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0|回复: 0

山西朔州应县木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4 16: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县木塔 , k- P# F$ n" g
--------------------------------------------------------------------------------! g( b9 \+ A) ]" O; b. v

: k3 [2 w- {! ^- P1 P3 `      释迦木塔位于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T: z+ ~( w1 H6 D4 v$ s( m  木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5 Q8 X( E4 B/ K, X+ P7 z. u
  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第1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0 ~$ x9 |: q! E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1 ~) L9 e$ [* s9 R2 @2 C: Q4 ~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g3 R  M3 \, B5 ?% [, O: p. S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塞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 54 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此外,与木塔齐名的是塔内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我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为研究我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m9 E( c; ~1 X& m# ^+ U9 D
  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历 900多年的风雨侵蚀、地震战火,至今仍保存完好,除其塔基牢固,结构谨严外,历代不断维修也是重要原因,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系统的修缮和管理。1953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74年至1981年,国家拨大量专款,调拨优质木材对木塔进行全面抢修,使这座当今世界上保护最完整、结构最奇巧,外形最壮观的古代高层木塔建筑焕然一新,巍然屹立。并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建筑技术,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 y; `8 c7 z/ M5 U: g3 J+ |1 d" T有一种传奇,难以解读;有一种传奇,只能膜拜。当佛的神秘力量和完美的建筑相遇,当奇妙无穷不可思议的曼荼罗应化人间因缘,便有了这瑰丽神奇的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便有了这世界上现存唯一最古老最高大之木塔。 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即公元1056年。沧海桑田,风雨变幻。七千余吨重的宝塔风骨在苍茫的天地间,以沉默的言语演说佛法经义,耐心接引大众的相应。俯瞰桑干滚滚波涛萦 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美丽的传说,不老的生命,木塔与永恒无限的宇宙相结合,以代表过去世的药师佛,现世的释迦牟尼佛、未来世的阿弥陀佛的人世诉求,包容芸芸众生的心灵归属。三佛并列,彰显着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互为因果。