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5|回复: 3

回味一下即将消失的中国人辈分及称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 15: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中国独生子女的出现与增多,男女比例失调,在不远的将来,许多姓氏不但要成为历史,一些辈分称呼也将消亡,随着独生子女的谈婚论嫁,他们的下一代将没有姨,姑,叔,伯,表妹,表哥.....等, 到那时,不知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我们来回味一下中国上下5千年的辈分与称呼吧! $ R& c* \  v4 k& N8 N
8 P5 D) W6 }- K5 s6 N7 x
一.辈分名称 ; j* N  h0 G8 W) z. f+ r
# t8 ^1 ?2 T5 q+ ]2 N
1、祖辈
" Z. [$ `* L- g" O) X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 |/ n3 B, R  ]# n- d( V* q; e(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S- A8 I& _5 z" J* |1 q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Z* ?- E" i$ p3 n# q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1 e3 E! [* p# I% c6 u- F. j(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x* G+ A% B4 x5 M3 D% i" D9 V
(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r& q, d' K* k+ Q3 g4 ~) m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8 w; Z2 q; O3 Y! t) c' \$ n
(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 \9 D% R2 W, _+ I2、曾祖辈, f, f5 f9 H( D1 \% }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A- b" G; u* Z2 T  D- S* u; K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5 q1 Y, P. T) u( }2 d  N
3、高祖辈
' x+ O) X# y/ |3 ]: r+ }4 W(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Z/ {5 _5 Z5 a) M. i# d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 t: J; x) m: {% j9 A: V0 \4、父母
9 }4 n; X: D; V2 C3 }. G3 a- F: F+ b(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 A% N4 y$ d* L( ?'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T$ R0 m- ?" u5 H; m6 F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 }! |5 b- D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9 o: }. B9 X5 o8 C$ m, d, e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6 l6 H# D7 Z% I1 m3 W, A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 [- A# e6 P0 s(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d' P# S+ X# O$ }* K, g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i- d9 t# u- G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 ^  Z7 F: U  C% A4 w(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 G3 U. d. x9 K: B6 W(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 F2 @" ?/ t3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 Q8 G+ l: Y% |2 K* l, L(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5 q7 H: a6 X  M+ v8 y
5、与父亲相关的亲属7 L8 X5 g, U4 ?$ e1 F3 h
(1)诸父、诸母: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  k; ^6 V3 \- F0 t. X
(2)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2 l, @- B9 c6 R( m1 y$ q" L
或简称“伯”、“叔”。古人偶尔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称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u3 }* s% }7 E+ g" G# D
(3)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5 a7 f5 J) F6 q2 Q# g
(4)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 [: c! Z2 Y% c" b
(5)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 s* E; Q, p7 _! b& z# k: j  a
(6)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 E) C& ?1 M* V$ P
(7)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 ^% u$ [( _6 [' b# r" K) e) Q- e
(8)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 v4 k& A. r" \# p& L
6、与母亲相关的亲属4 c# e, i' V+ K& c
(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
, P* u' t4 W6 s$ ^, p5 D9 Y  r(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C- x0 ]! {. }8 ]
