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0|回复: 0

"二人转”的艺术之路走向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3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从出生那天起,人们对二人转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最近"第二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赛"上,人们除了领略到这门民间艺术的强大生命力之外,不禁又要为它的明天而争论:新的发展时期,二人转是应该迈步走向"阳春白雪"的大雅之堂,还是继续徘徊在"下里巴人"的"泥淖沼泽"?它的道德和艺术底线如何界定?它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 b( ]9 m# w& \9 k, N5 P

+ B7 F7 _8 K2 C+ v"载歌载舞有味儿,沾泥沾土分外香"
% u$ y7 z2 l0 N$ q) N3 `
! U6 b' P( W' Z3 B4 X! A$ k: P) Y8 s( G        在二人转大赛上,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尝试着对传统的二人转进行了改造和重新加工,如二人转《霸王别姬》就重点在"舞"上下功夫,增加了许多舞蹈动作,透出现代气息。而二人转《唐玄宗与杨贵妃》则增加伴舞,强化灯光色彩,突出了舞台效果。同样,辽宁民间艺术团的新编二人转《梁山伯和祝英台》,唱腔优美,众多配角演员的扇子舞幻化出蝴蝶翩翩飞舞的效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该剧的导演、二人转专家马力认为:新时期的二人转艺术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它可以是幽默诙谐的,也可以是载歌载舞的--就像是百老汇的音乐歌舞剧一样。二人转应该是多元化的,完全可以从戏剧、舞蹈、音乐等艺术门类中吸取精华,并根据观众的需求不断变化和整合。
" [- y6 N- u5 P( G: N: m. c% p1 T% q, m. r
        应该说,这是很好的大胆尝试,关于二人转的思索和探索都会推动其良性发展。但是,从剧场的观众反应来看,也许更多的农民观众对于这样的改动并不认同,不少人看到一半就起身离开了。仔细琢磨,固然有观众欣赏口味不同的原因,专家们也认为,二人转根本上还是一个"俗"艺术,它浑身上下散发着泥土气息。它是小伙子在山上随手就能抓到的开心果,它是老汉在田边张嘴就能哼哼上来的快乐调,它是大婶子脱口而出的农家嗑儿,它是小丫头在场院上撒欢儿扭起来的浪身段儿。这本身决定了它的表演并不非得要有绚烂夺目的灯光音响,也不必须要加上一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斑斓色彩。   a, S4 }5 w- s0 P' U9 o$ M
9 ~" Y$ K, a7 t0 C4 g, _' b
        观众们说,他们真正对二人转感兴趣的是二人转的"野",二人转的"土",是那既不苗条也不规范的乡间舞姿,是那"土得掉渣儿"却听着顺耳的插科打诨,戏谑调侃,哪怕有时候稍稍"过火"却又不伤大雅。这才是二人转区别于其他民间艺术的动人魅力。也许当二人转穿西装打领带走进金碧辉煌的礼堂的时候,它也就走到自己艺术生命的尽头了。 1 O0 ?, R0 w0 D0 D* L* |5 d" H
. e( B4 A% Z1 `3 @1 r
"行不低来人不低,既要钱来又要脸"
! Y5 e# k+ @! d% {; e2 n& J8 y4 y" Q; D+ S3 W6 c
        既然"土"是二人转的特点,"俗"是二人转的特色,那么二人转是否就越土越好?二人转演员就应该满口荤嗑,一身俗气呢?   |- ~2 [4 a, }9 B

5 V- {: [6 a6 s0 h2 g7 {6 Y        在本次二人转大赛当中,许多节目很受欢迎,台上台下笑声掌声一片,可遗憾的是有的演员在表演中自觉不自觉地就"抖落"出"脏口",还夹杂着猥亵的动作和表情,虽然他们的表演也"要到了掌声",却也让人忧心。这种表演说白了,就是"乐"字当头,"钱"在作怪。演员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利用脱口秀、模仿秀去迎合观众,甚至越过伦理传统,道德规范,用"性"象征和象征"性"的表演去逗乐,目的就是让观众老老实实地掏钱。业内的老艺人说,过去大伙都以"行低人不低"、"要钱还要脸"来自律,今天我们的二人转行不低,人也不低,要钱更应该要脸! 4 z0 \. L4 r9 y! k

