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384|回复: 9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2 08: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 Z: h( d+ a# V8 G    3 P6 T; H% ^' U. E' x

+ O2 K$ ^" O9 I8 r  一.生化细胞所& Z3 N1 [1 Y3 R9 S+ ^

; x$ x* r+ ?. u* c& ^姓名 所系名称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Mail地址( C% Y0 X3 U# w# B4 }8 [

- z/ r1 N% u, [鲍岚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G蛋白偶连受体和离子通道转运的分子和细胞机制 0 3 baolan@sibs.ac.cn0 T7 `4 W5 K1 q3 X' N2 F

/ Y: ^/ z7 h+ E4 F3 Y/ {) o陈德桂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癌症分子机理 1 1 cdchen@sibs.ac.cn3 D  `: U- p$ }1 x2 w, t

* R& x/ u9 _- t5 t. N; b' e( d$ t陈江野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形态发生的分子机制:信号转导与基因表达调控 8 4 jychen@sibs.ac.cn  |% f, e- I& y; X; {
) D, l6 d0 f+ E  L
陈正军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肿瘤学/蛋白质组学 5 5 wchenzj@sunm.shcnc.ac.cn4 n, E; ~0 b. C2 k* T

& }# f, l5 P0 Y& o1 s9 z程乐平 生化与细胞所 发育生物学 感觉神经系统发育与功能 0 3 lpcheng@sibs.ac.cn
. ?$ D1 t3 i# p, K2 I- s
# I; {" o! C" g) O崔大敷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多肽的合成研究与应用 3 1 dfcui@sibs.ac.cn1 A: X5 t( j  t/ J/ ]+ M

, \) m' e' o/ c7 z! S丁达夫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与计算分子生物学 4 0 dingdafu@server.shcnc.ac.cn  S9 q1 C8 f7 S( }$ ]3 ^
1 k9 k( b, ?' Q' J( @
丁建平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9 3 jpding@sibs.ac.cn
5 u/ I- a! |1 M6 ^4 z$ i6 P, s
4 K( M5 W+ W+ M2 W/ E9 A0 q0 p丁小燕 生化与细胞所 发育生物学 胚胎发育的分子机制 4 2 xyding@sunm.shcnc.ac.cn
/ s: w6 b. P' A; z
& @- g# ^1 s* z& O1 Y* s; s$ ]' {费俭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分子神经生物学 4 11 feijian@sunm.shcnc.ac.cn! H. g0 G1 O- O: @# y6 V

0 P8 a, j' o( L' [冯佑民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胰岛素及相关蛋白 1 0  
+ B. a  s$ D4 W
  Z$ L) @& K  x4 [6 l/ Z* S葛锡锐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1 0  + p' p; \5 ~# F4 u

6 x9 K% x' C) ]  R! c0 X耿建国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细胞粘连和迁移研究 8 12 jggeng@sunm.shcnc.ac.cn
& W. _" b8 S1 s# a+ z
5 x! [- z3 M+ A8 o9 b. c7 P郭礼和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分子细胞生物学 9 3 lhguo@sibs.ac.cn% @. _' z) w! Q

; M4 z" @4 `7 h% k2 ?洪国藩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DNA顺序测定及固氮基因群的研究 6 6 gfhong@sibs.ac.cn& ^: I- }$ g$ b! ?. ]; O
0 Z9 {6 w; t) |3 J$ \) o/ j
胡赓熙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肝癌发生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研究 5 6 hgxgene@sunm.shcnc.ac.cn
2 P/ z2 v; P- _4 T % f3 ~) r) b( O2 Y0 u, k
胡红雨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蛋白质折叠和相互作用 2 2 hyhu@sibs.ac.cn
2 u$ v* Y  `- k8 }! z* d 1 e2 q- n2 `9 T
金由辛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核糖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5 11 yxjin@sibs.ac.cn
$ T% G1 E  o- h9 l6 x. D3 V 9 `% u! b6 ]2 G0 ^, M
景乃禾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脑发育与脑功能的分子和细胞机制 7 3 njing@sibs.ac.cn
: X8 \, _3 D7 M0 e$ z5 L& E
4 [/ G6 @9 h8 q8 Q4 r2 j1 Q, \4 B李伯良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基因表达调控 5 2 blli@sibs.ac.cn% l% G- z3 J4 O  ^
  v3 l: k+ @- ?2 o" E
李林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网络构成及其分子机制 9 2 lli@sibs.ac.cn
4 F5 B7 u* k! ]8 Y! E # Z; v' U9 ]: A6 x9 R9 P
李逸平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殖细胞及胚胎发育生物学 1 1 ypli@stn.sh.cn7 N$ T7 L+ y* u7 k4 Z( e
. h, n9 L6 C$ P# e* ]
廖侃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脂肪细胞的分化及其功能作用 8 2 kliao@sibs.ac.cn
7 v* k$ D0 i9 ?8 d8 z( } , R% h8 h, N& {9 T
林其谁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2 0 qslin@server.shcnc.ac.cn
5 H0 v7 C: _: m2 o3 m( T5 k ! I, l  n* A; k5 _1 |
林胜祥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大分子的晶体生长、X-衍射结构分析,或用分子模拟来预测大分子结构 0 5 structuralbiology@sibs.ac7 ~% @* e9 z5 E3 K  Q& [6 n- N

# z( B: h3 X8 ~  Q9 b8 K, K刘定干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抑癌核酸研究 2 0 dgliu@sibs.ac.cn
9 t% m+ J5 R/ b3 X : ]1 E# e( m4 ^$ ]0 H
刘小龙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细胞免疫 0 4 liux@sibs.ac.cn+ V; S1 E0 r3 I; S2 c2 @' y
% G+ W# _2 ]2 X3 u4 Q# c" ^
刘新垣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癌症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 4 0 Xyliu@sibs.ac.cn0 I  G6 L& F: l2 r$ B( U2 V. v
, U: q& F& Z$ u* [" T& R
陆长德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 4 0 cdlu@sibs.ac.cn% V2 b" b1 ]/ y' N

