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25 08: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汝俊,旅日艺术家,现任日本京剧院院长,是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唯一男旦演员,从表演到创作,样样精通,曾自编、自导、自演过轰动一时的《武则天》及《贵妃东渡》等京剧大戏,而且他还在旅居日本的十余年中,成功将数百年来一直处于伴奏乐器地位的京胡和最时尚流行的音乐元素融会贯通,独创出风格鲜明的京胡轻音乐,为京剧走向世界、走向年轻人,立下汗马功劳。; G; H! V K. a8 `7 V. Q
a% R$ o6 x1 M; l! b s6 K
说起男旦,著名戏曲大师梅兰芳的艺术形象是我们对男旦的最初印象,而影片《霸王别姬》中"陈蝶衣"的角色则更具象地展现了男旦在历史动荡变迁中的艰难心路。不难想象,要在男旦这条艺术道路上执着前行,是需要巨大勇气的,而今天成功登上国际舞台的吴汝俊,正是这样一位不畏艰险、勇于登攀的艺术家。
' g8 E' b5 Z2 U6 n( q/ b5 R4 s/ i& n0 ?+ K# r* w' |* v: H
众所周知,学戏、学音乐,讲究的都是童子功。幼年的吴汝俊,从两三岁开始就在家里用手摇电唱机听大师的唱腔,身为京胡演奏员的父亲与在剧团担任京剧老生演员的母亲,赋予了他对京剧自然天成的亲近与钟情,九岁开始随父亲学习京胡演奏,二十一岁以第一名的成绩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成为中国京剧院的旦角兼京胡演奏者。
2 u$ I( j' S1 }( o! K6 c$ \1 p2 |# t. L6 ?
京胡是京剧演员演唱时的伴奏乐器,但与其说是伴奏乐器,其实更接近与同演唱者的二重唱关系,因此,京胡演奏员必须和演唱者同样熟悉唱段,但是,学京胡演奏的学生在学唱方面是没有专业教师指导的,得靠自己去领会,吴汝俊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观摩前辈的演出,只要有机会和大师合作,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比如和李维康老师合作的时候,他就拼命体会她的喜怒哀乐,看戏、琢磨、练习,就这样逐渐让自己的演奏和表演有了灵性,台上演哭戏的时候,他拉的京胡也是呜咽的。
4 f# b( x. c0 @# b; l6 H, n2 V
- H, a2 C$ W: c) O. E' P& G0 m( q4 u8 i 半路出家唱旦角,吴汝俊也是无师自通的,十七岁时他第一次发现了自己能够用假声来完成旦角的演唱,勤学苦练地成就了让许多科班出身的演员都自叹不如的水袖、圆场,而他清澈亮丽的嗓音也一跃成为业界公认的"金嗓子",著名京剧大师张君秋还曾经夸奖他有"小梅兰芳"的韵味。
" Y) z$ z( X- i2 G+ U/ `: @7 Z6 e" Q) n! J9 n0 c, Y7 z& C4 P( n/ |
更为可贵的是,不管人们怎样评价京剧的现状艰难,前景暗淡,吴汝俊对京剧都不离不弃,刻苦钻研,年轻的他开始尝试突围,将京胡作为独奏乐器来创作的"京胡轻音乐",贯穿他创意的作品一问世就立即获得了当年中国文化部颁发的优秀作品政府奖,1988年他就成功举办了自己的独奏、独唱京剧音乐会。 y/ X% h" \& ~; X1 `4 H
; B5 b) L. V/ j$ O* r3 n& g
1987年,吴汝俊在北京遇到了来中国旅行的陶山昭子,次年便在北京完婚。当时吴汝俊在中国京剧院,工作非常繁忙,常常很久都不能陪昭子回日本去探亲,为了达成一个丈夫对妻子的关爱,他决定放弃自己在国内获得的成就,前往日本发展。说实话,在离开中国的时候,吴汝俊自己也没有什么把握,自己所钟爱的京胡演奏和京剧表演,究竟是否能在异国他乡发扬光大,一切必须由零开始。: o! u; e# _! [$ C+ p Y