木塔的层叠形式以及以人字型屋顶造型与天空相应,展示出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生命观的最高理想。 木塔身为楼阁式建筑,平面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全塔无一颗铁钉,54种斗拱铆榫咬合垒叠而成,结构设计科学严密,工美精细,无不让人称奇。当年,梁思成和林徽音慕名而来,惊为天然。 五层六檐,也许是象征生命中的地、水、火、风、空五智五根五周之说。如塔内所珍藏佛牙舍利,那是佛的指向和佛的本义,慈悲渡世,无始无终,生生不息,传承永久。我们站在塔下,仰望自然与佛的造化,似乎感到定有一种不可知的神秘的力量在成全人与大地的呼唤使命。 第一层的壁画飞天、金刚护法、弟子及信众围绕正在说法的佛陀,这情景让人相信,我们曾有的苦难一定被普渡了,一定解脱了,心灵由此清澈明净,安详慈善了。第二层的释迦牟尼佛展开思想的深遂让我们彻悟,心是佛,心地就是佛土。延续到第三层是一种递进,是释迦牟尼佛的深化。殿堂的中心是空的,四周的佛以各种颜色诠释着人世的一切。第四、五层则由表向走入实践,慈悲超度,人生了然于胸。 登木塔远眺,塞北山河流碧滴翠,万家烟火接入云霄。檐下风铃清脆入耳,名家书画集萃汇珍。40余件壁画塑像、160余件辽代文物展示瑰丽多姿的古代文明及佛教文化。哦,木塔是艺术的殿堂,是文化的结晶,是传统的光辉,是旅游的胜地,是时代的记忆。 950年的风雨,950年的沧桑。让我们朝塔吧,这座生命之塔,这座人柱之塔,这座集万千传奇和神秘的法身之塔。 时光的流转,岁月的湮变,将我们隐秘的崇拜和欢乐留在应州,留在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木塔解说词 应县木塔全名叫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佛宫寺意思就是佛陀的宫殿、寺院,释迦塔意思是供奉释迦牟尼真身遗骨的木塔。它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 我们现在站的这个位置是佛宫寺的入口,标志是一座三楼四柱歇山顶的牌坊,明间横额上刻“浮图宝刹”四字。佛宫寺院整个中轴线上由此往北依次为山门、木塔、大雄宝殿。寺院前部东西两侧还有钟楼、鼓楼,后面有东西配殿厢房。据史料记载,佛宫寺在金元时期规模宏大,拥有土地40余顷,僧人300多名。到了清代,寺院规模日趋缩小到现在这个样子。(到山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是佛宫寺的门面叫山门,它是1999年在原山门遗址上恢复重建的,建成后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匾“佛宫寺”。 好,请大家随我进寺院内参观。(进入寺院山门北侧)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佛宫寺的主要建筑——应县木塔,当大家看到这座雄伟壮观、玲珑剔透的纯木结构建筑时,是否会产生一种顶天立地天柱地轴之感? 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也就是公元1056年,到现在已经有950年的历史了。塔高67.31米,相当于现代建筑的20层楼房高。总重量7000多吨。木塔外观平面八角,有五层六檐,内设四个暗层,实为九层。从建筑技艺及建筑材料的角度讲,它与法国的艾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列为世界三大奇塔。 塔,也叫佛塔或浮屠,起源于印度,原名窣堵坡,是用来埋藏或保存佛主舍利的建筑物。前边讲过,佛宫寺释迦塔就是在佛陀宫殿建造的一座供奉释迦牟尼真身遗骨的佛塔。相传,释迦牟尼涅磐后留下四颗舍利佛牙,其中一颗供奉在斯里兰卡的康提佛寺,一颗供奉在北京的灵光寺,另两颗被捷疾罗刹盗走。佛教界对此有一种说法称一颗上天,一颗入地。一颗佛牙价值半个地球。如若发现,可能在一处。应县木塔在1974年维修时发现了两枚舍利佛牙,与佛教界流传的说法正好吻合。《释门要览》中说不知下落的两枚佛牙“流入北地,建木浮图以供之”,“北地”即北方,“木浮图”即木塔。这就充分说明应县木塔的建塔宗旨是倾全国之力建造的一座供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佛塔。释迦塔内供奉的两颗为世界佛教界及其信众尊崇的圣物——佛牙舍利,分别盛装在两个银椁之内以七宝顶礼。