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9|回复: 0

〖诗词常识〗(八) 词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4 00: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词本来是配乐的歌曲,因此词的最初全称为“曲子词”。词作者依照曲谱填写词句,曲名就是词调的名称,也叫“词牌”。后来词的音谱散失,词乐失传,词就逐渐脱离音乐而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严整的特殊形式流传下来。以后的作词者就只能依据前人作品的句读、平仄和押韵方式来写词,词的调名(即“词牌”)也就成了文字格律的一个标志。因此,一首词的“词牌”与该词的内容通常是没有关系的,它只表示该词在句读、平仄和押韵方式上的具体格式,而描述和规范这些格式的文字便叫做“词谱”。许多人不说“写词”而说“填词”,就是因为作者是在把自己的字句“填”到那个格律严整的“词谱”中去(曲谱没有散失前就是“填”到曲谱中)。早期词作一般都只写词牌而没有题目,后来的作者开始在词牌后加写一个题目,用以概括全词的内容。
# H, l2 ]/ j4 H) V  T6 I
1 H* P- d( ^% o5 R" }词可以根据其长短而分为“令”和“慢词”两大类:字句不多的小词叫做“令”,又称“小令”;篇幅较长、字句较繁的词则称为“慢词”。就象文章的分段一样,有些词可分为两部份、甚至三部份,其每一部份就叫做一“片”。如果一首词有两片,则分别称之为“上片”和“下片”。一首词的上下两片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句读、平仄和押韵方式,但也可能稍有不同或很不相同。. T2 M9 e! X/ j1 l, r+ h

# \% Z/ p  X3 E8 R! A从广义上讲,词是属于诗的一种。正如我们在前言中所说,格律诗本身就是自带音乐的,有其音乐美的固定模式。词的格律要求比诗更严,变化更复杂,因此词实际上携带了更多、更复杂的音乐因素。+ x: f% E6 K0 ~% U5 U; |& G* f% K9 T: o

7 c" A* \7 V, I7 i$ E词与格律诗比较,主要有如下一些不同的特点:5 Y% z/ z; |3 H9 W) ?9 W2 @

# O. `4 B0 |3 B% e% A1. 句子字数:格律诗每句的字数整齐,一般是五、七言,没有象古风或乐府诗中那种“杂言诗”;而词则是以“杂言”为基本特徵的,所以词又叫“长短句”。这一区别很明显,任何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但它却是格律诗和词的一个重要的区别。
& O( [! I3 G+ z6 x, ^8 I
8 D. y" V* |0 z9 I2. 句读:格律诗的句读方法,不论五言或七言,都只有两种固定的句读法(参看“句读”篇)。但词的句读要丰富和复杂得多。比如五言句,格律诗里只有2-2-1或者2-1-2两种读法,但词里会有1-2-2的读法。试看下面的句子:! S' i8 G/ Y4 ~, G9 M
+ N( R; O1 @( ]9 z2 e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 (陆游:《沁园春·有感》)* _  L; D2 @7 d: C9 H( C

8 B+ _! A: N2 ?: ?  H1 b0 x( V其中的五言句要读作:念--累累--枯冢;又如:
' w3 Z/ G: h. u' {8 ^. ], i6 H' h1 l: a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V( c; z, m0 t$ {' B/ Y% i/ t
; O8 R$ q4 H! J6 O" F* W& Z
其中的五言句要读作:竟--无语--凝噎. q/ O$ t9 M: g" |4 q4 g( r
9 N9 @; s7 N$ ?+ }* @2 e; h3 M
3. 平仄:格律诗中句子的平仄结构只有四种基本模式,而词句的平仄结构变化很大,有的是格律诗中没有的。比如:3 p; ^$ I2 ?- f6 z

