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9-25 10: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干燥综合症 是一个侵犯外分泌腺为主的以口、眼干燥为常见表现的一种系统性结缔组织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除口、眼结合膜病变外,多有其它系统损害,后者则与另一种结缔组织疾病共存。国内患病率0.29—0.77%,中年女性多发。
3 I& ~( ~. `; q& P. Q/ f- d& {发病机理 6 |7 E A3 e t$ V: H" j0 F; W, ?
尚不明确,可能与: % ?/ q4 c, M6 N
1、遗传、性别因素有关。 , c* Z. L$ B, J y/ b* H" h6 J
2、与EB病毒、人T淋巴细胞病毒等感染有关。
+ S- [0 S( S* X V$ w! i/ p3、与免疫异常有关。
& x/ r' m/ Y9 E/ Q& C0 a. C干燥综合症患者唾液腺小叶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腺体内存在活跃的免疫反应,参与组织损伤。 5 J5 k! d/ e( r/ t* T
临床症状 ( r( P p* Q; F; `7 a
起病缓慢,可有乏力、发热等症:
/ k6 {! h7 B5 c, f4 J7 |* P2 S1、口干,口干常是病人主诉,严重者频频饮水,进食固体食物困难需用水送下。由于唾液少,口腔冲洗、免疫作用降低,易发生龋齿。唾液腺肿大,可持续、反复发生,很少继发感染。 $ T v H3 Z3 {$ b+ m/ e, B( K" P; ~; z T
2、干燥性角膜、结膜炎,眼干、痒,有烧灼和异物感,泪少,眼结膜充血,严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感染等。病人常因此眼科就诊。 : c: j: U' S9 E) h6 j e
3、其它,阴道分泌减少导致阴道炎,消化道腺体受累影响消化功能,可出现萎缩性胃炎,呼吸道分泌障碍,出现咽喉炎、气管炎、声音嘶哑、干咳等。 8 V$ p F0 y/ ?1 m2 [. D9 b2 N
4、皮肤粘膜、皮肤干燥瘙痒,常见紫癜性皮诊、结节性结斑。口唇干裂、口腔溃疡。
7 [- |2 M- S' F$ L$ D5、关节与肌肉,70—80%病人关节疼痛,也可有肌肉疼痛,肌无力。 . Y, |7 y# Y8 f" Z0 X4 U- ^2 a9 G6 U8 d
6、肾脏病变多为临床型或亚临床型Ⅰ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n2 U. R. Q% \
7、少数病人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肝酶增高、或合并淋巴瘤。 + X2 `: Q% Z5 `- A! V
诊 断 8 a' y! k! m' `- ?" n( |8 K1 S
1992年国际诊断标准: % A& ~5 q: k' ]9 t N
1、口干持续三个月以上。 " q3 c! N7 [6 V
2、眼干持续三个月以上。 6 I8 o) Z, `4 v
3、滤纸试验,滤纸浸湿长度<5mm/5min为不正常,或角膜染色试验一侧>10着色点为不正常。
7 C/ m: P, _) Q+ v2 C3 I# M }4、唇活检:腺体组织中见有一个以上50个淋巴细胞聚集的浸润灶为阳性。
6 D' t* N2 F4 ?; ~5 F; Q# b- A5、唾液腺功能检查,唾液流率每分钟少于0.05ml为阳性。腮腺造影:腮腺病变时可显示腮腺导管和腺体破坏。同位素造影:口干燥症者唾液腺摄取和排泌功能下降。
& M7 {: G! f$ _, ?' Z& v4 y6、抗SS-A抗体和SS-B抗体阳性。
( z% A6 j( H* O' v7 ?符合以上至少4条者即可诊断为干燥综合症。 " `! y8 e" m7 ?
