国大地处处有寺院、道观、教堂,唯独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之象征的孔庙,大都被严重毁坏,现在即便有的地方修复孔庙,也是作为旅游景点。孔教应当以孔庙作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阵地,孔庙是祭孔尊孔之场所,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场所,是一般民众聆听圣贤教诲之场所。 5 r: f& g6 p- l& ^, z
(十)孔教组织之建设
( O; u3 a6 H3 o, r& r在封建统治时期,儒教长期以来依附于政权而存在,存在于官僚系统和官方教育系统之中,没有形成独立的组织,往往因政权的腐败而遭到腐蚀,因政权的瓦解而沦为殉葬品。辛亥革命后,才纷纷出现独立于政权之外的组织。组织建设最为重要的一个经验,就是必须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不干预政治,保持组织的独立性,方能保持人格的独立性和思想的独立性。 # f( \% J6 [# H' b/ c! C# Y0 ^3 z# R
    以上十个层面,共同构建了中华文化生态。在建立了中华文化生态之后,任何中华文化的具体因子,才能在当中健康地成长。我们若要让人们普遍接受孔子精神,那么,我们就必须建立适合孔子精神生存的中华文化生态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8 14:49 , Processed in 0.0389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