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5|回复: 0

挥金如土林黛玉,贾府里的隐形有钱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30 22: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自诞生之日起,便已有人着手研究此书,至今已经形成了数个派系,关于书中的细节,更是有无数种说法和猜测。《非常品红楼》是作者苏芩倡导“红学年轻态”的开局之作,不论语言风格还是行文构架,皆糅入了时尚现代的风格元素。她用时髦话语解读经典巨著,勾勒出人物在人情、世事、利益中的命运之路。 : t8 Y3 v7 l5 a8 d- `. @- c, W$ y
4 [1 X: S8 R/ w# N% U

  l8 F, ?. |, n- S# b0 d' d, w$ }寄人篱下,却无钱财之忧
2 x1 ]$ ^5 p" m
9 U! |  S1 I  p$ e
/ Q; M; u9 b  u4 a  L: ~在贾府这个富贵之地,有没有势力,有没有钱财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林黛玉孤儿一个,论势力自然是没有的,要说钱财恐怕也没有,连她自己都说过:“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些小人岂有不多嫌的。”但实际上,这样的处境,对于出身名门的林黛玉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
! \) p; W8 C+ y; Q( h6 z3 H
- P$ C) Q4 T& ^' @
& n' U3 K. S2 r+ z: C; v" K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这一代往上推五代,曾经世袭过列侯,是国之重臣,根基甚至胜过贾府。到了林如海这一代,世袭的代数满了,林如海便从科举出身,中的是探花,也就是全国高考的第三名,在书中第一次出场时正出任巡盐御史。御史是个多大的官衔呢?在古代,御史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林如海是皇帝钦点的巡盐御史,干的是监察盐官政务和盐商买卖的工作,这个职位在过去那个时代,是肥缺中的肥缺。而这时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只是一个工部的员外郎。工部相当于今天的建设部,工部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建设部长,副部长在古代称之为侍郎,而贾政所出任的员外郎正是副部长的下属。林如海显然混得比他强。
5 p+ {+ ^  q! @# A  F+ D) \* u+ C$ s: s% [

7 _+ k. u' D! k而且文中说明了,林家也是钟鼎之家。钟鸣鼎食,大富贵也!试想,以林如海这样的官职,会任由自己的独生女儿成为无依无靠、寄人篱下的“乞食者”吗?作者只是写出了林家的人丁不旺,没有男性后代而已,丝毫没有透露出林家有经济方面的危机。 / ]1 f0 ~6 ?! u  _5 e  Y

/ v# [) n) G+ D+ C# }. o% b+ a
! I7 B- _1 j4 i1 N  s% P( {大多数读者至今认为林家的财力是不如贾家的,因为从林黛玉初进贾府那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看来,她还是很紧张的。其实这不难理解,一个年仅五六岁的女孩子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尤其这个地方还有着和自己的家乡完全不同的风俗差异,很多生活习惯也是不同的,能够做到像林黛玉这样沉着镇定已经十分不错了。
5 O" _1 `" n( v1 F) {4 C5 v  e/ ^
+ H* f$ n' m" R$ c% N' G/ \7 F$ ?0 y
相信,林如海托贾雨村带去的那封信不光是信件那么简单,应该还有林黛玉的生活费的安排。尤其林如海死后,林家巨额的财产难道能够一夜之间消失无踪吗?绝对不可能。
% N0 ^5 w2 x% m1 @+ q  ]+ n7 ^/ [0 B! p/ `

