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2 14: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翌年(即BC770年),幽王太子宣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BC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二十五王,历时五百一十五年。
* X' e& S8 c: p+ B
: @0 w9 j: W b9 \) C2 L在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平王。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卫护下,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王朝。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一百四十多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晋、楚、秦、鲁、宋、郑、卫、陈、蔡、吴及越等国。
# p2 d% k- ~9 O- H( Y$ t- G/ c* v$ _
- G) O7 K0 s5 t) O( M m6 z春秋时期,牛耕已多有使用。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战国铁犁铧冠的出土,说明犁耕在中原已经得到推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东周时期,以农田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高潮逐渐兴起。水利工程有多种类型,如陂塘蓄水、灌溉分洪、渠系灌溉以及多首制引水等。东周的建筑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鲁班,即鲁国人公输般,是土木工匠中的杰出代表,后人尊称为祖师。考古发掘所见东周的建筑遗迹,多为宫殿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以瓦当最为常见,还有青铜斗拱、青铜饰件和青铜屋模型等。由此可以想见东周宫殿建筑的宏伟壮观。东周时期,大国争霸,战乱频繁。各诸侯国为其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干线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将道路扩展到更为遥远险绝的地方,因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东周的丝绸西传路线甚至横贯欧亚大陆。当时马车的使用已很普遍。 这时,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袭扰和诸侯不断蚕食下,大大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盘;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 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势力。
4 a' q2 J4 e# X0 R' x1 B4 ~; ~% k6 U/ [( ]
东周帝王谱
7 Y6 @, R( `! n7 y. ?' S: g* n6 G ! O( f2 j1 z t5 X
历史长河
9 x1 z4 V0 \# s* k
: U! j! ?6 ?: S$ C4 a2 x7 J帝王 C: ~% ~# e( L1 }" X
帝王介绍 4 d8 ]( h5 F( Q+ H/ \
) J# [) k" b/ s' o. k2 Q元前770年登基
) b& C4 C5 {( S3 E1 q- ?元前720年去位
2 D& D; }0 X; X平王(宜臼) ! o8 E* A- u9 I8 e# X2 Q* X; {& ]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720年(在位50年)
: ]8 V( Y1 b1 Y東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强而周室弱,齊、楚、秦、晉开始强大。& _( e7 d) A1 v
. ~ m) c+ q" ?6 N% o
元前719年登基4 G* K) \( X- B5 ^ k0 Q
元前697年去位 + Z8 ~4 Y0 R* }% q
桓王(林) Q& S- T d2 w' Q! W! Q% K7 L8 }+ |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97年(在位22年) ! n) W' W& P6 y' f
平王孫,桓王三年,鄭莊公朝,桓王不禮。十三年,伐鄭,鄭射傷桓王,就是史书说的“箭射王肩”。6 ?0 u. z- i0 n8 f1 u) w2 R
6 [0 S+ s f2 D" c% C6 S
元前696年登基 2 e. l4 b- s/ | V2 A2 q% `
元前681年去位
1 U* e: X" U- J" h8 s* Z庄王(佗)
: [1 v: }+ U3 b4 x3 ?8 Q- c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81年(在位15年)
; l9 C; m. z2 h7 p0 Y- ~) L4 ` 庄王四年,周公黑肩要杀庄王而要立王子克为王。辛伯告发,庄王杀死周公。王子克逃往燕国。
" W/ ]8 N' p! U& Z. h" l& l+ l
! v% y* M( R/ ?/ U# W, I元前682年登基
2 U+ s! m6 ?/ ^元前677年去位 + j, p; ^2 ~$ S( Q
釐王(胡齊) & t" D' `& d4 Z8 ?7 L* R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77年(在位5年)
1 k- ~1 e0 u8 ~" F) I7 p8 @庄王子.釐王三年时,齐桓公开始称霸+ S; N* A/ M# ]( Y4 `) u
+ O6 p1 Y$ h2 x元前677年登基 8 L* b7 j" I8 I3 Y! e1 ?; j9 ]5 F& |( ?
