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医新书发布——《单味中药妙用系列》(32开,25元)
4 d& l' ~) n7 \/ R; B; o5 V第一本:《黄芪》
! b! D% m8 p5 H
6 F A# x- B x, I0 E- n: O
7 `* r Y) i3 s 本书为单味中药妙用系列丛书之一,介绍了中药补药之长——黄芪的产地、鉴别、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内服方、外治方、制剂、食疗方、相关产品研发及在内科、儿科、男科、皮肤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养生保健中的应用。适于中医师、中医药科研工作者、药厂及中药店技术人员、食疗药膳从业者、中医药院校学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1 M. g _: y/ W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丰富与提高,进补天然药食已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黄芪,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喜爱。' O S {" }, K
黄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言其为“补药之长”,临床内服、外用十分普遍。黄芪及其内服、外治方,历代记述颇多,但散见于各种医籍中,查找使用实觉不便,有感于此,笔者遍览历代诸书,广搜博辑,斟酌筛选,汇集成这册《补药之长——黄芪》,以期能方便实用,使广大读者能足不出户便能择药配方,选方疗疾,择膳养生,提高自身健康水平。
' l6 |7 F( Y( m! W+ @! S 本书分为6章。第1章讲述了黄芪的故事;第2章讲述了黄芪的人工栽培;第3章讲述了黄芪的药材特点与炮制方法;第4章介绍了黄芪的药理作用、黄芪常用制剂、黄芪与人参的区别、黄芪注射液新用;第5章介绍了黄芪的食疗方;第6章介绍了黄芪在内科、儿科、男科、皮肤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养生保健中的应用等。( x- @2 L+ O5 _& W( K
`; x( e( `; B2 R9 m1 `+ F3 ^2 G
# ^3 g0 P! C. s( D! \2 [6 ]第二本:《冬虫夏草》(32开,18元)
1 X% ^8 S2 g9 Q; f4 \6 E
: T7 A( `# H! D
- [7 a0 @5 c1 p+ R3 X
7 K# s6 V, R' N) P& R 冬虫夏草,又名虫草、夏草冬虫。它是中医传统名贵补益中药,与人参、鹿茸齐名;为中医三大传统补药,也为家庭常用补药之一;临床应用十分普遍,有“东方珍宝”之称。清朝吴其壑的《植物名实图考》中曾有如下说明:“冬在土中,身为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僵化为草”。 古人认为它“冬则为虫,夏则为草”,故给它起名叫“冬虫夏草”。一年有四季,习惯以春夏秋冬顺序排列,故也有人按此顺序,称它为“夏草冬虫”。它虽说是“虫”,而“虫”头又长“草”;虽说是“草”,而地下部分又像“虫”。又虫又草,虫、草共生,故又称“虫草”。; ^6 Y# V1 c5 Y: U2 `+ T& w9 l
全世界目前已报道,发现由冬虫夏草属真菌(Cordyceps)寄生于昆虫、蜘蛛和其他生物长出子实体的冬虫夏草种类达400多种,我国已记录有68种。在国内外一些学者的概念中,把凡是由冬虫夏草属真菌寄生并能产生子实体的菌物结合体都通称为冬虫夏草。但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和我国绝大多数学者所指的冬虫夏草,是特指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草甸中的中华冬虫夏草菌寄生于昆虫纲、鳞翅目、蝙蝠蛾科、蝠蛾属(Hepialus)幼虫,感病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而其他类群不是正宗的冬虫夏草。2 m) ^' ^; t* Y" q* i+ R
冬虫夏草历代叙述颇多,上自《月王药诊》,下至现代,但它均散见于各种医籍中,查找使用,实觉不便。有感于此,笔者遍览历代诸书,广搜博辑,斟酌筛选,汇集成这册《东方珍宝——冬虫夏草》。以期能方便实用,使广大读者能足不出户便能择药配方,选方疗疾,择膳养生,提高自身健康水平。
3 a6 w: Y2 B( S: ], X% n 本书分为6章。第1章讲述了冬虫夏草的故事;第2章讲述了冬虫夏草的栽培;第3章讲述了冬虫夏草的药材特点与炮制;第4章介绍了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冬虫夏草常用制剂;第5章介绍了冬虫夏草的食疗方;第6章介绍了冬虫夏草在内科、儿科、妇科、男科、外科、五官科、感染科、肿瘤科及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 g" y- h1 I' u, ^! ^! F$ ` 本书为《单味中药妙用系列丛书》之一,介绍了东方珍宝——冬虫夏草的产地、鉴别、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内服方、食疗方、制剂、相关产品的研发及其在内科、儿科、妇科、男科、外科、五官科、感染科、肿瘤科与养生保健中的应用。本书融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适合药厂、中药店工作者、中医师、中医药科研工作者、食疗药膳从业者、中医药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 E% F! y1 `& D d$ i+ { D
4 ?7 T* G/ p3 X4 _
* P" r+ x, L9 V* {* V) M* _第三本:《西洋参》(32开,15元) ^* t5 \0 ~0 w* T
' Q7 T8 |6 I" m' B9 j3 @
$ ^) ~+ ?' K8 r4 W
: c2 Z* @2 W! Y7 R5 H7 ] 西洋参,临床应用十分普遍,其内服方、食疗方甚多,上至《本草纲目拾遗》,下及现代,但散见于各种医籍中,查找使用,实觉不便,有感于此,笔者遍览历代诸书,广搜博辑,斟酌筛选,汇集成这册《清热的补药——西洋参》,以期能方便实用,使广大读者足不出户便能择药配方,选方疗疾,择膳养生,提高自身健康水平。. [4 C- {6 ?; D+ ]* E* h X
本书分为6章。第1章介绍了什么是西洋参、西洋参的来历;第2章介绍了西洋参的植物特性、生长特性、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第3章介绍了西洋参的药材特点、炮制、鉴别等;第4章介绍了西洋参的药理作用、西洋参茎叶的药理作用、西洋参常用制剂、西洋参的临床应用等;第5章介绍了西洋参的服食方法、西洋参的食疗药膳方等;第6章介绍了西洋参在内科、儿科、妇科、男科、皮外科、五官科、感染科、肿瘤科的应用。
- c8 a5 m% }, H& \
6 W) }4 G4 m/ d- y: c6 v
W! J8 E t+ ]! Q' E[ 本帖最后由 zxz111 于 2008-4-14 11:32 编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