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名为「六十四卦杂记」那是有几个原因的, (1)笔者可以偷偷懒,心情好的时候就写心情恶劣的时候就不写,不像在写「六十四卦对人生的启示」一样,好像一直就有著一种责任感在心上, (2) 想写甚么就写甚么,写的范围将会比较自由且广泛而不受拘束。同时这次应很多好朋友的要求,这「六十四卦杂记」将力求平易白话,如果在不得不用文言的情况下,也一定在文言底下用括弧注上白话。
( n7 }: R* a+ Z$ D/ p
5 n. e1 _5 h- r4 G这次先讲甚么是「卦」,然后再讨论甚么是「爻 」、「彖」 、「像」。
L7 z7 ^3 `$ m) t7 ~ @
! x4 y' ^9 Q* c4 Q- Z: J「卦」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卦」的本身由数条横线构成。但是,横线却有「阴」「阳」之分,用二偶(中断)「——」来代表阴,用一奇(中连) 「─」来代表阳。而卦又可以因构成的横线多寡而可分为「八卦」及「六十四卦」,八卦的每一个卦则是有六条横线所构成,六十四卦的每一个卦则是有条横线所构成,这些横线不论是阴 「——」或是阳 「─」一概称之为「爻」。甚么是「爻」?笔者将会在下一篇另加详述。相传「八卦」为「伏羲氏」所创,但在这世上是不是真有其人,实在是非常令人怀疑的,因为在中国的野史及人物传记之内,惯例性的,编纂者总是喜欢加上一些神奇百怪,荒唐妄诞的神话,藉此用来提高书中人物的过错。其实「八卦」倒底是为何人所创?外星人?上一期冰河期的遗落物?这些倒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 「八卦」的神奇性及它的奥妙。
6 J% H5 X* {9 d# ~( F0 M8 i
; U+ }7 O+ ~ }. B3 d1 X0 p在这里我们故且暂定「八卦」是伏羲氏所创好了,这位先生在四五千年之前,突然的心血来潮去开始「观象于天」、「观法于地」、又去「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及想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念头,然后又突然的领悟到宇宙万物构成的基本原理不过是阴与阳及相互间的对立性。因此在还没有文字的情况之下只好划出三条横线参以阴阳排列出了八种图形。因为只能排出图形,所以也只能把天下万物归纳成八类。但是为甚么只用三条线?而不是四条甚至五条?笔者私下猜测,可能在那个时候这位伏羲氏可能已经洞悉了「天」「地」「人」三个要素吧?
3 K$ c b6 W( b v. X
+ r z: H+ P+ Q" c八种组合的图形及它们的象征和特性(卦德)如下:「≡」乾,物像为「天」卦德为「健」。「」兑,物像为「泽」,卦德为「悦」,「」离,物像为「火」,卦德为「依附」,为「丽」。「」震,物像为「雷」,卦德为「动」。「」巽,物像为「风」,卦德为「入」。「」坎,物像为「水」,卦德为「陷」。「」艮,物像为「山」,卦德为「止」。「」坤,物像为「地」卦德为「顺」。从每一个卦它们的物像及卦德之中,我们就可以触类旁通的去引伸出许许多多不同的物像 (有形或是无形的),笔者将在「甚么是像」这篇会有详细的解释。! E5 V6 R _9 q9 z/ v7 {
9 z& G, V1 i% ^) y0 @* B9 d
后来有了文字之后,这八种由三条横线所划出来的符号才被称之为「卦」,合称为「八卦」,所以非常明显,「八卦」只是八种符号,八种物像的象征而已,不可怕也不神奇,更没有甚么能赶鬼驱邪的功能。有些在市面上出售的「八卦镜」,笔者亦曾对它仔细的看过,发现八个卦在镜子上的排列秩序,既不是「先天卦」,也不是「后天卦」,大概是生意人在匆忙中有所出错吧,看卦的方法是要由外往内看,而不是由内往外看的。0 Q& q. C T% A/ q4 w# S' d
# Z. v5 O' c1 h3 z
至于为甚么要用「─」「━━」?数千年以来见仁见智,至今仍是莫衷一是。渐渐地人们的生活水准上升了,社会结构也起了变化,人们纯真朴实的天性也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消失了,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也因为利益欲望的冲突而变成了勾心斗角,因此,原来的「八卦」在卜筮的应用上就不敷所需了,后来传说又是伏羲氏(或是另有别人),就把二个八卦二二相叠,因此就产生了有六条横线组成的六十四组新产物,这就是六十四卦,为了要使大家容易辨别起见,笔者认为把原先的有三条横线组成的八个卦,称之为「单卦」或是「三爻卦」,有六条横线组成的六十四卦,就称之谓「重卦」或是「六爻卦」。- v% n7 \4 D$ d8 x: d- m: \' x
, {& _7 m1 |8 f$ @# O( t
现在知道了甚么卦之后,笔者就再回过头来解释「三爻卦」是如何形成的。系辞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演变)两仪(仪是相对的意思),两仪生四像,四像生八卦(这里的八卦是指三爻卦)」。「太极」者,理寓于像数之中而难以名状,至大至空至静。但是只要一动就会产生一阳一阴,这一阳一阴就是「两仪」,然后在这一阳一阴上面各自加上一阳一阴于是就产生了四种现象,也就是「四像」。四像者,「阳阳」,「阴阳」,「阳阴」,「阴阴」。然后在「四像」上又各自再加上一阳一阴,于是就产生了八个三爻卦,合称为八卦。八卦的组合是「阳阳阳(乾)」,「阴阳阳(兑)」,「阳阴阳(离)」,「阴阴阳(震)」,「阳阳阴 (巽)」,「阴阳阴(坎)」,「阳阴阴(艮)」,「阴阴阴(坤)」。圣人设「卦」原本就是为观象,所以「卦」是因像而立,像又因卦而显。三爻「卦」因为方位的不同在运用上就有「先天卦」和「后天卦」之分,这二种挂图听说都在『宋朝』才出现,同时都宣称为伏羲氏及周文王所创,但是可信度极低。6 K a' {- o7 H. w
3 {& S+ u8 x) k! v. E& S『先天八挂』的排列顺序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作反时针的排列。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则从乾(一)的右边开始做顺时针的排列。这八个挂的排列顺序非常重要,一定要背熟,因为易占所得的挂,就是完全按照它的顺序而来,例如占到了数目『五』就是『巽』,占到了数目『七』就是『艮』......依此类推。它们的方向是『乾』南、『兑』东南、『离』东、『震』东北、『巽』西南、『坎』西、『艮』西北、『坤』北。
' g" q' U# n; d7 y0 H
# t% T& Q$ |& `* ]3 r, ~『后天八挂』的排列顺序和方向是『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乾』西北、『坎』北、『艮』东北。我们在易占时所用的方向,却是『后天八挂』的方位来区别的。每一个『六爻挂』都是由二个『三爻挂』相叠而成,上面一个『三爻挂』我们称为『上挂』或『外挂』或『悔挂』;下面的一个『三爻挂』我们称为『下挂』、『内挂』或『贞挂』。易占所得的一个『挂』,我们称为『本挂』,因爻变而产生的另外一个挂,我们称为『之挂』。由本挂的二、三、四、五爻所产生的另一个挂,我们称为『伏挂』或『互挂』;又有『错挂』和『综挂』。这些都将在「易经常用的术语」篇提及。. ?9 h% t# W4 ~# L7 @
7 J* h. `4 p# V0 u1 ]# w) D; Y2 N% Q% a
[ 本帖最后由 jiuding 于 2006-12-22 15:0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