# K, W1 v. V* L: K2 F6 u3 }从文中来看,林如海的品行十分优良,而且林家的家庭成员相对简单,不像贾府人口多开销大,积累下来的财富一定少不了。即便不会完全由女儿继承,但林黛玉作为唯一的子女,能够分到的份额也是相当大的。由此,林黛玉的“清高自许、目无下尘”,固然是天性使然,其实也是自负使然,出身高贵、财力雄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 X3 j8 K( Q, z7 Z9 P
2 l* Y; T  c* R/ C$ w' P打赏下人,一派贵族风范
- {8 Y; L  a# [
5 S1 l2 }. M" Q2 u: w7 N
- m9 ?$ T; j$ X# B5 ?# z4 `. ~8 Z大观园里的小姐们,虽然衣食无虞,但钱财问题上却没有多大的自由度,每个月只有固定数额的零花钱:二两银子。放在今天,也就值个四五百。别以为这些小姐们天天待着没什么花销,二两银子肯定花不完。小姐们的日常花销其实并不少,又要购买化妆品臭美,又要购买新版玩具娱乐,还得不时地打赏下人装阔佬,所以,就连当家的三姑娘探春要想买点小玩意儿,还要用心积攒,几个月才省得出“十来吊钱”。可林黛玉不一样了,同样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亲戚,同样是没出嫁的小姐,从没见她有过经济上的困窘事,而且,在打赏下人的小费方面,她的出手也是最为阔绰的。
' |; S! S3 W- L0 o& J5 ~6 }* {* v$ R" o8 x7 q! W5 y- n1 R6 T

& [3 s% T- C$ I+ x0 h第二十六回中:(红玉)忽听窗外问道:“姐姐在屋里没有?”红玉闻听,在窗眼内望外一看,原来是本院的小丫头名叫佳蕙的,应答说:“在家里,你进来罢。”佳蕙听了,跑进来就坐在床上,笑道:“我好造化!刚才在院子里洗东西,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花大姐姐交给我送去。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也不知多少。你替我收着。”便把手帕子打开,把钱倒了出来,红玉替她一五一十地数了收起。
. s% U4 a/ _/ k, M* R' y, k
3 e9 S" @$ E: f  K: x' {2 Z) V
9 e* j( b5 y! V: r# |! ?% ^5 C佳蕙是怡红院中的一个三等小丫鬟,身份比起袭人、晴雯、麝月这样的大丫鬟是要低好几个层次的,但就是这么个小工,她去给黛玉送东西却得到了赏赐,可见黛玉很大方。“好造化”三个字说得真妙,可见丫鬟们也不是人人有这样的运气,要是回回能碰到赏钱的事情,那岂不人人争当快递员!何况,黛玉跟宝玉原本是极熟悉的两个人,宝玉的下人给黛玉送东西,黛玉原本就不需要客气,如果真是碍于面子才给,也不会顺手抓了两把钱,也不问具体数目。
  A3 M3 u# p4 G) v& v4 O( T  Y! S7 j$ A& d/ Q9 ^) y

4 U+ Y6 k( J% ]( ?6 r) Q& O; n: D另外再来看这一句:“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这个钱一定不是大观园中太太小姐们人人都有的月例钱。所有贾府上下人等的月钱都是由王熙凤发放,并不需要牵扯到老太太,可见黛玉在每月固定月钱之外,还另外有特殊津贴,这个钱则是由贾母亲自补贴的。 6 g& Z, [2 ?. F4 c7 l) {

/ l+ K0 G$ B1 \0 y3 f3 F. `( _9 X" K, l* G6 {+ H
另有一次是在第四十五回,宝钗差下人来给林黛玉送燕窝一段:
9 R+ W" _; E+ W0 l+ j
1 [0 \7 p+ u1 ]; A
5 d7 J# q* \2 u0 [) ]) G8 B+ T. Y就有蘅芜苑的一个婆子,也打着伞、提着灯,送了一大包燕窝来,还有一包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说:“这比买的强。姑娘说了:姑娘先吃着,完了再送来。”黛玉回说:“费心。”命她外头坐了、吃茶。婆子笑道:“不吃茶了,我还有事呢。”黛玉笑道:“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婆子笑道:“不瞒姑娘说,今年我大沾光儿了。横竖每夜各处有几个上夜的人,误了更也不好,不如会个夜局,又坐了更,又解闷儿。今日又是我的头家,如今园门关了,就该上场了。”黛玉听说,笑道:“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命人“给她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说着,磕头,外面接了钱,打伞去了。 / Q& r' k$ b( L' s" Q& E# @" D4 T
; |6 h9 p6 Q1 Z5 M
' R- }5 X! G7 ^
几百钱在古代绝不是个小数目,那个时候的主要流通货币就是铜制钱,只有像贾家这样的豪门大户之家才会频繁使用银钱。在第二十七回中,探春曾经委托宝玉为自己购买一些字画玩物,宝玉和探春曾经有过一段对话: 探春又笑道:“这几个月,我又攒下有十来吊钱了,你还拿了去,明儿出门逛去的时候,或是好字画,好轻巧玩意儿,替我带些来。”宝玉道:“我这么城里城外,大廊小庙的逛,也没见个新奇精致东西,只不过是那些金玉铜磁没处撂的古董,再就是绸缎吃食衣服了。”探春道:“谁要这些。怎么像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这就好了。我喜欢的什么似的,谁知他们都爱上了,都当宝贝似的抢了去了。”宝玉笑道:“原来要这个。这不值什么,拿五百钱出去给小子们,管拉一车来。” - D  @3 Q+ t  r1 H

