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23|回复: 4

文化知识普及——龙的真实来历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31 23: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传说: & t/ @8 H' h+ O# P" D: b
据说上古时代,轩辕黄帝打败了当时中国大地上的各个部落,准备建立一个统一的没有互相征战的理想王国,当时各原始部落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图腾,飞鸟禽鱼,不一而足,黄帝为了统一各族的认识和信仰,取各个部落的图腾的一部分,最终拼成了“龙”,这是各个部落图腾的融合,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方式下,最终各部落统一到了这个旗帜下面,互相融合依存,一起开创了辉煌的华夏文明。 % p& O5 J0 x1 V2 d# n0 v
" m7 C# v' t) O' {5 a6 F3 o& _1 T
论及华夏文明,其渊源必须上溯到三皇五帝,西方人也许认为这些根本不存在,但是古人却一直坚信这些人物的存在,我们首先要感激先人的智慧,因为早早有了文字,从《史记》到《春秋》,历代史书都会记载或涉及这些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并详细记载保存了下来,所以说,我们的历史基本上是“信史”。 3 l7 q* x) P5 F/ g
0 B/ n. f( D: v& H2 K6 u/ v/ r
而三皇五帝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当属伏羲皇。并且只有伏羲的形象,是人首龙身,被尊为“中华祖龙”。
' r% A# |! t- w+ N2 _相传伏羲是雷神的儿子,其母华胥氏踩踏了雷神在雷泽留下的"足迹"而孕生的。因为雷电是龙的重要的取材对象之一。闪电为龙之形,雷声为龙之音,雷神就是龙神,雷神的儿子当然是龙。于是,伏羲便生就一副"龙颜"。古籍里称其"龟齿龙唇"、"鼻龙状"、"牛首龙身"。他"受龙图,画八卦","以龙纪官,号曰龙师",然后结网罟、造甲历、作乐章。 , i# p" W  k# ^$ f# I9 R

$ T7 o) k; u! u, b( }: o7 }以炼石补天、抟黄土造人、始创嫁娶等功绩而著名的女娲氏,也是龙,是一条女龙。 # A/ n1 p+ s3 R! a6 `
古人言女娲氏"蛇身人首","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蛇是龙的模特,龙是蛇的升华。说女娲"蛇身"、"蛇形",也就等于说女娲"龙身"、"龙形"。难怪人们常把汉代画像石上、唐代绢画上的长尾交缠状的伏羲女娲图,既称"蛇身像",也称"龙身像"。 * G* p8 L: p) D5 [0 {

& Y- t8 }( s$ z9 _: [; C' j+ h5 ]6 M龙的原始图形是什么?
9 l; l; o  \, |# f最早记载龙的书籍《山海经.海外西经》载:"龙鱼陵居,其状如狸,一曰鰕"。据《尔雅》:"鲵之大者谓之鰕"。现在天水东南部林区曲溪,尚有成群生长俗称娃娃鱼的鲵,正是四足龙的创作原型,也是伏羲族的图腾神。鲵,古人视之神圣。《史记.始皇本纪》载:"始皇下葬也,以人鱼膏为烛。"据称鲵鱼脂肪,所做之烛,能将空气中氧耗尽,以保尸身不腐。 6 f! e5 E+ g+ q" r" x
- z' X1 @7 ]5 F% j/ v
随着强大的伏羲部族由黄土高原向中原大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流动迁徙,黄河中下游及西南地区的许多部落被征服。征服部落的马牛狗鹿鱼鸟等图腾,也就融入了伏羲部落的图腾中。鲵鱼形的原始龙,由此兼并各民族图腾,形成综合的龙图腾,构成华夏民族团结的纽带。后恃武力征服中原大地的非汉民族统治者,在入继汉统,成为中原帝王之际,无不强调自己也是三皇五帝的后裔,以消除汉民族的"正统论"观念影响。许多少数民族统治者,还为自己编造一个与华夏圣王有关的族谱,如匈奴人刘渊自称汉高祖刘邦后裔,前秦氐人苻坚说自己是"有扈氏苗裔,世为西戎酋长",后秦羌人姚氏自称舜之后代,北周鲜卑人宇文氏说"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等等。 / T2 A; A0 G9 _6 I2 n1 y& f9 m# {& `# {

