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58|回复: 1

伤寒两地书(第11—12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5 23: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 Y! M9 S2 g5 {) ~( v5 @5 h; T      此条论述寒热真假的辨别方法。4 @. N1 S& `' e- T  g# M( \
      太阳病上篇前10条总论太阳病中风与伤寒证, 第6条论述温病, 本条论述寒热真假的辨别方法, 它和上下条文之间的联系在那里呢? 因为尚没有对太阳病证治进行论述,就已经出现了具体的辨别方法,是不是条文有所错简呢?: l9 P# h: i( H' W$ j+ s
                                                            
. p/ X2 }3 v! @' S2 x, ^* ~+ f                         赵红军. L$ T& ^( i& L

3 a% k! G3 m8 }: B+ I3 c% q5 [ 5 t! b" _) b8 J5 L# i( G, H& J/ ?
      本条之所以论述寒热之真假,因为真假寒热二病的辨别,具有全书提纲的意义,故列入于第12条之前。第1-11条具有全书序言或提纲的性质,要证明这个问题需要较大篇幅才能说清,我已作另文详细论述,请参阅。7 |5 o' q. g( u
                                                      & D$ ]& L+ J" m- f8 ^; \
                       孙曼之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23: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2—15条论述太阳病中风证治,桂枝汤之用法。
! F! ^& Q. l) t" C4 p$ d4 l       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 V. G( J$ ~& [7 {        此条论述太阳病中风脉证及桂枝汤用法。3 V) O6 h; d0 M0 g
        鼻鸣做何解释?是鼻塞不利还是鼻子通气过利,以至于出现响声,因谓之“鸣”呢?
* }0 ], m7 h; U$ [: e5 f       《伤寒论》之芍药究竟为赤芍还是白芍?一说当时古人赤白芍不分,入血脉则用赤芍,入气分则用白芍,是这样吗?
$ T- j) _9 y" k% G        又:既然已经考证《伤寒论》中的桂枝应为肉桂,但是今人临床为什么皆用桂枝 呢?为什么用桂枝的验案颇多而且效果也很好呢?
. A) P+ d: l9 T2 U( U9 Z3 w                                         + m$ u- {! w7 j- T9 c- L6 A1 r
                         赵红军5 o; A7 T1 m, C0 F* k. y: B4 ?9 l

  P1 h+ `5 h8 p: ]     . N0 Z, V: w1 N& @
       伤风见清涕流涟而作声,即可谓之鼻鸣,不必以词害意。对于《伤寒论》的字词释义,应尽量贴近常用词义,因为医书通常都是当时最通俗的书籍。臆断只会造成各取所需、歧义迭出而无定论的结局。4 ?' G6 U! T: T" q# D- p3 d
       据近代多位学者考证,赤芍为野生植物,宋代以后才出现了人工栽培的白芍。 近有学者考证指出:“在现今商品中药中,赤、白之分由于是同一基原,只能从其家种和野生及采集加工炮制方法来区别。家种芍药根肥大平直,采挖后经刮皮、沸水煮后晒干,称之为白芍药。其颜色和有效成分已发生变化。有如生地与熟地、生首乌与制首乌一样道理。野生芍药根多瘦小,多弯曲而多筋皮,采挖后直接晒干(亦有刮皮者,但未经沸水煮)称之为赤芍。其原有成分未发生变化。在临床性效和主治上均有较大区别。”(祝之友:《伤寒论药物古今变异与应用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6)由此可见,经方的芍药应该用赤芍才对。3 i2 R3 v6 ~/ o& [9 U
         至于《伤寒论》里的桂枝应该是今天的肉桂,也经多人考证,是正确的。但这里就产生了药量的问题。同样分量的桂枝与肉桂,有效成分的提取量肯定是很悬殊的。你感觉用桂枝效果很满意,只能说明经方的药物剂量及比例并不是那么不可移易而已,并不能否定上述研究结论。. F" w8 t- Q1 x/ i7 e2 s+ N" @' g& V
                                                               & L: G/ Z# R/ C  ?( J0 c% C
                      孙曼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3 20:52 , Processed in 0.0297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