" J3 e7 N7 P5 X0 }        辽宁省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于立夫谈及二人转时说:"二人转是东北土生土长的,充满乡情、乡音、乡俗的民间艺术。在一天铲不完一根垅的东北平原上,东北汉子与东北女子的打情骂俏,往往是劳动中最好的精神调料。这就是二人转产生的文化土壤,'打情骂俏'也正是二人转表演与二人转欣赏非常重要的契合点、共鸣点。"
! g' B$ @" E4 f; f于立夫认为,性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既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样也可以表现和反映"性",但这种表现是文而化之,艺而化之,美而化之的。赵本山早期的小品《相亲》中就有比较经典的说口:"'就兴你们年轻人连蹦带跳,搂搂抱抱,我们老年人只能干靠','搞过对象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说出傻样这个词就百分之八十了'"。谁能说这样的情爱表达不美丽?
2 z5 T; `' S' z: P2 P) R( ]- l0 @# }& t0 P+ ^3 x
        二人转专家耿瑛先生也认为:现在的一些二人转节目过多涉及到性,甚至有人拿革命烈士开玩笑,这很不好。以前,二人转表演也涉及到艺德问题,二人转表演也有行规:演员演出的地点叫做"窑",在"子孙窑"、"车轮窑"、"刺子窑"等不同场合的演出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还有原本通过说唱表现人物的丑相,今天却被扭曲为扮相上的丑陋,失去了二人转艺术原有的美感。 8 @: ?4 }( |# X5 \

, a5 D# f# B  g( T% v7 T6 [4 V* W        八十多岁的来自吉林的二人转专家王肯老先生说得好:我还在摇车里就开始听二人转啊,它看似大俗,其实很丰富,也很深奥。我们的演员应该在"口"、"相"、"唱"上下功夫仔细研究。
# p# C* W1 l# ^/ s/ m# x3 }% l
        二人转不能没有"口",但是并不一定说"脏口"才响,赵本山的"说口"没有一句脏东西,却很响。
: p, p% o0 n( X# x" n) k5 N6 ~6 g, D$ x$ e; k
        在"相"上,不少演员能够嘴歪眼斜、五官挪位,如果这个都算是"相"的话,那么赵本山的"弓着腰、揸,把手指伸张开)着手、罗圈腿"的几步走就是典型的"相",它把东北人那种蔫、傻、笨,又有一点点狡黠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才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相"。
+ x1 t0 T: L1 O* X
# i/ }, u9 J4 E  `& d        吴祖光同志说二人转是"删繁就简,以少胜多"。二人转就是东北黑土地上的一株野草,生命力顽强,向下扎得深,向上汲取阳光。"向下"就是不脱离群众,"向上"就是时代精神,二人转怎么发展也离不开这两条。
9 h8 d2 f7 g6 \* ?7 T9 o
, ]2 ?8 a$ {4 K4 \4 \"编剧打底儿,演员镶边儿"
4 F8 ?% [$ b5 U* i3 N6 m( u 
; U5 `( u; }' C$ g# w        东北二人转发展研讨会上,赵本山等27位二人转专家联名签署了一份倡议书,其中一条为"当前二人转剧本极其短缺,无法给二人转的发展提供支持,创作新的、健康的二人转剧目,已是二人转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随着二人转市场的空前繁荣,其作品的匮乏也日益凸现出来。+ e7 r  z% g! u3 p
. @" n7 |- A( y" o: U( \8 a! E
        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马力指出,现在的二人转小班,一个经典节目一再重复,一成不变地演,虽然以前的经典二人转唱段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但几年过去了还演这些东西,观众很难再有兴趣,必须有适应时代的好的作品才能吸引观众。 1 q, r; ?4 R) y# G- _