8 t" t  r* m3 Q聂慧玲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蛋白质工程 2 0  , J) y  R3 O# C# y9 s) c5 v
2 f- Y% {2 u0 V, G! Q6 w( X/ w
裴钢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细胞信号转导 7 5 gpei@sibs.ac.cn
" o! V& [  t+ G8 v $ c/ A9 X3 N5 K8 \' u
戚正武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活性多肽及酶蛋白的结构功能 3 2 zwqi@sibs.ac.cn2 r) u. O' p0 {* F$ F7 X

* C# R7 _& c' |1 |2 b- F阮康成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研究 3 1 kcruan@sibs.ac.cn) G, B+ l7 g4 p4 \
& v& k- ^3 ~  X$ W8 U$ S% Q
盛慧珍 生化与细胞所 发育生物学 干细胞生物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6 5 hzsheng@sh163.net
* B' }& W5 E' `7 t# U * |4 w; S/ [0 e. ^6 ]8 v
宋保亮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胆固醇代谢调控 2 2 blsong@sibs.ac.cn
6 v+ `. O+ Z* h
6 q* ~4 I6 A" b$ b宋建国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长和凋亡的信号传导机制 5 5 jgsong@sibs.ac.cn7 f1 Z% g4 U1 x! D$ H. Y! k

) i2 |8 B" n; p* m* x0 b8 r孙兵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分子免疫学 13 4 bsun@sibs.ac.cn
- ]( O2 P  ^* {2 A/ L" ~
  I& a* \6 Z* f5 F  e/ ]王琛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研究通过转录因子NF-kB 和 IRF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0 6 cwang01@sibs.ac.cn
1 n, P! `' f4 M$ t: E3 i 4 H% n% H, s+ v& E
王恩多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酶与核酸相互作用 9 3 edwang@sibs.ac.cn
! Y7 D* W6 N# Z/ _0 ?0 K  Y; X
% P% O/ i  B$ a! i0 n6 p8 Y7 Z王纲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基因表达调控 1 1 gwang22@sibs.ac.cn
$ u1 B! R' N* O, H$ r
2 C$ ^: Y9 Q. _1 Q7 g& w4 d3 \吴家睿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细胞活动的分子网络结构及其机制 3 7 Wujr@sunm.shcnc.ac.cn( G6 Y8 I7 B! ^3 p. j+ h
8 a; s* r5 `5 `
肖磊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人类胚胎干细胞 0 2 leixiao@sibs.ac.cn$ N7 R9 `' ]9 H7 H0 e
7 A0 ?. V! m6 m0 y8 {
谢弘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生物治疗 3 0  
5 q1 `7 K' l( e+ P( Q
$ t' R/ g  ^' W  x) ?" l谢幼华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 6 2 yhxie@sibs.ac.cn
: c  u9 M7 f# B- O
7 G/ X8 [6 _+ H) L% S徐国良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表观遗传学 12 3 glxu@sibs.ac.cn' J1 M+ H! d/ k& v" K$ \
$ j3 {) v) M& q* q. x
徐永华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分子和细胞肿瘤学 1 0  
- i% K& R/ M3 n5 j( s% K, l' B ) u. z4 J+ r$ W  o$ y. Z
许根俊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蛋白质结构域形成和蛋白质功能的关系 2 0 gjxu@sibs.ac.cn
. z/ n/ |+ B8 z* B; R, G, U  ] 7 q$ e; ]/ W; e' e2 }
曾嵘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蛋白质化学与蛋白质组学 0 6 zr@sibs.ac.cn/ |: ^- M, f3 {9 m

* j6 I( L+ G# X张学军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血液血管 1 7 zhang-xj@sunm.shcnc.ac.cn
5 @5 p- ~( K9 P # m& [8 O( Q9 R* W8 P+ t0 P
张永莲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与精子成熟相关的附睾功能基因组研究 8 4 ylzhang@sibs.ac.cn! \( u$ `2 f5 N  f6 M

/ F) F! e3 A% D) R+ M. a张友尚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蛋白质的 结构与功能 0 2  
8 p$ i( I; |* F8 s
6 L* G2 u3 z" H: v6 y/ b% D9 @" Z: M张祖传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免疫毒素与抗体研究 4 0  
! a, _% U+ c+ e5 q8 {- t
1 G# g& `$ v7 e" p: |赵辅昆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蛋白质组学/动物内源性毒功能纤维素酶结构与功能 5 1 fkzhao@sibs.ac.cn" X' ]' y3 d4 |4 D3 H8 ]
- E8 R. ^# J3 ], L6 D
赵慕钧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基因和基因组的功能研究 5 6 mjzhao@sibs.ac.cn
: r/ U- [0 |5 X* k
6 ~3 w+ A) p4 u8 J) d周嘉伟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脑发育与修复的分子与细胞基础 11 1 jwzhou@sibs.ac.cn
3 c  a8 @; R  l5 |
/ Q! \0 v) u6 t$ J$ M# X  H/ H6 l周金秋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细胞衰老和真核细胞维持染色体稳定性的机制 6 2 zhoulab@sibs.ac.cn3 |1 U6 t% e- j7 A3 a8 u
- d3 w5 M2 h! I) Q9 v
朱学良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细胞周期 5 6 xlzhu@sibs.ac.cn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08: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植生生态所
' p% [$ u, v. u$ E
" g' Z& x* t* p! O: \) Y# s- \姓名 所系名称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Mail地址6 [+ s9 L! u! s( q
4 Q1 a2 Y0 b! t+ Z0 d
蔡伟明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植物对环境刺激感受、转导、反应的机理 4 2 wmcai@iris.sipp.ac.cn& y3 J- S2 e% \+ [
/ i2 \9 U; w2 J' H
蔡秀玲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水稻转录因子靶基因的染色体作图分析,水稻种子性状相关基因的分离和功能研究 0 0 xlcai@sippe.ac.cn+ A: `! w& _' `4 K