元前652年去位
. \5 y+ [$ v9 i7 p9 w惠王(阆)
; K* c7 j6 y! {+ R6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52年(在位25年) $ }3 |& M N# V* t. U4 o/ p
釐王子.即位初,庄王还有一子叫穨,而且很受宠。及惠王即位,穨联络众大夫邊伯等五人作亂,计划召燕国、卫国的军队讨伐惠王。惠王逃至郑国。穨称王。郑国、虢国国君大怒。四年,郑国和虢国发兵讨伐,杀死穨,又立惠王。惠王十年的时候,賜齊桓公為伯。
6 V) N. S1 ]" G6 `. `6 ]$ c6 k t$ D# x" g8 o
元前651年登基
. r4 L0 ]1 B5 A, Z$ Z R元前619年去位4 t b5 v. `9 ?6 |3 R0 I& v4 `0 B
襄王(郑)
5 c: s& q2 ?- J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19年(在位32年); G q$ u/ U i! F, P# R9 P
惠王子.惠王王后生子叔帶,很受惠王宠爱,襄王也很畏惧他的势力。三年,叔帶勾结戎、翟讨伐襄王,襄王要杀叔帶,叔帶逃往齐国。齊桓公派管仲平灭威胁周朝的外戎,派隰朋平灭威胁晉国的外戎。襄王以上卿之礼款待管仲。管仲拒绝.于是管仲接受下卿之禮的款待,回国。九年,齊桓公卒。二十四年,晉文公卒。三十一年,秦穆公卒。& h- ^+ h6 `! A& k
, u- A0 ?. h+ a% s, C元前619年登基
' |! R& x8 J7 r3 |" ?9 Q: C元前613年去位
- c# U0 s9 R0 R5 `& J顷王(壬臣)
. f* ^1 | `- o& p) e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13年(在位6年) / g4 T2 j/ _' Y t# P& H& a( f8 ~ R
襄王子" N t& e5 k% P+ \: _5 j2 I
; ^: V" @- b" O6 P
元前612年登基
- M4 E% A2 Q4 @2 e0 ^8 `' U元前606年去位 4 X% Y2 M! [) R f* d, g. {( i2 ]
匡王(班)
; k$ o5 _+ \% A. F5 E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06年(在位6年)
) J% v3 i8 {+ \9 A" K; s! n顷王子
0 s- G" v3 z7 g% z
8 K: o" l5 a6 N8 s元前606年登基 + p7 C: F9 k- W5 \' g5 n
元前585年去位
# Z" q# A) c; g$ a, N定王(瑜)
& D/ Q% G j5 p6 I5 K! G9 j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85年(在位21年) * U# j* Q+ i- d: x
匡王弟.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陸渾的敌人,第二年经过洛邑,让人问周朝索要九鼎。定王让王孫滿出使拒绝,楚兵退去。十年,楚庄王围困郑国,郑伯投降,被放。十六年,楚莊王死。 " Q m- V9 g! O( m/ C1 T a
% u& ^) B$ K7 ]. }元前585年登基
" }; K7 W4 Q/ f/ U4 L元前571年去位4 }- e- ^; l% i+ E5 a
简王(夷)
# q! {. S# U# O. [.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71年(在位14年)
4 K+ a; w, \7 j定王子.简王十三年,晋国国君厲公被杀,晋国人迎回在周朝的公子子周,立為悼公。
0 N" r6 Y; \/ r1 ?- `% T/ D6 U/ U& i" J- r
元前571年登基
7 e; X* ?# }" ^5 h: w$ I元前544年去位, W( {6 F$ t4 J$ s
灵王(泄心) 9 L2 J7 H1 i4 t8 e; F8 _8 [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44年(在位27年) % {8 Y1 ~/ ^/ I' N7 ^0 m2 X
简王子.灵王二十四年,齐国崔杼杀死齐国君庄公。 T( q4 N, h2 o( V& X. J& D& w
' W2 X! b: |6 D' c
元前544年登基 $ I1 x6 ~ `* t1 P
元前521年去位 # k2 E/ u3 h" E3 [1 r+ V! H3 R. Z
景王(贵)
6 ]# m/ o: D5 n1 Y出生:不详--死亡:不详(在位23年)
/ u# v. L+ U) U( S4 _! Q/ V灵王子
( ~+ j! N9 n: m8 H0 Q3 `% k3 p! j
: x4 }" B' h$ }9 |- r- p元前520年登基
/ U( D4 w0 M" p' V元前520年去位
4 M; H* Q( E: n7 x; ^悼王(猛)
/ Y$ D: A: k0 s6 E, u1 ]7 J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20年(在位0年) ! K7 q; c% S; W" \1 r" B+ O) c- D) d
景王子.景王喜爱儿子朝,但景王死后.国人立长子猛为王.但被子朝杀死. & ^/ y, k+ x5 I1 o
8 b0 G. p* N8 S) i
元前519年登基
/ m. |! m$ T7 Y3 V元前476年去位
0 s" A: ^2 X, i9 d敬王(丐)
* e' r- d3 u3 ]: t" L1 V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76年(在位43年) "0]i4d1l
/ |4 m" z8 d7 U9 G景王子.子朝杀猛后自立,但是晋国拥立丐为敬王.但是子朝在周自立.四年后,晋国率诸侯拥敬王回朝.三十九年,齊田常殺其君簡公这就是有名的"田姓代齐",也就是从这起,齐国的国君不是姜子牙的后裔了,而是田姓,四十一年,楚滅陳。孔子卒。
) h" x- D, p0 I- w+ I
8 N @5 h+ D9 V! G1 P( R1 E' V6 L元前476年登基 % l& }1 o: V9 ~0 D K( D$ y& s
元前468年去位
( W7 A% j5 [6 l' M! d元王(仁) 0 | f) Q7 A( f" F9 X) f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68年(在位8年)7 [$ W2 d+ t- }9 V6 O/ P
敬王子
) B# o* ^' b$ W) S B1 d4 P/ z! `$ w8 M1 G
元前468年登基 * T; s! H" p# H3 b
元前441年去位 . h5 E: Y" ^4 j' b! _
定王(介)
$ d( i y* {( U: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41年(在位27年)
+ W7 |- p# m2 X/ v* ?元王子.定王十六年,三晉滅智伯,分有其地。这就是有名的"三家分晋".这是春秋和战国划分的标志..
