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9|回复: 0

名药“山归来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2 16: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传在较早的年代,因为医学的资讯不发达,所以有些疾病找不到医治的方法,但又怕此病会快速的传染和扩散,所以就将患者采用隔离社会的方式放逐于山间,任其自生自灭。听老一辈的人谈起在早期的台湾还是日本人统治的年代,有些人罹患了梅毒无法医治,所以被驱逐到山上,当时对这些人来说食物成了最重要的需求,为了生存他们就到处寻找食物,因为是在山上所以各种能吃的植物都成了他们的目标。9 H4 E2 u2 g" \$ Z) J2 b+ r8 V

- v7 z5 g1 H+ @  @  有一天正是秋末冬初之季,他们出去寻找食物在山里挖掘时发现到许多根形似薯蓣成块状有节色赤的植物,食后觉得味道甘淡微苦涩,大家都没有中毒的现象,所以在那段时间里这种形似薯蓣的植物就成了他们的主食,过了一段时间后原本都是身染梅毒之人身上都有病痛,可是却发现身体日渐痊愈,皮肤也开始洁净了。因此大家都欣喜若狂,因为可以回归社会可以回家了,当他们下山时人们都十分诧异纷纷询问原由,后来大家将这种形似薯蓣的植物称之为“山归来”,意喻使众人从山中平安归来之意。
# e; g/ ?' C) z, l9 {' H
0 K! a4 v+ T8 W: _0 t  “山归来”后来经过验证就是药称“土茯苓”,别名:禹余粮、白余粮(陶弘景)、草禹余粮(《本草拾遗》)、刺猪苓(《本草图经》)、过山龙、硬饭(《朱氏集验医方》)、仙遗粮(《滇南本草》)、土萆薢(《本草会编》)、冷饭团(《卫生杂兴》)、山猪粪、山地栗、过冈尤(《纲目》)、山牛(《本经逢原》)、冷饭头(《生草药性备要》)、久老薯(《广西中兽医药植》)、毛尾薯(《中药材手册》)、地胡苓、狗老薯、饭团根、硬饭头薯(《广西中药志》)、土苓(《四川中药志》)、山遗粮(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狗朗头、尖光头(《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山奇良、连饭(《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又名:红土苓。! g1 Z6 f- t2 S9 [+ `
0 z) v' L( q! t0 h* l2 G4 J
  土茯苓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皮肤湿热疮肿、湿疹、瘰癧、梅毒,风湿热痹引起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白带导致的尿赤涩痛等症,还可解汞中毒。现代研究表明,土茯苓还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利尿的功用,可用来治疗尿路感染,疥癣,牛皮癣,疖病,急性细菌性痢疾等症。民间也用来治流行性腮腺炎、农药中毒后遗症、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动过速),对慢性肾病出现的蛋白尿疗效明显。此外,土茯苓对晚期麻痹性痴呆的精神症状亦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小儿先天性梅毒性口腔炎效果亦佳。但是土茯苓对于肝肾阴亏者就需慎服。: @+ V( v1 _4 X1 [& I1 T& g3 v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1 07:53 , Processed in 0.0295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