盛装形制同《妙法莲花经》、《阿弥陀经》、《般若经》、《无量寿经》、《智度记》等所载大致相同。七宝即金、银、琉璃(帝释珠)、玻璃(各色水晶)、砗磲(chequ)(或云玛瑙、或指贝类)、赤珠、琥珀。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供奉的佛牙,为佛陀灭度之后留下的灵牙,因牙身嵌有舍利子称佛牙舍利。第一颗佛牙,牙身嵌有褚色舍利子,银椁盛放,蜡缬黄地白点提花黄罗经袱包裹,七宝顶礼。有金币两枚、政和通宝一枚、银箔两片、琥珀珠82粒,水晶珠、铜钱1枚、香泥饼10块;第二颗佛牙,牙身嵌有白黄色舍利子,银椁盛放,黄罗经袱包裹,七宝顶礼。有水晶葫芦、水晶珠、串珠、沉香木、水晶石、香泥饼。两颗佛牙舍利盛装形制完全符合佛教仪轨。 《佛祖统记》卷五十三有北天佛牙条记此事的内容。“唐•宣律师在西明寺行道,北天王太子以捷疾罗刹所授佛牙上于师”。北天王李靖与三太子那咤以道教神力护持佛法,并发愿请佛陀灵牙到他的封地代国(也就是今天的应县)供奉。也即因此因缘,二颗佛牙在京师长安、河南洛阳等地供奉后,到达他们的家乡北地应县,建佛宫寺开始供州人瞻礼,并誓愿建木浮图以奉佛陀灵牙。此后又经唐五代晋王李克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晋高祖石敬塘,后汉高祖刘知远、北汉帝刘崇这些从西域芮芮国西来的沙陀柔然部族,在应县居住地连同他们从西域请来的佛祖顶骨舍利,肉身舍利和灵牙舍利一起供奉。顶礼百余年。到了笃信佛教的辽王朝应州籍萧太后时期,举五十多年国家之财力,兴建释迦塔,安奉佛陀舍利。今天,我们目睹到的佛牙舍利是在塔内的二、四层佛象中发现的,塔内的地宫还有可能瘗藏有佛陀的顶骨和肉身舍利。 公元1112年(辽保大五年),辽天祚帝因荒淫无道被金在应州新城(也就是应县)东30公里的余都谷所俘,辽朝遂亡。据应县当地人古老相传,女真后金统帅下令焚烧佛宫寺,大火三日不灭。眼 看大火就要吞噬到释迦塔时,突然一声炸雷,飘泼大雨从天而降,将大火泼灭,佛陀真身出现,惊得后金官兵数万人目瞪口呆,一齐下跪,口念佛号,释迦塔得以安然无恙。于是金统治者下令恢复佛宫寺寺庙建制。 公元14纪初,明太祖朱元璋因家庭贫困,出家到应州佛宫寺,时寺院住持为独峰和尚。朱元璋统一中国后,敕独峰和尚在应州(今东崔庄村)建大安寺。明万历年间田蕙《应州志》载“洪武元年四月初八日,塔顶佛灯连明三夜,比昼尤光,烨烨不散。”吴法恒善士遂隽刻“奎光普照”牌匾悬挂于释迦塔。 公元1772年农历四月初八日,释迦塔又放光三日,其时寺僧慧能大师在塔内放光通明之后,率寺院僧众400余人和州民众数万人礼佛七天,并隽刻“慈光远照”牌匾悬挂于释迦塔第三层。公元1992年6月3日,释迦塔再次发光,塔周边群众数千人有幸目睹此奇观。 2005年11月7日,台湾著名高僧慧礼法师,这位被国内外佛学界誉为布袋菩萨的大师,第一次幸临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时,就感觉到佛宫寺释迦塔其名寓意深远,只有是佛祖的宫殿、佛祖的塔才会有此绝佳寺院名和浮图名。2006年1月5日慧礼法师再次幸临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瞻礼七宝佛牙舍利时,佛牙突然放出橘红色光芒,照得法师半身透明通红,这一奇观被当时在场的应县政协主席张美蓉用像机拍了下来。 从建筑学角度讲,木塔塔身为楼阁式,整体构架全用木建。在结构上采用双层环形,空间框架,上层柱头插在下层柱头的枋上,并向内递收,形成一层比一层小的优美轮廓,构成两圈八角形的木环,逐层立柱,向上垒叠。全塔在结构上没用一颗铁钉子,全靠铆榫相互咬合,暗层都加许多斜撑子,组成完整而坚固的结构。全塔共使用五十四种不同形式的斗拱。人们称木塔为“斗拱博物馆”。塔顶立11米高的铁刹,制作精致。站在塔下仰视,斗拱朵朵犹如百尺莲开,塔刹高耸,简直刺破云霄,真可谓“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使人惊叹不已。 底层南北各开门,四周设有迴廊,各层装有木制楼梯,可以逐级攀登至顶层,二层以上都设有平座栏杆,游人至此,凭栏远眺,桑干似带,恒山如屏。复上一层,景色境界为之一变,使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确有“天宫高耸、同登极乐、天下奇观”之感。故三层门联上书:“放眼欲穿千里界,抠衣试上六层来”。三层南“俯瞩桑干滚滚波涛萦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 古往今来,观瞻木塔成为许多人向往的乐事。历代君王臣子、达官显贵及不少文人墨客登塔抒怀,泼墨题字。