(3)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 [% F- K; @6 ^5 m9 b(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8 g- N0 G- k% M- }3 I5 o! M(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 i2 O# x& V( R& u(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
) u8 W$ O- i4 p6 V+ s2 X- H9 p(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
( X4 k; c- w; H' f; m3 D3 c- p7、考**  [, |6 p; p+ t) k  e
“考”和“**”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但生前不再称考**,考**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而且,考**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 O3 B5 ]5 M- [6 u
8、夫妻
9 Z/ i& d7 y  k) y' s% S% @, g; N(1)夫:或作“丈夫”,本是对成年男子的美称,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 g" {* x8 B4 B  H4 m# o
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关称谓很多 ,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除此,还可以用“良人” 、“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汉子”等称呼丈夫。$ [: R; u  G+ W
(2)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对妻的最主要的称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种附加成分,还有“贤妻”、“良妻”、“仁妻”、“令妻”、“娇妻”等。除此,还可用“妇”、“室”、“君”、“夫人”、“娘子”、“浑家”、“内”、“老婆”、“婆娘”、“太太”等来称呼。
; S9 |/ ?. b/ _9 w3 \+ R5 U1 [3 [9、与丈夫相关亲属
+ |' g  L9 b& ?# I; f1 ~(1)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 ”。这些称呼正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 ]4 a" w1 U6 C" F. r
(2)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后又称“婆”、“婆婆”。
# T7 e0 q  O9 M( i# V  w4 P(3)舅姑、姑舅:是早期对丈夫父母的合称。近者称“公婆”。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称呼是“姑章”,或作“姑嫜”。
; W7 @9 Y% k% [- K! R5 M- P, P' P(4)伯叔:对丈夫的兄弟的称谓,与近代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7 e& I  F* Z) ]5 m7 Z(5)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谓。
6 {" i5 B. G1 W10、与妻子相关亲属2 j% h$ p* H% [4 D# A/ L* V
(1)岳丈:是对于妻子之父的称呼,古代还有“泰山”、“冰翁” 外舅” “外父”、“妻父”等代称。
/ p8 T/ ^1 O4 m( h3 B(2)岳母:对妻子之母的称谓,或称为“丈母”。2 I/ v7 M+ x; f- z4 W
(3)姑、外姑:早期用来对妻子之母的称呼。
0 `+ q5 |$ \# L+ }2 O+ v(4)舅舅:对妻子兄弟的称呼,或称为“舅”、“舅爷”、“舅子”等,还称为“内兄”、“内弟”、“妻兄”、“妻弟”等。& K  o+ R7 B) g: s. ~+ b
(5)姨:对妻子的姊妹的称呼,或称“大姨”、“小姨”,也称为“妻妹”、“内妹”。
# r" M7 n% R: y0 A" q% _7 j11、兄弟及与其相关亲属3 s5 `# Y8 ~2 q  k
(1)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1 {# P; v4 U4 @' ~9 B
(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I* d) t* z+ N# K; |8 d
(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1 P; A" C! E: K5 O7 c, k(4)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2 W0 K6 r8 s$ P4 h
(5)侄:对兄弟的子女最常见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
2 G, x1 F4 H/ S# n" s12、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5 \# W7 Z5 y5 `6 J: u! V, |8 N6 c
(1)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 B  a! r: p* p* z- ]2 ~2 J  Z! o(2)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
* R# y4 _: `' ?" I) t(3)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3 X- F/ W5 L& n; i( i13、子女及与其相关亲属7 R) Q. j" p  d: {) n. j7 F4 [
(1)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
5 u) }# o; b# v/ p3 G* C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
9 L3 J4 v5 \7 c; W: W& [(2)女:对女儿的主要称呼。对别人的女儿往往称为“爱”或“嫒”,也称为“令嫒”、“闺嫒”。. ?4 e# M# t  `8 }* Q# t4 z
(3)义子、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假子”。同时还有一个常见的代称“螟蛉”。2 \& m2 q, M, B' e0 Q9 M* B+ o
(4)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
+ Y0 `  w  i! x( K/ C/ z0 b2 J(5)婿:对女儿丈夫的称呼,或称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儿之夫还可以被称为“女夫”、“半子”、“东床”“令坦”。5 T0 X9 Q6 i0 t; I" R9 l4 w1 l$ f
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称“贤婿”之类,岳家一般人都尊称其为“姑爷”、“姑老爷”。
) }% A1 [6 |& ^; u(6)孙:对儿子的子女的称呼,或称“孙息”、“孙枝”。“孙”又分为“孙儿”、“孙女”,“孙女”又称为“女孙”。