# I7 g7 _3 k* I' s: y5 [( h$ o陈根云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2 G  ^8 E- B6 R" t 7 k% S( K$ R$ \
陈晓亚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植物次生代谢调控及表皮细胞发育 6 4 xychen@sibs.ac.cn( o  V9 v4 n" ^3 N
* h9 s; k# o5 h* r+ z
杜家纬 植生生态研究所 动物学 昆虫化学通讯系统的功能及其植物源气味物质诱导昆虫产生的行为及其调控 5 1 dujwei@sibs.ac.cn
! c7 i' s+ N( T3 b- a  U + J$ Y5 ]' K4 o( l2 ~! v# @$ ?5 ^
符文俊 植生生态研究所 动物学 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 4 1  % t  F, h6 D4 U

, ?8 X" X  }: e+ r1 l- l龚继明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植物修复和营养吸收的分子机制 2 4 jmgong@sibs.ac.cn  ?% [1 n+ c3 k# ^4 @

0 {3 B7 L/ A- z; }/ `% i郭房庆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植物一氧化氮(NO)信号传导和衰老机理 0 1 fqguo@sibs.ac.cn
2 ]% i/ d' X3 C) \" J5 p, y ' c5 q  s, |, t) u1 c* c
韩斌 植生生态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6 3 bhan@ncgr.ac.cn0 }: k+ y5 d' T7 |
6 A5 Q$ P- n2 v/ f  `' r2 R$ ]" T
何玉科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植物叶和花序发育过程中双链RNA结合蛋白和microRNA的基因调控作用,植物修复作用的分子机理 3 2 heyk@iris.sipp.ac.cn. z6 j! ?. M# i+ e5 J
, ?- V+ O  h6 t3 S. P
何祖华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植物抗病抗逆信号转导、功能基因和信号途径互作 11 4 zhhe@sibs.ac.cn
7 d2 I) [. L2 z4 r7 m; M* G . Y# t  r( T5 Y
黄海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 10 2 hhuang@iris.sipp.ac.cn
( ^/ J2 I* b  a0 }1 \
: D1 S0 C  a  r0 C2 B1 E% @黄继荣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研究G-蛋白在植物细胞中信号转导的分子机理 0 0 huangjr@sibs.ac.cn5 o0 _, ]8 x& G) e( T, _
5 {7 ?( ~2 ~9 t+ \$ @1 A/ \$ @
黄健秋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0 2  
/ \* i$ C! \. k* i% X7 w) s" [4 } - c1 }9 N5 M7 D: e* l4 }# A
黄勇平 植生生态研究所 动物学 动物分子遗传学 6 4 yphuang@sibs.ac.cn
' C) ?! n5 L; u" Q& O
, P$ Y3 N8 q/ O, x7 c姜卫红 植生生态研究所 微生物学 微生物代谢调控与代谢工程 4 1 whjiang@sibs.ac.cn0 j* K& s4 u9 r! z1 s/ i  _
2 ^( j+ ^$ f6 S4 w
蒋容静 植生生态研究所 动物学  0 3  ( H' t2 N% \4 d
9 Q. j; |2 Q6 `) p; q
柯欣 植生生态研究所 动物学  0 5  7 ?6 M1 i, q+ }" g" P

! m* {; W; x- H李胜 植生生态研究所 动物学 昆虫发育生物学和果蝇遗传 3 3 shengli@sippe.ac.cn
3 K$ q% Y0 |( B0 c0 ~' R . H, b/ m( h! T
林鸿宣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作物重要性状的遗传与功能基因研究 3 4 hxlin@sippe.ac.cn
6 H- Z- d- a$ m2 u+ [: Q 4 P. ~# l) A2 N; V& V
罗达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高等植物发育、植物功能基因组学 12 4 dluo@sibs.ac.cn0 u9 d: [# l  q0 H

) y( d9 x0 |( L米华玲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光合作用CO2浓缩机制 3 2 mihl@iris.sipp.ac.cn/ w$ Y( Z2 \4 q; G, ~+ w

9 {- K& [+ B" h苗雪霞 植生生态研究所 动物学 动物分子遗传学 0 0 xxm@sibs.ac.cn6 X: R. W: A2 E, i; [! t8 K

& V! t$ {- T- S阮勇凌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植物糖代谢与发育 0 0  / A3 H2 ]1 |* q3 ?$ ]* B4 t+ @

* o+ T, {  `1 I6 n6 o7 f沈建华 植生生态研究所 动物学 生化与分子毒理学 0 2  
- o6 v4 V6 \$ G+ B
) g0 r- o/ l6 h$ R6 p沈善炯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3 0  
, @. ]& @- H" D" ?6 o8 f/ j ! V0 w& w8 y& O' d9 V/ k' F
沈允钢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光合作用 4 0  5 I. L2 V: b9 {: @0 L3 F
* `4 g8 v! c6 ?
苏维埃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植物对逆境的生理适应机理 9 0 Zstressc@online.sh.cn
1 K& j8 M) n0 D: z# F
) i8 B0 ^4 g% i6 d孙卫宁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植物蛋白质组学 0 2 wnsun@sibs.ac.cn
3 s7 j' ]8 [+ p5 N/ R6 v
4 q: {% u3 {7 ]覃重军 植生生态研究所 微生物学 分子微生物学和分子微生物组学 5 7 qin@iris.sipp.ac.cn5 t- ^1 N9 F: g3 ~& _
7 B8 f7 m1 I" g- F: j  Q
汤章城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植物环境生物学 4 1  / k3 M2 r) V7 M: C2 N) t7 I4 y

