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50|回复: 0

针灸治疗急诊六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0 1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针灸治疗急诊六法——浙江中医药大学 虞孝贞2 `" y* Z4 h; O: d% T  y
' X" T' G& d' y3 M* i- ^
考证
+ B4 C( Y/ s2 S) t, A《灵枢 厥病篇》:厥头痛、厥心痛等之针治。 & [& ^- R- H) g( ]7 ]
《内经》:治疗热病内容有“热论篇”、“刺热病论”、“刺热篇”等,治疗内脏急性病之《灵枢 五乱篇》《杂病篇》等,内容丰富。 + g1 ^, e. i8 q, U+ j
《甲乙经》“尸厥死不知人,脉动如故,隐白及大敦主之。”“血溢发篇”对各类鼻出血有不同的取穴之法。 6 n0 H2 \. E' w. w+ P# x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我国最早的一本急症临床专著,其中用灸治卒中、恶死、昏迷、霍乱吐泻、癫狂、痈疽、犬伤等数十种。 " c6 w, b: h! O2 D. {, a
宋代闻人耆年《备急灸法》肠痈、突发心痛、昏厥、自缢、急喉庳、难产等22种急症之灸法治疗。   t4 g* Z( t7 \. H
明朝吴又可《瘟疫论》明确“急症急攻”,数日之法一日行。
/ ~8 j6 `1 G) X% i《大成 针灸医案》:一妇患危异之疾,半月不进饮食,目闭不开久矣,六脉似有似无。杨氏曰,此疾非针不苏。既针内关两穴,目既开而即能饮米食。徐以乳汁调理而愈。 2 M6 f$ i; U$ V: M+ j/ O( @! p
清赵学敏《串雅外编》收集了大量民间防治急症经验。
; v& `' U" l3 `3 ^5 U* w1 醒神开窍法
/ l; y" _% M* B" @9 o2 J主要用于高热或神志昏迷等病变,或邪实郁闭的昏厥,或中风神志昏迷等。
  D& U$ r5 @0 D& r( E选穴:十二井穴、人中、涌泉、百会、内关等以针刺。有热者手指穴刺血。
( j+ Z% ?0 v; [' `) w大接经法
2 z' G# y: m- g: `# }% `. w: r0 Y按中风神志昏迷在不使人体移动的情况下,可先刺十二井穴,有开窍作用, 此在《乾坤生意〉“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汤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该法有接续十二经之功。
( B% u8 g- q8 ]1 ?% D& V/ n案例
# \$ o1 F! s% D8 J2 L$ ~本人曾于1989年治一中风昏迷病人,即刺十二井穴而醒,此后按常规选穴,半月而手足活动。 + k' z4 W( J% y+ y$ z' W
又治一老妇患急性胆囊炎高热昏迷,先刺合谷曲池不效,针十宣穴而醒,隔半小时后,热度由39.5 降到38.5,再送医院。
, B  z3 L8 V8 W% H6 ]一例妇女年30岁因夫妻吵架后昏厥,当时口紧闭,目赤上串,两拳紧握,此乃气厥,当以三棱针刺双指中冲,即可病人醒来。
, {6 b5 @- U8 x5 f9 Q一例本人亲戚,年八岁,患中毒性菌痢合并休克送医院,在未用西药前,余刺十宣、曲池、尺泽、委中、上巨虚等穴而醒。 7 h$ ~, Q2 S" l8 |: f' j8 e5 M, ]' U" J
" B! i% V3 V* L$ u
2 回阳救逆法 & ]% c# I5 d* N. U4 T1 E- ]1 a
多指正气暴脱之亡阴,亡阳或阴阳离决之候,临床较多见的有大出血及心衰、肾衰等,其证可见休克,或四肢厥逆,大汗出血压下降等。
- I+ [1 z+ v8 H  n" w% H选穴:神阙、关元、百会、内关、素髎等为主穴,人中、中冲、涌泉等辅穴。 1 z0 Y1 ~2 D. u4 a
古书记载
$ i) |4 q6 _0 a' i! X4 D《扁鹊心书》:真气虚则久病,真气脱则人死……若四肢厥冷,六脉微细者,其阳欲绝也,急灸关元三百壮。
7 g% {, j- E! k" V  h: i《伤害论》: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及微喘者死。(多灸气海,关元。) $ I, ]3 `* A. }8 b! W' N1 }
