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医新书发布——《中医运气学说解读》(小16开,48元)
. b' d+ B& N+ J; S/ i4 o. M
9 U! _! P$ P# y; p0 O1 {, N5 X+ M% v
! g% _' w/ X( a! |: R
运气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对运气学说进行了系统、详尽的解说;书中联系部分地区的气象资料进行了佐证性的研究,并解析了如何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临床诊疗;书末附有“七篇大论”的原文解读。全书条分缕析、明白晓畅,集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适合中医药从业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学习参考。
: J% o# c6 i9 m D% C运气理论是专门研究气象变化与时空、气象变化与物候、气象变化与人类生命规律(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关系的专门知识,是中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的历程较长,《黄帝内经》“七篇大论”和两个“遗篇”的内容是该门知识构建完成的标志。尤其是历经唐、宋、金、元以及明代近千年的研究发展,该门知识日趋完善。近五十多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五运六气理论的研究更为理性和深刻。张景明、陈震霖博士是潜心于《黄帝内经》理论专门研究的工作者。他们不但在中医经典论著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研究中颇有心得,而且对五运六气理论的求索更是情有独钟,并有真知灼见,《天人合一的时空观——中医运气学说解读》就是他们辛勤耕耘的硕果。7 B" l) s, C- @4 }
我也是一个倾心于研究五运六气理论的工作者,当我读罢《天人合一的时空观——中医运气学说解读》全书之后,为作者在该知识领域的独到见解颇感惊诧和高兴。因为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理论中最为深奥的知识,相当部分的当代中医工作者因其深奥常常望而却步,尤其是对五运六气理论产生奠基作用的《黄帝内经》“七篇大论”和两个“遗篇”,不少人更是浅尝辄止,甚或不敢涉足。本书的作者不但对与此渊源关系十分密切的两部分知识进行了深刻到位的研究,还为那些想要涉足该领域的人们容易产生的“为啥学习”、“怎样学习”、“学习些什么”的疑窦予以启蒙解惑。
A4 Q9 {; x5 L" [2 t5 U我对该书之所以产生惊诧和高兴的感慨,因为是书明显不同于他书的几点创新之处:
7 J+ E# [% {7 S c其一,探求了运气理论的发生。任何一门知识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现象,运气理论也是如此。它是在传统民族文化、中医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作者从中国古代哲学的“道气论”、“阴阳五行观”、“干支甲子的发生及应用”、“古天文知识的积累”、“实践观察与验证”五个方面首次在运气专书中予以揭示,以启迪读者对该门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学习。
& a7 m5 e# _9 y其二,“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本书作者对这一《内经》教给我们如何学习和应用前人经验的方法,做了有效的尝试和示范。书中跨越时空,将产生于中国古代的运气理论与当今五方地域用现代先进手段观测的相关气象资料进行了纵向比较,对运气理论的合理内核给予了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支撑,也应答了读者怎样学习和认识运气理论的疑问。- p" p9 d. d. {' ]( v1 C
其三,“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本书作者对历代名医的临证经验,通过巧妙的文字处理,以论著的方式践行了《内经》教人怎样将研究天时气候变化规律的运气理论(即“言天”)与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相结合(“有验于人”),以事实为依据回答了“为什么学”的疑虑。
( X& l+ _8 F3 q% l2 ~" o其四,《黄帝内经》“运气九篇”(“七篇大论”和两个“遗篇”)是运气理论的奠基和发端文献,是运气理论不可割裂的有机部分,要想对运气理论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运气九篇”是必读文献。缘于文字的深奥,作者以其扎实的古文献知识为基础,到位地诠释、解析了原文,便于读者对“运气九篇”内容主旨的认识和理解。$ F' P# v6 H5 z% [
其五,恰当地评价了运气理论。作者以其敏锐的思维、睿智的洞察力以及科学求实的态度,对运气理论给予了客观、恰当的评价。旗帜鲜明地指出,运气理论从时空视角研究气象变化规律,研究时空及气象变化与物候的关系、时空及气象变化与人体生命规律(包括生命规律中的生理、病理)的关系 ,并用以指导疾病诊断和治疗用药的思路是超前的,是科学的,是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但其机械呆板、甚至过分程式化的方法和推算系统,反而使生动活泼的时空、气象、物候、生命规律之间的鲜活关系受到局限和遏制。作者这种合理、求实的科学评价,不但是他们研究运气理论所产生的耀眼火花;同时也是对当前于运气理论“绝对肯定”和“全面否定”两种有失偏颇观点的校正。这是我读罢该书感触最深,也是最值得肯定之处。
. N2 T n/ ]; T4 i. L* k/ C总之,运气理论是古人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在积累大量天文、历法、气象、物候、医药知识的基础上,企图寻找的一种能够把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作为有效模式的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学习或者作为专题研究,都应当像本书作者一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来对待运气理论。7 G0 U0 W# q% J' w( u
张登本
3 I) k8 O* K# I. r4 s2007年5月
" Z1 j) @/ q) I) U# n谨识于古城咸阳
7 y0 F" Z/ S) S9 |( [* C( R # a, w h7 V! ?4 ]! r
) l1 h& y |% H) L% k. ~: S- M