5 L6 j: X. F, @        辽宁省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宇辉说,二人转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其标志是要出人、出新、出作品。二人转艺术本体的完善,二人转艺术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最终都要靠好作品来支撑,所以,鼓励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通俗性俱佳的二人转作品是至关重要的。试想赵本山这样的优秀演员,如果没有《1+1=?》和《麻将豆腐》这样的作品,也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G3 ~- m( y; j* O( _' N" p% S
8 w2 w  n' o5 j2 D) h        本次二人转大赛上,也有的节目是既叫好又叫座,比如受到了观众热烈欢迎的几个单出头的剧目:来自长春和平大戏院的赵春雷表演的《擦皮鞋后传》,演员大段的说口表演,针砭时弊,酣畅淋漓,演员卖力气表演,观众掌声如潮,剧场效果火爆。辽宁民间艺术团的张小飞一改往日的喜剧丑角形象,对传统段子《张富贵思妻》进行全新的演绎,声情并茂,表演入情入理,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观众。应该说在这两出戏中,演员的表演非常精彩,而幕后编剧的工夫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0 a: D9 A/ I! x9 y8 w4 q( x% x( l& z" V3 a
        同时,拉场戏是二人转的一个重要分支,这次二人转比赛的两个拉场戏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一个是来自铁岭的《审爹》,另一个是来自辽宁民间艺术团的《顺水推舟》。前一个生活气息浓烈,演员表演真挚淳朴,后一个荒诞幽默,表演夸张,讽刺味道强烈,剧场的笑声此起彼伏。正是由于编剧抓住了这些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引人关注的事情,才让这些节目受到了欢迎。正如王肯所说:一个二人转剧团应该"养"几个好的编剧。
" k: |1 [% n: ]/ ?/ [+ C0 P5 C( U4 D& X6 W0 [# e5 K
        铁岭市文联主席任希中和二人转专家王肯认为,要解决编剧的问题,可以通过举办"二人转作品创作比赛"、鼓励业余作者等方式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二人转作品。二人转不能够总说"荤口"的,总给观众一些"臭鱼烂虾馅"的,要有新鲜的"三鲜馅"的,俗话说"货换货,两家乐",就是要用新的作品把荤口、黄口换回来。
8 j1 p; a3 U0 @/ [- C. b: A: c
8 X% _/ S/ R; K+ c1 G, E. R& i未来之路:培养高素质人才 打造二人转品牌
8 d1 N+ X  K5 |& d2 k7 W' H
, _! ^4 s8 x4 e4 I9 U' T        一方面老百姓喜爱看二人转,它的演出市场很广阔;另一方面,二人转演员的素质迫切需要提高,市场急需一支高文化素质、高艺术品位和高道德修养的从业队伍。 & g& y3 _- o$ @5 Q( C7 W$ r

' ~8 J- Y- G- _+ j: l7 W7 T        针对这种情况,2004年初,长春、沈阳两地不约而同地在高校成立了二人转的相关专业,培养二人转表演、创作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其中,长春师范学院开设的"东北民间曲艺(东北二人转方向)"专业(专科),学生入学后,将学习中国艺术史、文艺理论、东北民俗史以及二人转艺术的基本理论等课程,并接受二人转艺术编导、创作、表演等诸方面的基本训练。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设立了影视表演、民间艺术表演、导演和戏剧影视文学4个专业,占地20万平方米的本山艺术学院实习基地目前已经粗具规模,摄影棚、排练场、实习剧场都将在今年年底陆续建成。
$ t' u# R1 \+ U% k
- ?6 r) _% U+ w- |" ^, r" h* r/ x        可以预想,通过发挥高校优势,培养选拔高素质的二人转人才,二人转艺术市场必将更为繁荣。
# H) F" B5 t: O0 F8 D( w, ]0 G" R/ D  p( a# g. K
        一种艺术形式要立足市场,就必须有品牌意识。辽宁省民间艺术团正是通过多种措施树立起观众支持的品牌,才能在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演出稳占市场,不仅深受老百姓喜欢,而且得到多方政府领导及中央领导的认可。
+ N" e8 Y1 F9 |; O6 g' u
5 ]( Q8 h) g' h% {% `        辽宁省民间艺术团书记田立冬介绍了艺术团成立以来所作的三项工作: 8 g' R: i" g7 q1 F) B& }

, F: C. I9 `" ?3 k- f        首先是严格制度管理。二人转演员多来自民间,缺乏组织纪律性,文化和个人素质参差不齐。针对过去二人转演员在演出中不按时上场、服饰不整齐、说口不文明、擅自"走穴"等现象,艺术团制定了《辽宁民间艺术团演出管理条例》、《演员考勤制度》、《演员行为规范》等多项制度来规范演员的行为。 7 [8 Q% ~# C* Z1 U( @

" V" l7 w; o) A8 m$ W, p- d& \# }        其次是实行人才战略。艺术团鼓励演员参加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校的学习,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再深造的机会。对于没有机会上学的演员也要求他们在业务上要精益求精,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美丑是非观和价值观。艺术团还决定每三年在东北三省举办一次"本山杯"二人转大赛,从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 5 D% b& M/ I9 |5 h% E- J* e0 p; G

% D& |7 A# L" D0 u# f  O. [        三是创造良好的团队文化。艺术团坚持"以德治团、以德服人"的原则,从"待遇、事业、感情、环境"四个方面着手,为演员解决切实问题,留住人才。让演员们感到在这里发展及可以满足事业上的追求,又可以得到生活上的保障,还能保证个人的心情愉快。只有在这种先进的团队文化的影响下,才能推动艺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辽宁民间艺术团团长赵本山说得好:面临市场的考验,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新的变化,不断推出新的花样,最终树立观众支持的品牌,这样才能留住观众。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崔凯先生也明确指出,二人转大赛并不就是为了评几个奖,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会诊"活动能够为二人转的未来指明方向,能够繁荣二人转艺术,繁荣东北的文化,使二人转真正成为知名的文化品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14 12:14 , Processed in 0.0439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