辅助检查 * w ^3 s7 \3 ~. N0 C& U, R- u
1、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γ球蛋白增多。
0 E' Q7 b: y/ ^: d7 y2 V2、免疫学检查,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前者阳性率75%,后者50%。是临床诊断本病的重要指标。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常为阳性。 * M: U- u9 o. O. `0 ~
8 b+ S% x) F# K* u) P: k% ]% g干燥综合症西医药物治疗现状
+ [, @4 [0 E' M) {- o
! u4 }; p" U: C* I0 g2 M:目前,对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治疗的研究,还仅限于对临床症状改善的观察,特别是对口、眼干症状的改善,对于合并严重内脏损伤的SS患者,仍需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必要时可以采用免疫净化治疗。毛果云香碱、依那西普及英利昔单抗在SS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需进一步研究。 5 h2 j* r1 a# N' U' v! R
SS是一种以泪腺和唾液腺功能明显减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除累及外分泌腺以外,还可累及肾脏、肝脏及肺脏等多个器官。目前本病的治疗主要局限于对口、眼干燥等局部症状的替代治疗,如人工泪液及唾液。对于有严重内脏受累及合并系统性血管炎的患者,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已为大多数学者认同? 近年来,国外已将其他药物用于本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不少进展。 $ E# Z* n& h) O! b7 R1 T P
Borg等对D-青霉胺在原发性SS中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前瞻性、开放研究,共纳入19例SS患者,D-青霉胺用法:前3个月250 mg/d,后3个月500 mg/d。结果显示,3个月及6个月治疗均可使患者唾液明显增加。血清IgA、IgM、血沉(ESR)及 IgA型和IgM型类风湿因子(RF)水平均明显下降。但Schirmer's 试验无明显变化,8例患者由于出现不良反应停药。研究者认为,青霉胺在治疗SS中有一定疗效,但考虑到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该药不适合作为首选药物用于临床。笔者认为,以上研究由于病例数较少,因此不能就此否定该药。 " B4 m) B, }1 z. Q) R, B! ?3 Y
Rogers 等于2004年报告,S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病变时,病死率很高,需要给予皮质激素治疗,当效果不佳或病情恶化时应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硫唑嘌呤、环孢素以及甲氨蝶呤)与皮质激素合用,治疗后患者分泌腺和腺外症状均可同时改善,对于急需缓解病情的患者可采用免疫净化治疗。 ' M( _8 n- |3 x; Y- B
最近Tsifetaki及Solans等先后报告了口服毛果云香碱治疗S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口服10 mg、15 mg或30 mg毛果云香碱治疗SS,对于改善腺体中度或重度受累患者的口干及眼干症状有明显疗效,直观模拟标度尺(VAS)检测改善超过55 mm,四氯四碘荧光素检查也有明显改善,但没有观察到主观症状改善与客观检查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 O o- }, C7 P% ^ 2004年Michiel等报告,皮下注射依那西普治疗SS患者,每周2次,每次25 mg,共计12周。结果显示,依那西普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疲劳感,改善部分患者干燥症状,使ESR和RF水平降低,并使患者唇腺内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减少。但该研究涉及的病例数也相对较少。 + q) r) L# P5 C0 c( h/ J
Steinfeld 等近年报告,采用英利昔单抗治疗10例原发性SS,用药时间为1年。结果显示,10例患者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及局部注射反应,但可以耐受。因此,研究者认为,英利昔单抗可以持续用于治疗活动性pSS。Roger等也认为,英利昔单抗治疗SS腺外症状及外周神经病变有效,但对合并脊髓病变的SS无效。 9 U# j/ c& T/ h/ a, @
Mariette等进行了英利昔单抗治疗SS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得出了不同结论。该研究共纳入103例原发性SS患者,后者随机接受英利昔单抗及安慰剂,英利昔单抗 5 mg/kg注射给药,随访22周,每隔2周评价疾病活动性和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显示,随访第10周和第22周时,英利昔单抗的有效率分别为22.2%和26.5%,与安慰剂组无差异。 9 I) f X5 e9 o( o$ D/ n3 X1 E$ W. h
2003 年美国两项干扰素(IFN)-α治疗SS的疗效观察研究均显示,IFN-α150 IU经口服或口腔黏膜给药,治疗24周后SS患者的唾液流率明显增加,可以明显改善唾液腺功能,缓解口干及眼干症状。同时,患者对IFN-α有很好耐受性,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s2 u+ X2 y, K4 z$ I; j# P6 r" V( t+ q. O5 U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 R5 g2 b7 i' e) l8 c
+ @& B- t- Z2 ~3 a 祖国文献无干燥综合征一词,根据其发病和临床表现,与中医的燥证、周痹、痹证、脏腑痹等有相似之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燥胜则干”的记载;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提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对燥病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医门法律》对燥邪致病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指出:“燥胜则干。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于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肉乐而皮著于骨者,随其大经、小络所属,上下中外前后,各为病所。”《医门法律》所记述的“……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腰痛惊骇筋挛,……目昧眦疮”等燥证病情对燥热致病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4 D! h# B' C$ r/ u9 @7 O8 N% M# ^; ^$ W6 x7 E( K
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于中医"燥证"范畴。《内经》首次提出"燥胜则干"的论点,是对燥邪致病病理特点的总概括。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燥邪外袭,风寒热邪化燥伤阴,或素体阴虚,禀赋不足,或汗、吐、下后津液伤亡等,使阴津、气血不足,血瘀络痹所致。病理机制多与肝、脾、肾三脏阴阳失调,阴虚阳盛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上多以滋养肝肾、益气养阴润燥、养血活血、化瘀通络等法治之。
7 m9 w6 ^: A& F: b+ j1 v9 r9 W - G6 d4 `7 _0 H1 h: V2 \$ u
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肺胃阴虚在先,肝肾阴虚在后,阴虚不复,燥热自内而生,阴虚燥热,轻则肺胃阴伤,重则肝肾阴虚,皆因阴虚在先,燥热自内而生,祖国医学认为“脾主肾精”,“脾主升清”,“脾开窍于口”。一身之津依赖于脾之健运,方能“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因此,干燥综合症患者不仅有阴津亏乏的症状,同时亦往往有气虚之象。其治疗,宜滋阴补气,方能“气旺津生”。滋阴补气之治当从滋补肾阴着手,肾阴为先天之本,是人体阴液的泉源,对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濡养滋润作用,肾阴充而肝阴、肺阴、胃阴满,肾阴虚则肝阴、肺阴、胃阴亏。故从滋养肾,填补阴血着手,辅以舒肝、润肺、滋胃之药,应为治疗干燥综合症的一条新的途径。 科研组专家们研制的“润燥肌骨丸”系列方剂治疗干燥综合症,患者反映疗效确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口干、眼干症状,无任何毒副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