内容丰富多彩,书法古朴精良,总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记载木塔的建造及维修年代的,如悬于三层南外檐的“释迦塔”一匾是木塔上年代最久远的作品,它成于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其上阴刻236字,记载了应县木塔古代几次维修的经过。二是赞美木塔的宏伟奇特,如明代永乐四年,明成祖朱棣驻跸此地,亲书“峻极神工”四字,明正德三年武宗朱厚照登塔时被木塔奇异造型所吸引,写下了 “天下奇观”挂于塔上。三是宣传佛教教义,如“奎光普照”、“慈光远照”等。 这座巨型木塔的用材,绝大部分是落叶松,也有少量的榆木。据粗略计算,全塔共用原材一万立方米,用现代五吨卡车拉需2000多辆。塔基的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相当于五个篮球场面积的总和。木塔结构之奇特,技艺之高超,工程之浩大,施工之复杂,抗震性之强,这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罕见的。试想九百多年前,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这数以万计立方米木材的砍伐和运输,几万部件的加工制作,六十多米高的高空操作,是多么困难啊!然而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发挥了高超的技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于十一世纪中期就能建成这座雄伟壮观、高耸入云的释迦塔,木塔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遭受到无数次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据史书记载,元顺帝时大震七天,塔屹然不动。1926年阎冯在应县一战,木塔被二百多发炮弹所击;三次解放应县,也留下了不少弹痕;1976年唐山大地震,塔上的96个风铃全部震响,时间持续一分多钟,尽管这样,木塔仍然安然无恙。可以说,应县木塔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是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也许有人会问,应州地处塞外,既无原始森林,古代又无好的运输工具,建塔用的一万多方松木从何而来?原来,距县城10公里的西北方向有一座丘陵叫黄花梁,古时,黄花梁古木参天,森林茂密。因修建木塔梁上松木砍伐殆尽,如今只剩下小老杨树了。 相传,应县木塔建成之初,神通广大的佛祖释迦牟尼在塔上放置了避雷、避火、避水、避尘四颗宝珠。因此,建造到今历时千年木塔没有雷击、水淹、火焚记载。置身霄汉但塔内一尘不染。2003年3月4日、5日中央电视台十套节目《异想天开》栏目播出了上下两集的专题节目,应县两所中学学生就此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解谜。 (到陨石前)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陨石就是应县木塔避火的实例。传说应县木塔建成后,天地同庆,人神共贺。但天上的妖魔鬼怪伺机破坏,它们用雷击;塔上避雷珠大显神威;用火攻;避火珠针锋相对;用水淹;避水珠当仁不让。无奈,妖魔鬼怪就把一块星体向发射洲际导弹一样向木塔砸来,释迦牟尼佛指一弹,这块星体偏离方向,落入离应县10公里的桑干河里熄灭,留下现在这块不规则的陨石。塔台正中镶嵌的这块石叫八卦石,传说木塔建成后,佛祖释迦牟尼稳居其中,欲与他平起平坐的儒教祖师孔子和道教祖师太上老君前来祝贺。因为佛宫寺的山门正对着大成殿,佛祖与儒祖成了好邻居,终日礼上往来,好不快乐。惟有道教在这里似乎没有市场,太上老君很是生气,便佛袖而去。张天师知道后,为了缓和气氛,和睦相处,特地把一张阴阳八卦图送到佛宫寺。佛祖慈悲,将此图化作石图,留在寺中,也算给道教留下了一席之地。二层塔台前这块大青石叫云汉石,据《应州志》载,此石是辽代建塔时掘基所得。为什么把这块石头放在塔基月台前最显眼的地方呢?这里有个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有个皇帝到处派人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总是找不到。有一天,皇帝做了个梦,梦见释迦牟尼站在他面前,对他说:“世上根本没有长生不老的药,长生不老只有神仙才能做到,你要想长生不老,还是向佛界挨近吧!”