! g5 l$ J) ]. b( g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4 G+ x/ \& |" D8 E; ]. A" v& O" g  l7 i' w" ?0 d$ Z3 `7 S
这里的五言句的平仄结构为:仄平平仄平  I5 [; D5 _$ H; D7 u3 k" L2 {' G3 V- X2 f
4 u1 U! k9 S0 I: `6 s7 |* i/ M) |- U
而且不象格律诗中的句子,其平仄可以“一、三、五不论”,词句中许多句子的平仄结构是确定不变的,不能改动的。比如上面的五言句的平仄结构“仄平平仄平”就是不能改动的。4 {6 G. L: c1 D1 D& D

( D. {8 c+ h, w  G4. 押韵:格律诗一般都押平声韵,而且不能转韵(从一韵变到另一韵)。但许多词都押仄声韵,而且一首词中不但可以转韵,还可以在平、仄韵之间多次转换。比如:# N/ C9 f& O3 F
  ^" q' }  ^( B/ v- p, b' C' n6 s* y- p, J
菩萨蛮·闺情
# H& p' b" Y9 q2 m) h  L. D( {# `! b李白
  q' B/ K! Y  B' O5 y. g) G: y4 D0 U/ u" }- F
平林漠漠烟如织, (仄韵)
& D7 B/ E+ F. P0 ]寒山一带伤心碧。 (仄韵)* m3 G2 G+ G* q. G/ Y
暝色入高楼, (平韵)
$ i: W1 Y0 L' U- C8 W有人楼上愁。 (平韵)' d! j" e2 B7 z: N! @/ R0 b

# }" @* e( r) i5 ]3 n3 Q7 z- V$ J玉阶空伫立, (仄韵)9 K" o2 _  E- ?# z; r) x
宿鸟归飞急。 (仄韵)
0 _" [5 p% n% Z. d7 y1 B( |* R' c何处是归程, (平韵)- I4 M: V& z5 o5 e1 W
长亭连短亭。 (平韵)
) e  s) X2 M  b( h8 S! T
" q' P# m' X3 v5. 对仗:词不象律诗或者排律那样必须包含对仗结构。但一首词中如果刚好有两句字数相同、句读相同、平仄相反,则可以构造一个对仗结构。比如:% e! e6 k( [+ N9 g% k+ K
9 o+ e, ]% O7 A$ t- t: v2 E
浣溪沙$ A5 t* C+ V  |/ J
晏殊
; N  i9 I3 v: D* r; }+ B! {5 b
& j7 t0 R/ q8 ?  H一曲新词酒一杯,/ l. x, H8 I; }' Q4 \$ h8 f
去年天气旧亭台。
. a2 b* s  N4 r8 ?, T夕阳西下几时回。) Y: T. ^; |2 l& i
无可奈何花落去,5 t( X/ L! m8 B
似曾相识燕归来。
- M8 u5 y/ P$ {! Z( ?* Q小园香径独徘徊。: ?- e7 G* k$ \6 r. Y8 ^+ j
+ G4 i- |: f# U: y
([注1] 诗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与下一句共同构成一个对仗结构)
& u+ h5 ]4 p0 a- n; c( K3 |2 ?2 |4 Z6 [0 b) Q
为了与不满足格律诗要求的词句相区别,人们常把满足格律诗的句读、平仄的句子称为“诗句”。在有一些词牌的词里,全部句子都是诗句;但在多数词牌的词中总会有一些不是诗句的句子。
  o: V$ h4 n# S' q- _
2 R6 t9 J( s4 m. h5 n, X& N7 `例子: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8 G% s0 E4 F/ f* {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z7 t3 E0 Y' w1 M9 v- z& h4 N