- S! v2 ~( ?& L4 V, V) @5 U; _/ d运气理论即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医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生物乃至人类生理病理影响的一门知识体系。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时刻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体亦随自然界气候的改变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运气理论基于这种“天人相应”的学术观点,从整体角度和宇宙节律方面把自然气候变化与生物生命现象统一起来,从而探讨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关系,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M1 A( Q* w0 m运气理论的发生受古代哲学思想和认识方法的影响,最早载于《素问》“七篇大论”及两个“遗篇”之中。由于文字古奥,常令学者望而却步。《天人合一的时空观——中医运气学说解读》一书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了该理论研究中的古今相关成果,详细阐述了运气理论的发生源流;干支甲子的意义及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列举了用现代气象资料研究运气学说的实例,将全国进行区域划分,按地区分类研究,更直观地体现运气理论与现代气象的关系。今天研究运气理论的目的,仍然是运用中华民族传统的思维方法探讨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防治的规律,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故本书附有部分历代名医用运气理论指导临床的验案,结合临床实例说明运气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本书最后一部分,对《素问》“七篇大论”及两个“遗篇”的原文进行了梳理分析,起到了导读作用,使读者能更系统地学习、理解、研究运气理论,指导临床及科研。+ q/ l1 H2 K- x1 W. b* V: P
运气理论是我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及其对生物影响的一门学说,与天文、气象、历法、物候及预防医学等学科关系密切。故本书有广泛的读者群,如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理论及临床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在校生,疾病预防工作者,中医药知识爱好者,传统文化知识爱好者,天文、气象、历法工作者等。缘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当之处恐所难免,敬祈读者不吝赐教,以免谬误流传。
- J1 J. I5 V. Q/ B& b编者5 x- T8 v7 t- e/ d& m
2007年5月7 l ~1 _' s5 z' o" n
于陕西中医学院目录天人合一的时空观——中医运气学说解读2 `/ A/ ?' ~- L) c; I
/ W" z$ R L: l+ h/ ? , k! l! J9 {) O/ `8 V& z
. V+ e, a6 r5 s) T" W" L- o
2 D: h* x1 w- @5 Z& L( N& B
第一章运气理论的发生学研究
$ h( v z8 X! @第一节运气理论的发生背景
+ v$ Q a U% S) c" [第二节《素问》“七篇大论”与运气学说
7 U# Z( o- a' q- a: Y: z. v第三节王冰与运气学说" b+ C6 b3 `8 S2 ^+ E6 Y+ Q- [
第四节运气学说的发展沿革
) r' A, D/ K* |3 [- D6 | s5 ^% f第二章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4 Z K# u' G3 m" b' G% E( O. v+ ?第一节干支甲子' `: _8 X, s3 Q; L5 |7 w! F' k; }
第二节五运, o% ?& k! i ?
第三节六气
$ e: c7 a. t# D第四节运气同化$ x6 p) z# V/ w/ ^( [5 @. M: ]% P* v
第三章现代气象学与五运六气2 `/ A' m! ~7 U9 R7 m0 f
第一节北京气象资料与运气关系的研究
# f; X' m/ K; ^第二节天津气象资料与运气关系的研究) D, C- X! N9 P+ s# M! D
第三节东北气象资料与运气关系的研究
3 d0 [2 @, o/ S第四节西北气象资料与运气关系的研究
A6 p% c0 E; ?- b, l: s; b/ Y第五节华北气象资料与运气关系的研究( j7 ]% N5 I: O* w; k) q
第六节华中气象资料与运气关系的研究' Y1 A2 t* t" F* A
第七节华东气象资料与运气关系的研究' h8 I5 ^/ m# U/ }
第八节西南气象资料与运气关系的研究
8 ~( I6 ?; f5 k; j5 a* D第九节51年十地区气象资料的统计验证
2 y) W+ I/ X7 l9 u5 q& e: v第四章运气理论在医学中的应用
3 F6 h1 m% j& q3 j/ t第一节五运理论的临床应用/ d* s; X/ X; q( @: V5 p
第二节六气理论的临床应用
+ ?! q# {; @; d( {; }5 {第三节运气变化与内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 p1 j" d0 ^5 a8 _: [0 l
第四节标本中气理论的临床应用$ z% V L# O" b: ~ L" Q- q
第五节运气理论与临床组方用药
2 w4 m! W: U8 z, `3 H1 ~附:运气理论指导临床的验案举例
; J( _( p9 o x& t9 x" x第五章运气理论的研究进展及评价7 @& j3 O3 A5 B1 v# v9 {5 }5 _
第一节基础性研究
- \+ `/ u3 G' ?5 o. z* v第二节印证性研究6 G3 ]7 [0 {4 }; R9 Q
第三节临床应用研究. J% f- x1 v3 g$ J1 U
第四节评价
. o+ r( e9 v A. H+ w; s0 s第六章运气原文导读
, k/ p# f7 _' Q7 [0 G& Q% d第一节“天元纪大论”解读, h5 n: a3 R# Z6 U" Y1 L
第二节“五运行大论”解读" b4 Q6 q$ a4 ^; t: h2 \( E: E! F8 U- F
第三节“六微旨大论”解读
! O- x- h/ v0 M$ J$ o( I第四节“气交变大论”解读
- C- d" Q4 M4 n7 x第五节“五常政大论”解读! A: ^5 l8 H& h" C" H9 K- F. u
第六节“六元正纪大论”解读) t4 q* ~! f0 N( y; s) S8 S
第七节“刺法论”解读& [7 ^6 D3 r5 V$ W
第八节“本病论”解读
/ ^) n6 Z8 K, U第九节“至真要大论”解读, U% i4 f) F) M9 c1 A' N. A$ S
$ X1 | k& A* L$ U% C% U! }
[ 本帖最后由 zxz111 于 2008-4-18 09:38 编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