0 e) {+ ]+ |- X# u9 ^4 J- t5 i+ |2 ?- W5 @2 i5 N9 I
这话听起来吓一跳!在那个时代,五百钱买民间的手工艺品可以买一车,即便是宝玉略带了些夸张,还是不难看出这五百铜钱的购买力之强。而黛玉赏小费随手就是几百钱!绝对是有钱人!
$ [8 R' T/ Q) |. x# z0 o4 J9 P2 j6 N4 p; L4 i* g; u# }5 D7 b
  k. [1 H* ~* l( ^) Y' O
“情调小女人” 人情世故样样通 . I+ y+ L$ ?8 t5 h" U) B" U7 N

5 B9 v' }% r1 L% Q3 W+ e" f) J% b- q- e8 Z3 ]  y
虽然在大观园里主人赏钱是十分正常也是十分经常的事情,但为黛玉安排的两次赏钱描写则更有深意,另外也暗示出:黛玉并非像读者想象中那么不通人情世故只会耍小性儿,其实她也十分会办事,人情世故样样精通,只不过打着清高的幌子装优雅,这一点上,薛宝钗绝对不如林黛玉聪明,人家林妹妹该做的一样没拉下,还得了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情调小女人的称号,她却成了财迷心窍的禄蠹,张口闭口不是钱就是官,其实傻到家了!所以,林黛玉不仅不穷,而且还富得流油。 1 s4 n+ Q2 Z' Q! A# v& }% i
& Y4 m6 L9 [& a2 q1 }3 T1 P" a

( w/ H% ^6 y; j/ G5 Y/ _5 m# f林黛玉的苦闷更多的是一种悲乡情结,同时,作为一个小女孩,即便有钱也不可能由她来花,果真一草一纸,也得问人要,即使花的是自己的钱。史湘云还算是个富贵人家小姐,但家族的没落让她每天晚上要干活到深夜,最盼望的就是被接来荣国府过几天休闲度假的日子。林黛玉的生活又怎么样呢?每天读读书,写写诗,睡睡午觉,闲了还要搞个葬花之类的行为艺术,吃的穿的都是最好的,稀奇物件要先紧着她挑,针线活几乎从来不沾手,要什么贾府上下总是有求必应,几次三番惹得贾宝玉摔那块被上上下下视为命根子的玉,也没有人敢对她说个“不”字。 ) p1 ?5 Q3 }2 z3 i/ W, v$ |2 Z
. n7 X; u7 L, ~' s% j" z! }1 F

, H7 j* a' I! }- A林黛玉算得上《红楼梦》里第一娇小姐,恐怕身为贵妃的元春也未必赶得上她会享福。可见,林黛玉背后有着强大的财力支持。不然,即便贾母再怎么对她爱护备至,王夫人的亲生女儿可是皇妃娘娘,哪能尽着这个外来户碍她的眼却不能有一点“作为”?林黛玉不仅仅在贾宝玉的心目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在贾母在凤姐,甚至在贾府众人心目中,其优势地位也是相当明显的,所以,王夫人轻易不敢动林黛玉,即便恨,也只能恨在心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5 10:11 , Processed in 0.0312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