4 W! Q0 d  n0 P: z其中两个五言句“正故国晚秋”和“叹门外楼头”都不是诗句,因为它们的句读都是1-2-2的读法,不满足格律诗的句读规则。
' j, @5 M3 t( c: p1 e; E2 J9 q+ j
5 t( E" U" O, o4 v2 T) a8 @: f" c◇◇◇ ◇◇◇6 z; n! s" t5 G% m
- ]- ?8 f" J/ ?5 z" B
上一次练习的参考答案:5 D/ i7 |7 _) w8 W. p1 L- t  U1 t9 U. H( ]
4 i3 |  Q. @1 V" R) C- J7 J
塞下曲5 ]1 k5 b/ Z; s( @& e9 P3 ^) j! i# e
李白
5 U+ G8 a4 y  \* {5 V* P
- @$ c! M6 r$ ?5 ~8 i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S+ p( ]7 o$ m2 j4 N2 t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c9 `$ S5 V; R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Q; m+ a% b( B2 P8 l3 G) Y- R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N* f) x: E( j  R+ a

+ j# N/ J  V9 @  \  V; h: G此诗第二联不是对仗的,因此严格说来不是律诗。但因为有一些诗人写律诗时也不严格按律诗对仗的要求来作,因此有些人把这种诗叫“五律别调”。
& `5 k3 B! S, b; M
+ W: y* F' Q' [% m9 o) N春夜喜雨
1 w# t( t6 ]8 u5 N8 }6 A杜甫
) u! S; G+ l' ^9 b& F# D
+ I; ^) Z# b8 @; ?9 ^* G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 D3 m% f+ F* W& L5 k/ N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 b! n. B: s6 Y" |6 x' I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5 U+ @- b0 h( \) X- l  h/ i! |0 Z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 C- x# i6 q( u. K2 u1 V1 s9 B1 X7 F8 f5 \* ]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结构。
& J6 w6 U5 }& N. M. |3 E2 }2 S. u! i& x+ c: a4 V
江村7 a$ Y. X4 V) l' M! Q
杜甫
& x! r6 M, T: X2 H; _# n. B
" O9 U: b/ z! n8 z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9 \3 j. G3 X( C6 H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t8 x1 H' C' j! b2 Q+ i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7 G' |# g$ f- f/ f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8 I2 W$ j0 j" E% C

5 d! h+ R# P9 k  U% Y8 P5 g( y* s- R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结构。
! ]4 `. g6 y2 c  {: {7 W9 R
! L6 M$ i" B" k0 G7 k% \无题
. U3 X( K8 _9 k7 H# V李商隐. n- B$ e, i9 q$ y
4 e7 n! c+ N1 [- b. Q&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a3 l/ E! F! @6 _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I. `% J3 w# T/ L9 T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t7 }4 A4 D: p% |! W( G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6 ~( U$ q9 x4 t% l5 ^% {( H: b' @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结构。9 U5 ?( m& b- E8 Y" j- h' @4 A2 [( J
/ z* X3 W6 f/ p7 X
无题
3 U8 H4 q& }- @% A李商隐
2 s& K& d, j% I2 e/ X' B0 K* }( U% d. A2 X: l3 f7 W$ M4 x"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k/ o" d) N4 V- Q$ N, s6 J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8 z, D2 a4 B9 `5 \+ m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 w! M! p* W1 ?  _! s) E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l$ u3 u$ a0 [
0 ]( Z0 U! ~9 `' {  ]: h( o* \' Q, f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结构。
7 f& ^3 U) T/ V; c- B  c
3 Z8 S: M; `6 H# v- {- T4 u* @关山月
& x+ L# e; _& K! T( z' W; y李白+ k; c; B. L! L

8 x  b$ F( d  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5 L2 ^( M4 A4 J( k6 u; V1 Y, L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8 L! C7 k$ I( [/ d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w! R5 x6 J4 ~# p, A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7 e. a/ k4 E* G0 k) d. ?
戍客望边色,思妇多苦颜。; c8 v# I; V$ M: }; k8 G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O7 K2 J# H+ E" h) E8 O5 D  ]0 W
( O' c% }1 u6 K( R此诗是一首五言古乐府诗,不是律诗,因为第二、四两联不是对仗结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6-2 05:24 , Processed in 0.0367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