4 w% G8 p6 U8 \4 z% Y* b; ]9 G唐威华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真菌-农作物相互作用;植物生殖发育 0 0 whtang@sippe.ac.cn' H' l) {' A5 r, a- e; B% h

% E! Z3 d1 O. s7 k王成树 植生生态研究所 动物学 昆虫分子病理学;真菌分子生物学 0 0 wangcs@sippe.ac.cn
# q( }/ U* Z4 \2 W, O2 u
" J9 G3 r. B# @3 E" M' G0 T王宗阳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通过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分离和它们特性的研究,了解水稻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 1 1 zywang@iris.sipp.ac.cn
2 Q: h: T8 ^  i4 ~ 8 \* ]7 C" D  O$ y
卫志明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植物细胞的转基因研究 4 2  $ t: ~: o0 P8 j9 O8 S. I0 N4 A( d

' ^4 a  J# @& x! M- }4 w6 Z" M魏家绵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叶绿体ATP合酶的结构与功能 2 0 wjm@iris.sipp.ac.cn; Z* ^1 I/ R% l  I( b

2 }7 ]8 s: j' a! J1 D9 I+ s  `* S文啟光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植物激素乙烯信号传递机理 1 3 cwen@iris.sipp.ac.cn+ Y! ~: h' h" Y* Y7 @
8 n# s. [3 [/ ]. V$ ]( Z) i
吴虹 植生生态研究所 动物学  0 1  
. Z: P4 Q' x2 r( D. R8 |3 X 8 x4 |) a" M; S4 y
徐春和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光合作用原初反应 2 0 Xch@iris.Sipp.ac.cn
6 T" W7 P1 j$ C% J% H5 u" Z 4 {8 w/ t9 N( e4 D' F- p) e) q
许大全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光合生理生化 2 3  0 A4 }1 |: B3 k# {5 o6 b* A

' A* P* B- v. `3 o* N2 c许政暟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植物病毒、分子遗传 4 4  
: L  y& Q: S) F# C   N. q& N) K( t! W; ^+ t+ i$ r
许智宏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发育分子生物学 6 1  9 I2 E* c% J% e" o

( K* S, h2 i7 b: }6 p) M3 B* y薛红卫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植物激素作用机理及种子发育研究 8 7 hwxue@sibs.ac.cn
! |! X2 M* Q/ X: k- q" I2 _- B 2 \+ |& R5 o* X7 K& t& ^
杨洪全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高等植物光信号传导的分子机理 5 5 hqyang@sibs.ac.cn
; W* o. v3 [# v% ~" ^' ?8 j! | 1 Q6 {4 w. O' x  `4 ^4 x+ K
杨晟 植生生态研究所 微生物学 酶工程与代谢工程 0 3 syang@sibs.ac.cn/ G! Q: I7 f4 R/ y
) j* ^) l3 T4 n+ m' G# a
杨蕴刘 植生生态研究所 微生物学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 3 1 ylyang@iris.sipp.ac.cn) A- l6 o2 G1 w# \: n' a2 ^

; p, ~; a, _6 i$ Q( p9 h6 T尹文英 植生生态研究所 动物学 土壤动物 2 1  % `5 L! T& w/ y* y
) e8 O0 o; h3 u1 c
俞冠翘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遗传学 2 1 gqyu@iris.sipp.ac.cn  {  Q# G8 \& Q! G" m! }$ s: ~3 j- T

2 H7 q" D' v* v# G% C- _4 P9 |张洪霞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植物耐盐抗旱性研究 6 9 hxzhang@iris.sipp.ac.cn
. k: h6 A! f6 @! E8 }+ ^
8 x* r4 e- T' O7 e) H张景六 植生生态研究所 遗传学 植物分子遗传 0 2  
" j) N- Y/ X: S
9 y/ [+ `: Q- l9 g* K4 Y. D" S7 j张鹏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薯类生物技术 0 2 zhangpeng@sibs.ac.cn
! o; n0 @$ Z9 T6 G2 X. q: f- ] , e+ b8 o, N5 d" E) N
张雅林 植生生态研究所 动物学 昆虫系统学、生物多样性以及资源昆虫利用 8 6 yalinzh@cnipm.com
9 r8 d4 B; U$ X  }6 q " w6 g: V$ d+ x2 x* L
赵国屏 植生生态研究所 微生物学 微生物次生代谢调节分子过程、生物工程技术 2 2  3 |. n+ x4 t) t5 a% f1 {) t' c, P
6 }7 Y" `, L: E0 }! M
郑慧琼 植生生态研究所 植物学 植物细胞工程 3 0 hqzheng@iris.sipp.ac.cn: |6 u( b! j  X* z' |

0 e& Q$ G  }2 O郑良彪 植生生态研究所 动物学 1.天生免疫。2.媒介生物学:疟疾和按蚊;登革热和伊蚊3.利用媒介来控制疾病传染 0 0 lbzheng@sibs.ac.cn
) N$ q* l: V- m 0 o7 t- ]# q, p0 t5 \
周志华 植生生态研究所 微生物学 可再生资源能源化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3 0 zhouzhihua@sippe.ac.cn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08: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神经所2 n) [0 m" S- w5 m$ v
. X! W: ]' _& V7 P
姓名 所系名称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Mail地址
$ q8 g" s( Z* f) P/ _! g0 P ; T1 _/ s  w: e& t# V
丁玉强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脑干内5羟色胺神经元和脊髓后角发育的分子机制 0 2 dingyq@ion.ac.cn8 G0 R& `  W2 q$ m5 @: D

