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5|回复: 0

[温病精义] 瘀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 08: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瘀血(一)瘀血的基本概念) c# Y: c1 H" a  B% [
瘀血,又称蓄血、恶血、败血、虾血。瘀乃血液停积,不能活动之意。所谓瘀血,是指因血行失度,使机体某一局部的血液凝聚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而存在于体内。故瘀血又是一种继发性的致病因素。瘀血证则是由瘀血而引起的各种病理变化,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6 g0 ^( E( @" h一般认为,因瘀致病的叫“血瘀”,因病致瘀的叫“瘀血”;先瘀后病者为病因,先病后瘀者为病理。这种区别似无重要的意义,故统称“瘀血”。$ u; T4 P8 l. b! S
(二)瘀血的形成
% i5 g0 o) c2 K2 E' M1.外伤:各种外伤,诸如跌打损伤、负重过度等,或外伤肌肤,或内伤脏腑,使血离经脉,停留体内,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或血液运行不畅,从而形成瘀血。
% y( ]6 R6 M" Q0 q; K2.出血:或因出血之后,离经之血未能排出体外而为瘀,所谓“离经之血为瘀血”。或因出血之后,专事止涩,过用寒凉,使离经之血凝,未离经之血郁滞不畅而形成瘀血。
8 u  j( R  R/ i- X9 Z: W3.气虚:载气者为血,运血者为气。气行血行,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致瘀。或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而为瘀,此为因虚致瘀。
4 }6 M  F5 b: U& O: S4 r( R3 a4.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血亦滞,气滞必致血瘀。
9 p$ @# |9 K, N& {5 b7 |/ R5.血寒: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感受外寒,或阴寒内盛,使血液凝涩,运行不畅,则成瘀血。
3 b( H! s" i4 _' W6.血热:热人营血,血热互结,或使血液粘滞而运行不畅,或热灼脉络,血溢于脏腑组织之间,亦可导致瘀血。可见,寒热伤及血脉均可致瘀。
  V, a2 m9 n: k! \; {' F7.情绪和生活失宜:情志内伤,亦可导致血瘀,多因气郁而致血瘀。此外,饮食起居失宜也可导致血瘀而变生百病。
: X$ E. E0 t/ s综上所述,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内伤因素,导致气血功能失调而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各种外伤或内出血等外伤因素,直接形成瘀血。
$ I/ w1 w1 H$ g(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 I6 h" B7 u2 j  s" \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经脉淤塞不通、,脏腑发生症积,以及“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虽然繁多,但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 `0 F5 H8 W6 f) ]' W4 j1.疼痛:一般多刺痛,固定不移,且多有昼轻夜重的特征,病程较长。
* I" K% B8 v0 x+ O& Y5 O3 H' N2.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色青紫或青黄,在体内为症积,较硬或有压痛。9 p2 b; v/ s  B& N3 L+ e" h, u
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瘀块。
' S) ~  o: s. J& P  U4.紫绀:面部、口唇、爪甲青紫。6 `. S% Z( b& V; e# M& t
5.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是瘀血最常见的也是最敏感的指征。0 U4 @$ z. D" g* z! `- x& o6 g
6.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 i  N3 I# l# B" I; X0 \3 n此外,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肤紫癜、精神神经症状(善忘、狂躁、昏迷)等也较为多见。在临床上判断是否有瘀血存在,除掌握上述瘀血特征外,可从以下几点分析之:
2 V6 A! _6 I$ V7 d+ {  p( p(1)凡有瘀血特征者;( T1 H! e/ V9 b6 S( V& O
(2)发病有外伤、出血、月经胎产史者;* M5 o" W4 b! l9 J: V: _0 ^
(3)瘀血征象虽不太明显,但屡治无效,或无瘀血证之前久治不愈者;0 R6 x5 H8 {0 [1 e1 w, O& g+ v9 Y
(4)根据“初病在经,久病人络”,“初病在气,久病人血”,“气滞必血瘀”等理论,疾病久治不愈(除活血化瘀疗法外),虽无明显的瘀血也可考虑有瘀血的存在。+ I  K% j0 Y0 v2 _
(四)常见瘀血病证- M. l- v! q5 R
瘀血致病相当广泛,其临床表现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色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末,可成脱骨疽;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15 06:59 , Processed in 0.0372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