7 l& |' f7 m7 |- a+ T9 j! e(7)外孙:对女儿的子女的称呼。女姓还可称为“外孙女”。 & w  d2 J; c" Y4 M
% [% R" [! n# ], g. x0 ^/ d

. X! c- b: ]2 _6 P" L( q" U8 s0 p5 ^, G

6 W9 w/ I" k( {( r
8 X* ]4 c5 H2 A二.称呼与关系
% G, V- q$ [! I: T$ d
' G! L+ ?; F# t0 C& S血统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 自称/ U2 a# H! o7 U; ]" C& ?9 u
直系 生父 父亲 爸爸、爹 爹爹、阿爹 儿、女
# m8 w: V5 S* y2 p+ b直系 生母 母亲 妈妈、娘 妈妈、姆嬷 儿、女
1 F* k0 V8 A! |8 ~' H! p& z' g: B直系 后父 继父 晚爹 阿伯、阿爹 儿、女
+ u5 Z3 X- }' R" _9 h( T; }( N- v1 Z直系 后母 继母 晚娘 嗯娘、姆妈 儿、女
- z/ C6 k8 `2 B/ s& C( g6 r+ z7 ?直系 父之父父之母 祖父祖母 公公婆婆 爷爷、阿爷娘娘、阿娘 孙、孙女6 K' u, r- J/ Z( o9 g2 i) K' Q
直系 父之祖父父之祖母 曾祖父曾祖母 太公太婆 太爷爷、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 曾孙、曾孙女, u, J# z, `2 C* @% T( v! W# K
直系 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 哥、弟姐、妹 长者称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 弟、哥、妹、姐6 h# P) M) p2 L+ N" I9 B2 O: ~
直系 夫 丈夫 老倌 某人(女儿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称其名者 妻
7 g, q2 S% R; l* c' F) E- z# ~( c直系 妻 夫人 老人(读如宁) 某人(女儿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称其名者 夫
: H. V& O2 i5 x4 Z- j直系 夫之父 公 阿公 旧时随子女称爷爷、娘娘,现随夫称爸、爹、妈、姆妈 媳妇
& B" G" N2 S9 \. u! o" t直系 夫之母 婆 阿婆   J) p6 F6 x. i% N
2 s: b3 [6 ^: T/ E6 @- U- l* ~
血统 关系 称谓 俗称 当面称呼 自称. k# C- U- v0 \" f" R) b' r
旁系 父之兄父之弟 伯父叔父 叔伯 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 侄、侄女. t- R+ G% T. m; w; S  D' T2 J3 j
旁系 伯父之妻叔父之妻 伯母叔母 大妈婶娘 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三妈等 侄、侄女' g7 ^4 Z' F" z3 @
旁系 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 堂兄弟堂姐妹 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 弟、哥、妹、姐 5 T2 K: e4 m! v3 Q
旁系 父之姐父之妹 姑母 姑娘 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 侄、侄女
) u2 a: L( L* m- Q. v$ N: [$ L旁系 兄之妻弟之妻 嫂弟媳 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 旧称叔伯、今称弟、兄 ; i& ]8 {5 C' y  _& n  m4 e; C) {
旁系 夫之兄弟 伯叔 叔伯 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 弟媳、嫂) l# c1 `5 @+ s+ c$ q' r7 z! o9 I4 _+ p
旁系 夫之兄弟配偶 妯娌 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 弟媳、嫂、妹、姐
4 T& i  b" y+ E0 h: v. N3 g7 i旁系 婿、媳之父母 亲家 亲家公(姆) 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 弟媳、嫂、妹、姐+ c/ }8 _6 O1 L% A+ w3 @
旁系 姑之丈夫 姑父 姑丈姑夫 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爸、二爸爸 内侄、内侄女6 n4 j: f9 _' e, f7 S2 D
旁系 姑之子女 姑表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冠“表”字 表弟、哥、妹、姐5 A1 ?5 A" I. E+ A, [2 g. T
( A2 @6 _7 s& l5 L
血统 关系 称谓 俗称 当面称呼 自称
2 o3 E, U& T: y+ D, s- p; c母系 母之父母 外祖父外祖母 外公外婆 外公、外婆 外孙、外孙女( z" p2 Z. R% s8 Q# b
母系 母之兄弟及其配偶 舅父舅母 娘舅舅姆 舅父、舅舅、舅姆、舅妈,今呼阿舅、舅姆妈 外甥、外甥女
1 R/ j/ ~% [& @- |4 c母系 舅父之子女 舅表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妹
8 Z% q6 F( I& c1 L母系 母之姐妹及其配偶 姨父姨母 姨丈姨娘 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大爸爸、大妈妈、阿姨 外甥、外甥女# A# r5 G) \9 j
母系 姨之子女 姨表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妹: s7 A8 J5 j0 Y/ z
妻系 妻之父母 岳父岳母 丈人丈母 面称随妻阿爹、姆妈 女婿
% l+ t& j5 @9 G妻系 妻之兄弟及其配偶 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 阿舅舅嫂 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 姐夫、妹夫0 ]$ n) ~  L; H  U$ {, y$ [
妻系 妻之姐妹 内姐内妹 姨娘 面称随妻 姐、妹
1 u4 m4 ^% d3 ]妻系 妻之姐妹的丈夫 连襟 连襟 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 哥、弟
发表于 2008-10-3 16: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论辈,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08-10-3 19: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是一个问题,随欲而安吧!
发表于 2008-10-3 19: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12 20:25 , Processed in 0.0260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