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89|回复: 1

鼻腔——“给药的窗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31 08: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用鼻“服”药,由来已久。早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有治寒湿之证用塞鼻疗法的记载;我国古代医生还常以药末入鼻取嚏以开窍,用于病人的急救;或者用麻黄煎汁滴鼻治病;也有人用瓜蒂研末搐鼻,令出黄水以治疗黄疸。至于嗅香以避瘟邪,《诗经》、《离骚》中就有不少描述。这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风俗,也有防病之功效。
3 }6 N2 p, Q# J. s
/ {6 `$ o3 Y1 f2 ~( u7 X% g鼻是呼吸的门户,鼻腔这个洞天虽小,其黏膜面积却有巴掌那么大。鼻黏膜下密布着四通八达的暗渠——毛细血管网络,还满布着丰富的嗅觉神经细胞。因此,当药物分子吸附于黏膜后就很容易地透过黏膜进入血液,很快地通过颅内静脉窦和颈静脉散布全身。药物的气味也会刺激嗅细胞,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从而起强化治疗的作用。所以,有人把鼻腔称为“给药的窗口”。在临床治疗上,西医经鼻给药的例子也很多,如用安乃近滴鼻以治小儿高热;用3.3%呋喃西林液滴鼻以预防流脑等疾病。8 x- k7 p  R) u( w6 p9 j+ L' |6 a6 K
* X$ T/ V( I& O- m" B* c& K9 V
清代外治大师吴尚先的《理瀹骈文》认为,从鼻腔给药可取到“纳鼻而传十二经”的作用,故鼻腔用药不仅可以治鼻腔局部病变,还可防治全身性疾病。现选介如下:
: R: y/ x2 z- k: R0 f) f4 [: f4 l& H9 b' H+ ?1 E+ b# C
防治小儿感冒 小儿感冒初起,可用葱姜饮熏鼻法:取葱白12克,生姜10克,苏叶20克,苍耳子12克,共煎后趁热熏口鼻(小心勿烫伤),每天数次,每次20—30分钟,3天为1疗程。功能发散风寒,主治小儿风寒感冒初起。
4 @( j8 n) m; V! @5 p3 ^9 }- E. I
预防乙型脑炎 野菊花、川黄柏各15克,龙胆草、川黄连各9克。将上药装入一陶土罐内,用沸水将药浸没,水高出药面约3厘米。浸半曰后,再放在文火上煮沸5分钟,倒出)令后过滤取汁,贝二瓶备用,每取药汁滴入双侧鼻孔各1大滴,早、中、晚各滴1次。此法预防乙脑有显效。% E) h! F- e& e
! k; B6 b: V- k3 x
治急性结膜炎 用新鲜半枝莲适量,揉搓为丸塞鼻,左眼患病塞右鼻,右眼患病塞左鼻,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 e3 N% [+ @# l8 b% Y8 V) W
: v( m& W; K$ G治神经性牙痛 取荜茇、白芷、细辛、防风各10克,高良姜8克焙黄研成细末,贮瓶备用.牙痛时以药棉蘸药粉少许,塞入对侧鼻中,并深呼吸2分钟,痛止取出。% {9 s1 U/ N1 `( n* {& E5 e
! t; F) x" F4 E) w7 t- U
治头痛 经验方如8 r) t% J4 ~7 |! z9 |" A* _/ v0 T1 _% i
, g! `4 W  I1 U) J
定痛散:药用细辛、徐长
6 M8 ^: c# J! z
9 Z: D3 b  |% t6 K3 o卿、川芎各9克,蜈蚣、山柰各6克,冰片0.5克,分别研成细末后和匀,用布一小块包药末少许塞鼻,左侧头痛塞右侧鼻孔,右侧头痛塞左侧鼻孔。每天更换1—2次,上药1剂用完为l疗程,疗程间隔3—5日。功能通络止痛,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 D' g1 Z  S( b$ E+ M! ]/ j5 r. B) G- q5 E
治偏头痛 取川芎50克,白芷50克,炙远志50克,冰片7克,共研成细末,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鼻,右侧头痛塞左鼻,左侧头痛塞右鼻,每次30分钟,此法止痛迅速,无其他副作用。
  F1 c1 L  E4 y; N  W9 K2 l* i; ^6 H8 T
鼻嗅法治呃逆 药用雄黄止呃散:雄黄6克、高梁酒12克。将雄黄研粉,与高梁酒和匀,放在水杯内。取一大碗,盛水,碗下加温,把盛药水杯放入大碗内,隔水炖煮,以鼻闻之。功能温经散寒,降逆止呃。主治大病之后,元气亏虚,呃逆不止。* I: ~5 D; _  r9 {) m, l3 n' ~2 ?
6 F6 r+ W; z4 F6 i+ @2 l
治女子痛经 治女子经行腹痛,可用皂荚30克、冰片10克,共研极细末,取少许置于掌中,并捂鼻呼吸,顷刻喷嚏频作,继而微汗而痛减。# r  c8 Y  E& E5 T9 Y  k
0 e8 q' J  Q: J; F* G
妊娠呕吐 取鲜芫荽30克,苏叶15克,藿香15克,陈皮15克,砂仁10克,加水适量煮沸,患者可坐在旁边用鼻吸闻药物之气味,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适用于肝胃不和型妊娠呕吐。$ z3 J: S4 N: s0 ]' T/ g* |

7 i) B- `- L$ p' x6 Q( S4 A乳痈初起 取生半夏半粒,白芥子5粒,王不留行15粒,生姜少许,共捣烂,用两层纱布包成椭圆形,塞入患者患乳对侧的鼻孔,每天1次,每次2—3小时,一般1天内症状可减轻,3—5天可愈,双侧乳房同病,则双侧鼻孔轮换塞。若脓肿已形成,则必须切开排浓,不宜用本法。1 _+ l0 z, e  G) T, _6 [" G6 j" m

( r( n) c/ C/ U3 ^0 |治癃闭(尿潴留) 用皂角、细辛各适量,研极细末,每次取0.3—0.6克,吹鼻取嚏。功能通利小便,适用于前列腺肥大弓D起的小便不利及产后尿潴留。' i+ h) U7 c6 V" m, M

! l% x' |* e( W. o值得注意的是,经鼻“服”药的方式比起其他给药方式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必须考虑保护鼻黏膜,顾及鼻的呼吸、嗅觉等生理功能。因此,要求药剂的刺激性要轻、不良反应要小,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应用时要特另小慎重。
发表于 2008-1-31 18: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鼻“服”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3 20:58 , Processed in 0.0314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