《灵枢》: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关元)
! H1 R  G2 |% }/ L; Y( J6 ^$ ^  O' [" x; p
近代研究
: |0 i( R; _! n. P近代研究素髎穴,对失血性休克、针刺该穴可使呼吸加深、心跳加快,垂体后叶功能加强,血压上升。有人观察针刺素髎、足三里、肾俞,灸关元等均能使肾上腺功能加强,糖皮质类固醇增多。
1 N, ]5 ~0 q7 H, F本人体会
& I9 ], A  y4 t本人治疗一产妇因产后大出血,神志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在处方别直参10克煎服之前,先用大艾炷隔姜灸神阙,并针印堂即醒,再服独参汤而血崩止,按产后大出血如因前置胎盘引起者,必须中西医结合手术急救。余以为以气虚或如产后因子宫收缩不良(即复归不全),不能使子宫正常收缩起到压迫血管止血作用所致者,灸神阙有良效。   u5 D; p& J2 h5 n  u

; b& H0 y1 _% \7 H% j3 清热解毒法
& b) k2 g9 S- t& g# ?如外感温邪、湿热等引起的高热,或传染病或疮疖痈肿等。 ' }) F' m' O. K" G
选穴:大椎、曲池、合谷、委中、曲泽、十宣等
  g3 n) f6 c; {: y: r5 p1 ~文献考证 9 [3 r5 ^: z1 z
明代薛立斋《外科发挥》提到善用砭灸法治疗外科病,同时对虚证持慎重态度,在其“疠疡机要”中述及因兼心虚,不能砭刺,待进补药后,元气渐复,方行砭刺;又认为灸能补阳促脓。 6 s( ]/ u2 a% ?- ~$ m
汪机《外科理例》医案中有167例针灸治疗,法有先用砭法出血,亦有用隔蒜灸以拔毒清火。 7 B. v  s$ Q' W) v2 O
夏春农《疫喉浅论》治疗喉病实证治疗手段有三法:针刺放血少商;刮穴:风府、背俞、曲池、间使等;药物探吐。 : O! M/ }/ z+ P9 D% O6 y4 A+ E
清徐灵胎云:治喉蛾者,若欲速效,必用外治(针刺)之法,因其通神入妙,何必内治,此外治之最再也。
/ G, o' Q8 @  i9 e临床实例
, \+ |' p5 T) I* ^; |本人临床治疗数例急性扁桃体炎而咽喉疼痛、高热、以三棱针刺少商出血数滴,再用筷子把三棱针接长,刺扁桃体浅刺5、6针使出血吐之,用淡盐汤漱口后喷以锡类散,合谷泻法留针20分钟,其效甚捷。
& q4 J# Q; k9 O3 ?# s7 P) W急性乳腺炎初期,**红肿胀痛,乳汁不畅,身发高热。先刺少泽出血,合谷、曲池、大椎,泻法留针,再在背部与**患侧相对应处三棱针散刺10多针,然后拔罐使出血,能迅速退热消炎止痛,再在**患部用熨法可使乳汁畅通。
3 k, c( h1 |$ J  T头部多发性疮疖若抗生素不效,可在委中刺血,曲池、大椎、风池,均行提插捻转泻法间歇留针30分钟,往往3-5次可治愈。
8 U" a9 [% ~" h1 `& _$ n# h4 熄风解痉法
* x  n4 M. F9 J肝火蒸腾,痰浊阻络,气郁闭遏或热高引动肝风,出现抽搐之证。
9 _3 T6 P  y' L选穴:四关(合谷、太冲)、曲池、阳陵泉、人中、印堂、百会,伴高热刺大椎、风池、风府。 ' z' L) _0 z! I* |* i' N3 x
文献 8 D8 y* b# E' z. k( [
《玉龙歌》: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 d: X* Y$ R9 g1 Y8 s; C
杨继洲按:急惊泻,慢惊补。
7 K! F5 w8 Y! S4 I临床实例一 - e9 j) W  y* C* _( n0 P# K/ @/ u
一3岁男孩,因患乙脑高热呕吐住传染病院一月病势脱险而出院,但遗留四肢不时抽搐,哑不能言,项强,不能端坐。舌红糜烂,乃热毒未尽,肝风未平之故,拟清热解毒平肝熄风,佐以开窍。处方:风府、风池、百会、大椎、肩髃、曲池、合谷、腰阳关、环跳、阳陵泉、绝骨、太冲、平补平泻不留。隔日一次。中药处方:地龙、鳖甲、银花、连翘、玄参、天花粉、知母、麦冬、生地、芦根、甘草等,每日一剂。经一月调治而愈。
, F# m, S0 }/ D1 V临床实例二
1 `  T0 k7 w+ {& z6 K% R" @. B一例小孩2岁,因久痢引起慢惊风,该日晨起昏睡不起,时时抽搐,已达3小时,面色苍白,头项四肢呈间歇性抽搐,无热度,指纹清淡,苔薄白,症系久痢伤脾损及正气,脾虚则肝木必强,肝风内动,筋急而成慢惊风,急则治标,先于定惊苏厥。处方:印堂平补平泻捻转1分钟起针,继灸气海用麦粒灸7壮,灸毕20分钟,搐止目张,神智清醒而索食。 5 {- w+ X: V9 g5 W