% h( G9 K0 d& t. n. G杜久林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感觉整合和行为 1 3 forestdu@ion.ac.cn8 e. w4 }. n! p( k% V

: _( E" t  D. V. g- V段树民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突触发育和可塑性研究 3 5  ' g1 J) p1 h; ~& A. i; Y) O

/ S- s& N# |; {4 \6 b1 l郭爱克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学习与记忆研究 6 6 akguo@ion.ac.cn$ m# ?" ~$ k( ?* ^  f/ J# E
+ m% D0 X: Y; n. K9 j3 M; Q0 |' \7 f
罗振革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神经细胞发育和突触形成的分子机理 4 0 zgluo@ion.ac.cn
+ `- D+ |0 X3 A( x. ^/ T , ?+ ?8 M" r2 C3 i
蒲慕明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神经可塑性研究 10 4  - Q% D; y$ l0 U/ X- w! A

6 }& E$ v% f8 t$ I5 ]王以政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神经信号转导研究 6 6 yzwang@ion.ac.cn
6 V8 C' S9 _' v$ g) |0 T) c ' v9 |  K8 t5 M0 X8 a' x+ y# s( Z- x
王佐仁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神经环路及动物行为 0 0 zuorenwang@ion.ac.cn
4 V& v. ~7 S4 C 0 C8 l2 ], v/ w) r9 A8 E
吴建屏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神经可塑性研究 4 0  6 k+ @# H1 u/ r
: x: F4 |# z: H2 d0 @
熊志奇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疾病的神经生物学 3 2 xiongzhiqi@ion.ac.cn
' y/ ]. v# o: M2 r# ]  P7 \2 d ) O/ B# F4 G; J4 X* E! G' c" o6 H
徐天乐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抑制性突触可塑性与神经行为稳态调节机理 12 5 tlxu@ion.ac.cn
5 U, ?5 E9 |- s1 e: P 4 H6 [7 V7 z4 q' [# ]# M0 u
姚海珊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视觉神经生理学 0 2 haishanyao@ion.ac.cn9 u9 L+ z& Z* e
4 Z/ B2 G: k' O) C9 G; b
于翔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树突发育与神经环路形成 4 0 yuxiang@ion.ac.cn
6 H5 a( F0 U& h2 {2 \
# R5 z( n/ o& ~- ~% o袁小兵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神经回路发育 0 1 yuanxb@ion.ac.cn7 _- h3 L" {, D; b' Z' N1 N
2 o7 f- A! ?$ j: l+ w6 w( f
张旭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感觉传递机制 5 5 xu.zhang@ion.ac.cn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08: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生命中心. V4 Q' p9 U, i' u! d1 h

  b" n# e- [: d9 w1 R' U姓名 所系名称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Mail地址   M! g8 v: b9 t+ [4 I" z9 e8 e% E7 j

9 [5 V! h& D6 ?, QHennig 生命科学中心  果蝇的分子及发育生物学 2 0  # }0 K- ~5 ~% ]0 x

$ G7 Q. I$ `$ ~吉永华 生命科学中心 神经生物学 离子通道药理与毒理学 10 5 yhji@server.shcnc.ac.cn
, G3 N/ L' u/ N) S9 N9 X
3 N4 f5 [9 `' u( B李葆明 生命科学中心 神经生物学 学习记忆的神经机制 4 0  . X( M( N( j0 @
  R" {7 E$ t0 X+ P
李朝义 生命科学中心 神经生物学 视觉与认知研究 3 3  9 J+ p; B: H: _$ C! o/ ^" H

: c& t' I) r- C3 _; ~梁培基 生命科学中心 神经生物学 视网膜信息处理及模型分析 2 1 pjliang@sjtu.edu.cn# F/ r/ r# E0 \( _$ m- p9 J
* u5 S. Z: r- Z
施玉梁 生命科学中心 生理学 离子通道和天然神经活性物质作用机制研究 4 0  0 I, Z$ _" A8 d- V% d

) ?- J( {2 g2 X; ~% q孙复川 生命科学中心 神经生物学 视觉控制机制及神经网络 3 0  4 {* @9 [2 l5 P9 J# Y* u
8 y! T' I5 X# H, ]' e
杨雄里 生命科学中心 神经生物学 视网膜信息传递和调控 2 0  0 U, H$ C6 o- e. f" n% }. S
1 G5 R/ R# S+ z+ b# ?$ t! G; D# E
赵志奇 生命科学中心 神经生物学 痛觉生物学 3 0  4 R2 c1 ^9 A3 v% c

$ C  u/ l6 T. s9 p% V周长福 生命科学中心 神经生物学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 4 0  
) P. F( ?8 A- T- a ' O  b; r7 T- W/ \6 {- {7 @
周兆年 生命科学中心 生理学 低氧心血管生理学 2 0 znzhou@server.shcnc.ac.cn
" y# J  A) ?* v" H - u. y/ Z: [& Q& u( O) k
朱培闳 生命科学中心 神经生物学 神经细胞内钙的调控和生理学研究 0 2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08: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研发导师8 r3 S. @6 f9 c" c