/ d3 |3 I* K X. I, k6 E- T1 M/ X7 Y/ e- X, F& `9 u
元前441年登基 ; a, K3 r d K( Q1 P4 D
元前441年去位
% Q9 `$ z0 G% o8 S哀王(去疾)
5 w6 H/ U" i+ Q0 b' Q. L7 w T5 u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41年(在位0年) 1 V5 x" J( S0 h/ o+ N
定王長子.哀王即位三月,弟叔襲殺哀王而自立,就是思王。思王即位五月,少弟嵬攻殺思王而自立,就是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这里就将哀王,思王列在一起 M. ~5 t/ h0 @4 P7 g9 a* V& e
9 g1 b7 [4 V9 D0 j) F元前440年登基
( H. ^% b( o4 n4 Q, s! j4 ~; K元前425年去位 % b$ Q6 ] v% m) s9 s* G4 A
考王(嵬) 6 S* f0 ?# H: f9 ?9 A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25年(在位15年) 4 q' H! j& f3 J1 u: b6 ?4 B
定王之子.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為桓公,接替周公的官职。桓公死后,儿子威公代立。威公死后,儿子惠公代立,封他的小儿子在鞏这个地方,号东周惠公。
: A1 E9 J- h2 }" c" X
1 q) i6 z$ {" ~' w' x9 k, N元前425年登基
3 |* g' G# d% P* J' n8 I元前401年去位 e8 m h2 e$ R7 w% S. @
威烈王(午) 0 B# @; ]6 p- O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01年(在位24年) % M7 p- k. f& w9 i0 o5 Q* R
考王子.威烈王二十三年,正式给与韓、魏、趙諸侯的身份
3 M$ a2 ]3 O0 ?8 J
; d) r0 w0 E! M% T元前401年登基 1 G) g* V1 b; H2 Z, ? ~& i8 @
元前375年去位
/ u' d+ m1 i$ |4 ]4 |! X V' w; v安王(骄) . Z. N* `9 m4 u% S9 E% u4 [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75年(在位26年)
/ [3 `* i3 A) P! Y威烈王子.即位这一年,楚国盜殺楚聲王 $ o& C, |) n. d2 B
& Y- g, c2 p. h2 G9 x元前375年登基
" C, H- T: d' Q! s) J1 e- A) y元前367年去位
9 Y, s( F- c7 _' U# T, f烈王(喜)
6 C- A7 E5 E" S" s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67年(在位8年)
6 _ x( M, ~' T5 u) X( t6 p安王子.) c6 ]" O+ s2 S
, D! t$ Q! K! x; e$ h
元前367年登基0 F" L6 M3 v& [
元前321年去位
+ P+ O1 u$ z f: \显王(扁) 4 n9 z; d+ B; G0 N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21年(在位46年) ' Z9 }0 l8 w! E2 |4 `1 s
烈王弟.顯王五年,秦獻公称伯。四十四年,秦惠王稱王。其後諸侯皆為王
5 L4 V6 c$ l, U3 H t2 e ^; ~3 Q
元前320年登基 7 |" V Y6 e( O. F. T! b
元前314年去位
6 _3 S1 ^6 X ~1 T慎靓王(定)
0 b/ \% t/ X# o+ P; v7 C/ E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14年(在位6年) 7 ^* @* O3 w4 c
显王子: C, I, F$ ^+ s# A
' v2 k8 e8 Q( g# z, _# ?4 }. q7 A元前314年登基 + u: v% L' a' ?; x9 }
元前256年去位 / ~% Q$ e9 R* ]8 e7 g; ~' A5 |
赧王(延) ) r0 _; n9 V, c3 i" k- \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256年(在位58年)
/ w5 H* l& [. ]慎靓王子.王赧時東西周分治。王赧徙都西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