1 S  H* [+ h$ s: Y, N- G源自蒙古高原的元代帝王,对三皇特别推崇。成宗皇帝铁木耳,诏令要求全国各州县均修建三皇庙,以通祀之。对三皇之首的伏羲,更是钦崇有加,于是天水卦台山的伏羲庙,盛极一时。以东北偏僻地的满洲,破关而入,统领华夏的大清帝国,也再三申明,自己也是三皇五帝的后裔,以强调自己继统之合法性。 / h( w1 B' f5 b3 s; G
  z. r* t  m- Q4 M/ l
其实,无论元帝国或是清帝国,以上均非无源之说。自伏羲而下,炎帝神农、勾芒、共工、颛顼、祝融、轩辕黄帝等远古英雄,都继承了龙图腾。三皇五帝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创造的文化,与龙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夏后氏部落,是龙族;长期雄踞北方的匈奴,也是龙族。此外,我国西南的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伏羲女娲是其始祖的传说。 4 l* c* t  s# \, a6 {
% h6 g6 B0 c4 n1 R; E& b
远在新疆,也有不少伏羲女娲文物出土。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了绢画伏羲女娲图。该图寓意深奥、构图奇特,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受到学术界重视。这类图画在交河故城附近,其它墓地也有发现,多出于夫妻合葬的墓穴中。根据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礼俗,伏羲在左,左手持矩,女娲在右,右手持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 4 a, v1 a3 r2 I

# o0 t- S, R8 @  ~" E2 K- @, O5 T上古时期的羌戎诸部落,曾广泛活动于黄河上游、渭河上游、长江上游、金沙江南北等广大地区。那么,诞生在此地的伏羲、黄帝、炎帝,就不能不与羌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人直说,伏羲实为当时居先进文化地位的羌族首领。稍后的炎帝黄帝,也与羌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0 Q  Q- }1 D2 \在神州大地,无论是华夏,还是夷狄,全都包括在龙图腾的旗帜下。此说,可从对伏羲的祭祀,得出丝微证据。
+ y# R1 h6 z% ~* D  ^7 \# z& x  u8 B: m, t& U4 k/ E" d

