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6|回复: 1

[转贴]一份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清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0 16: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忠孝仁义信礼智勇】
. V9 y2 l& C! y' @! i7 r
5 g. j' S5 V' V7 }) F  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现在只有在台北的大街看路牌才能见到它们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轶序不再回来,也切断了我们与“忠孝仁义”的关联。“信礼智勇”好歹还是一个各社会通用的生存哲学和基本要求,但我们嫁接了西方的价值理念,在儒家的词语外壳下,内涵不再。 + e9 |' U$ |  j3 s( h3 q
9 ^  {. W- ?$ g6 j# \' a5 C
  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孩子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 c2 s  I* X$ b4 t ! ], k5 b5 Z5 a$ U' N( T
  【四书五经】 0 ]5 N) [- o) p; R0 I; E# M6 p

& y% R, Q% X3 D. F9 U" J  从前,作为书生15岁之前便要把四书五经烂熟于心,几乎都是群“拜经教”,他们对经典的了解,足以让今天的古代文学博士生绝望。1912年1月19日,当国民**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的时候,这是一个解放思想的壮举;作为后果,近一个世纪后,已经没有多少人回答得出来什么是四书五经了。孩子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现在,舒乙在北京创办了一家现代私塾馆,专门教授四书五经。
0 t' a9 J3 G- t7 p& N 6 t- q+ |% u- J0 I( C2 i
  【任侠之气】
: [' l' o5 F9 j( r. ^
5 U1 E1 X% X+ I& [- |. |. {  何为任侠?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是荆轲、是聂政、是专诸、是李白、是一饭之恩的漂母、是救过伍子胥的渔女。不过,今天他们都在风中消散。再不见独行万里为曾允朋友一诺的男人,再也没有了“拼将一生休,尽君今日欢”的女子。高晓松在他《青春无悔》的文案里这样幽幽地写道。
' t4 F; X5 @/ i
5 L4 T) q2 Y4 x/ c  r  从小就被教导明哲保身,不要相信别人,何来的狂狷豪迈之气?何来风流洒脱的风骨?从来没有过年少轻狂,青春就是不完整的青春,读再多的金庸古龙也不管用。 ! t6 `! B8 Y! E' h, D1 W4 `

$ l0 S  j6 [! k5 j( C" L6 I  【匹夫有责】
9 w, |. r" r$ i$ c/ h$ i ( Z- P! ~3 L' C' e6 I
  对家庭负责、对族人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风气负责……这是古人肩上的N座大山。而今天,我们既没有为别人奉献的义务,也没有权利向别人索取,只能为自己负责。《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今天成为镜花水月,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和平时期更像是一句空谈。于是,我们坚持不长大,看日本漫画,听Twins,玩PUPA或Hello Kitty,穿满身口袋的阔脚裤,口号是“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滥,让责任感处处失守。而年方10岁的那一拨孩子,耳濡目染的是这一代人放任自流、无限延长的青春期,他们怎么会知道责任感是何物呢? ; S9 ~6 z  B- L& i* E0 d; D4 f! N

: ?& X) n/ F; n6 L- U& G8 U  【诗词曲赋】 2 k; D9 M# x3 d, a5 N9 \
/ r' \+ K3 [- `5 H" l$ L
  如果上世纪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才开始接触到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有点迟了?《全唐诗》有42863首,《全宋词》有19990首,李白有诗900余首,陆游有诗6000多首,这还只是中国诗词曲赋的一点零头。然而,我们直到中学毕业所背的还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小情调,如何让我们爱慕上我们的浩瀚诗海呢? + Z9 C$ N" p& N/ r

6 j! f  m3 c% Q  \. P$ w  不是说古典诗词应被广泛应用,但它从我们的视野里大跨度地撤退、消失,就是这个社会审美能力的丧失。一个从小就被“涉江采芙蓉”、“袅情丝吹来闲庭院”、“醉里挑灯看剑”这样的情韵滋养着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心灵或许不至于那么麻木、冷漠。
' `. m( c3 I1 f9 g
. I4 O+ S3 N, P  【琴棋书画】
  ^+ q3 R' [$ Y/ i , k# M# M5 }+ b$ @/ I) w
  现在,年轻有为的形象是年少多金,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懂得如何赚钱还要懂得如何花钱,再也不是纳兰容若那种精通琴棋书画的浊世佳公子了。成人的价值取向在下一代人身上复制,甚至强化。学琴(指的是钢琴而非古筝)一定要考级,下棋除非是想成为常昊那样的国手,书画是少年宫的常备项目,为的是升学时加分……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鸡毛掸子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形状了。
6 t0 T+ t4 j! P( X. ~, x/ c
6 T, p! L( ?' [2 t7 s7 \6 o  【孔融让梨】
$ ]7 t5 E3 ^( l
, s' _7 P2 C% V, }4 R  “孔融为什么让梨?”“是因为大的梨是坏的。”那个古执而陈腐的孔融如果听到现在的孩子这样回答,肯定气得在棺材里跳起来。是的,传统的道德范式正在流失。90年代的孩子被教导:不劳动者不得食。他们几乎从懂事开始就置身于竞争当中,天生就是达尔文主义者。三年级的孩子每周要上40节课,每天要练3小时的琴,六年级的孩子每天做功课到深夜12点,初二的孩子课外还要参加数学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学生会竞选……他如何能够说:同学,第一名我不要,让给你吧?
! u2 p% r4 c7 f' p6 x' L! T7 e2 h ; e# ~9 k- z! J  x1 s9 r; U+ S* i$ S
  没人会感激孔融。只是,当整个社会都开始认同“谦逊使人落后”这种工业文明的价值观的时候,中国古人那种曾有过的温润如玉的人格魅力,也就湮没了。 + _# [* P! @7 _" d$ l

: d6 g; n1 N6 R" G, U/ k! `" f  【科举】 8 u9 E; O% m( h9 ]3 a7 o+ |, T8 O7 }

1 P2 _- s7 D5 ~  自隋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千百年来的寒门就是通过科举跃进龙门的。从“乡试”、“会试”到“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让“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300多年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的教育体系登堂入室。私塾成为布满历史尘蠹的老朽,而科学成了新宠。
8 v$ y" J. F" {7 n+ j' v/ V$ ?: W  V . T- H: K1 x* x! q& P, Q% v7 ^
  今天私塾虽然零星地作为新闻存在着,但再也无法听见稚子朗朗的背书声了。在今日的价值取向之下,不具有实用功能的东西,孩子们兴味寡然。
* L% J# j4 y, ~8 t ' x+ S0 y( s6 N% x& L
  【民风民俗】
1 }) L' e( y5 Y' d
0 G  d% T# @3 a7 U5 j5 M  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中元盂兰盆会驱傩……随着大城市全面禁燃鞭炮,这些节日离我们渐行渐远,孩子们的非物质所获得的野趣,也就逐渐稀释。有多少孩子还知道飘色?有多少孩子还知道台阁?
& d& v* E0 O  r2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5 14:38 , Processed in 0.0275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