皇帝问:“怎么才能挨近佛界呢?我每天念佛还不是挨近佛界?”释迦佛说:“平民百姓也每天念佛哩,那样成不了神,只能消减平日的灾难,你先建一座佛塔吧,建成佛塔后,我来度你。”皇帝问:“这塔建在哪里为好?”释迦佛说:“山西应州有块宝地,地下有块石头,那石头青中泛绿,有一条指头粗的白线纹像天河一样嵌在上面,那是几万年前女娲补天时丢在那里的,佛塔建在那里最好。”皇帝梦醒后就传旨:令应州州官七天内找到女娲补天丢失在那里的那块石头。应州州官动员州内男女老幼掘地三尺,果然找到了那块石头,于是木塔的塔基就定在了那个地方。大家随我上塔台参观(塔台上) 登上塔台,大家可以看到木塔最底层,承受压力最大的二十四根柱子。相传木塔建成后,引起如来佛祖的重视,他经常为木塔的延年益寿想办法。他想如能让二十四根柱子轮流休息,柱子的寿命延长了,木塔寿命也就延长了。于是,他召集各路神仙献计献策,最后四大天王想出个办法,让三百六十五个天兵天将每天轮流替一根柱子支撑木塔,从此,二十四根柱子中每天有一个柱子在轮流休息。有细心人曾用长马尾从柱子下拉过,以检验哪根柱子在休息。若大家有兴趣也不妨试试看哪根柱子在休息。 也许有人会问,应县木塔这座世界上现存唯一的最高最古的纯木构建筑,为什么会建在远离京城的偏僻小县应州呢?非常遗憾,有关建塔文字记载几乎为零,只能根据一些民间传说和零散记载来 推断。据说宋辽时期,应州出了两个不同凡响的女人,一个是宋朝仁宗皇帝的郭皇后,一位是辽国兴宗皇帝的萧皇后(也就是历史上的萧太后),传说她俩是亲姐妹,本姓陈,后来因战乱而流离异国,先后做了两国的皇后,姐姐后来被奸臣迫害致死,而妹妹一生酷信佛法,做了五十年的皇后皇太后,她得知姐姐被害的消息以后,为了祭祀超度姐姐的亡灵,在她的家乡应州倡建了这座千古传诵的佛塔。这一流传千古的故事,给木塔笼上了神秘的面纱,因为至今这座木塔的建造者还是个迷。另有一种传说称:应县木塔是鲁班所建。说的是鲁班和技艺高超的绣女妹妹赛艺。妹妹称一夜能绣12双绣花鞋,哥哥称一晚能建12层木塔,兄妹二人各不相让,一天晚上摆天赛场,刚过三更,妹妹做的12双绣花鞋只剩一双鞋口没有缉住,她觉得赢哥哥是十拿来九稳了,不由的想偷看虚实。她走到寺院门口一看,只见哥哥一座十二层木塔已盖起,便急忙转身回家。再说鲁班这里,十二层木塔建成后,压得土地爷大声喊叫“我受不了啦”、“我受不了啦”。鲁班一看,果然木塔一直往下陷,他举手一搧,把上面六层打到内蒙一带,留下的六层慢慢钻出地面,这便是现在的释迦木塔。由于用力过猛,塔身向东北方向稍有倾斜。这就是木塔如今扭曲变形的根源。 由此可以说一千多年前的萧太后或两千多年前的鲁班为应州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如今他们的历史佳作仍在为应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应县木塔是1961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塔景区又是山西省著名十大旅游景区之一,地处晋北旅游热线“五台山——云冈石窟”的必经线路上。近年来,应县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业确定为全面建设应县小康社会的支柱产业。从1996年开始,县委、县政府以木塔为龙头,全方位、大力度狠抓旅游开发,先后建成辽代文化城、塔前街等,2005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使县城初步形成了以木塔为核心的旅游观光景区,带动了吃、住、行、购、娱等相关产业,为小康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应县木塔历经千年苍桑 ,就像一位古稀老人,经不起游人踩他的肩膀。因此,很对不起,今天大家不能登塔参观。不过从1989年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考察木塔并就修缮木塔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后,国家已将应县木塔的修缮保护工作列入重要日程。不久的将来要对木塔进行全面彻底的修缮,工程完成后欢迎大家光临参观,到那时可以随心拾级而上,一览众山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10 18:29 , Processed in 0.0444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