$ S( a- R9 @6 d6 O6 l有关龙几种说法: " ?! r4 H* Z5 F! r% K7 b
. Y4 j) o5 t$ J8 v2 `" a+ }) W
四大灵兽之一 , e& {/ K& v; q6 R6 ]$ D
说法一,麒麟、凤凰、龟、龙共称为“四灵” 0 J% ]( U" y: s' n+ P, ?& l# z
说法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为“四大神兽”
' |) w! M* r. g! d! G% q& i( l
+ K% [$ I% A8 T* A! ~) |最初是指天空中的四个星宿,代表四个方位。因与汉代社会的思想意识密切相关而演变为四方之神,被称为四灵。《三辅图》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证四方。”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
" L5 g1 O0 y* p( o* e在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
5 d5 k  h( p' Q1 |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
) Q, |' S- b9 t* O. g  B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
! r) {( u* p1 ^/ [' z$ U) l( C4 _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 3 m  P, X! T: _' U8 B2 N+ p& K
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
% Q' Y' ~) U6 n8 A5 ?3 K* _+ r+ p8 e- N! i0 |. Z' j  g. L
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恶、调阴阳。四神之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主要地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宁。关於龙的传说有很多,龙的出处也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由印度传入的、有的说是中国星宿变成。印度本身也是有龙神的说法的,但龙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实物的-蟒蛇。
% i- t) ?6 S5 P1 p9 j7 f# R) Y# H" W可以看出,龙曾经地位也不高,仅仅是东方的一个守护神,四大神兽之一。
. f* X7 b' Z. ~' _3 |/ V# E* ]) |
0 c9 O7 [; R$ V* a但是龙是否真的存在呢? 6 w% u+ e3 c" W5 Q  d# k2 x
今年央视的科教频道曾经做过几次探讨和记录片,相信大家都看了,就是1934年,辽宁营口天降真龙的事件,但是此事已经不可考;而在网上广泛流传的那张日本保存的“龙的标本”的东西,也很有可能是一个闹剧。下面还有一种说法,可以供大家参考:
, K# U* O5 j  s. |  J( [* s% S0 x6 p6 F: u' V; a
龙和扬子鳄
0 n1 i" C7 W/ z, V  s在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洪涝灾害对人威胁极大,所以渴求有一种能主宰雨水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神灵便是古代先民的最大愿望。处在不同地域和环境中的古代人类,由于受到身边不同自然物的益处和害处,因此,人们心目中代表自然物精华和灵气的对象各不相同,某种生活在身边的动物就是最常用的造神素材,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创造出一种以我国特有的鼍属鳄科爬行动物扬子鳄为原型的寓意性主水神灵形象——龙。 , v5 @$ ^- \6 Z6 F
1 n" j4 j; `' |  i  w2 x" J
扬子鳄这种曾与恐龙共同生活了一亿多年延续至今仍奇迹般保持了原始形态的“活化石”是如何被塑造成龙呢?夏商朝以前,黄河流域的环境像《水经注》记载的“杂树交荫,云垂烟接”,曾是山清水秀植被丰富的地方,古气象学表明气候还相当温暖潮湿,因此生活着许多扬子鳄。由于扬子鳄狰狞的相貌,能在水中和陆地两栖生活的奇特习性以及经常半潜水中似隐似现的诡秘行踪,引发古人对它产生了既恐惧又敬畏的心理,所以在众人眼中具有威严和神秘感的动物——扬子鳄便成了主水神灵形象的必然选择对象。 2 ]) ^7 q- g" f( H
! X4 u0 R& m3 T- @9 L' o
龙的幻化形象具有扬子鳄的全部基本特征:1、披满鳞甲的身躯;2、长颚大口和位于头顶的翘鼻;3、锋芒毕现的锥型尖牙;4大而圆的突起眼睛;5粗壮的长尾;6、强健的四肢和五指利爪;7、有横条纹的腹部。
( y9 k& c! H& R: _$ e! v6 q# s. I, p$ h' F
为了弥补扬子鳄秃头尖尾有损神灵形象的缺陷,古人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了角、须、尾鳍以及把背部纵向排列的突起角质棘刺也变换成锯齿状背鳍,并拉长躯体以渲染气势,充实装饰效果,于是扬子鳄就被塑造成了传说中描绘的张牙舞爪、能腾云驾雾的龙形象了。虽然经过艺术夸张后,想象中的龙与现实中的扬子鳄有了许多不同之处,但对比之下,仍可看到扬子鳄——长颚、尖牙、披鳞、利爪等主要特征。
9 w( O% I4 i) Q. `4 U/ \: \' C2 m; E( P/ _% z
后来黄河流域由于人为破坏生态,刀耕火种,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气候变冷,适宜于暖湿环境的扬子鳄难以生存便逐渐绝迹了(现仅存于我国安徽省南部)。因为扬子鳄在现实生活中不复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淡化消失,只留下祖先们创造的龙形象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结果龙与扬子鳄成了两种不同的概念,龙形象的来历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 v! X) q( Z0 c/ [
0 K; o. b7 _7 D7 O  B# T0 u
早期的龙是无角的,1987年河南濮阳发掘出土的一个6000年前古墓葬中就曾发现用蚌壳摆的龙(扬子鳄)图形。在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龙形象也是大头长尾的爬行动物。有角龙的形象见于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上,山西省出土的一个商代青铜器龙纹觥的造型翘鼻、张口、利齿毕现,器身两侧纹饰与扬子鳄的体纹完全相同。四川大足南山的云龙石刻雕塑则更是一个无角无须、蹩眉瞪目、活灵活现的扬子鳄形象。 & Y: [4 O0 n  d5 A6 q8 N3 M$ f+ t
汉字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龙字便是大口、曲体的动物形象。龙字的读音则是雷声的模拟音。古人视龙为雷雨之神,《山海经》中就有“雷泽有神,龙身而人头。”的记载,每当风雨欲来时的电闪雷鸣启发了古人,认定雷电与龙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隆隆”的雷声成了龙字的读音。时至今日,扬子鳄在我国南方民间的俗称仍是“土龙”、“猪婆龙”。 " f+ ~3 _; b- |$ K0 j. c" U