0 m2 k+ t* m& |! ?3 @# C) i& Q
在最初的日子里,一把京胡成为吴汝俊闯荡东瀛舞台的金钥匙。在演出中,他经常要用二十几分钟把中国京剧的演唱方法表演给观众看,讲解它与美声、日本演歌的不同,一个人把生旦净丑、唱念做打各不相同的巧妙表现出来,为此他不单加强了自己的专业训练,同时还苦读日语,并将许多专业术语翻译成日语,因为他坚信用观众的母语来向他们介绍一种经典艺术,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京胡音乐创作方面,吴汝俊也决不满足于仅仅在演奏形式上寻求突破的新民乐,他追求的是传统乐器和西洋现代电子合成器相映成趣的新音乐,在他的京胡音乐中,他充分展现了京胡和京剧演员一唱一合的张力,使京胡的音色在电子合成音乐的铺垫中脱颖而出。* m! L9 }0 n- v6 D1 H+ R$ l
" d- T6 n8 I$ ^" A3 [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吴汝俊非凡的音乐创意得到了日本著名唱片厂牌AVEX的亲睐,斥重金替他打造具有NEWAGE世界音乐风范的亚洲新听觉音乐。在那里,吴汝俊有机会和众多日本一线的顶级音乐人合作,比如在中国十分受欢迎的喜多郎、曾经为邓丽君写过大量畅销金曲的作曲家MIKI TAKASHI,以及在日本业界具有极高声望的服部克久、井上槛、龟田诚治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中国到日本,一路不停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途中所遇到的人们也有着各自的梦想。许多梦想交织碰撞在一起,超越了国界和人种,迸发出了实现更加壮大的梦想的力量"。- O' U8 I: _( e2 G6 F
' e& e2 f5 p1 b+ X/ o/ I- k 去年,一张题为《IT`S FOR YOU》的京胡音乐演奏大碟,连续三个月雄居全日本古典音乐唱片排行榜的前五名;贵为日本"时代周刊"的著名杂志《AERA》也以他作为封面人物来大篇幅报道;同时他更以唯一一个乐器演奏家的身份出现在AVEX唱片一年一度一线音乐人的演唱会A-NATION上,可见他在日本业界的声望。+ x8 n3 c& M7 m; k
如此难得的好成绩令素来以要求高素质音乐闻名的AVEX唱片对吴汝俊的才华更有信心,并决定正式将他的音乐作品推荐到他的祖国,于是公元2003年推出的这张名为《梦乡》的京胡演奏大碟,成为游子吴汝俊漂泊多年以后的一次音乐回归,并特别选定在象征团圆的中秋时节发片,以解多年的思乡之苦。
! k3 r% U& _% @7 A
' B, c1 m2 \- [& Z关于京胡音乐演奏大碟《梦乡》
3 `5 V; T A1 P" `; H8 q& c4 S/ v7 V3 j! J
这张京胡演奏大碟可以说是集音乐性和音响性于一身,专辑充分利用京胡本身的音乐特性,展现出不同凡响的音乐效果,专辑本身对声音的捕捉相当传神,拉弓在两根弦中间以及京胡琴皮上的运动细腻微妙,轻而易举地把人带如音乐神秘意境,或欢快活跃、或低沉哀怨、或踌躇满志、或委婉动人,极富生命力的演奏将音乐演绎成了一道道看得见的风景。
4 @4 ?- u, Y- A) l$ R+ I" b
! S; w4 G( w) \3 F* q2 A9 v+ V9 q! O% d关于京胡; D$ u& \ V: f' @! `
* t& n( D* C8 h! V/ o
一种擦弦乐器,是京剧中重要的伴奏乐器。京胡有两根弦,配合京剧演唱者和曲目,产生la mi、so re、re la这三种调弦方式,音域约为一个八度又四分之一,通过蛇皮膜的震动带动共鸣箱,能演奏出象笛子一样连绵不断的乐音,而且音色比小提琴更接近于人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