. n% S2 Y+ T" f: |- \0 W& |姓名 所系名称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Mail地址
0 _: |5 f0 A$ y" _0 ~1 R' y9 I
+ e8 v, S) y) t; G; P! h8 f0 m费俭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分子神经生物学 4 11 feijian@sunm.shcnc.ac.cn* |, H$ h& o5 q8 ]% u
. w- P  [4 K9 [# o/ y: N0 M" o" B
耿建国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细胞粘连和迁移研究 8 12 jggeng@sunm.shcnc.ac.cn9 [5 ]/ I4 F! |$ Q) h/ t* Z
  W# N7 D6 R4 ^' A" }
龚毅 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与医药 基因基因调控与基因工程 4 3 ygong@sibs.ac.cn4 ?9 J0 c! v" t& n# _
  U0 Q5 g+ u* i- O( j" W
郭礼和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分子细胞生物学 9 3 lhguo@sibs.ac.cn, q6 }0 [/ @4 A
" b+ t4 r! R1 _
金刚 健康科学中心      
( E0 N8 q8 [, ?0 X3 A* V0 Q: P * Z9 s$ L, ?* _- F  n0 t
金玫蕾 研发中心 生物技术与医药 动物模型与基因功能 2 3 mljin@sibs.ac.cn
8 G$ }+ Q$ ]) [ $ [- U$ i+ \' C/ e' Z% T8 b. B
孔祥银 健康科学中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分子克隆 7 4 xykong@sibs.ac.cn) i( r, k$ T8 S) A
6 O9 q/ I2 a7 {/ [. k/ V  q# d  C
乐卫东 健康科学中心 神经生物学 多巴胺神经发育,帕金森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 4 wdle@sibs.ac.cn
% S/ t; H1 J) e7 V$ k9 n
, u; k) V/ x: W3 K7 ~1 u李亦学 研发中心 生物信息学 生物学数据整合和挖掘,生物系统建模与功能研究 11 0 yxli@sibs.ac.cn( f$ Z' E3 l* P# E; D2 ]

' y  T, q/ y2 q; I" T裴钢 生化与细胞所 细胞生物学 细胞信号转导 7 5 gpei@sibs.ac.cn3 z: d5 r0 j# Z7 I% K
, ~* x4 F; X7 u
戚正武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活性多肽及酶蛋白的结构功能 3 2 zwqi@sibs.ac.cn; f3 Y6 {% x* Y
# p9 S# F4 M1 O7 f5 ^4 [: ~5 B7 h) b
沈秉谦 研发中心 生物技术与医药 细胞培养技术 生物医药 2 3 BQShen@srcb.ac.cn; q& E6 o% V* L7 h! T
/ K+ K. w3 Q% W, q
石铁流 研发中心 生物信息学 蛋白质功能及相互作用网络,基因调控网络的研究和生物系统建模 2 2 tlshi@sibs.ac.cn( `# u' Z7 o! ]) m" K7 d/ }- d
% w9 r7 [# X% |8 y8 f6 q$ Y
覃重军 植生生态研究所 微生物学 分子微生物学和分子微生物组学 5 7 qin@iris.sipp.ac.cn
9 d% a: h$ {7 B: X( y0 E: W' u
# x1 a2 d6 M; b7 Q& k- w. l$ z肖宏 生命科学信息中心 生物技术与医药 生命科学信息编辑与学科情报析出 0 0 hxiao@sibs.ac.cn
/ e& b& E! w* H3 x' h( b
/ S9 r$ z3 i; {4 w肖华胜 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生物技术与医药 生物芯片技术及应用 0 0 xiaohs@sibs.ac.cn3 d% p9 R* p6 z) j. b8 Y
4 e) Q- W9 [' c: o
曾嵘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蛋白质化学与蛋白质组学 0 6 zr@sibs.ac.cn/ R' h( F. T5 K) H+ W8 i

3 T* O1 E/ ~+ M( a# Q; ~% ~. e张晓坤 生科院 生物技术与医药 核受体基础与应用 0 2 xkzhang@sibs.ac.cn$ ~- M. R- E5 d# H5 F7 ~
/ P: i# O0 S% y1 \( O  T
张毅 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与医药 生物技术药物研发的关键技术研究 1 1 yzhang@sibs.ac.cn
2 ?. g6 J0 D3 T5 x! C
" H4 Z, ^- Q0 E' a张永莲 生化与细胞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与精子成熟相关的附睾功能基因组研究 8 4 ylzhang@sibs.ac.cn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08: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健康中心+ x3 n$ v% x  ?6 |

8 R% h3 y6 f# {. c, J1 z姓名 所系名称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Mail地址   f# N+ \8 n& R+ A3 y: R" x, i
; J) y" G4 \6 F3 d1 d! u/ y8 T
陈国强 健康科学中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肿瘤(白血病)细胞分化与凋亡生物学及其治疗学基础研究 7 6 gqchen@sibs.ac.cn8 U" J6 X) M6 |' [

8 W9 ]3 L# o" M5 K! {陈赛娟 健康科学中心  白血病和实体瘤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 0 1 sjchen@stn.sh.cn6 t& T" t/ {) F- O! y' T
  ?- j- H8 B$ H' U' m% P. J  d, W
陈生弟       / L) r& K" v+ Z; G1 S  W