  E) Q0 x! Y" m# k+ ?- t* t  x人的认识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古往今来,许多有关龙的记载、传说、民俗都与扬子鳄的生活习性相关。 : O1 \6 o* @: l1 [. G
- p3 C( F" ?& U
扬子鳄生活在河湖沼泽地带,《左传》中“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就是指龙(即扬子鳄)与蛇是同样生活于类似环境之中,习性相近的两种动物。
# \: B2 F' ~0 b7 s& D9 J. b3 ^1 w( p8 [0 C( I! p; a' Z# b9 F2 d1 _
扬子鳄在水边打造迷宫似的地下洞穴,洞深距地面2—3米,平时也多栖息水中,故人们想像出“龙王居住在水底龙宫”的神奇景象。而在看到每当发洪水时扬子鳄因洞穴被冲毁四处逃避,便认为“龙王在兴风作浪”,岂不知扬子鳄也是洪水的受害者。   F$ @) Q7 r0 G
( J+ B' C8 j5 P9 ]3 M
扬子鳄以鱼、蛙、蚌等为食,蚌壳内多有珍珠,鳄生性凶残,长期饥饿时还会自相残杀。当有人看到扬子鳄争食蚌类时,嘴里吐出珍珠,便有了“二龙戏珠”之说。
7 h) A9 [9 q4 h) j# A& }" i
. j- d3 r+ \3 C# ^3 a& r6 d扬子鳄是六月交配,七月产蛋,雄鳄是通过叫声寻找雌鳄的(鳄是唯一会叫的爬行动物),而每年六月正是黄河流域多雨夏季的开始,于是人们把扬子鳄响亮的叫声与风雨的来临联系在一起,认为“龙可以呼风唤雨”。
% C; I+ @8 Z0 j8 |: i; M; M5 f$ L& |9 j( T/ S3 M. l
《说文解字》中描述“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世界上仅有扬子鳄与密西西比鳄两种生活在温带需要冬眠的鳄。因气候原因每到初冬时它们便进入冬眠期,当春天(农历二月)大地解冻时,蛰伏了一冬天的它们开始外出活动,同时也到了黄河流域开始下雨的季节,先民们把二者也联系在一起,于是就有了祭祀“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
5 g. h% e" T* v+ J- n+ k" g( d/ E9 }2 `/ n5 S' H& S

  x( Y2 j; I) U0 M* j" t. G! X6 W诸如此类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9 m7 }" t. _1 I: ^  N+ A: K3 D0 c0 z5 h& g+ V0 s1 S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
8 U- p) a* w) ?+ l, [# h) Q* S有人说龙只是帝王的象征,在“万恶的旧社会”,龙是专门压迫人民的,老百姓不能用龙的符号和图腾,否则不诛你九族才怪!所谓只有帝王才是龙的化身等等,实属无稽之谈、无知之谈,照这样说,当年好龙的叶公不是要被斩首示众?画龙点睛的张僧繇不是要被株连九族?写《西游记》丑化龙形象的吴承恩不是要凌迟处死?更过分的是,春秋战国时还有个学“屠龙术”的朱泙漫,不知道该怎么处置才好? & f! f( G5 R/ N7 Q; P

! N9 b, d0 m5 B龙的形象在民间,处处可见,舞龙头赛龙舟,也都是用在极其重要的仪式上举行,正是因为龙是瑞兽,是尊贵和祥瑞的象征,才如此深受民间的喜爱,直到后来才被皇帝逐渐专用,因为它是神圣的,是尊贵的,是仁德的,是威猛强大的象征,是英雄般的图腾!当全球华人以龙的子孙自居时,当海外华人神情歌唱《龙的传人》时,我们却在怀疑和抹黑我们数千年来尊贵的图腾,可以料想,当西方那只长着蝙蝠一样的翅膀,口里喷火的邪恶怪兽出现时,我们的龙已经护佑神州千年之久。   @$ _1 G) ]4 w$ M2 _& n) p" H/ T9 U

- l. c) @4 J& U& Z今天,我们不用争论龙是否存在,就象基督徒不用争论上帝是否存在,俄罗斯人不用争论双头鹰是否存在,罗马人是不是狼的后代,大和民族是不是太阳神的子孙……
/ F8 q6 V& B9 [+ D7 x- a( n. m9 H. a! X- D
67. [玉笛飞声]  2006-12-12 09:07:3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4 17: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华夏民族自谓“龙的传人”,我们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其实是上古“龙”文化的繁衍与延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4 13: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2 N" z2 k9 M: Y' O
: F( o* c  b' D: z. J5 c
我们永远是龙的传人!
+ e! [7 Y8 i* Y* i  ^龙的传人要传承的是龙的精神,' o( S  d  A! R9 ?$ `' o3 G
而这种精神使我们今天如此龙骧虎步、生龙活虎。。。。
) V2 K9 Y. h+ d, }& n2 h而又是这样一种龙的精神使我们能够在今后有一种放眼四海、威仪天下的夺人气慨!
9 {: U9 d6 _! v- |8 v
! i- u0 p) R$ f- ?; w
发表于 2007-1-14 14: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忘了送楼主的图片!
0 t% ]) U, U  h5 J' D : U+ J- p2 [) N5 E- P! I: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4-23 11: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是一种文化!变化无穷,隐藏莫显的中国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8 10:58 , Processed in 0.0267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