5 利尿通淋法
  z0 A# H4 X+ |% i) W8 C1 w3 [由于肾虚,下焦湿热,膀胱气化失司之尿闭,尿淋,或因产后,术后之小便癃闭。
+ }  ?( r- J# |- p4 @+ m3 h" w1 x选穴:中极或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神阙、秩边等。
; m* j, m$ T( G5 y. U4 Y4 T针法:关元沿皮透中极(不可直刺),用捻转法中等刺激,使针感下传,留针时旁用艾条温灸20分钟,配穴: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如针关元不便,可针秩边,用三寸长针,针尖微偏内上方,使针感前达小腹或尿道。
( A  O3 ~; u; L0 C中西医分析一
6 t: [0 D# G" o. V; v7 F《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秩边胞肓主隆重,大小便难。
& ~7 s5 o9 z9 F3 U/ p# [7 d反射性尿潴留:系指盆腔、直肠、会阴等部位,由于炎症、创伤或手术时的疼痛刺激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所形成的尿潴留。如产后、术后。 7 r5 {4 U% A' S' X) K
中西医分析二
: D8 e* n- w/ L3 ]( r神经支配性尿潴留:如脑血管意外等所致。以上二种均属非阻塞性尿潴留。
: @1 ?7 t& @2 R阻塞性尿潴留:系指下部尿路及其外周组织,由于炎症、肿瘤等机械性阻塞所致。如膀胱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等 0 M: ?1 F( Q: k! X0 \3 ?
心得体会
* N- R4 V9 r9 a本人认为非阻塞性尿潴留是针灸适应症,以反射性者为佳。
+ C% Z" `0 m. X# s3 e* V1 i, h( Q临床体会:关元沿皮透中极(不可直刺),用捻转法中等刺激,使针感下传,旁用温灸20分钟。如针关元不便,可针秩边,针尖微偏内上方,使针感前达小腹或尿道。 0 j8 B' a. k; t" F( ?) d# f& r
6 泻痢导滞法 3 y) a. T- h2 E* z+ \8 q0 Z6 |
肠腑积滞,湿热内阻,痢下赤白或急性吐泻。
4 T. m: ?7 I) h2 a8 X" J选穴:神阙、天枢、下脘、气海、委中、止痢穴(三阴交与阴陵泉连线的中点),有吐加内关。 9 \3 t+ u0 ^" y- I& ?6 _' X
临床实例一 ; T) i  {/ L" _4 n* M7 z1 v" [3 B
女性30岁,因饮食不洁,伤及肠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而发病,晚饭后即感脘腹胀满不舒,当夜十时脘腹急痛,上吐下泻,因车送医院不便,来门诊,见患者双手按腹卷卧,四肢不温,面色苍白,泄泻物清稀秽臭,舌苔白腻,急于温中散寒。取穴脐四边的下脘、天枢、气海。配足三里、止痢穴、内关。用艾条温灸50分钟后止。 1 h( M; D$ @( [- y" i! F4 B
临床实例二
" K1 O( a% [& V. k男,42岁,某日晚饭食螺蛳,食后当夜十时许腹痛如绞,泻下不畅,舌苔白腻,处方止痢穴、足三里。该患者因腹部穴惧针,改用艾条温灸,经30分钟后止。
* B: S7 O/ n5 O3 q' _% X0 }5 T2 c/ C: m6 [心得体会
  S4 Q. c8 j* N. k9 P; O腹痛泄泻者往往于止痢穴有明显压痛,该穴近脾经郗穴地机。关于腹部穴的针刺深浅,本人体会,一般调理,只要浅刺一寸或一寸半为宜,以捻转法针感舒适为佳。急性吐泻,宜深刺2至2.5寸为宜。 , d, s3 Y$ i4 e
《灵枢》刺急者,深内而久可留。 9 S$ Z6 N( o7 g) K: H
《灵枢·胀论》:针不陷肓而气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6-3 04:58 , Processed in 0.0464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