6 \  U# c1 l% J9 U陈竺 健康科学中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人类基因组研究 2 3 zchen@stn.sh.cn
+ c; p: l5 H5 T$ T, I 4 y+ s4 b" Z8 s5 F$ T2 }9 @. k% G
戴尅戎 健康科学中心 生物技术与医药 骨与软骨再生研究,包括生物材料、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方面 6 0 krdai@shsmu.edu.cn
; _& N- `) F; [% }# V9 d
' Q6 {" @& K/ U2 N- l, W范国煌      
$ e0 x' g7 F9 V0 ?2 I* m6 i
+ i+ \9 G* z9 ^+ X+ C高平进 健康科学中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血管生物学 2 1 gaopingjin@yahoo.com.cn
( U( {  Q. c% b3 F9 q1 l
0 ~: i* S3 M$ f0 l6 b7 K2 @. T1 ?8 d4 d戈宝学 健康科学中心 细胞生物学 固有免疫系统中的信号转导 2 5 gebaoxue@sibs.ac.cn
9 L9 U& @% ?( C' J# V; w7 C* R
0 J0 N( d8 N0 H% h8 z% p3 \金刚 健康科学中心      
; v7 S; x, F2 t) q9 ]+ C/ O' N; [
6 f7 S, d4 ~/ A7 X' T3 [2 u; p& |金颖 健康科学中心 发育生物学 胚胎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 2 4 yjin@sibs.ac.cn& @" E9 t$ `, [/ Z/ T
1 n6 z2 Y5 b2 c9 B$ _/ J
荆清 健康科学中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microRNA基因调控与疾病 1 1 qjing@sibs.ac.cn
- K) K( o) F/ ]# X2 s2 q4 T : t- m8 D6 \$ W) z9 l- z9 o
孔祥银 健康科学中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分子克隆 7 4 xykong@sibs.ac.cn
# C. W9 h. F3 B: Z8 V7 M- ^
- X  X1 _; P; P& E+ n3 \4 H9 k乐卫东 健康科学中心 神经生物学 多巴胺神经发育,帕金森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 4 wdle@sibs.ac.cn
1 k( T& I7 Z7 P5 R' W
6 u* q' A# S( y3 v" b( e李立新 健康科学中心 生物技术与医药 临床药物研究 2 0 lli2004@gmail.com
7 I7 H+ {* d" c( D5 ~ , m1 M9 I6 Y5 n0 l% A! ?4 d* ?/ }
刘廷析 健康科学中心 遗传学 使用斑马鱼发育和疾病四维模式生物体,研究人类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及疾病相关发育问题。 0 2 txliu@sibs.ac.cn
* e6 h" M4 S6 _' I3 |3 q8 l1 Q
! W/ s1 L- C% ?% r+ v  P卢珞 健康科学中心  细胞内信息传递和基因的分子基础 0 3  $ T0 x5 \. d0 c- w3 a

9 q1 g9 V6 n. D  a& ~, ~马维骏 健康科学中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药物应答和免疫反应的关键早期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 4 3 wjma@sibs.ac.cn
  g- ?7 k0 i9 h: G2 r: {( v ! C4 u$ E4 c" A- k
宁光 健康科学中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内分泌代谢病基础与临床 11 4 guangning@medmail.com.cn) R) ~. K3 h6 Z* b9 V( Y3 {4 c
, g) G! C, @" t0 J6 {# B
沈南 健康科学中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的研究 0 4 shennand@online.sh.cn
' b+ m& ?: U! o% `. m. t3 w
6 f( V1 H' |8 u8 ^% I5 F  }孙健 健康科学中心 细胞生物学 B 细胞发育与功能的转录和转录后调控以及自身抗体产生的分子机制 1 4 jsun@sibs.ac.cn6 L' m/ A# ?5 G2 _# I# h" [

3 {& m0 u; B5 ?* E2 t( {王铸钢 健康科学中心 细胞生物学 细胞内信息传递和基因调控的分子基础 9 0 zhugangw@vip.163.com0 |7 b7 K  N* W  W& U9 W8 ^

! w2 T* g! Z' P% q" z徐国彤 健康科学中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老年性与代谢性眼病 5 1 gtxu@sibs.ac.cn5 M9 F% {) o, @4 W% }& z; \- y
- I# u( o% T8 V! I/ `. m- e
徐凌云 健康科学中心 细胞生物学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immune regulation 2 4 lyxu@sibs.ac.cn2 ^9 `, X& `* n$ f
+ ~1 o2 W/ J$ [$ o) t' s
徐明 健康科学中心      ' ^* _$ e# W5 L/ X+ [4 t

! D3 u2 n# T' p% N杨黄恬 健康科学中心 细胞生物学 低氧适应心肌保护的细胞分子机制;干细胞分化的调控和应用 8 4 htyang@sibs.ac.cn, D9 f# Y$ M1 X/ @8 R

  F3 O5 w  q4 L! }3 W: N臧敬五 健康科学中心 细胞生物学 免疫调节机理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6 3 jwzang@sibs.ac.cn
( S" u/ l9 {$ d' j# T2 T, {" J5 X
  l  Q' g5 h; n3 b张济 健康科学中心 遗传学 疾病基因组学及肿瘤遗传学的研究 6 0 jizhang@sibs.ac.cn: i: N3 ^# Q" m9 G
4 c$ l, ]9 z, P* u3 s
张雁云 健康科学中心 细胞生物学 树突状细胞和趋化因子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中作用及其机理 2 2 yyzhang@sibs.ac.cn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08: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营养所
: g% e5 V4 i5 ?$ H' a8 ?, g 6 Q: W4 b8 `7 j/ Z! D' J
姓名 所系名称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Mail地址 3 }' s, Q4 `) ^' {: [
4 t7 |0 ?% b( X/ R$ w( [
陈雁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细胞信号传导,基因调控,免疫调节,肿瘤发生机理 4 0 ychen3@sibs.ac.cn1 Z: w5 o  N0 P- w
% z) c, D( Y' H* Z% [
方靖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营养与血管发生和肿瘤形成分子生物学 3 3 jfang@sibs.ac.cn
- ~  z9 t; Z5 }% N$ j  `" @
' v$ n" Z8 W4 m5 ?8 i4 ~0 r1 x7 t贺林 营养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营养与遗传因素的致病机理研究 7 7 helin@nhgg.org
8 r, C% O: ?6 A3 l
3 g+ C% @7 O! p1 G; U江秉华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营养对血管发生和肿瘤形成的影响 3 2 bhjiang@sibs.ac.cn  Y1 }  C4 Q! |0 S, q4 R3 y
. q+ F* i, \- X* ^* g4 F/ E
柯尊记 营养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老年性神经元死亡的机制及其营养学干预 3 2 zjke@sibs.ac.cn
# z1 u- p( Y* j! A, i
0 T, U( w2 d7 M8 \; @" w乐颖影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免疫及炎性疾病 3 8 yyle@sibs.ac.cn6 l6 X% ]4 @+ ]. a4 ~* ^
( _) h6 d, R% p
林旭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营养与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研究 0 2 xlin@sibs.ac.cn
! B4 J* R+ c! s1 d+ M
: x5 G; P- z$ J刘健康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线粒体代谢与衰老退行性疾病 3 0 jkliu@sibs.ac.cn4 V% u8 X7 j2 q( n% O
2 z1 @) p2 ]( d/ d  E% ?/ t8 e
刘勇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免疫代谢调控的分子营养学研究 3 0 liuy@sibs.ac.cn/ T; u; R5 F' ^' r

