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8|回复: 0

2008年中医综合考试大纲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5 14: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中医综合考试大纲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 q- e- X' D( j/ O发布时间:2007-06-01 浏览次数:182  3 k3 Y7 ?7 {' m$ J8 C
  ) G" ?9 q. o; \. A

2 G% h$ V7 X0 Z0 a2 E) U" }# R(一)新大纲的产生背景( n6 Q0 [* I- g4 k: O# b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考试大纲》是在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形成的。此次招生改革涉及面很广,特别是对于研究生招生初试的改革尤其重要。初试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在继续强化复试对专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考察的同时,进一步精简、优化初试科目,使初试更加侧重考查考生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学科基本素养。2007年中医专业的研究生考试科目也由原来的四门降为三门,即外语、政治、中医综合。中医综合是中医专业研究生入学初试的唯一专业考试,与此相适应,中医综合考试大纲内容也进行了重新修订。新修订的大纲与往年相比,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等方面都做出了显著的调整,中医综合在入学考试中的影响和决定作用大幅度提高。
/ i/ D9 p; v( f  `(二)新大纲的主要特点
5 w6 q) C- B& N& m' F6 K6 @5 l& ?' a% z7 ]) z% b: I
1? 考试范围扩大
* S/ _) |( X* Q中医综合考试新大纲考试范围由原来的五门扩大为六门,即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针灸学是新增加的考试内容。要求考生能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中医学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开展辨证论治,具备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医综合考试大纲主要考查研究生在熟悉记忆、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上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2?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的变化# b" P; n/ k- {7 D, V5 ]0 ?
中医综合考试仍然采用闭卷笔试的答题方式,考试时间仍然为180分钟。但考卷的题量、题分、各学科试题数量和试卷题型比例均有显著的变化。
: k, T( x6 W/ G0 M! B8 X(1)题量由原来的150题增加到180题,满分由150分增加到300分2 |1 [  {- ?5 d. @
1~150题为所有考生必答题,每小题1?6分,共240分;151~180题是报考中医基础专业考生必答题,以基础课程试题为主,每小题2分,共60分;181~210题为报考中医临床专业考生必答题,以临床课程为主,每小题2分,共60分。
  F8 T! E( c+ z(2)试题的学科分布变化8 F4 }% U( q) C7 L5 ?7 Y' Q  P
中医基础专业:中医基础理论32题,中医诊断学32题,中药学33题,方剂学33题,中医内科学30题,针灸学20题。1 N! Z+ J0 i" D% r
中医临床专业:中医基础理论25题,中医诊断学25题,中药学25题,方剂学25题,中医内科学50题,针灸学30题。; `( ~# a- U4 S8 i) g$ ~
由上面的学科分布可以看出,前150题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各25题,中医内科学30题、针灸学20题。第151~180为基础课程试题(中基、中诊各7题,中药、方剂各8题),第181~210为临床课程试题(包括中内20题、针灸10题)。
/ c, g. q8 {; l. G# m1 g8 X(3)题型仍为A、B、X三种,题型比例有改变
: e: e% l, s' T; N" [2007年中医综合考试A型题比例为56%,约100题;B型题比例为16%,约30题;X型题比例为28%,约50题。根据题量和题分来看,第151~210题很可能全部是X型题,也不排除由A型题和X型题组成的可能。中医综合辅导全书0000
) ]$ C+ v$ u6 j& c8 F(三)新大纲的基本要求- e) N2 T3 `9 l3 M4 @, O. y8 \
新大纲要求考生在三个层次上掌握和运用中医药学基本知识和理论,以下就考纲的要求作一简单分析。1? 熟悉记忆0 a/ n) h7 {5 q' M
就研究生入学考试而言,需要进行熟悉和记忆的内容就是考试大纲规定的各科考查内容。这些内容是复习备考的主要内容,也是需要考生花费最多时间去做的功课。大纲要求考生根据考试题目,能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效用特点、配伍应用、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中医学术语,准确表述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8 T! Y9 u7 a! W$ Z0 d2 g9 y. m

; k" j3 G0 x: a- z1 L2 b( N2? 分析判断5 t) t! d( m0 _: U) T
分析判断水平主要是通过归纳总结、习题测验和实践经验等方式,实现对中医药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内容的提炼,是增加对中医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程度的必经之路。大纲要求考生运用中医药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和诊治的机理,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8 X& Q5 I$ x* x' T! e# j

) t+ F8 y& O' m4 m& D3 V3? 综合运用 # A3 `9 B2 h- l! N
综合运用是对考生中医药学基本理论水平和方法运用能力的高层次的要求,它以上面两个层次的水平和能力为基础,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 q6 f+ |" i& K8 b* e( Z7 X5 F* E( S7 A$ y1 U: Z

9 {! \# A, j5 l( L+ \从历年试题的情况来看,题目总的难度适中:难答题目占30%~36%;难易中等题目占45%~50%;易答题占10%~18%。试卷的总难度值在0?59~0?65之间。从历年中医综合考试得分情况来看,考分普遍偏低,多数考生的成绩在及格线上下浮动。由于中医综合科目考试的内容多、覆盖面广,不仅涉及中医药学的所有基础学科,也涉及临床应用的许多方面,题型为选择题,是非分明,考生基本没有临场发挥的余地,全凭考前知识的积累与掌握,考生的复习具有一定难度。虽然每门课程在本科学习期间相互间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联系,但反映到考题中各门课程之间的区别却非常显著。在有限的复习准备时间内,完全掌握大纲所要求的全部知识并非易事。同时,复习目标不明确,复习计划不合理,复习方法和应试技巧不正确等,都是影响考试成绩的重要因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6 01:25 , Processed in 0.0280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