! Z0 s( c; _1 \; A+ w5 A骆嘉 营养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神经退行性疾病机理研究 1 0 jluo@sibs.ac.cn, L' B$ j6 z" r" x" D$ ^" v; E
, p. y, U7 h! H; A1 ~
秦莹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肿瘤的免疫治疗及其机理研究; 糖尿病的免疫学研究 6 2 yqin@sibs.ac.cn
* i) _9 T0 P4 U; H. _6 C% `- F. x % {/ X) L( {+ u. ?1 E$ |
史香林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自由基与营养分子生物学研究 0 3 xlshi@sibs.ac.cn or xshi@cdc.gov
. Z# A2 v1 l' I9 n0 t9 a
# F# M: K  M: y3 m王慧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药物基因组学与代谢基因组学 1 3 huiwang@sibs.ac.cn
  k  o6 f1 S8 L. \0 G! R
5 j. D+ {5 m/ C% @, x* x0 Q1 M7 s谢东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肿瘤分子生物学 7 2 dxie@sibs.ac.cn, Y2 F3 \5 m" h) h+ O6 c4 n' b

" f$ R& W6 {# r6 @3 ^2 \( N! s翟琦巍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营养与慢性代谢疾病 4 7 qwzhai@sibs.ac.cn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08: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 .上海巴斯德所, f1 s: ?& }$ |. G; A

0 Y% @1 R& `/ ]- a- s  F0 \3 r# L姓名 所系名称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Mail地址
/ t! _  a/ }/ y) L; q  K
1 o% w% Q( u% d* d陈雁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细胞信号传导,基因调控,免疫调节,肿瘤发生机理 4 0 ychen3@sibs.ac.cn: O( U3 O2 t, v. I0 ~
9 P+ C. `% j# X% s( i
方靖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营养与血管发生和肿瘤形成分子生物学 3 3 jfang@sibs.ac.cn# n' S0 ?! \# R+ G: h( [, p0 Z
; \; E, C4 T' o) x
贺林 营养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营养与遗传因素的致病机理研究 7 7 helin@nhgg.org0 |( H) U% v) s" Z. c9 I
. V$ I$ J' g0 T: N( _& A* m8 H
江秉华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营养对血管发生和肿瘤形成的影响 3 2 bhjiang@sibs.ac.cn
, W1 X) w1 N! z# ^; o( L6 S/ n
, J+ k( F+ v5 c4 ?8 I柯尊记 营养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老年性神经元死亡的机制及其营养学干预 3 2 zjke@sibs.ac.cn
1 L; u0 F: l& ?/ L. c : B( P0 T# @+ o* Y) O2 p
乐颖影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免疫及炎性疾病 3 8 yyle@sibs.ac.cn
; h4 y1 ~8 I7 K" W) P, k5 e/ W
2 d# x2 n& n- [林旭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营养与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研究 0 2 xlin@sibs.ac.cn1 K1 e! I0 K+ x% C  M, Q! B' s

4 q. [8 B1 ]( W, ~/ n刘健康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线粒体代谢与衰老退行性疾病 3 0 jkliu@sibs.ac.cn& i1 t4 ~+ r. K8 _6 ?( x

8 P0 ]" P- k- M  l! f刘勇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免疫代谢调控的分子营养学研究 3 0 liuy@sibs.ac.cn$ u" K0 \# _1 a; O' u" a6 Y
7 `/ W0 r6 K! B9 Z- W; V
骆嘉 营养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 神经退行性疾病机理研究 1 0 jluo@sibs.ac.cn0 s+ ]( e# y1 R
1 M& b/ {2 o0 s3 y  Y
秦莹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肿瘤的免疫治疗及其机理研究; 糖尿病的免疫学研究 6 2 yqin@sibs.ac.cn
5 l5 d" h8 x1 F! v. D9 E 8 Q& F. t/ m3 }3 W
史香林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自由基与营养分子生物学研究 0 3 xlshi@sibs.ac.cn or xshi@cdc.gov
4 i3 G, Y3 ~) V) |6 E& U
" i. s! J! |. |! U) l王慧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药物基因组学与代谢基因组学 1 3 huiwang@sibs.ac.cn
/ y5 l% w$ s5 Y' D
3 D3 l' O1 z0 T4 r, F谢东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肿瘤分子生物学 7 2 dxie@sibs.ac.cn
; Q9 U2 G( P' J/ V0 w $ ]: A7 b4 p! j1 R; i
翟琦巍 营养科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营养与慢性代谢疾病 4 7 qwzhai@sibs.ac.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5 21:14 , Processed in 0.0294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